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网》:秦始皇是说蒙古话的女真人
很早就有人说“秦”是戎狄。但说第一次统一中国就是外族的武功,中原百姓会觉得脸上无光。因此,历史多的是在谴责秦始皇的专制,却很少有人谈论秦部落的种属。
西周时,“秦”是一个西戎部落;其他西戎部落作乱时,它总是站在周王室一边。公元前七七一年,周幽王无道,怨臣申侯引犬戎伐周,杀幽王骊山下;周平王是靠秦襄公的护送,去洛阳避祸,从此东周才起了头。东周王室感激这番效忠,才将秦部落封为诸侯国。然而,这个迟到的诸侯国却又很有作为,它不断吸取中原先进文化,引进了商鞅这样的变法人才,移风易俗,富国强兵,战国时成为七强中的最强,最后一举统一了中国。
秦是一个游牧的部落,《史记·秦本纪》两处说到它的一个祖先的事迹,一说:“大费拜受,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是为柏翳。舜赐姓嬴氏。”又说:“[周]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亦为朕息马,朕其分土为附庸。’”看来,秦部落善长畜牧养马,曾受到夏、周两代王室的重视;至于“赐姓”之说,只能姑妄听之了。
《后汉书·西羌传》说:“及昭王立,义渠王朝秦,遂与昭王母宣太后通,生二子。至[东周]王赧四十三年(昭王三十五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于甘泉宫,因起兵灭之,始置陇西、北地、上郡焉。”这说的是秦宣后主持并吞邻族,顺便扯出了她年轻放浪的轶事。原来是“武王”在位四年故世,其异母幼弟“昭王立”;相邻的义渠部落酋长“朝秦”,竟与昭王的寡母宣后连生二子。昭王是秦始皇的曾祖父,在位五十三年,他即位时母亲宣后还很年轻。三十几年后她所杀的义渠王,当不会是过去的情人。
说来,中原文化是绝容不得这种“生活作风”的;然而游牧部落性俗宽松,这位“快乐的寡妇”还握有的大权。《商君列传》还记有商鞅在秦国推行“男女之别”的事迹,商鞅说:“始秦戎狄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这是明说秦国百姓是戎狄之人;而“父子同室”是乱伦的之谓。商鞅强制推行的“男女之别”,是用中原农业社会进步的性伦理,来教化民众。
古代族名“义渠”读如“讹斥”,与现代族名“赫哲”一样,都是通古斯族名“兀者”的谐音;而秦与义渠如此密切,想必也是通古斯民族的同类。秦部落的故地在甘肃东部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那里汉代属天水郡略阳道;北连安定郡的“乌氏县”和“月支道”。说来,“月支”就是“月氏”;汉代出走的“大月氏”又是“乌兹别克”(Uzbek)民族的祖先,因此“月支”、“月氏”、“乌氏”等就是“乌兹”(Uz),或即“兀者”。不过,元代才启用“兀者”之名,秦汉时还数“月氏”有名。
秦部落混迹于“义渠”、“乌氏”、“月支”之间,无疑也是月氏民族的血亲部落。几百年后“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氐、羌五族即是“五胡”。其中,“氐”实即“氏”,氐族就是月氏民族的后裔。那时陇西氐族出了“临渭氐苻健”和“略阳氐吕光”等风云人物,苻健的侄子苻坚,还曾建立“大秦”政权,并一度统一中原。可见月氏后裔是认同秦部落的。
《史记·秦本纪》有关于秦部落祖先的传说:
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
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
大业取少典之子,曰女华。女华生大费et.com)
费生子二人:一曰大廉,实鸟俗氏;二曰若木,实费氏。
其玄孙曰费昌,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
大廉玄孙曰孟戏、中衍,鸟身人言。
其玄孙曰中□,……生蜚廉。
蜚廉生恶来。周武王之伐纣,并杀恶来。
恶来革者,蜚廉子也,蚤死。
蜚廉复有子曰季胜。
季胜生孟增。孟增幸于周成王,是为宅皋狼。
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自蜚廉生季胜已下五世至造父,别居赵。赵衰其后也。
此中“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鸟俗氏”,“鸟身人言”的传说,都是秦部落与通古斯民族同俗,崇奉鸟图腾的证据。而这些可供研究的人名中,又以“恶来[革]”和“宅皋狼”最为怪异。我们若知锡伯族有“敖拉氏”,匈牙利有Olah氏的话,“恶来”是戎狄人名就无疑了,它应该是蒙古语“山”字“乌洛”的转音。而“宅皋狼”必是“它皋狼”的误抄,古字“它”应同“陀”音(王力从许慎《说文》,谓之即“蛇”,大谬也),“它皋狼”(tu─ghu─lun)就是满蒙二语中的“锡” 字“托活罗”,或其衍生族名“吐火罗”的谐音。
“锡”是一种低熔点的金属,青铜是锡与铜的合金。在始于四千年前的青铜时代之前,亚洲人类就一定发现了锡,而最先掌握炼锡术的部落,可能就是“吐火罗”民族的祖先。北方民族常以族名做人名,“它皋狼”就是以“吐火罗”为名的。既然“吐火罗”是部落名,自然也就转化为后来的姓氏,今天美国NBA奥兰多“魔术”(Magic)队里,有一个土耳其球员姓Turkolu,把它译做“它皋罗”是很恰当的。众所周知,土耳其是突厥民族的国家,而突厥民族和突厥语言又兼容了北方诸族的血缘和语言成分。
