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最后的答辩——一个女硕士的生命绝唱 [打印本页]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5-8-8 00:35
标题: 最后的答辩——一个女硕士的生命绝唱
新华网广西频道7月27日电 (记者 杨越) 2005年6月10日,一场特殊的硕士论文答辩会在广西大学进行:会场是特别设置的,由三楼改为一楼,答辩桌也特意调低。场外,一辆救护车正在默默守候。

上午10时, 女孩坐在轮椅上被人推进了会场。答辩开始,女孩用柔弱的声音宣读了自己用生命书写的论文,会场上寂静无声,静的让人窒息。 读了十来分钟后,女孩猛地咳嗽起来,呼吸困难,现场的医护人员马上紧急输氧。最后,因为咳得太厉害,只好由师弟廖志超代读,女孩在一旁补充。

答辩会神圣、庄严。女孩已经生命垂危。伤感向每一个人袭来,有的人背过身去,偷偷抹泪。

一个多小时转瞬即逝,而对于与死神争分夺秒的女孩来说,是如此漫长。答辩结束了,评委们一致认为,论文设计合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总评分优秀!

女孩眼睛湿润了,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笑容。掌声持久、热烈,献给了这个勇敢的人。1个月零4天后,女孩安静地离开人世,微笑着以“优秀”完美谢幕。

女孩的导师夏中生,一个治学严谨的教授,评价爱徒用了四个字:弥足珍贵。女孩在逆境中坚韧向上、清贫不坠青云之志,在科学之路追求真理,在生命的旅程播洒爱与感恩。精神可颂,更是今天大学生学习的典范。

她告诉我们,什么叫坚强  

如果命运要用苦难考验我们一次,或许我们中的许多人能坚强面对,但如果苦难接踵而至,有多少人能坚强到最后?

一个28岁的女研究生,几年间被绝症一再光顾,两次大手术、一次又一次化疗,使这个身高1米6的女孩体重不到70斤,像风中之叶。女孩文静、瘦弱,却语出惊人:“我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此时,正是癌细胞再次向她袭来之际。

1997年,来自广西横县一个贫困山村的何国英考上了广西大学。在读大二时,病魔第一次把魔爪伸向这个前途无量的女孩,她患上了直肠癌。家里倾尽所有,为她手术和化疗。

尽管是一个癌症病人,何国英从未放弃人生。2002年,大学毕业一年的何国英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研究生,师从夏中生教授,主攻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然而,恶运之箭再次射向这个善良的姑娘,2002年11月底,发现肺部出现广泛癌转移。

短短两年多,四次化疗、一次大手术,每次化疗疗程2-3个月,即便是一个正常人的身体也会遭到毁灭性打击,何况一个曾经的癌症患者。疼痛,呕吐,头发脱落,身体极度虚弱。把癌症当作“大考”、不服输的何国英对指导老师说:“我首先是一个学生,学业上不需要特殊对待。”

这位“巨人”硬是一边定期治疗,一边苦攻学业,身体稍有好转,就捧起课本补习功课,戴上耳机听英语,住院还参加了英语六级考试。不但和其他同学一道正常完成学业,还和导师共同完成了两篇高质量的论文。

2005年5月底,病情恶化的何国英不得不再次住进医院。而6月10日对她是个重要的日子,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在这天举行。

学校曾表示,她可以不答辩,也可以考虑把答辩会场搬到病房。然而,对何国英来说,在严肃的氛围中按照标准的程序答辩,有老师和同学在场,这个答辩才完整。于是,她含泪央求医生和导师满足她的愿望。

女孩的坚强、执着感动了医院和学校。10日,何国英早早起床,精心梳了头,还别上了自己喜欢的、却许久没佩戴的发卡。在作了严格的检查和适当治疗后,几个师妹师弟和老师专程到医院接她,医院派出3名医护人员,带上急救药品和氧气,用救护车把何国英送到学校。 

 从医院到学校,不到一小时车程,她用了一生来走。

女孩用生命换来了“优秀”。在夏中生带的8个研究生中,4个是优秀,何国英占据一席。“在第一关校外专家盲评阶段,她的论文就是优秀。无论从学术上、应用上都有重要价值,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在这个领域有突破,优秀当之无愧”。谈起得意门生,夏中生至今仍感慨万千,从教20年,从没见过这么坚强的学生。

“使命已经结束,我可以离开了……”

何国英不长的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使命已经结束,我可以离开了,希望大家不要为我难过。”

在这个缺乏使命的时代,何国英,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却默默地坚守她的使命,不离不弃,直到生命最后一刻。

何国英家在农村,村子人多地少,家里只有两亩多水田,靠着父亲外出打工、东挪西借,供何国英和弟弟读完了大学。农村除了贫困还是贫困,农民因贫困而读不起书,看不起病,这一切,像烙印深深打在何国英的心上。

研究生论文,何国英选择了一个很“土”的课题:《非常规饲料——构树叶的营养价值评定研究》,她对导师说:“我家在农村,我喜欢这个‘土’课题,构树叶在广西农村到处都是,如果能做成饲料,让农民用很低的成本养猪养鸡,不就可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了吗?”看着眼前这个身患绝症的学生,导师无言,嘱咐了一句:这个研究很辛苦,多注意身体。

2004年7月,何国英开始了她的硕士论文研究。而此时,癌细胞正对她进行疯狂扫荡,夜里疼得睡不着,只能靠着被子坐着,整夜整夜地煎熬。

“癌痛像刀割一样,不是一下,而是持续性的。这对人打击特别大。在这种持续不断的疼痛中,一般人是熬不下去的。”何国英的主治医生、广西医科大肿瘤医院化疗科主任胡晓桦如此描述。

