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壮族人与汉族人的性格比较 [打印本页]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3-7-22 01:02
标题: 壮族人与汉族人的性格比较
汉族人敢闯天下,这有一定道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汉人,穷的国家也有,富的国家也有,而且每到异国他乡,他们总爱相聚而居。华侨们管这样的地方叫做“唐人街”,而外国人,包括“文明”的欧美人背地里则称之为“老鼠窝”。这种情景,大概就像从农村流亡到都市的农民,在没有户口的情况下,一帮一帮地云集于市郊,盖茅屋而住,城里人把他们称为“非洲村”的“黑人”一样。即使是这样,汉族人还是敢闯天下。这从大量的福建人冒着生命危险,倾家荡产,也要偷渡海外,可见一斑。

壮族自古是恋土如亲的农耕民族,很少成群结队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居住。壮族人的骨子里有这样的信念,就是“宁可饿死,也不讨乞”。其他贝侬在讨论壮族鲜明特点的时候,都没有提到这一点,可见壮族人不够开明、敢闯的一面。在壮族的语言中,四面环山的盆地或者稍微平旦的丘陵地带叫做 fouxyenz,也就是汉语的“平原”之意。据了解,很多壮族百姓一辈子窝在家乡,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平原。在中国北方地区,几乎没有壮族人的影子,在国外,更少听到壮族人的声音。可见,作为一个整体,壮族实在是个不敢闯荡天际的民族呀。


作者: 沙南曼森    时间: 2003-7-22 03:06
部分汉人之所以奋不顾身远走他乡,缘于某些地方的汉族人口繁衍太快,超过了单位土地的负荷,不得已另谋生路。也就是说,部分汉族人“敢闯天下”,是被逼的,被自己人逼的。相比之下,壮族人从来没有把自己人弄得那么凄惨,所以成了不需闯荡天际即可安身乐命的民族:(
作者: 依维    时间: 2003-7-22 12:34
   所有的中国人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一到国外就变成华人,也就所谓的汉族了。壮族人一到北方变成汉族了,最多保持一两辈承认自己是壮人;壮族人一到外地(汉族多的地方)工作就变成汉族了,也就不是我们的人了。我身边就有很多例子,在外地工作的家乡人,90%的小孩不会讲壮语,更有的是连户口上都变成汉族的了。记得大学时的两个同学,一位是凌某,她老家本是广西百色壮人,但跟随着父母来到省外就不承认自己是壮人了,要毕业时,她才跟我说她也是壮族,此后,我最看不起她;另外,还有一个彝族同学,她本是附近地地道道的彝族,还会讲彝语还有民族服服饰,她有时称自己是彝族,有时说自己是彝族,但填表时都填汉族。另外有个家门哥哥,前些年,他孩子中考时差几分上重点中学,等到他跑到教委改民族成分时已来不及了。
    还记得初中时,要到中考时突然听说有民族师范,瞬间冒出很多少数民族同学,通过核实没有一个是冒牌。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3-7-22 16:28
其实,敢集体搬迁的还有其他民族,特别是边境地区的民族,他们哪里政策好就往往哪里去,就像有胆量、有才华、有一技之长的国人往沿海开发区去一样。

关于汉族因人口拥挤而背井离乡的说法,有一定道理,但不适合冒生命危险、倾家荡产也要偷渡海外的福建人。他们要每人交5万美圆才能上船呢。

在壮族地区,特别是大石山里的壮族村子,人口压力也很大,但他们都没有想到背井离乡,似乎他们没有闯荡的基因。当然,这并非壮族而已,其他的民族也有这种倾向。


作者: 铜碗豆    时间: 2003-7-22 18:12
[这个贴子最后由铜碗豆在 2003/07/22 06:29pm 编辑]

     别盲目羡慕福建人偷渡的大胆,那里面欺骗人的成分很大,很多善良的人被搞得倾家荡产。反正,我是不会让我山沟里的穷亲戚去学福建人偷渡的。老人家,你想不想让你的亲戚去呀?如果想,不用到福建,来广州找我就可以啦!
作者: 毕兹卡    时间: 2003-7-22 19:24
我们土家人也一样,在武陵山、长江三峡一带地区住了几千年,从来没有大规模的迁出过。

并且当时当地的楚族、氐族、濮族等族都已没有踪影,而土家一直存在。


作者: 郁水啸翁    时间: 2003-7-22 21:25
回铜豌豆:

老翁的意思不是鼓励壮族人偷渡,而是鼓励他们闯荡江湖,开阔视野,不要一辈子面朝红土背朝天。

我的祖宗也是走南闯北的,我本人也算闯荡过吧,去过7个国家。广州那里,就留给那些没出过远门的贝侬好了。


作者: 爱僚    时间: 2003-7-23 11:09
老而有激情,年轻人都羡慕,少些愤就可敬了,呵呵。
作者: 阿东    时间: 2003-7-23 13:55
穷不见底,饿不死人。俺们干嘛去受那个苦啊-----------------
大多数人的心理是这么想的
这就是说咱们太穷
咱们出不去
出去受苦不如在家吃红。。。。。。

作者: 浪人    时间: 2003-7-23 16:22
标题: 壮族人与汉族人的性格比较
其实,说走遍世界各地的,大部分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为主,不见得是大部分的中国人。作为农耕民族的汉族自古来也是固守着土地的。相反,自明清来,大部分的汉族不是走向海外,更多的是走入中国内地少数民族地区。
作者: 风激扬    时间: 2003-7-23 18:21
北方人通常保守一点,南方人则不一样。

我老娘就曾经要过饭,不过这也是没办法,北方和南方不一样,曾经有个台湾网友,说台湾最艰苦的日子只好吃地瓜;可是,实际上当年我们这里树叶都吃光了(我想南方应该不会这样吧),要饭只是为了活着而已,不是什么选择。