秦部落人名与戎狄族名对应的现象,实在太多了。不以传说为证,信史时代的人名如:“胡亥”是“回纥”,“樗里疾”是“女直”(读“主儿扯”),“到满”是“头曼”,“蒙骜”和“蒙武”是“蒙古”的谐音“蒙兀”等,都是极好的例证。中原古代人名也有同样的特徵,如:“句践”即“女真”(读“朱里真”),“夫差”即“兀者”,“墨翟”即“勿吉”(读“莫吉”),“百里奚”即“篾里乞”等。因此,这些对应只能说明中原民族与戎狄同源,而要追究秦部落的确切血缘,求证它在统一中国时还在使用戎狄语言,就需要拿出更多的证据来< BR>
首先,“赢姓”是通古斯─女真系民族的姓氏
二十世纪着名古文字学家陈梦家认为,“赢”字是与“燕”字是同音的,东北“燕国”是与“赢姓”有血缘关联的,这既是文字学的猜测,也是人类学的预言。然而,他并没有说“燕”究竟读什么音。若注意到的“燕”、“颜”、“淹”、“眼”、“岩”(yan)等字的方言音,不少是与“俺”(an)字同音的,如四川歇后语“矮子过河,安(淹)了心”,正是用的这个特徵。然而,把“赢”读作“安”,却能解决许多疑难的问题。
秦始皇叫“赢政”,有人说是“姓赢名政”。那末,他的儿子叫“胡亥”,不就该是“姓胡名亥”了吗?这显然是错的,嬴政和胡亥都是戎狄的人名,内中没有姓氏。“嬴政”与清代雍正帝的名字“胤□”同音,如将它们读作“英正”,在胡名中是找不到出处的。而把它们读做an─zhen,就是女真人名“按春”或蒙古人名“按陈”的“一音之转”了。因此,循了陈梦家先生的猜测,人名赢政的源头就找到了。也因此,“燕国”就是“安国”;历史上的“赢”、“阴”、“允”、“颜”诸姓,就都是“安姓”了。
“按春”和“按陈”的字根是“按出”,它与“爱新”一样,都是女真语里的“金”字。“按出”后缀一个─n音,便是“按春”(an─chun),而“赢政”、“胤□”又不过是“按春”的同音僻字。金代统治部落“按出虎部”的名字,也是从“按出”来的。其实,“安姓”就是“按出”部落,或“金姓”氏族。而“燕国”就是“按出国”,或即“金姓国”。“赢姓”部落名“秦”,“按出虎部”号“金”,爱新觉罗氏建国“清”;我以为“秦”和“清”都是“金”的谐音,都是自命“金族”的通古斯民族立国的国名。
我想顺便指出一个颇易理解的语音规律,不少首音为y的字,只须将这个y除去,即可大概明其古代音。如,将“有”(you)字读作o或u,上古传说中的“有巢氏”是“兀者氏”,“有扈氏”是“回纥氏”,“有莘氏”是“乌孙氏”,就都不言自明了。而把“燕”读作“安”,把“月”字读作“乌”,也可以说是沿用了这个规律。
其次,“赢姓”虽是通古斯氏族,秦部落的语言却很像是蒙古语。
六朝古都南京是“江南第一州”,在现代城市上海出现之前,它是长江流域最大的城市。战国时代,它是楚国的属地,称“金陵邑”。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金陵”为“秣陵”,与“丹阳”、“江乘”同属“会稽郡”。两汉沿用秦制,三国东吴孙权改其名为“建业”,晋恢复旧名“秣陵 ”,后长期称“江宁”。直到为朱明王朝,始谓“南京”。)
东魏时,在河南沈丘地方也设置过一个“秣陵县”,辖颖水流域的今项城、沈丘、郸城等县。颖水发源于“中岳”嵩山,水量可观,于安徽入淮;是淮河最大的支流,也是中原的“名流”;先秦《庄子》有“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颖水”的记载,说的是一个厌恶权力的古人,听了别人要将权力禅让给他的话,还去把耳根洗了洗乾净。
东魏(公元五三四─五五〇年)是从北魏王朝分裂出来的割据政权,汉族将领在其中专权,鲜卑族皇帝只是傀儡。然而,有别于北魏推行汉化政策,东魏却事事效仿鲜卑旧俗;在颖水旁设置的县名“秣陵”,无疑是个鲜卑字。众所皆知,鲜卑语是蒙古语的祖先,蒙古语的“江河”有两字:gol和moren,汉语的“河”字是由gol变来,“秣陵”则必是moren的译音。蒙古人把黄河叫“喀喇木伦”,把西辽河叫“西拉木伦”,分别是“黑河”和“黄水”的意思,这“木伦”就是“秣陵”。据说,是秦始皇亲自决定将“金陵”改名为“秣陵”的,这至少表明他是会说蒙古话的。
“大良造”是秦国很高的官职。商鞅主持变法,升为大良造。商鞅被诛五年后,魏人犀首(公孙衍)入秦,亦任大良造,即《秦本纪》记载的“阴晋人犀首为大良造”一事,看来“大良造”应是文职。然而,后来名将白起屡建战功,封为列侯,官职也是大良造;那末它也该是个武职了。因此,“大良造”的意义,还得从语言解析着手。
蒙古语dalai是“大海”,通译“达赖”。蒙古语名词后缀─n音即成形容词,dalain就是“大海的”,音如“达浪”或“大良”。蒙古民族常把“大海”加誉给地位崇高的人物,《秘史》说“成吉思合罕意为腾汲思合罕、达赖合罕二词,皆有大海合罕之意”;而“达赖喇嘛”头衔也是蒙古民族赠予的。一五七八年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四世传人索南嘉措去蒙古族地区传教,在青海湖边与土默特部俺答汗相会,俺答汗赠送他一个称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薄U飧觥按锢道铩本褪恰按蠛@铩薄?
