僚人家园

标题: 云南马关县法姐村祭祀北宋部族王侬智高的活动调查 [打印本页]

作者: bbc    时间: 2006-1-1 12:37
标题: 云南马关县法姐村祭祀北宋部族王侬智高的活动调查

王明富

> >

  【摘要】云南文山州境的壮族民间祭日,数祭祀北宋部族王侬智高最为神秘。通过调查研究,浅析、透视其祭祀对象及与历史相关的民俗。

> >

  【关键词】壮族传统祭日;北宋侬智高;部族王神灵

> >

  笔者通过三年时间,在州境八县开展六月节和七月节调查,壮语称“景搓”、“景吉”节的祭祀活动,主要祭北宋部族王——侬智高。为深入考察节日习俗,2003年7月28日,笔者再次进马关县的法姐村进行调查。

> >

  一、法姐村基本情况

> >

  马关县南捞乡法姐村,距马关县城东向30公里,步行达南捞乡政府需5小时。

  法姐村属卢、陆、熊姓三户壮族人家先定居,故汉语称为“大三家”村。从卢、陆、熊三姓族谱和现状考察,三姓先民是清朝年间移居其地。壮族人民好客,心胸开阔,易接纳,20世纪60年代以后,法姐村又接纳了张、周、吴三姓汉族农户落籍。发展到2003年,法姐村有壮汉农户58户256人,其中,卢、陆姓31户,熊姓8户,田姓3户,戴姓3户,吴姓4户,李姓2户,张、罗、周、沈、唐各1户。各户汉族定居法姐村,已壮化,会讲壮语,风俗习惯随壮族承传。

  法姐村的自然资源丰富,以村子为中心,前后左右延伸4至5公里的地盘,都是该村管理的地界,平均每户约占有荒山森林面积1平方公里。因森林密布,水源也丰富,有利于开垦稻田。该村的经济以卖粮为主,卖畜禽为辅。

  法姐村远距城镇,儿童上学就读需出村十里,上中学就读步行5小时。今该村无高中生,也无人在外地工作。村民属自给自足的半封闭状态生存着。法姐村的姑娘多数出嫁在本村,该村的女性勤劳朴实,是全村的主要劳动力。法姐村虽不属与世隔绝,但农民外出甚少,今仍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二、“景吉”七月节活动

  法姐村的壮族,一年四季都有节日和忌日。时逢节日,全村按传统的节日习俗开展活动,过节期间的忌日,全村公民自觉忌工,遵守传统的禁忌。一年一度的节日,最重视的是:正月“荷景”,初一至十五忌工过春节,时至正月三十,杀猪祭祀“厅崩”;二月“荷处”,第一个属虎(寅)日,杀两头猪祭“布洛陀”和“者处”;6月“景搓”,初一杀水牛祭“赛法”;7月“景吉”,初一杀水牛祭“赛法”;7月14日,杀鸡鸭祭“濮雅”。1966年以前,6月初一和7月初一,需选水牛杀了祭“赛法”,在社会变革时期,耕牛属集体所有,经集体讨论,在一个月内不能杀两头耕牛,为保护传统风俗,只批准七月初一杀一头水牛祭“赛法”,而6月“景搓”节各户自行祭祀。到1997年,6月初一的“景搓”节的一切习俗移到7月初一举行。

  壮语称七月节为“景吉”,“景”意有“年节”、“过节、节庆”之意;“吉”指“七”。

  法姐村的“景吉”七月节,以祭祀“赛法”为活动内容。祭祀“赛法”,壮语称“奔法”或“摆法”。“摆”为“设供桌、摆设供品”,“法”指“天”,“摆法”译为“祭祀天子”。法姐村主持宗教仪式的布麽卢华清说:听老布麽讲,“摆法”是祭侬智高天子。壮语“奔法”,意为“祭祀天子”。