作者: 射天狼    时间: 2003-7-24 22:26
不管壮人汉人,走出去了都是华人。难道不是这样么?
作者: 龙的传人    时间: 2003-7-25 14:10
其实汉族地域不同,性格差异是很大的!我从北方来到南方后深有体会,北方人直爽耿直,南方人圆滑老道,其实闯天下的还是南方人多,北方人少。
作者: 风激扬    时间: 2003-7-25 18:57
北方人直爽耿直
——呵呵,老兄真是有见地,哈哈~~~~~~~~~~~~~~~~~~~~~~~
作者: luomaren    时间: 2003-7-25 22:16
标题: 壮语语音教材----(右江-桂边壮语)
[这个贴子最后由luomaren在 2003/07/25 10:40pm 编辑]

那个民族都有闯与不闯的人存在,区别在于两者人口的比例差别大,对这块土地的影响力不同而已。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3-7-26 21:13
生存环境不同导致了各个地方人的追求、观念不同。福建很多人出来走天下,也是由于当地的环境很差所致。上次在斯里兰卡被袭击的那个打渔船上的都是福建人,报道就说其中有蛮多家境很不好的,要钱没钱,要地没地,当地呆不下去才只好干这种又危险、又长期在外的苦活。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3-7-26 22:35
壮族并非不敢出去闯,我觉得是出去闯的壮族缺少一个民族文化体系的支持,加上强势文化的影响,很快就会淹没于别种文化。
作者: 温柔启缄    时间: 2003-7-27 10:24
标题: [转帖]:明代广西府江流域壮族、瑶族、苗族起义运动
我是一位南方的女孩,就是认识了一位从壮族来朋友,才认识了这个网站。他很有才华,有胆识,很有个性,在这里也有自己的一小片天下,很优秀的一个男孩子。我想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了吧!壮族人也有敢闯,赶拼的,更有成功的。
作者: 毕兹卡    时间: 2003-7-27 21:06
还是政策的问题。国家那么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一个国务阮的政策怎么四海皆准呢?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还是自治的权力小了些。不能针对广西的情况制定自己的政策!
作者: 勒茂21世纪    时间: 2003-7-28 01:20
将壮族说成“自古是恋土如亲的农耕民族,很少成群结队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居住。”,我觉得很不公正,没看到泰国与老挝的主体民族正是古代的时候壮族先民集体迁移过去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么?

即使是近代以来,壮族也并非是不敢闯荡天涯,南部壮族近代以来集体迁徙到越南北部而变成越南的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侬族,现今的桂西壮族许多年轻人都到广东珠江三角洲打工,这样的举动都证明壮族还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现在遍布全球的华人,大部分都是南方沿海的汉人的后代,而汉族的主体却是以北方方言为母语的汉人。按人口比例算起来,汉族恐怕比壮族更加“不敢闯荡天际”。


作者: 天子    时间: 2003-7-29 10:25
谁说北方汉人不敢闯。我就是北方汉人,但却已经走边了神州大地。走遍了世界各国。

作者: 想家的人    时间: 2003-7-29 20:41
不是自治权小的问题,而是敢不敢用的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法上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只不过有些权利当局者未必敢用而已,照其他省画瓢,结果就自然没有特色可言。
作者: 葛魏巍    时间: 2004-3-20 18:53
敢闯的中国人不一定都是汉人。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4-3-26 12:27
楚族已变汉族了
作者: 黄桐蛮    时间: 2004-3-29 18:04
各位辈侬说的都有道理啊
作者: 梅香飘逸    时间: 2004-3-29 20:03
说南方人圆滑老道完全是偏见!如果不幸有北方的同胞有这样的感觉,那一定是因为过去南方人受北方人歧视和压迫多了产生的敌视心理造成的,至少我长这么大感受到的老是南方人的直率和热情,为什么总是北方人歧视南方人?现在都二十一世纪了,为什么北方人总认为南方人是“南蛮”?为什么南方人可以尊重北方人的信仰和习惯,甚至是都愿意去跟随着崇拜和学习汉族文化,而北方人对南方人却没有一点点宽容?这太不公平了!
作者: 华夏中国魂    时间: 2004-4-2 13:13
其实我们汉族人也并不在意民族地位之分 只是各少数族的人民在这方面过度的在意罢了 其实都是炎黄子孙 不同的民族也就是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人文特点 生活习俗有差别而已 敢不敢在外创 也是受地方环境的影响 南方人特别是福建人在这方面由为突出 我作为内地四川人不得不相当佩服
作者: 壮族万岁    时间: 2004-4-2 13:19
以下是引用华夏中国魂在2004-4-2 13:13:14的发言:
其实我们汉族人也并不在意民族地位之分 只是各少数族的人民在这方面过度的在意罢了 其实都是炎黄子孙 不同的民族也就是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人文特点 生活习俗有差别而已 敢不敢在外创 也是受地方环境的影响 南方人特别是福建人在这方面由为突出 我作为内地四川人不得不相当佩服

什么叫“其实都是炎黄子孙”?其它民族是谁的子孙我不知道,但壮人是祖公布洛陀的子孙。
作者: 华夏中国魂    时间: 2004-4-2 13:30
没想到你的民族意识这么强烈 要是在国家的意识上表现出来 不 是爆发出来 那该有多好呀 曾经有人说过 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是让人恐怖的~!!
作者: 壮族万岁    时间: 2004-4-2 13:36
以下是引用华夏中国魂在2004-4-2 13:30:43的发言:
没想到你的民族意识这么强烈 要是在国家的意识上表现出来 不 是爆发出来 那该有多好呀 曾经有人说过 中国人的民族凝聚力是让人恐怖的~!!