秦国官职“大良造”里的“造”,可能是突厥语中的“啜”字,是“酋长”或“官人”的意思,而“大良造”就是“大海般的官”。北方民族的语言互相渗透,蒙古语中有大量的通古斯语和突厥语的成分,突厥语中也有蒙古语和通古斯语的成分;正因为这样,? 遣疟还槟晌桓觥鞍⒍┯锵怠薄T诮裉炜蠢矗按罅荚臁笔且桓雒晒抛趾鸵桓鐾回首值母春希瞎攀彼且部赡苁粲谕桓霾柯溆镅裕皇潜缓罄吹拿晒庞锖屯回视锓直鸺坛小H欢按罅肌币蛔衷俅未萘艘桓鲂畔ⅲ呵夭柯溆镅缘娜废袷敲晒庞铩?
《秦始皇本纪》说:“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更民曰‘黔首’。”因此,“黔首”是秦部落语言中的“百姓”的意思。南朝着作《史记集解》引东汉人应劭的说法,“黔亦黧黑也”,于是许慎的《说文》也跟着说“黔首”是晒黑了脸的劳动人民了。我则以为不必附会汉语的字义,而更须注重语音的线索,突厥语的“人”或“人民”一字“克西”(keshi),可能是“黔首”(拟音kenshu或gyenshu)的源音
《货殖列传》提到一个叫“乌氏倮”的富人说:“乌氏倮畜牧,及众,斥卖,求奇绘物,闲献遗戎王。戎王什倍其偿,与之畜,畜至用谷量马牛。秦始皇帝令倮比封君,以时与列臣朝请”。乌氏倮显然是乌氏部落中的戎狄之人,他善于贿赂酋长,得以便利,畜牧致富,而得到秦始皇的重视;一介牧夫竟与列臣朝请,一起议论国事。于是看来,秦王室可能是用戎汉双语进行沟通的;而秦始皇自己则可能是用蒙古语与乌氏倮交谈的。
从陶制“兵马俑”的面型,也可以悟出秦部落种属的究竟。它们分长、园两种,我以为长型脸(如溥仪、康生、文强之相)属通古斯─女真系血缘,圆形脸(如歌手腾格尔之貌)属鲜卑─蒙古系血缘。秦是赢姓部落,只是说它的统治家族有通古斯民族的血缘,而它的民众则必然是多源的。
事实上,“民族”可分成“血族”和“语族”两个概念。人类之初,群体间的接触很少,部落中的血缘和语言都很单纯,血族就是语族。到了人类大规模迁徙和融合的时代,血缘和语言都变得非常混杂,所谓“汉族”、“蒙族”、“满族”、“突厥族”都是“语族”而已,它们的血缘则是“理还乱”了。从上述分析来看,秦部落的语言可能有较浓重的蒙古语特徵。而说蒙古话的秦始皇,则可能是一个长脸的月氏─女真人。
zt春秋中文社区
先来谈谈此篇奇文的来历,我注意到此篇奇文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民运老人朱学渊。关于朱学渊的来历,这里不作过多讨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很容易了解他是什么货色。最近这个人为了李大师**功的某个臭文章兴奋的几乎遗精。我实在不理解镶黄旗人为什么要转贴这个人的文章,或者不管什么人什么文章,只要能实现某人心目中满洲高贵的可笑荣誉都可以拿来用?