  1、备办祭品、准备忌日所需物资

  农历7月初一的前三天,法姐村各户,妇女到田角地头,摘取壮语称“站吐”的染色香草,拿回家取其汁,男主人取竹破竹削制竹筷条,把所削制的竹筷浸泡在染色香草汁里上色。各户染制的筷条,主要用于“摆法”,其次是备制一年所需的筷条,一般制数十双。如谁家策划婚礼、起房建屋,按酒宴席桌数备制数百双。

  七月初一的前两天,各户上山找回足够三天燃烧的干柴,割足三天大牲畜需吃的青草,备足厩养肥猪的青饲料,摘回一家人三天应吃的蔬菜。因为“景吉”节的忌日,三天内严禁外出带回绿色植物。

  七月初一的前一天,各户舂、碾糯米,到田角地头取回壮语称的“站”、“站赛”来取草汁,将糯米浸泡在草汁里染制紫色、黄色、蓝色、绿色五彩糯米饭。

  在七月初一前一天,法姐村各户必须摘取“站赛”,为七月初一上午蒸制紫色糯米饭祭“赛法”准备好浸糯米的草汁。这天,村里选派人到外村购买一头水牛,拉回村待杀;各户男主人在自家院井里选卫生、清静的地方搭建竹台,壮语称“彭斩”,专用于摆置祭祀供桌。

  2、设置祭祀供桌

  壮语称杆栏楼房前的竹晒台、阳台为“彭斩”,“彭”指“块、片”;“斩”为“蓬架、高台或爬行”。法姐村原有杆栏竹木楼,自50年代后,改建地居土木结构的四合院,已没有“彭斩”这类竹晒台。按传统习俗,祭祀“赛法”的供桌,必须设置在“彭斩”上,今各户的“彭斩”是新建在四合院井里的小竹晒台上,罗开跃家的“彭斩”,是新建的小竹台,高五尺,长宽各六尺。法姐村各户祭“赛法”的供桌,有木板、竹排、小方木桌,桌上都铺垫新鲜、新砍的芭蕉叶。

  3、杀牛作祭品

  自古至今,法姐村用来祭祀“赛法”的水牛,必须按传统选牛的标准去选购。传统选牛标准为:水牛、青黑色皮毛(忌用白、花色),头面的眼、耳、嘴、鼻、角无缺像,无伤痕,无病态,四肢健壮。

  20世纪80年代开始,法姐村每年以四户轮流负责购买牛和杀牛、分其生肉给全村各户作祭祀“赛法”的供品。2003年轮着吴国文、吴忠文、吴贤文、李廷昌四户。2003年7月29日(农历7月初一),寅时天未亮,负责杀牛的四户男主人和部分强壮的村民,已牵牛到杀牛场地。杀牛场地是历代固定的村左侧河边的一块半亩宽的草坪上。寅时开始杀牛,由吴忠文、吴国文、吴贤文、李廷昌、罗开跃等人捆倒高大健壮的水牛,用尖刀刺牛脖放血,杀时注重用盆接血,困其鲜血用来平均分给全村各户抬去祭“赛法”。

  7月初一辰时至巳时,负责杀牛分牛肉的四户主人,剥下牛皮,刮牛肉,洗牛肚杂,把牛的各部位的肉刮了分堆在草坪的芭蕉叶上,牛的肠、肝、肺、胃也分别切碎堆放,要将各部位的生牛肉及肚杂平分给各户。

  午时,全村各户拿竹筒、大碗、小盆等器具到杀牛场地去接牛血,一大盆鲜红的牛血,平均分给各户抬回家,置放在供桌上祭“赛法”。各户派人把牛血抬回家后,又到杀牛场去分生牛肉。

  4、祭祀用具

  7月初一辰时,法姐村各户男主人,把祭祀用的器具抬到村前的河流中选清水冲洗。祭祀用具有桌、碗、杯、切菜木板、石臼、木臼、舂棒、刀具等。祭“赛法”时,供桌上必须有一把磨亮的刀,有用菜刀的,也有选用尖刀的,各类刀具都需拿到河里取磨石磨亮,才拿回摆在供桌上。