不是我民族意识强烈,我只是在说事实。我们壮人并非炎黄的后代,如果我们把自己叫做炎黄子孙无异于撒谎。话说话来了,不是炎黄子孙就不是中国人么?不是炎黄子孙就没有中国国家意识么?别的民族我不敢说,壮族的爱国意识可是有目共睹的。
作者: XIAOLIN    时间: 2004-4-7 01:33
以下是引用华夏中国魂在2004-4-2 13:13:14的发言:
其实我们汉族人也并不在意民族地位之分 只是各少数族的人民在这方面过度的在意罢了 其实都是炎黄子孙 不同的民族也就是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人文特点 生活习俗有差别而已 敢不敢在外创 也是受地方环境的影响 南方人特别是福建人在这方面由为突出 我作为内地四川人不得不相当佩服

请问"其实都是炎黄子孙"是什么意思? 你说话应该注意!!! 我告诉你: 自由、高贵、神圣的掸族在血缘上跟华族、汉族没有任何关系。
作者: 布禄陀的子孙    时间: 2004-4-7 15:04
  都是中国人,未必就都是“炎黄子孙”,这一点千万千万要搞清楚。
作者: 南粤孤客    时间: 2004-4-9 10:46
鬼才跟你一起做“炎黄子孙”!
作者: aro    时间: 2004-4-14 16:46
讨论总是有益的,看看上面各位贝侬的讨论,就很受裨益。


我元古代历史学的很不好,至今还弄不清“炎黄子孙”到底囊括了多少人群,不过我想大体应该是汉族人群吧。而对于“布罗陀”的认识,也是在近年才得以知悉。由于没有统一的文化宗教,没有统一的研究机构,我们也就没有深入地探讨过我们的先民。各地民间都有关于祖先的传说,传说中记载的祖先人物也各有不同,有的小异,有的迥然。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他们不是“炎”,也不是“黄”。“布罗陀”在僚人区里的传说也许比较广泛一些,但是各地的叫法略有差异,因此译成的汉语叫法也各不相同。而“布罗陀”在各僚人区的传说也不尽相同,地位也不一致。


说到敢闯,僚人确实不亚于其他的民族,近年来涌入沿海各地的打工人群中,就不乏我们僚人,也不乏获得成功的佼佼者。浙江宁波就有一大片区域住有来自僚人区的打工人群。他们在那里聚集而居,相互照顾,相互扶持,僚人之间交流都使用家乡土话。所以到了那个地方,会觉得回到了老家一样,一点都不感到陌生。那里已经成了我们老家外出打工的首选地,至少是打工中转站,更有不少人已经在那里安家落户,有的甚至是全家迁徙过去定居。其他地方也有小规模的僚人打拼聚居地,情况略有不同,但是点较多。
作者: 白发飘飘    时间: 2004-4-17 11:36
我很喜欢自己的家乡的,因为家乡的山美,水美,人更美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4-4-27 16:30
也许我算喜欢漂的壮人了,在国内外好些地方呆过。可是我热爱我的家乡,哪里有纯朴的人们,比汉人好多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1 3:45:21编辑过]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4-4-27 16:37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4-28 15:42:19编辑过]

作者: marsuncle    时间: 2004-5-11 11:03

呵呵我在广东一个著名的侨乡这打工,发现这的人有个传统:总喜欢出国,想尽方法出国,什么假结婚,假旅游真偷渡等等.把出国作为一件大事,就好像女儿出嫁一样.但是老板跟我们说过:在国外的日子不是这里想象的那么好的,但这的人不这么想.工友中也有壮人,柳州的,但是就他们几个在一起活动,吃饭的时候我们四个广西的一边,他们四个另一边,就不跟我们搭话,我们反倒跟几个百色的聊上了,心里觉得广西人特别是壮人不团结,希望是个别现象吧


作者: duhand    时间: 2004-5-14 17:44
以下是引用marsuncle在2004-5-11 11:03:35的发言:

呵呵我在广东一个著名的侨乡这打工,发现这的人有个传统:总喜欢出国,想尽方法出国,什么假结婚,假旅游真偷渡等等.把出国作为一件大事,就好像女儿出嫁一样.但是老板跟我们说过:在国外的日子不是这里想象的那么好的,但这的人不这么想.工友中也有壮人,柳州的,但是就他们几个在一起活动,吃饭的时候我们四个广西的一边,他们四个另一边,就不跟我们搭话,我们反倒跟几个百色的聊上了,心里觉得广西人特别是壮人不团结,希望是个别现象吧

他们几个在一起活动,说明他们内部很团结,只是不愿意与“外人”接触。如果他们从小在农村长大,这样的话我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因为在农村长大的壮族人一般比较害羞,也羞于与“外面的人”交往,认为“配不上”,这是一部分人的心态(比较自卑)。当然,不是所有壮人的都这样。我身边的壮族贝侬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交往很广泛,朋友也多。


作者: 汉壮是一家    时间: 2004-5-16 17:38

都是炎黄的子孙,都是中国人呀。我们开国的将军里很多都是壮族啊!没个民族都有败类,汉族是主体民族,当然就有一部分人有大汉族的错误想法拉!

我想我们的论坛的目的和意义不是讨论哪个民族优秀不优秀的问题,而是在考虑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国家的问题!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4-5-16 23:29

楼上是汉族朋友吧,首先欢迎你到来,并欢迎以后多来僚人家园参加讨论,看了你转发的关于壮族内聚力差的帖子,观点很独到,但有些地方还要多考究,欢迎你多多转好贴发好帖,相信你会发现这儿有很多和别的论坛不一样的地方,而且这里还有很多友好的汉族朋友,共同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

顺便说一下,炎黄只是汉族的始祖哦,呵呵


作者: 汉壮是一家    时间: 2004-5-17 14:32

我的意思是炎黄在今天已经成为偶们中华民族的代称。又不是学术讨论,何必分的那么请呢?!