我们又说,言论最能影响人心,“伐人之国,攻心为上”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利用历史问题来做文章也是如此,毕竟“欲灭人国,先亡人史“。当年日本侵华时期,雇佣文人搞的支那国民性研究,把中国人(主要是汉族)说成天生懦弱卑贱的民族,以达到抹灭汉民族自尊,消除汉民族民族情感的目的。20年前流行的河殇,今天鼓吹的狼图腾也多多少少具备此种用意。此种研究或者论文,相同的特点都是编造歪曲妄想历史,无法经受严肃科学的历史考证。朱学渊的这个文章同样如此,满纸妄言,却没有一个能够站住脚的论点。
简单的说说朱学渊文章的谬误。
第一,朱学渊说秦是西戎部落,事实上秦是堂堂正正的华夏部族(诸侯),具备强烈的华夏意识和具备正统的华夏文化。史记秦本记”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说明秦祖先可以追溯到黄帝之孙颛顼,毫无疑问具备汉民族(华夏)血脉。在民族意识上,秦也是自认为华夏,也被其他诸侯认为是华夏。从"舜赐姓嬴氏""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後,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这些文字可知秦一直是受华夏君长节制,并不自外于华夏.秦在史记中的形象最早多是以抗击西戎侵略的华夏部族形象出现.如犬戎攻打周厉王后第十五年,即秦仲十八年,周宣王命秦仲为大夫讨伐犬戎,五年后秦仲被犬戎杀死.秦仲长孙世父为报仇而让族长位于弟并立誓说“戎杀我大父仲,我非杀戎王则不敢入邑。”"遂将击戎".可见秦与戎之间因国仇而家仇,根本是势不两立的.西周被犬戎祸乱,秦忠心耿耿护卫周王室,立下大功。周平王赐秦为华夏诸侯,并与之盟誓说”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可见,秦是通过征伐蛮戎成为华夏大国,符合内诸夏外诸夷的传统华夷意识。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因为方士言"亡秦者胡也",而使蒙恬发兵30万击胡取河南地.这些都无可质疑的说明秦无论是作为部族还是诸侯还是后来的王朝都是毫无疑问的华夏民族心理属性.在文化上,秦僻处西方,文化落后而被中原诸侯嘲笑有蛮夷风气,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无论如何都不改变秦是具有正统华夏文化的事实.秦缪公三十四年,犬戎派使者到秦,缪公向犬戎使者炫耀秦国的宫殿建筑和积聚文物,来嘲笑犬戎外族的粗陋没有文化,在犬戎使者和缪公的对话中也可以看到缪公对中国诗书礼乐法度的自夸,这个可以毫无疑问的看出秦具备正统华夏文化.在诗经中,秦风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有"无衣"的雄壮刚强,也有"蒹葭"的浪漫清雅.这些又哪里是什么游牧种族能够作出的?
第二,朱学渊拿秦和女真都有的玄鸟感陨传说来说秦祖先是女真人,真是好笑.作为一个民族,女真是到中国北宋时期才形成,是融合了渤海遗民与黑水??,还有契丹以及其他东胡部族才产生的,如果硬要说肃慎是女真祖先,经过东胡鲜卑其他诸部的长期统治,到了北宋,女真和早先的肃慎又能在血统上有多少联系呢?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应用于朱学渊所谓的什么蒙古话,事实上作为一个民族,蒙古最早可以上朔到北朝鲜卑和唐朝时代的室韦部落,而真正形成民族则是在13世纪初期,是混合了草原上东胡其他一些部落后产生的游牧民族联盟体.民族本来就是人类社会血统文化心理等各方面在一定时间上的产物,如果简单的抛弃时间坐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最早的猴子也分民族.退一步说,我们不去苛求朱学渊在历史常识上的可笑,允许他这么说,我想告诉他的是,作为一个文化落后的民族,仿效汉民族是他们的常见行为.女真起源的传说即佛古伦玄鸟感孕生布库里用顺,最早的出现是见于皇太极时代(满文老档记载),此前无论是有文字的渤海还是金国,都没有类似的记载,这只能证明布库里用顺只能是建州女真的祖先,而根本不可能是金国渤海国或者更早的肃慎他们的共同祖先,布库里用顺出现的时间最早不会早于蒙古元朝,而建州女真是因为明朝管辖才成为部族,所以毫无疑问,这个女真的玄鸟感孕传说只能有两种可能,一个是确系建州女真一支的传说,最早于蒙古元朝开始流传,而且很有可能仍然是仿效汉族神化而编造.第二种可能是皇太极为了提升建州女真的身价,仿造汉民族玄鸟生商和秦的玄鸟感孕来编造出来的,也就是说布库里用顺是皇太极编造出来的祖先.除了这两种可能性,都无法解释有文字的渤海和金国没有此类传说的事实.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得到结论,无论是哪一种可能,依照其传说,布库里用顺都不可能早于蒙古元朝诞生,而距离秦祖先的玄鸟感孕在时间上起码是落后了3400年(颛顼是黄帝孙,女?为颛顼孙女.黄帝纪年于今为4703年),把两个时间上相差如此久远的事例强自拉到一起,也只能佩服朱某人治学的态度.再说了以他这种给女真寻祖宗的态度,我似乎也可以说女真的祖先是欧洲人,毕竟都是玄鸟感孕,和西方天使在人间偷情说不定有点关系,呵呵.
