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广扩先生为南宁白沙路学校制作的马骨胡,使白沙路学校的马骨胡乐队在2005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上荣获“民族之花”少儿专场一等奖,这也使我们不得不联想到我们本地的学校,为什么马骨胡是我们德保人制作,而我们本地的却没有一所学校开设有这种兴趣班,据我了解,目前德保没有一所学校开设艺术兴趣班,上次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在鉴河小学拍摄的《东方儿童》几所县城的小学只有鉴河小学的《鉴河娃》和黄广扩的马骨胡和牛角胡得上镜头,其他的全部剪掉,为什么??《鉴河娃》是唱我们德保山歌的,黄广扩是演奏民族乐器的,人家需要的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在播放之前,几所学校都写喜报挂在学校的大门口,可后来给孩子们却是一脸的失望。
可喜可贺!可是,马骨胡制作者注册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了么?现在这个时代,对自己的特长如果不注重知识产权的保护,就很可能得不到应有的价值和回馈。另外,如果不想马骨胡从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送,真的应该考虑成立马骨胡制作公司、建立马骨胡文化协会、创办马骨胡学习班等。但是,如何把马骨胡音乐包装起来推介出去,应该是一个大前提,因为有这样的前提,人们才会重新重视这种独特的壮族乐器,才会有传承的市场。
不错,支持!
凸东桥贝农能不能出面请黄广扩先生到我们学校义务教学呀现在学杂费全免了,什么钱也没了,为了下一代我这里先谢凸东桥贝农和黄广扩先生了。我们期待中……
义务教学是可以的,但是这不是一个兴趣班或者是为一个文艺节目而准备的,这个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一个氛围,南宁白沙学校也是经过了几年才形成这样的一个规模,我个人认为目前最难的是乐器方面的配制,南宁白沙学校的马骨胡是学校投资的,这个也是一个不小的开支,经常到叔扩家也知道,他老人家制作一把马骨胡,要花上一个星期的时间,普通型号的也是八百块钱一把,再反过来看看我们县的教育投入,要学校投入是很难实现的,如果叫学生自己买,家长肯吗?现在都是崇洋得很,还有另外一个就是孩子本身,现在的孩子对自己的民族习俗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就连自己的语言都不会说,满大街都是不土不洋的学生仔,如果现在叫他们学习民族乐器,那得从孩子的心理上找到突破口.
相关资讯:『Ingjyaem 影音视听』 → 用马骨胡弘扬壮文化(南宁晚报)
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14&id=19483&star=1#155864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