知道偶们都是中国人就好拉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4-5-18 13:02

关于壮族的团结问题,我有时感觉是我们学的都是汉人的文化,大多数壮人还是自己看轻自己一些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6-11 3:43:50编辑过]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4-5-18 13:28

一发贴才注意看此贴的主题,壮汉的文化差异不应只在出去闯荡这一方面。论语曰:父母在,不远游。其实,离开家乡并不是汉文化的一个方面。

依我看来,汉人比较工于心计,做事更讲究方式方法,有着比较深的文化根基。尔乍我削,是汉文化的一个组成。相对来言,壮人来得直率些,说话不会拐弯抹角,比较单纯简单一些。在我看来,这个壮人很大的一个优点。但假如人在江湖的话,也许壮人在升官发财方面很难比得过汉人。试看,中央政府里有几个壮人,在外打工的又有几多在管理层里?

还是喜欢壮人简单纯朴啊


作者: 右江水红河岸    时间: 2004-5-20 18:55

我的意思是炎黄在今天已经成为偶们中华民族的代称。又不是学术讨论,何必分的那么请呢?!

壮族人一生只跪拜自己的祖宗,其他神怪不跪,和汉族不一样,所以这个祖宗可不能乱认,认错了祖宗可是大件事了,呵呵


作者: marsuncle    时间: 2004-5-22 23:01
以下是引用duhand在2004-5-14 17:44:17的发言:

他们几个在一起活动,说明他们内部很团结,只是不愿意与“外人”接触。如果他们从小在农村长大,这样的话我可以理解他们的行为,因为在农村长大的壮族人一般比较害羞,也羞于与“外面的人”交往,认为“配不上”,这是一部分人的心态(比较自卑)。当然,不是所有壮人的都这样。我身边的壮族贝侬就不一样了,他们的交往很广泛,朋友也多。

言之有理^_^.但我觉得不是"配不上",而是不愿意吧.个人觉得广西人在外边的话还是照地域来划分的,


作者: marsuncle    时间: 2004-5-22 23:10
以下是引用fly_fish在2004-5-18 13:02:56的发言:

marsuncle,我可没有作假材料出国哦。为什么没出国就说国外苦呢?看什么人来了,若了国内收入低入5000的,出来不会感到太苦的。不出来怎么就能下结论呢。其实我每年都回广西看看。

话不扯远了。关于壮族的团结问题,我有时感觉是我们学的都是汉人的文化,大多数壮人还是自己看轻自己一些的。

^_^,在下就事论事,无他意,并非说兄台也是作假出国的.至于兄所说的壮族的团结问题,个人觉得还是我们自小都生活在一个缺乏浓重的民族文化的环境当中吧.本族的文化底蕴的确不足,传世之作甚少,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4-5-25 02:38

MARSUNCLE,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关于壮汉差异,本人有很深的感触,不知得码多少字才能表达出来。在这里再说说汉人的几个主要特点。

1。势利。大家别叹我们广西人势利,汉族人比我们势利多了。

2。权谋。看看老毛,就知道汉人的谋略有多厉害了。本人一直不认为成克杰是全国最大的贪官,只是因为广西人官官相护的本领还是很低的,拿他开刀容易一些而已。再看湖北的李昌平,想动个村官都难上加难,最后只好自己走人。在很多地方,村长也是权力大大的。

3。自私虚伪。相比之下,壮族人对人要坦诚真实得多。每年的大诈骗案可曾出现过广西人的名字?广西人尤其是壮族人出不了那样的人才的。

4。孝道与奴性。汉人基本上是不能顶撞父母半句话。试问坛子里的人们,你们有几人做到这一点的。汉族老人讲究享清福,可是我觉得广西的父母很少有人这么做的,即使他们有条件享清福。《大学》云:孝父母者,所以事君也。过于讲孝道,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一个习惯于事事听父母的人,会更加忠诚于皇上的。我的好朋友曾纳闷于广西的小伙子在打架时不会求饶。可想而知,广西人性格要比汉族人来得刚烈。

5。讲一讲汉人的优点。汉人文化根基确实比壮人要深厚得多,做事也讲究方式方法,事情也做得漂亮一些。我这里指的是总体的比较,非个人而言。

6。汉人的见识普遍要开阔一些,我想有地域的因素也有文化的因素。本人一直见不得广西的政府十五年来的强省策略就是建设大西南通道,听说耳朵早就起茧了。为什么不能多来些更实在的新的方案?

今天写了这么多。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谈自己的看法。本人真诚希望壮族人多一些自信,希望广西更加富强。


作者: 梅香飘逸    时间: 2004-5-28 11:43
同意楼上贝侬的观点,汉族文化确实很优秀,可是我们的文化也并不落后呀。壮族人民的热情和直率只怕比北方汉族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作者: 闻多    时间: 2004-5-28 22:22
壮人的热情和直率在当今社会里是容易受骗和吃亏的,比起圆滑的汉人,我们总处于弱势,那怕我们的能力比别人强。也许我们的性格只能在讲诚信的法制社会里才显示出其优越性。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4-5-29 09:20

可能楼上的朋友有点误解我的意思了。都怪我表达不好,我所说的前四点不是在骂汉人吗?