  5、供桌和供品

  7月29日(农历7月初一)午时,是法姐村约定成俗的祭祀“赛法”的时间,各户供桌的摆设和供品数量,大同小异。桌前插一根竹杆,用于插香火;桌面上摆放七杯米酒,七碗紫色糯米饭,各碗饭上插一双经“站吐”染红了的竹筷条。桌上还放一块切肉的木板,木板上放一把磨亮了的刀具,木板的一侧摆放生牛肉,另一侧放置石或木臼,舂棒,臼里放少许的蒜瓣、生姜、花椒,臼边放一只小碗,碗内放少许食盐。桌面大的还供一碗鲜牛血、一碗“站赛”取其汁的紫色水汁,在这碗紫色香草汁边,还要放一把已取过汁的“站赛”渣子,在渣子上供上一杯米酒、插一柱香,供上一碗紫色糯米饭。如果桌面小者,将上述供品另置桌旁祭之。

  6、祭毕供品的处理

  法姐村各户男主人,在自家院井里举行祭祀“赛法”仪式,摆置好供品,半小时后,在供桌边燃烧纸钱,撤收供品。收完供品,又点香祭“濮雅”(祖宗),另装5碗紫色糯米饭,倒5杯米酒,抬到堂屋里的神龛上做祭祖供品。祭“赛法”的生牛肉不能放在神龛上祭祖,当日煮熟全家人共食;祭“赛法”的七碗紫色糯米饭,拌入红、黄、蓝、绿五色糯米饭里混蒸供全家人食用,罗开跃在收紫色糯米饭时,他取出少许,用芭蕉叶包好,他说,待风干后可做药用,在当年,如遇有腹痛腹泻,将风干的紫色糯米饭烧成灰,化开水服能治痢疾。

  7、祭日禁忌

  “摆法”祭祀活动有时间禁忌、供品禁忌、劳动禁忌、生活禁忌等。

  时间禁忌:严禁不按时杀牛、不按时祭祀。杀牛必须在寅时,刮牛肉在卯时,分牛肉在辰时,祭祀在午时。不逢祭日严禁在村里杀牛。

  供品禁忌:不能用黄、红、蓝、绿、白等色的糯米饭做供品,必须选用“站赛”染制的紫色糯米饭做供品。忌用熟肉食做供品,必须取用生肉做供品。

  劳动禁忌:法姐村在7月初二、三、四这三天是祭祀后忌工日,忌日不能扛锄、扛犁下地劳动,不能使用劳动刀具。严禁外村人在本村山林地界内劳作。

  生活禁忌:祭祀时,妇女、儿童不参与,早期忌外族人参与和忌讲汉语(今已不受限);严禁在“彭斩”祭桌边放污秽物;忌日严禁带绿色植物进村。

  8、违禁处理

  法姐村的古规,凡在七月初二、三、四这三天忌日内,不论是本村人或外村人,如不遵守祭日禁忌者,处罚赔偿祭祀活动所需的费用,罚重选购一头水牛再组织举行“摆法”活动。

  三、浅析、透视“景吉”节

  马关县法姐村的“景吉”节与其他县壮家举行仪式大同小异。大同为祭祀方法、供桌设置、供品等相同。小异就是杀牛有异,法姐村将所有牛肉分到各户去祭祀,而广南县贵马村是由寨老聚集在杀牛场举行祭祀仪式。各地祭“赛法”的异同,应追溯到发生事件的史时和承传习俗的演变。

  1、“摆法”、“赛法”是何神灵

  今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一百万壮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仍继世崇拜祖先、自然神和部族王神等。“赛法”是何神灵?