第三,朱学渊又来扯语言学,说什么秦始皇说蒙古话,这种言论恐怕只有历史白痴才会说出来.秦汉先秦史籍众多,没有一个记述了秦始皇或者秦国王室有说蛮夷语言的记载,顺便说下,也没有秦始皇或者秦国王室有女真特征---辫发的记载.如果说是古人忽视,那根本不可能,在古文礼记王制中有专门描述中国与四夷在习性和装扮上的不同,而且特别指出了"五方之民,语言不通,嗜欲不同",可见古人书史是很严格的,如果秦王室有一点点的蛮夷语言,无论如何都会被史家记载.另外再告诉朱学渊的一个历史常识,蒙古出自东胡室韦,东胡中鲜卑室韦契丹等种族语言都是不同的,而关于室韦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北史,也就是说蒙古语言直到北朝鲜卑时期才被中国人听见.再早就根本无法继续追溯,根本没有出现在中国历史舞台上.朱学渊举的几个例子显示出他不具备小学生的历史知识.比如说他说胡亥姓胡名亥,真是可笑,如此公子扶苏还姓扶名苏呢,二世和扶苏都是赢姓,在史籍中称名不称姓是很常见的,早期姓氏有些灭绝有些转变,所以不被现在人理解,那又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呢?朱学渊又说什么大良造是蒙古话,可笑,实际上大良造就是秦国封爵的第十六等高官大上造,不仅有大良(上)造,还有良(上)造,少良(上)造.良(上)造是一个词组,而朱某人却把它掰开来牵强附会,又扯什么突厥,呵呵,突厥和东胡是两回事,和蒙古八杆子打不着,莫非又要说秦始皇是精通突厥和蒙古两门外语的混血?
我们知道,历史上采用歪曲历史来为现实政治服务的事情根本不鲜见,运用最成功的是日本,在古代编造神话历史,在今天歪曲侵华历史,其实都是一个目的就是为现实政治服务.通过歪曲历史来实现对中国的宗主权,就是一些人的心思,以排除其祖先侵略中国的罪恶性,为了达到这种目的,居然不惜来乱认祖宗.这里我忽然想到,假如民运老人朱学渊的这种无稽之谈可以得到承认,那么我们似乎也可以讽刺他说奴儿哈痴是源氏后代日本人.毕竟康德皇帝曾经发布过那个定天照大神为祖宗和宗教的“国本奠定诏书”,说建州女真是源义经逃窜到大陆后留下的后代.毕竟源氏庙神的八幡大菩萨与奴儿哈痴的八旗军有某种关联,毕竟女真人崇拜的乌鸦是太阳的化身......
从二月河逆流开始,伪历史观肆无忌惮的迷惑人心,我们暂且冷眼看鳖爬,看看这班人果真能翻的了这千百年来正气民心凝聚的天!
本文早贴过了
另外:楼主的名字好像很龌龊。
秦公族當然是東夷耶,商朝滅亡之後遷到西戎,後來受周室賜封而加入華夏耶。
秦室跟趙室同源,乃東夷種耶。
http://meet-greatwall.org/gwmz/wen/mzs/mzs16.htm
秦人由戎狄而认同于华夏
秦,嬴姓。其始祖母名女修。“女修织,玄鸟陨卵,女修吞之,生子大业”③。其始祖感生神话,具有东方以鸟为图腾各部落的特点。大业娶少典部落的女子名女华,生子名大费,因佐禹平水土,舜妻以姚姓之玉女,并佐舜调驯鸟兽,称为柏翳。前已述及,柏翳即伯益,在舜禹为黄河中下游东西两大系部落大联盟首领时,享有很高的权威,是出自东方少昊集团的重要首领。直到秦襄公在春秋初正式立为诸侯时,“居西垂,自以为主少昊之神,作西畤”④,仍奉少吴为天神,把东方祖先起源时代的天神迁到了西方。
大费(柏翳)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叫大廉,称为鸟俗氏,另一支叫若木,以祖名为氏,称为费氏,“子孙或在中国,或在夷狄”⑤。大廉的玄孙孟戏、中衍“鸟身人言”,为商王帝太戊驾车,太戊许以婚姻,“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蠃姓多显,遂为诸侯”⑥。
中衍的玄孙曰中潏,“在西戎,保西垂”⑦,大概在商的西境、今山西陕西接壤地区,与羌戎杂处,为商“保西垂”⑧。
周灭商,中潏子孙颇多忠于殷纣而被杀。有些归顺周朝被更西迁到了陇山以西,与西戎杂处①。周穆王时造父为穆王驾车有功,封于赵城,为赵氏。秦、赵同祖,在秦人有秦的封邑以前,同为赵氏。
秦受封的始祖名非子,“居犬丘”②,以善养马被周孝王召去在“汧渭之间”(陕西省扶风县、眉县一带)为周养马而“马大蕃息”。于是周孝王封非子“邑于秦”③为附庸,“使复续嬴氏(姓)祀,号曰秦嬴”④。同时让非子同父异母兄弟成继承其父大骆的酋长地位,“以和西戎”⑤。成这一支在周厉王时被犬戎灭掉,周宣王即位,命秦仲诛西戎,反被西戎所杀。宣王召秦仲的五个儿子,“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收复了秦邑和西犬丘,被宣王立为西垂大夫,并移居西犬丘。
前777年(周幽王五年),秦襄公继位,一方面,以女弟缪嬴为西戎丰王妻,以结好西戎,同时和西戎中与秦为敌者斗争。幽王被西戎大戎部所杀,“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⑥尽管如此,中原诸侯仍因秦人起源于东方以鸟为图腾的部落集团,西迁后又多杂戎俗,而秦穆公伐晋新丧,远袭郑国,更被认为非礼。在整个春秋时期秦都被视为戎狄⑦。