对于壮汉人的区别以及中国各省人的文化性格特点,我想我是有点发言权的。北方人的直率热情是假的。壮族人的热情真诚是真的,在外面呆的时间越长,越觉得还是壮族人好。

确实,在与汉人交往的过程中,有时我们斗不过他们。但我们的内心会真实与坦荡一些。


作者: 汉家子弟    时间: 2004-6-12 20:34
以下是引用华夏中国魂在2004-4-2 13:13:14的发言: 其实我们汉族人也并不在意民族地位之分 只是各少数族的人民在这方面过度的在意罢了 其实都是炎黄子孙 不同的民族也就是分布在不同地域的人文特点 生活习俗有差别而已 敢不敢在外创 也是受地方环境的影响 南方人特别是福建人在这方面由为突出 我作为内地四川人不得不相当佩服
说人家是“中华民族”可以,但“炎黄子孙”就说不过去了,hoho。其实最初出海漂泊的是广东人,生活的窘迫逼得大批人背井离乡。东南亚的华人就大都是广东这边的,潮州话,广府话在那边是不少人讲的。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关民族性的问题。
作者: 宁静致远    时间: 2004-6-13 14:25
在我看来汉族的礼节是比壮族还要繁琐的。我妻子是汉族,她整天跟我要钱,说这个又过生日,那个又搞“三早”,某某家楼房又封顶了,汉族人对这些事情都是大操大办,劳民伤财。哪些人只要沾点红薯藤关系的,点点小事都要封钱。我想这些礼节可能和汉族的文化传统有关,例如他们大厅宗堂摆的往往是“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而壮族人家只摆自己祖宗的灵位。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4-6-14 15:22
汉族的礼数和人情往来当然比壮然复杂多了。
作者: 天下归心    时间: 2004-7-13 14:03

其实,说走遍世界各地的,大部分是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人为主,而这些地方古时候称为东越(浙江福建)和南越(两广)。所以,是跟我们壮民一样的。不同的是浙江福建广府人闯的是生意 而广西人闯的是政治。

大家忘了太平天国 忘了西林教案 忘了中法战争黑旗军大捷吗?

近的还有百色起义 台儿庄大捷(参战的国民党部队主要是新桂系军阀 而共产党部队为新四军 也是百色起义的红七 八军改编过去的)

所以 我认为壮民是一位高度负责任的高人 羞于勾心斗角 当民族面临危难时 挺身而出,赶跑侵略者


作者: 有为青年    时间: 2004-7-17 12:49
丢,一说我就窝火,现在不只是壮族颓,整个广西都颓。想当年八桂子弟威震四方,韦国清、韦拔群、李明瑞、白崇僖、李宗仁,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连邓公都要靠广西起家。桂系上台时把广西搞得有声有色,当时广西可是属于中国的先进地区。现在如不重振广西雄风,整个广西都被人瞧不清。振兴壮族,就要先振兴家乡,还要靠我们这批八桂子弟的努力。广西有钱了,你还有怕什么问题不能解决。到时候就是人家跑过来求工打了。
作者: 有为青年    时间: 2004-7-17 13:09
关于炎黄子孙,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不过中国有哪个民族不是混血混出来的?当年秦统一,几十万大军南下,秦王亡后他们都留在了岭南,你敢说壮族跟他们没有血缘关系?正确的说法是,从血缘上说,我们是布洛陀的子孙,也是炎黄子孙,从文化上说,我们壮族人民都是布洛陀的子孙。反正我一直都是脚踩两条船的。
作者: 有为青年    时间: 2004-7-17 13:30
很多壮族人思想都很不开放,象我的老家那边就那么几分地,差不多年年都要挨水淹,他们就是不肯移民,怕创业艰苦,平常也就在广西区内打打工,不过我父母经常鼓励我走出去,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作者: einstein    时间: 2004-7-19 23:42
在我们汉族眼里,壮族是一直是我们最好的兄弟,汉网前些时候做调查 55%的人认为壮族和汉族最亲近。(包括一些冒牌汉人)。其实汉人的血统是很复杂的,秦汉时期还比较纯,三国以后大量的和其他民族通婚,血统都很乱了,包括和鲜卑,契丹,氐,乌桓。即使是北方汉人和南方汉人,血缘上都大不一样,相貌上就差的更远了,还没有与当地少数民族接近,都称为汉人,主要是依靠汉文化的寄托。所以其实汉族的民族划分都是以文化来划分的,谁也不敢说自己是纯正的汉人,说自己是汉人的,仅仅是认为自己的一位祖先曾经是汉人,而自己又以汉文化为自己的启蒙文化,那就算是汉人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中国第一大姓 李  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盛唐时期 很多李姓人都和李世民拉的上关系,比如李光耀啊 但是李世民就不纯正的汉人,李世民的祖母、即唐高宗李渊的母亲,独孤氏,是隋文帝王后的姐妹,属于非汉族,所以李世民和隋炀帝之间还有着姨表关系。他母亲窦氏也是鲜卑族人,如果按现在的民族政策 他怎么也不算汉人,即现代的李姓汉人一大半也不算汉人了。
作者: 以史为鉴    时间: 2004-8-15 00:33

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的气氛比较平和,壮族同胞不仅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家乡,还真诚的爱着自己的国家,不像有些民族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大大超过了自己的国家。

祝愿壮族的好儿女们,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把你们世代生活的家乡振兴起来。


作者: WAXA    时间: 2004-8-15 23:47

八桂子弟?不知這個詞的來源是啥 爲何這樣叫

讓我想起拎鳥籠的八旗子弟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4-8-16 00:15
以下是引用WAXA在2004-8-15 23:47:33的发言:

