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是节,是南盘江畔壮族沙支系隆重的节日,尽管是春插前期的大忙日子,但是人们都停止所有的活儿来欢度这个传统的节日。
“三月三”节,五龙高良一带的白沙为“兴抱牙”(译为祖先节的意思),又称“根岗三”,同时祭山也祭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这天,家家都染上很多五颜六色的糯米花饭,煮上很多的花鸡蛋,油炸很多的糯米粑粑,做出各类鱼肉菜蔬,供节日期间尽情享用。他们身着节日的盛装,约在一起,一群群一伙伙地来到小河边、山坡上、草坪里玩乐,尤其是年轻人,男女互相对歌,到处是歌的海洋,到处充满着爱情的故事,这时是小伙子小姑娘们选择对象的,当歌声越来越浓,情调越来越密,姑娘们就解下装满美食的小背兜,捧上糯米花饭、花鸡蛋、鸡大腿与相爱的小伙子一同分享……
为什么这天弄这么多食品场面这么热闹呢?五龙一带有这样的传说:以前有一年的三月三,一对穷夫妇在节日这天还要上山种包谷,就把自己三岁的小孩放在家里。下午,小伙伴们都拿着鸡蛋捧着糯米饭到外面边吃边玩,傍晚,邻里家家都飘出一阵肉香,可小孩子还不见爹妈回来,他饿得扑在门槛上泪汪汪地叫唤,嚷着要糯米饭。邻里一位大娘听到,急忙捏了一团糯米饭给他,可是这小孩子一直哭个不停,邻里怎样哄也哄不住,对他无可奈何,晚了夫妻俩赶到家时,只见小孩捏着糯米团睡在火塘边,当母亲怜爱地把他抱起来时,他一身冰凉,尽管两口子拼命地摇喊,但孩子再也不能回答了,原来,有人看到天上的王母娘娘把小孩领到仙宫去了。从那时起,每逢“三月三”,人们再因难,也要想办法操办许多可口诱人的饭菜,把糯米饭、鸡蛋染成五颜六色,以拴住小孩的心,以免娃娃再跟王母娘娘上仙宫。龙庆一带的黑沙,“三月三”节不一定是三月初三,而是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他们叫这个节日“朗社”(即祭林神,林神能护佑全村人畜的安全和保护好庄稼),这天的头等大事是祭山。在黑尔,一个寨子一个姓氏,所以祭山按各个房头以户轮换着总理祭山的事,这些人叫头人,履行着从凑钱(按户头)、买猪鸡等祭牲到当天宰牲祭祀的任务,每个寨子由光(族长,世袭的)总领,主持祭山。当天凌晨,光要趁天亮之前抱着神主(木制的神像,一直用红布包着,除光之外,任何人从没看到)到龙潭中净身,同时自己也洗净身子,然后把神主抱到神林的神台摆好。第二个进神林的是“守鸟”。“守鸟”其实是驱鸟,天微亮,“守鸟”必须进入神林守护神树,驱赶鸟雀,不许落在]树上玷污神树。“守鸟”也是世袭的。接着是头人们拉猪提鸡到神林里埋灶支锅杀牲,一切就绪,就放起鞭炮召集人们进林,进行集体祭祀。光虔诚地跪在神台后,头人们负责把肉分到各个房头,各个房头又按户头分到家,现在已不再分肉,祭毕就在林中打平伙。第二天是祭水,祭水在龙潭边举行,仍是光主持,头人服务。祭水用羊和鸡。祭毕就地打平伙。祭水与祭山一样重要。各家主男必须到齐,这是每年集中议事的日子,大家可畅所欲言,向光反映和共同讨论本村情,如山林呀、水源呀、路呀等等。光可根据群众意见在口头上制定一些维护本村利益的章法,这是淘权力,村行政不能代替。
在祭山祭水时,严禁女人进入神林,严禁生人过往,否则罚款重祭。现在,已不存在不许生人过往的事了。
食的方面黑沙与白沙大同小异,只是黑沙不染花饭,而是“五月二十四节”(壮语叫根寿)才染。“三月三”节黑沙也要休息三天(现在已不那么严格认真),也是男女青年对歌谈情说爱的日子。拐村、阿那黑和邱北蚌郎、石舍一带的黑沙还有“打枝”这种有趣的娱乐活动,在这个节日里,姑娘们约在一起,来到路边或是山坡上,她们折下树枝等候,一见到小伙子便拿起枝条向他们打去。即使是外地过往的小伙子,她们也不会放过。小伙子们也约在一起去逗趣,双方相互对打(当然轻轻地)嬉闹,闹够了,姑娘们就把带来的熟鸡蛋、鸡腿这些食品与小伙子们一同分享,然后唱小调,一直玩到日落西山,才恋恋不舍地惜别。
“三月三”是壮大家欢乐的节日,许多人家还诚挚地邀请山头上的汉、]彝、苗等朋友来一同过节,分享节日的乐趣。 (赵正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