周平王东迁以后,秦襄公与戎争斗了四年而死,未能收复岐周,直到前750年(秦文公十六年)伐戎,“戎败走,于是文公遂收周余民有之,地至岐”⑧,将中心稳定地迁居“汧渭之会”(陕西省眉县附近)。岐山周原地区有发展农业的优良自然条件,周人又有丰富的农业经验。此后秦人与周人共处才完全脱离游牧转向定居农业,并在周文化影响下向华夏化发展。到秦宪公(前715—704)⑨时迁都平阳(陕西宝鸡县东平阳村),东向灭汤社(杜),汤杜毫王逃奔西戎。这大概是商朝灭亡以后被迁到丰镐地区的一支商遗民,西周灭亡后又打起汤的旗号⑩,但此时他们已经戎化被称为戎人。至秦武公(前697—前678)灭戎人彭戏氏和小虢,于是东至华山。秦德公(前677—前676)迁都于雍(陕西省凤翔),自此后数百年秦稳定地以雍为都。秦穆公最初准备继续向东往中原发展,其三十三年远袭郑国,结果被晋国联合姜戎邀击,败于崤山。于是西向,在穆公三十七年打败西戎“益十二国,开地千里,遂霸西戎”(11)。秦地已达今甘肃东部与中部。至此,秦在崤山以西发展的格局已定型。以后数百年中又向西灭西戎义渠等国,向南越秦岭灭蜀、巴开五尺道准备往滇中发展,向东南与楚争汉中及黔中,成为最雄强的诸侯。
民族融合的过程,在秦国进展迅速。秦人的来源大致有如下几大部分:占统治地位的秦公族,起源于海岱,西迁而戎化,进至关中而华化。秦穆时,即已经以“诗书礼乐”自居,穆公以后又经过两个世纪,“秦灵公作吴阳上畤,祭黄帝;作下畤,祭炎帝”①。此外秦还为密畤于渭南祭青帝,少昊又称白帝。秦这种多元的天帝祭祀反映了秦人宗教思想的多源特点,而祭黄帝、炎帝是秦人华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秦人的第二大来源是“周余民”,其数量当不少于占统治地位的公族,是秦人中文化最高的一部分,秦人的融合,在文化上以“周余民”为核心,其中可能包括一部分西周时被西迁的商遗民,而商遗民中也有西迁后己戎化的汤杜一支。在秦人中,被征服的西戎,也占相当数量。秦国在征服的西戎地区设郡县,沿边修长城,表明长城以内原有的西戎已经农业化。由于秦国大力发展农业,对山东的先进文化、经济及各种人才都采取大力吸收的政策,对原有的奴隶制度进行了较之其它各国都彻底的改革,所以秦人来源虽然包括原属不同民族的几大部分,但到战国中晚叶,已经融为一体,成为秦陇地区的华夏,是华夏民族稳定地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③《史记·秦本纪》卷五,第173页。
④《史记·夏本纪》卷二八,第1358页。
⑤《史记·秦本纪》卷五,第174页。
⑥同上书,第173页。
⑦同②。
⑧在商朝,其西边境外各方泛称羌,西周称为西戎。商西边至晋南、关中。
①据《秦本纪》,周孝王原拟让非子继大骆,结果姜姓申侯反对,申侯说,秦的远祖就与他的远祖有过婚姻关系,而大骆之妻是申侯的女儿,已生嫡子成。因为“申骆重婚,西戌皆服”,周西境才得以安宁。可见秦的祖先与从羌人中分化出来的姜姓申侯,在陇山地区西戎中有很大的影响。
②此为西犬丘,在今甘肃省天水市境内。参见林剑鸣《秦史稿》,第34页。
③《秦本纪·正义》引《括地志》:“秦州清水县本名秦,嬴姓邑……”在今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境。
④《史记·秦本记》卷五,第177页。
⑤同上。
⑥《史记》卷五,第179页
⑦《春秋公羊传》昭公五年:“秦者,夷也。匿嫡之名。”何休注:“令于四竟择勇者立之”,是说秦不遵宗法制度,不立嫡长,而择勇者继立。《春秋谷梁传》僖公三十三年:“狄,秦也……乱人子女之教,无男女之别”,并指出在这一年秦穆公因晋文公新丧远袭郑国,结果大败,中原从此完全把秦看作戎狄。《史记·商君列传》卷六八第2234页:“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男女之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
⑧《史记·秦本纪》卷五,第179页。
⑨秦宪公,《史记·秦本纪》误为宁公,以金文材料证明《秦始皇本纪》记为宪公为不误。详见《秦史稿》第52页注②。
⑩“荡社”即“汤社(杜)”,其王称毫,其地称杜毫,还有“汤台”、“汤陵”等名称。为商遗民之西迁而又戎化者。参见《商先起源于幽燕说》及《秦史稿》,第40—41页。
①《史记·秦本纪》卷五,第1364页。
秦公族本東夷種,後入主關中受周室賜封成為諸侯而華夏化耶。
而後來認同黃帝為共同祖先,這就是出於政治手段,不過也是民族融合的過程耶。
秦王嬴政在<寻秦记>里他是赵国街市上的地皮二赖而已.哈哈!