八桂子弟?不知這個詞的來源是啥 爲何這樣叫

讓我想起拎鳥籠的八旗子弟

嘿嘿,这就是对广西的没概念而闹的笑话了吧。广西以前有八个地区,又别称“桂”,人们素来喜欢把广西称为“八桂大地”,就象陕西称为“三秦大地”一样。对广西和壮族如果没概念的朋友,确实很难相互沟通和辩论啊。
作者: WAXA    时间: 2004-8-16 10:27
不懂就問嗎  沒有影響溝通啊
作者: 季人    时间: 2004-8-16 11:39

“八桂”一词,由来已久。宋代以前,已见诸于不少典籍诗词。《山海经》有“桂林八树,在贲隅东”。南北朝时庾信的诗,有“南中有八桂,繁华无四时”之句。唐代的大文学家韩愈,也写下了“苍苍森八桂,兹也在湖南”的诗句。当然,就地理而言,上述“八桂”,并非专指广西。到了宋代,杨万里又有“来从八桂三湘外”的诗句,这里的“八桂”,指的已是广西了。明代以后,广西划为八府,于是人称广西全省为“八桂”,就象福建划为八府,人称福建为“八闽”一样。清代名人袁枚,在他晚年时又来到桂花飘香的桂林,当时的广西巡抚于“八桂堂”设宴款待。袁枚有感于旧地重游,写下了《八桂堂怀书》一诗,内有“森森八桂翠参天”之句。“八桂”一词,于是为更多的人用于代指广西。广西人喜欢以“八桂”作为广西雅号,是喜欢“八桂”二字,既温文典雅,又反映了广西悠久而独特的历史文化。以至海内外广西籍人士,多以“八桂子弟”相标榜。

  原载:《八桂侨史》1988创刊号、《八桂侨刊》2001第三期

季人注: 《山海经》引文似应为:“桂林八树,在番隅东”。 韩愈诗应为“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所指即广西。全诗题为《送桂州严大夫》,唐时桂州即今天的桂林。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8-16 11:46:29编辑过]

作者: woaibt    时间: 2004-8-20 22:20

我们僚人应该走出去,走出这十万大山,去看看外面广阔的天地,开扩我们的视野。应该鼓励和外族人通婚。


作者: 环江根    时间: 2004-8-28 15:47
在外游子,心系家乡。
作者: visual    时间: 2004-9-1 02:20

汉族人啊,都被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搞傻了,自己穿着满服当民族服装,还会相信一个虚无的中华民族,汉族就是汉族,壮族就是壮族,或许这两族平时比较和睦但绝对不是一个民族。炎黄子孙,可以随便乱套的吗??自己的服饰文化都被日本,朝鲜盗用了,如果自己人穿了汉服,还会被自己民族认为是哈韩哈日,真是可笑。

国家现行政策很有问题,即压抑了汉族,少数民族也不会感谢政府

应该好好区分民族和国民的区别,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别老是混稀泥,壮族人多的地方就让他们彻底自治,不用逼他们学汉语汉字。各民族不一定要大团结大统一,只要他们都是爱国的国民就可以了


作者: 诺诺茂乖类    时间: 2004-9-24 16:16
以下是引用visual在2004-9-1 2:20:29的发言:

汉族人啊,都被国家的民族团结政策搞傻了,自己穿着满服当民族服装,还会相信一个虚无的中华民族,汉族就是汉族,壮族就是壮族,或许这两族平时比较和睦但绝对不是一个民族。炎黄子孙,可以随便乱套的吗??自己的服饰文化都被日本,朝鲜盗用了,如果自己人穿了汉服,还会被自己民族认为是哈韩哈日,真是可笑。

国家现行政策很有问题,即压抑了汉族,少数民族也不会感谢政府

应该好好区分民族和国民的区别,使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别老是混稀泥,壮族人多的地方就让他们彻底自治,不用逼他们学汉语汉字。各民族不一定要大团结大统一,只要他们都是爱国的国民就可以了

学习使用通用语言是必然的也是必须的,在此基础上对民族语言或者方言保护才对而不是不要学习汉字汉语。


作者: 朱由检    时间: 2004-9-30 11:32
其实性格这个词不是不变的!
作者: 撞山色    时间: 2004-10-11 19:28
郁水啸翁只道出了壮族的一个性格(弱点),希望深入研究更多、更深,道出原因、改进方法。
作者: 迪椰    时间: 2004-11-11 21:08
这也是个好帖呀,这么多壮汉朋友欢聚一堂
作者: nnnwood    时间: 2004-11-30 16:43

废话,广东台山以前都是壮族人的领地,都出国外去了


作者: 红水河畔    时间: 2004-12-14 18:09
关于壮人和汉人性格的差异,可从语言的表达上,略有了解,壮人讲话基本上是中心词在最前面,你听壮人讲壮话,听了前面的中心词,基本就知其大意,所以壮人多直爽,少拐弯抹角。而汉语不同,基本上是一大通的修辞语之后,才会到中心,如果只听前面的就不知所云,表现在性格方面就是含蓄。
作者: linf1230    时间: 2005-3-13 17:02

作为一个闽南人,我想我可以对楼主所说的偷渡现象做一点解释。。

福建的地形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在靠种田为生的以前,福建的粮食完全不够活的。所以福建一直有出外讨生活的习惯。。闽南的去东南亚(福清--也就是现在偷渡的福建人的来源地,闽南的基本很少有偷渡的)福清处于福建最大的平原,以前生活可能好一点,所以不去偷渡,但他附近有些海岛,那生活真的很差,(平潭岛)而建国后福建位于前线,随时要用来牺牲的,工业也不行,这样农业工业都差,结果福建人闽南的因为有很多人在台湾、东南亚,就发展走私;闽北(福清)则发展偷渡--去日本、美国等~~这是没的办法的办法,如果都象北京上海那样 的生活,谁想偷渡啊?用命来搏的也!!