  在文山州境的壮族聚集区,民间传说的部族王神有两位:一位壮语叫“娅汪”,或称“娅拜”,即“女王、女首领”。“娅汪”是何年代人,待考,今富宁县的者宁山称“娅汪山”,山上建有“娅汪庙”,其庙在1958年被拆毁,每年农历四月卯日,附近各村寨的壮族人民聚众前往娅汪庙遗址杀牛祭奠,当地称“娅拜节”。另一位是侬智高。1049年,侬智高曾建立南天国,在邕州称“仁惠皇帝”,南方各民族以朝廷的称呼叫他“侬智高天子”,壮语忌讳直呼人名,弃“侬智高”称“天子”为“赛法”。“赛”为“皇帝、王、首领、酋长”,如蜂王,壮语称“乜赛”,“乜”指“母”,“赛”即“王”;“法”指“天”,“赛法”即“天子”。广南县阿用村建有侬智高庙,立“侬智高天子”牌位。经多年的普查,在文山州境的壮族地区,仅存侬智高天子“赛法”和女神“娅汪”这两位部族王神,还没有发现第三位(句町王毋波庙在通海,不在文山,毋波也是壮族的部族王之一)。今文山壮族民间承传着六月节七月节与侬智高相关的传说故事20多篇,壮剧剧本三部。由此推论,今壮族民间崇拜的“赛法”,就是北宋年间与壮族人民生死存亡有关的侬智高,侬智高已成为千百年来壮族人民逢年祭祀的部族王神灵“赛法”。祭祀“赛法”活动,壮语称“摆法”。

  2、六月节“景搓”和七月节“景吉”的演变

  在文山州境,六月间,不论是何日祭祀“赛法”,统称“景搓”在7月间,不论何日祭祀“赛法”,统称“景吉”。1966年以前,马关县法姐村,时逢六月初一“景搓”节和七月初一的“景吉”节,都需选水牛杀了祭祀“赛法”,在一个月内杀两头耕牛,经当时的集体讨论,“景搓”和“景吉”的祭祀对象是同一个“赛法”,为了少杀耕牛,为了尊重传统崇拜风俗,只保留“景吉”节的杀牛祭祀活动。随后每逢七月初一,必须精选一头水牛杀了做祭品。

  为什么同一个村会产生两次祭“赛法”的现象?经多年来的考察研究,在北宋年间,凡侬智高部队经过的壮族村寨,都属军事行动,是秘密活动。当时的壮族村都有人参加侬智高部队出行参战,侬智高部队消失后,壮族村民在祭奠阵亡宗族的同时,也祭祀侬智高天子及部队将士。在千年前,侬智高部队路经各村寨的时间不一,后人祭祀的时间也不一。由于祭祀侬智高天子这位“赛法”已固定成俗,随后的壮族村民搬迁到异地,也要按搬迁前的习俗举行祭祀活动。马关县法姐村是在清朝年间才组成村落,由卢、陆、熊三姓壮族人家先定居,而三姓人家的祖籍不同,其先祖生活的地域不同,祭祀“赛法”的时间也不同,汇聚到法姐村后,各姓承传的祭日也就不相同。

  3、用生肉、鲜血做祭品的原因

  壮族祭祀神灵,唯有祭“赛法”的供品用生肉、生血,而且各地区都如此祭供。在供生肉、生血的同时,供桌上必须配上生姜、生蒜头、花椒、食盐。今壮族有食生猪、羊、鸡血的习惯,而食生血时必须配有生姜、生蒜头、花椒、食盐,这已成壮家的一道美味。壮族有用美味祭供神灵的习俗。今有部份寨老曾听他们的长辈讲,早期,侬智高部队忙于行军和出击敌人,来不及煮肉吃,用生姜、生蒜、花椒舂碎加食盐拌生肉吃。今祭侬智高天子时,供桌上必须有生姜、生蒜、花椒、食盐和用来舂生姜生蒜的臼及舂棒。

  是“赛法”在世时曾吃生肉、生血,或是远古的壮族先民曾食生肉、生血,今祭祀供桌上的生肉、生血、生姜、生蒜、花椒及用来舂姜蒜的臼和棒,已成为壮族历史文化的沉淀,是古代遗留下的一组信息。