在这种刀割般的疼痛折磨中,何国英开始了异常艰辛的科学研究。

做动物消化实验需要大量的体力活,首先要自己养鸡养猪,每天搬饲料、调合,然后喂猪、鸡,还要收集鸡、猪的粪便、尿液,打扫鸡舍、猪舍,又脏又臭;天气热,每天要给猪冲十几次水;消化实验要煮树叶,一煮就是几个小时,人不能离开。师妹刘丹说,“师姐带着我们从宿舍到鸡场,骑车20多分钟,两、三个月下来,风雨无阻。每天从早到晚,从鸡场回来再回到实验室做实验,正常人都受不了。”

大量的动物实验对于何国英来说是致命的:异味反应。因为身体原因,她每天只能吃点青菜,闻到异味就想吐。南方天气已经炎热,小白鼠解剖一会尸体就发臭,师妹们劝她下楼透透气,她坚持着一定要做完实验;受不了的时候,有的小师妹打开风扇来驱逐异味,被何国英制止:气流对电子天秤有影响,而这会影响数据的准确。

“师姐很文静,话不多,很少向我们诉说,但你可以感受到她的苦痛。”实验后期,师妹刘丹几乎每天都陪伴在师姐身边,“实验室在五楼,她要爬大半个小时,走一步休息一会。本来喂小白鼠可以交给我们做,但她每天都来自己喂。常常在实验室泡到半夜,那一定是她疼得受不了,睡不着,就来做实验。”

2005年3、4月份,实验进入到关键时期。剧烈的疼痛、呼吸困难、咳血,一次又一次攻击她早已不堪此重负的身躯。她把氧气瓶搬到实验室,一边做实验,一边吸氧。老师、同学劝她休息、住院治疗,“课题没完成,去了就做不了实验了。”一个老师清晰地记得她说的一句话,“这不是我的疼,是别人的疼”。

有人惊异于这瘦小的身躯何以蕴藏这么巨大的能量,最了解姐姐的弟弟说,“姐姐最大的心愿是用她的研究造福农村,让农民受益。”

为了完成这个使命,在她生命的最后阶段,她恳求过医生胡晓桦:“你一定帮我顶住,答辩完论文,我才可以安心离去。” 

生命的葫芦丝

去年初冬的一个晚上,何国英偶然在学校的一次音乐活动上听了卓有权吹奏的葫芦丝,泪如雨下,那山泉般的音乐温暖、感动了她。小小的葫芦丝,朴实像杂草,在一堆乐器里毫不起眼,然而却能奏出有如天籁之音,拨动她生命之弦。后来,她告诉卓有权,每次听葫芦丝,她都有一种神奇的心灵感受,那一刻连疼痛都消失了。

葫芦丝成为她生命的一部份。为了减轻疼痛,完成论文,她开始学习葫芦丝。一次,剧烈的咳嗽、吐血,卓有权叫她别吹了,她摇摇头说出一个字“不”。卓有权想起来便感慨万端:这瘦弱的女孩好比葫芦丝,朴实无华,却充满生命的张力。

女孩病越来越重,疼痛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已无力吹奏葫芦丝。卓有权每次去看她,都用葫芦丝流出的音乐为她疗伤痛。6月7日,最后的葫芦丝在病房响起,那是女孩最喜欢的一首歌《祈祷》:让我们敲希望的钟啊,快乐健康走四方,让大家看不到失败,叫成功永远在……

师妹们眼中的师姐”热爱生命、懂得感恩”。有爱才会感恩,感恩的生命散发人性的光辉。

师妹们说,师姐漂亮、清纯,如果不是因为病痛的折磨,绝对是个美女,“但为了不给家里增加负担,师姐生活很简朴,很少看她买东西,几件衣服换来换去。平时自己买菜做饭。”

没有人知道,钱对于何国英意味着什么。为了治病,父亲穷其所有,家里欠下十几万元的债。“常人难以忍受的苦痛,她独自默默地扛着,由于经济压力,她只服用止痛药,而且是低端的止痛药。”身为医生,胡晓桦深感痛心而无奈。

在何国英生命最后的两个月,父母日夜守护着这个从中学就离家到县上读书的女儿。本来,何国英怕父母担忧、又花钱,瞒着他们住进医院。是同学们偷偷从她手机里找到弟弟的电话,父母得知后急急赶来。

弟弟说,两个月,姐姐从没在父母面前说过一个“疼”字,喊过一声,流过一次泪。疼得受不了,咬着牙,双手紧紧抓住床沿。她是用这种方式来回报父母,不让父母难过,不让父母心痛呀。

而老师、同学、朋友、医护人员关爱之情,更是何国英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入院前,已经两个星期几乎吃不下任何东西,呼吸困难、呕吐、疼痛如排山倒海般。她的主治医生胡晓桦问,为何顶到现在才来?答案让胡晓桦眼窝一热:一住院,惊动太多人,导师、同学都尽了很大努力,他们也是这里挤点那里挤点,我不能给他们增加太多负担呵。

住院期间,有人要给何父捐钱,被何父拒绝了。何父说,这是女儿的心愿,我们要尊重她。“女儿说,不要让大家捐钱,等她好了,出来打工还债。”

大爱无欲。在她的遗书里有如下内容:财产3000元,一部份给父母,一部份捐给失学儿童;内脏器官如果能用,就捐献给医学。

12号那天,何国英离开这个世界的前两天,刘丹和几个师兄妹去看她,“师姐手里拿着MP3,全身苍白,身体像一片纸,拼命呼吸,只是微笑了一下”,她用尽生命最后一口气,给这个世界留下两个字:“谢谢”。(完)

http://www.gx.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7/27/content_4737392.htm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