作者: Ivan    时间: 2005-4-4 17:38
以下是引用依维在2003-7-22 12:34:40的发言: 所有的中国人不管是汉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一到国外就变成华人,也就所谓的汉族了。壮族人一到北方变成汉族了,最多保持一两辈承认自己是壮人;壮族人一到外地(汉族多的地方)工作就变成汉族了,也就不是我们的人了。我身边就有很多例子,在外地工作的家乡人,90%的小孩不会讲壮语,更有的是连户口上都变成汉族的了。记得大学时的两个同学,一位是凌某,她老家本是广西百色壮人,但跟随着父母来到省外就不承认自己是壮人了,要毕业时,她才跟我说她也是壮族,此后,我最看不起她;另外,还有一个彝族同学,她本是附近地地道道的彝族,还会讲彝语还有民族服服饰,她有时称自己是彝族,有时说自己是彝族,但填表时都填汉族。另外有个家门哥哥,前些年,他孩子中考时差几分上重点中学,等到他跑到教委改民族成分时已来不及了。 还记得初中时,要到中考时突然听说有民族师范,瞬间冒出很多少数民族同学,通过核实没有一个是冒牌。
不管我未来的老婆大人是什么民族,我希望我将来的孩子能承认自己是壮族。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4 17:40:04编辑过]

作者: 道教玄武子    时间: 2005-5-15 10:26
以下是引用右江水红河岸在2004-5-20 18:55:29的发言:
>

壮族人一生只跪拜自己的祖宗,其他神怪不跪,和汉族不一样,所以这个祖宗可不能乱认,认错了祖宗可是大件事了,呵呵

佛祖和天尊呢?壮族人里信佛\道的不在少数吧?不然道公是以什么为指引和基础的


作者: 青面獠牙    时间: 2005-5-18 20:59

可耻啊~~可耻啊~~

居然有汉族人分不清哪些是炎黄子孙的。

汉族的悲哀!


作者: 风之舞    时间: 2005-5-31 15:27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
作者: 来了    时间: 2005-5-31 20:12

壮汉同胞都是一家。


作者: 越色僚人    时间: 2005-5-31 23:54
以下是引用来了在2005-5-31 20:12:08的发言:

壮汉同胞都是一家。

何止啊,壮藏、壮蒙、壮维、壮朝、壮回……,都是一家。


作者: cqys    时间: 2005-6-29 02:30

壮汉的关系是比较好的,说到不同我认为汉人在人才方面的比例确实是高一点。


作者: 神佑我僚    时间: 2005-7-16 07:25
以下是引用cqys在2005-6-29 2:30:18的发言:

壮汉的关系是比较好的,说到不同我认为汉人在人才方面的比例确实是高一点。

朋友,汉族12E人哦。壮族才1700W!如果壮族的人才比汉族的多那才奇怪了!


作者: 来了壹    时间: 2005-8-13 17:27
以下是引用越色僚人在2005-5-31 23:54:34的发言:

何止啊,壮藏、壮蒙、壮维、壮朝、壮回……,都是一家。

错!上述的不是一家,只是同在一个国家而已,没有亲切感。


作者: mfb1058    时间: 2005-9-6 21:49

一般来说性格有一定的遗传性,一些奸诈之徒的后代,一些匪徒的,刽子手的子孙的性格相对我们温和的僚人来说是要奸诈,要有匪性一些。


作者: 红水河    时间: 2005-9-6 23:00
以下是引用郁水啸翁在2003-7-22 21:25:52的发言:
回铜豌豆:

老翁的意思不是鼓励壮族人偷渡,而是鼓励他们闯荡江湖,开阔视野,不要一辈子面朝红土背朝天。

我的祖宗也是走南闯北的,我本人也算闯荡过吧,去过7个国家。广州那里,就留给那些没出过远门的贝侬好了。


不是八国联军吧??????
作者: whl    时间: 2005-9-9 13:46
僚人在异族思维教育模式下,能出怎么高级人才!?我们爱这个国家,但我们不爱这样的国度,这是一个一心想同化我们忽略我们的国度,与狼共舞的关系就是和睦友好吗?想说爱你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作者: 平等    时间: 2005-9-27 21:23
楼上得MM,爱你老公就可以了。
作者: 卜丁    时间: 2005-9-28 09:42
以下是引用平等在2005-9-27 21:23:32的发言:
楼上得MM,爱你老公就可以了。

楼上不仅是大民族主义,更是大男人主义啊!?
作者: mak-yid    时间: 2005-9-28 11:34

僚妹很威武,瓦氏夫人就是其一。他名为平等,实际上是害怕平等啊,呵呵


作者: mak-yid    时间: 2005-9-28 11:36
男女平等他没有心理准备,民族平等他也没有心理准备
作者: 大蒜名臣    时间: 2005-10-6 23:34
以下是引用郁水啸翁在2003-7-22 1:02:48的发言:
汉族人敢闯天下,这有一定道理。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有汉人,穷的国家也有,富的国家也有,而且每到异国他乡,他们总爱相聚而居。华侨们管这样的地方叫做“唐人街”,而外国人,包括“文明”的欧美人背地里则称之为“老鼠窝”。这种情景,大概就像从农村流亡到都市的农民,在没有户口的情况下,一帮一帮地云集于市郊,盖茅屋而住,城里人把他们称为“非洲村”的“黑人”一样。即使是这样,汉族人还是敢闯天下。这从大量的福建人冒着生命危险,倾家荡产,也要偷渡海外,可见一斑。