  4、“站赛”与壮族生活

  马关县法姐村在祭祀“赛法”时,各户的各张供桌上,都有七碗“站赛”染制的紫色糯米饭,在饭碗旁供上用大碗装的一碗“站赛”草汁,在这大碗边,需再供上取其紫色汁液而滤干了的“站赛”渣子,证明供桌上的紫色糯米饭是其“站赛”染制的。壮族先民在何年代发明使用“站赛”提取色素,待考,就其祭祀侬智高天子的供桌上用它来做供品,应有下述几种解释:

  一是壮族的食品中,“站赛”染制的彩色糯米饭,是公认的美食之一,壮家有用美食敬神灵的习俗,壮族对“赛法”十分虔诚,故将“站赛”及其所染的食品来做供品。

  二是“站赛”是唯一能提取鲜艳的蓝色素的香草,有了蓝色汁液,才能配制各种色调的绿色,故称它为“站”(染饭香草)中的“赛”(王),把它当做“王草”来祭祀。

  三是北宋年间,侬智高部队的将士,在行军途中,传播、引种其草,在称侬智高为壮王——“赛”的同时,也称其草为“赛”;或是侬智高部队在壮乡食宿,怕误食中毒,限食用其草染制的糯米饭,后人在祭祀时必须取用其草做供品。

  5、历史事件与祭日禁忌

  在壮族的所有宗教祭祀仪式中,唯有祭祀“赛法”的禁忌多且特殊。特殊的禁忌应是历史事件的一种特殊记载。

  法姐村祭祀“赛法”的禁忌,与全文山州各壮族村子的祭祀禁忌相同。祭时不准妇女、儿童参加,忌外族参与和讲汉话,说明早期的侬智高部队活动的区域,保密性加强,严格强调对其部队的行踪,必须守口如瓶。忌日严禁带刀具出入村庄,说明在侬智高部队食宿的村落,不属部队将士,严禁带刀在其村落出入。祭“赛法”的供桌忌置地面,限设置于“彭斩”上,说明早期侬军在“彭斩”这类高台上就餐,在其高台,便于眺望观察,又便于出入。祭祀“赛法”的米饭,禁用白、红、黄、绿、黑等色做供品,在侬智高部队行军作战的年代,唯壮族才能染制这一特殊的美食,将士吃了不易误食。法姐村祭“赛法”的供桌上需摆放磨亮的刀具和一块切肉用的木板,说明在侬智高将士吃生肉时,自切自拌配料,严禁旁人带刀具靠近桌边或将士身旁。法姐村在忌日里,禁止本村或外村人扛、挑、背、提绿色植物进村,也应属侬智高部队将士为严防敌探伪装进村的禁令。

据史籍记载,侬智高部队在皇佑五年(1053年)与宋王朝的狄青、扬文广率领的数十万大军抗战,侬军人数虽无史籍记载,推测不少数万。而侬智高所率领的将士多数是壮族,侬军经数年与交趾、宋军交战,伤亡惨重。据壮族古籍记载,壮族对亲族亡人的灵魂,必须请壮族布麽诵经渡送亡灵到始祖生活的故土去归宿,其习俗早在唐朝前就形成。侬智高及部下的阵亡士卒的亡灵,家人及亲族后裔也承传其超渡亡灵的习俗,按史时计算,侬智高及其部队士卒后裔的子和孙辈,为侬智高将士亡灵超渡、祭祀的年代是十一世纪。侬智高的“不知所终”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虽无定论,但经千百年来的传颂,侬智高已成为壮族人民崇拜的部族王神灵,是今壮族人民年逢“景搓”、“景吉”节祭祀的“赛法”。

来源:央视国际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6-1-1 21:28
一段壮族人刻骨铭心的历史!
作者: byaraiz    时间: 2006-1-4 13:23
“法”是“天”的意思,可见该村子是南壮耶。
作者: wjsod    时间: 2006-12-1 16:16

句町王毋波庙在通海,不在文山,毋波也是壮族的部族王之一。

通海也有壮族吗?哦,不知道也。


作者: 死亡之吻    时间: 2007-1-14 23:49
可敬,可贺!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