秦王嬴政在<寻秦记>里他是赵国街市上的地皮二赖而已.哈哈!
kao 寻秦记 还有香港人呢
黃易原著的尋秦記之中,主角是哪裡人呢?
給拍成電視劇時,當然也可以變成任何人耶,不單止香港人,也可以變成北京人、上海人、台灣人、客家人,甚至日本人耶。
同一来源谱系的构成,既促进了华夏民族大认同,又是华夏民族大认同的产物,它表明一些原本被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①的蛮夷现在都已认同为黄帝裔胄。至于姜姓齐、吕等国,早已是姬周舅姓之国,虽属炎帝之后,而炎帝已被奉为黄帝的兄弟。所以尽管华夏民族是有许多炎黄以外的来源与炎黄融合而成的复合型民族,仍通常被称为炎黄子孙。
①此表仅据《史记》所表明《世本》、《大戴礼记》所叙华夏各支的祖先来源,世次不能详列,且表上所举人名,世次也不相当,除有必要表列母系名称外,一般母系从略,此表所列谱系世次是认同的产物,实则其中包括不同来源的天帝与祖神。
==============================
所以東夷、苗蠻、百越及戎狄都可以變成炎黃子孫耶,所謂炎黃子孫,不一定有炎黃種耶,真正血統上的炎黃子孫血統,已經被民族大熔爐所淹沒耶。
汉族人那有哪个学者的文章否认上古的民族融合了,华夏整合後就是華夏族了,并且发展了几千年,如果这些都不算,不知那些靠八旗组成的算不算民族。民族都是逐渐形成的团体,没有天然形成的民族
某些人在反对搞血统论的同时一再对漢族使用血统论,并且还在认某些虚无飘渺的南粤国民族,能够记得住的老祖宗也许就是赵陀了,某些人只认为有族群没有民族,蒙蔽双眼不知道大族群里有小族群,小族群里还有小族群,族群的最大集团就是民族,他不会因为某些人的愿望而不存在
血統論當然不適用於漢族耶,所謂漢族只是中華民族的縮影耶,甚麼炎黃祖先只是某些人幻想的神話而已,根本不符合共產黨唯物辨證的理論耶,不值一哂。
南越(粵)族群不需要國家,也無須跟從某些人的”標準”,要以民族來劃分耶,粵人有本身的語言、風俗及文化,已經有非常明顯的族群特性耶,不需要外人來說三道四耶。
血統論當然不適用於漢族耶,所謂漢族只是中華民族的縮影耶,甚麼炎黃祖先只是某些人幻想的神話而已,根本不符合共產黨唯物辨證的理論耶,不值一哂。
南越(粵)族群不需要國家,也無須跟從某些人的”標準”,要以民族來劃分耶,粵人有本身的語言、風俗及文化,已經有非常明顯的族群特性耶,不需要外人來說三道四耶。
汉族有几千年的文化传承,事实就是事实,至于远古起源都是虚无飘渺的,炎黄是共同认同,这才是事实,两千年前就形成了认同。以中华民族的概念论同汉族是荒谬之谈,中华民族就同于中国公民,维族,藏族,漢族,每个人都知道很少有共同点,汉族内才是大同小异,广府内部也是大同小异。当然某些马来种的人来说三道四也是没用的。其实广东的大街上如楼上那样马来种的人并不占多数。
某些人眼睛里只有一个广府部分,其他都不存在了,粤人有自己的风俗就像華人与西人比有自己共同的风俗是一样的,这个華人的概念显然是没有藏维等族的。某些人荒谬的只看到小团体,却看不到大团体,无知的在自己的生活圈子里自闭而已。
某些人的“南粤族”不是不需要国家,是其不可能有国家,如能有,某些人可能兴奋的要×了。
哈哈哈哈,共同發夢,認虛無的炎黃做祖宗,就要強迫別人跟自己一樣搞笑?
漢人不就是古時的中華民族嗎?司馬遷不是主張天下一家,不管甚麼種族都是黃帝子孫耶。
廣府人有馬來相,多與少又怎樣呢?不用外人來說三道四耶。
粵人族群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及風俗,都是實實在在的耶,一些人天真發夢,想去強姦,說成只是自己族體的一部份,那就隨便他耶。
發夢也是個人自由耶。
看来汉人吕布韦真的为汉人立了大功了,看来秦朝还是汉人的江山呀。呵呵。
哈哈哈哈,共同發夢,認虛無的炎黃做祖宗,就要強迫別人跟自己一樣搞笑?