壮族自古是恋土如亲的农耕民族,很少成群结队离开家乡到外地谋生、居住。壮族人的骨子里有这样的信念,就是“宁可饿死,也不讨乞”。其他贝侬在讨论壮族鲜明特点的时候,都没有提到这一点,可见壮族人不够开明、敢闯的一面。在壮族的语言中,四面环山的盆地或者稍微平旦的丘陵地带叫做 fouxyenz,也就是汉语的“平原”之意。据了解,很多壮族百姓一辈子窝在家乡,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平原。在中国北方地区,几乎没有壮族人的影子,在国外,更少听到壮族人的声音。可见,作为一个整体,壮族实在是个不敢闯荡天际的民族呀。

这样的贴子也是精华贴?什么都不懂!!也想了解汉族,就得从四书五经,二十五史看起?知道什么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吗?知道什么叫“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丹心照汗青”吗?知道什么叫“公侯将相,宁有种乎”吗?知道什么叫“吾不忍弃汉衣冠,愿死于此”吗?你知道什么叫“鞠躬尽淬,死而后已”吗?你知道什么叫“精忠报国”吗?你知道什么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你知道什么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吗?你知道什么叫“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吗?你知道什么叫“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吗?

我们看在民族平等的份上也敬重你们三分,不过你们也不要太过自以为是才好!汉族既然能成为东亚超强悍的民族,自然有其强悍不屈的灵魂,有其深广博大的才华,有无数铁血丹心、忠勇节烈、舍生取义的仁人志士,虽为二十四姓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不能掩盖他们的光芒。他们就是民族的脊梁。

你的民族呢?你们有什么可值得妄自尊大的?你有什么可对现状不满的?一丝耕耘,一丝收获,我们得到的只是我们该得的。我们之所以能如此,完全是靠我们的实力,靠我们自强不息的奋斗。而弱者,只会靠在暗处中伤别人来获得些许的自尊!真是可悲啊!除了扭曲历史以外,并无一样东西可慰籍你自尊满满的虚弱内心……


作者: 大蒜名臣    时间: 2005-10-6 23:43
以下是引用XIAOLIN在2004-4-7 1:33:51的发言:


请问"其实都是炎黄子孙"是什么意思? 你说话应该注意!!!
我告诉你: 自由、高贵、神圣的掸族在血缘上跟华族、汉族没有任何关系。

希特勒也称自己的民族是高贵、神圣的……

世界上的民族都是平等的,就和人和人之间一样,么有谁比谁更高贵!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有人在盲目崇拜大民族主义,真是落后世界一百年,用这样狭隘自大的心态,怎么能迎接全球化的浪潮?


作者: 大蒜名臣    时间: 2005-10-6 23:49
以下是引用fly_fish在2004-5-18 13:28:52的发言:

一发贴才注意看此贴的主题,壮汉的文化差异不应只在出去闯荡这一方面。论语曰:父母在,不远游。其实,离开家乡并不是汉文化的一个方面。

依我看来,汉人比较工于心计,做事更讲究方式方法,有着比较深的文化根基。尔乍我削,是汉文化的一个组成。相对来言,壮人来得直率些,说话不会拐弯抹角,比较单纯简单一些。在我看来,这个壮人很大的一个优点。但假如人在江湖的话,也许壮人在升官发财方面很难比得过汉人。试看,中央政府里有几个壮人,在外打工的又有几多在管理层里?

还是喜欢壮人简单纯朴啊

壮族人都是那么简单淳朴?不要蒙上眼睛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好不好?也不要给别人洗脑好不好?不要用不确实的话来欺骗广西以外的人。

我也是广西人,我有很多朋友是壮族人,可他们跟我们也没什么两样,甚至有的更有心计。我以前最好的朋友就是壮族人,但是就是这个人居然冷酷无耻的背叛自己的朋友……

我知道你以前去外省上大学的时候受过别人的歧视,其实我也是一样……我很讨厌江西人,就是因为这个。不过那是地域歧视,你硬要扯到民族歧视那也由你。


作者: 大蒜名臣    时间: 2005-10-6 23:51
以下是引用迪椰在2004-11-11 21:08:12的发言:
这也是个好帖呀,这么多壮汉朋友欢聚一堂

冷枪夹棒也叫朋友?这也是壮族的待客之道?连我都看不过去

如果是那样,我宁可不交那么“直爽”的朋友……


作者: 德保人    时间: 2005-10-17 23:54
我们只所以不搬迁是因为壮人很留恋家.不管走多远.心里面还是离不开养我们的土地.希望走出去的人更多的关注家乡的发展.
作者: fly_fish    时间: 2005-10-26 11:19
以下是引用大蒜名臣在2005-10-6 23:49:36的发言:

壮族人都是那么简单淳朴?不要蒙上眼睛满足自己的自尊心好不好?也不要给别人洗脑好不好?不要用不确实的话来欺骗广西以外的人。

我也是广西人,我有很多朋友是壮族人,可他们跟我们也没什么两样,甚至有的更有心计。我以前最好的朋友就是壮族人,但是就是这个人居然冷酷无耻的背叛自己的朋友……

我知道你以前去外省上大学的时候受过别人的歧视,其实我也是一样……我很讨厌江西人,就是因为这个。不过那是地域歧视,你硬要扯到民族歧视那也由你。

好久没来这看了. 不要以为我上大学受到歧视才有偏见, 大学里的美丽女生, 过得很滋润的. 个人之见而已.


作者: huanghai    时间: 2007-5-2 06:20

壮族万岁


作者: 道家玄武    时间: 2007-5-3 15:33
QUOTE:
呵呵,还是汉壮一家亲的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5-3 15:39:43编辑过]

作者: 山魂    时间: 2007-5-4 01:30
汉族的文化各地不同,差异有时比各个少数民族更大。
作者: 浪子钢    时间: 2007-5-18 21:21

     各地汉族其实差异也不少。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