漢人不就是古時的中華民族嗎?司馬遷不是主張天下一家,不管甚麼種族都是黃帝子孫耶。
廣府人有馬來相,多與少又怎樣呢?不用外人來說三道四耶。
粵人族群有自己的語言、文化及風俗,都是實實在在的耶,一些人天真發夢,想去強姦,說成只是自己族體的一部份,那就隨便他耶。
發夢也是個人自由耶。
哈哈,脱不脱离汉族,都没有关系,反正我们的理想之一就是占据整个广西,不知道你们是否接受这个不是汉族的广府啊。哈哈
哈哈,脱不脱离汉族,都没有关系,反正我们的理想之一就是占据整个广西,不知道你们是否接受这个不是汉族的广府啊。哈哈
呵呵,我沒有說過任何”南粵族”耶,廣府族群一直存在耶,你要否認嗎?
不論是廣府、粵,又還是南越都是一樣的耶,本身是源自南越的耶,還有何”入”之理呢?
南越是組成漢的一部份,又何來”脫”之理呢?
你的所謂民族論及思想,跟漢人沒有分別耶。
廣西的廣府人都看珠江台吧?
廣西真是慘情耶,廣西白話人要移民廣東?
呵呵,東莞樟木頭是純客鎮耶,不過鎮電視廣播站也是用粵語廣播的耶,沒有客家話的耶。
若果沒有香港的話,或許粵語會在廣東沒落的耶,不過現在,至少珠江台及南方4台都是粵語台,而香港的無線也有大量觀眾耶。
不過主流又如何呢?廣東人就是愛看非主流耶。
剪完了?北姑再續耶。
廣東人鳥不鳥?看九運會就知道耶,外省人投訴,滿街盡是白話耶。
删贴了?
那时就有汉族?
唐时叫唐人,宋时叫宋人,元时分北人,南人。
什么时候有汉族这个称呼的?考考大家~~
华夏族=西戎+东夷+其他
如果说匈奴还勉强算和华夏有点血缘的话还是可信的,但蒙古。。。。离的很远的,他们的语言更是阿尔泰语系。而无论西戎或东夷都是属汉藏系的。BTW,秦处西方,西戎血统应是比较显著的。
東夷來自東方沿岸,含有通古斯種耶。
秦人的主體屬西戎系統的羌氐耶,另外有部份沒有隨周室東遷而留下的周餘民,再加上部份商朝滅亡之後遷入的商遺民耶。
而秦公族本身,則是來自東夷集團的耶,跟趙室同源耶。
那时就有汉族?
唐时叫唐人,宋时叫宋人,元时分北人,南人。
什么时候有汉族这个称呼的?考考大家~~
孙中山提出来的 以前都没有汉族这个说法
朱學淵乃美籍的工程學博士耶,研究歷史只是業餘性質耶。
不過他把月氏人、匈牙利的馬札兒人及其他種族都說成是女真人之後,而且只是純粹從名詞上的巧合去碰撞,跟某些要認名人為客家人的客家人差不多耶。
朱 Sir 另一怪論:
http://www.chinatibetnews.com/GB/channel19/155/200602/14/47124.html
藏民族和尼泊尔人中的中国北方诸族成分 朱学渊 |
藏民族自称“蕃”(音bo),汉史称之为“吐蕃”,“吐蕃”之名辗转流入西方后译作Tibet。藏族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区,但除雅鲁藏布江流域外,其他藏区几乎都是古代的“羌地”。因此,藏民族是“蕃”和“羌”两系民族的融合。 |
应该考证一下,黄帝也是蒙古人,这样那些被汉人征服的民族心里一定更好受一些了吧
什么也不懂,在胡说
楼主还是滚回家好好反省 吧!
敢问秦朝时, 蒙古女真在那里?
你咋不说 秦始皇是蒙古等人的祖先更好的了
秦人大多是是华夏族的后裔,他们因为接触多蛮族,所以也有蛮族的习俗,可是他们的文化还是以华夏文化为主。只是相对于中原的国家来说,华夏化少了许多而已,所以被称为蛮族!楚国也是华夏族的后裔,史记中都有楚,秦华夏族的后裔的记载了~!
退一步来讲
他统一六国文字,将南北方文学合二为一,融合而成了以'风骚'为代名词的"汉文学"
---风为诗经
---骚为楚辞
本人认为,秦始皇即使没有华夏血统,他也绝对是一个汉人!
刚找到的一点资料
秦国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秦人是华夏族西迁的一支。其国君嬴姓(少昊氏之后),周孝王因秦的祖先善养马,因此将他们分封在秦,作为周朝的附庸。前770年,秦襄公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建国,占领原周朝在陕西的领地。
女真最开始是很受歧视的 又被称做女直什么的
后来为了反抗辽(铁的意思)成立金 蒙古又为了反抗金 统一后灭金 南宋 西夏
汉人最后推翻了蒙古 女真成了明国子民 直到明衰弱后 女真人就造反了
蒙古话和女真人就扯淡了 LZ还是先去考证下蒙古人的话是怎么来的吧
至于 夏 楼上的牛牛可以去看电视 在黄河北终于挖到了夏的遗址 柱子和经纬线在那个时候就有了 不过看起来很原始 在南方发现了以前炼铜留下的遗迹
最大的发现是发现了很多和中原并行发展的文明 不知道是谁留下来的 比如内蒙古那的石头城郭 和四川的太阳神树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