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转]闽南人、客家人同根同源——汉越一体论的缘起 [打印本页]

作者: 蓝客    时间: 2005-6-26 14:21
标题: [转]闽南人、客家人同根同源——汉越一体论的缘起

[转]闽南人、客家人同根同源~汉越一体论的缘起(2005-4-2 12:57)



台湾淡江大学教授兼国际研究学院院长 魏萼

一、闽南人、客家、台湾人都是一家人

闽南人、客家人等民族族群本是一家人,来自中原中国。所不同的是与当地不同越人的融合,而产生了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甚至于民族性格的些微差异。闽南人中的漳州、泉州、潮州等地是河南(漳州为主)、山西(泉州为主)、陕西(潮州为主)等地中原人与各地方越人的融合而形成。同属闽南语系的漳州、泉州、潮州等地也有个别的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当然也有民族性格上的些微差异。

我国的百越之地,民族复杂,为南方人的一支。中国中原故土,地处中原神州华夏诸地。从中原神州为腹地观之,北有北狄、西有西戎、东有东夷、南有南方人。南方人当中有越、狸、狪、猺……等民族。就以越人为例子,可以区分成为许许多多的族群,例如东越、瓯越、南越、西越、俚、畲、洞、獠、洛等等。因为越人族群复杂而且众多,因之,称之为百越或百粤。其地理分布的范围也甚为辽阔,从今日的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甚至到越南的北部等等都是古越人经济活动的范围。

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的时期中原人士南下越人之地,以春秋战国为具体例子,吴越之战,即在今日的江南江苏、浙江交界处。商朝末年、周朝初年太伯到达吴地,太伯东迁之前是否有中原人士到达越人之地,历史尚无记载。商末周初,中原人士曾到江浙吴越之地,而是否也曾已到达闽越、东粤之地,有待进一步探讨。不过可以确认的是隋唐以后,中原人士“衣冠南渡”大量迁移民至闽、粤之地则是历史的事实。一千多年来,他们孕育了历史与文化,其中以今日的闽南人和客家人最值得研究。

晋永嘉五年(西元三一一年),这是中原人南迁的历史重大变迁。在此之前曾有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南海尉赵陀,汉高祖封其为南赵王等的中原人士南下越人之地,陈胜、吴广起义后,赵陀自立为王,南越曾独立建国,直至汉武帝灭南越,南越归汉朝版图为止,也有许许多多中原人士因安土重迁而定居越地。但是永嘉之乱·五胡乱华时代的“衣冠南渡”则是众多中原人士因避免人为灾祸而南下越人之地,然后定居于越人之地。这是一个历史常态,在中国历史上则是经常发生的现象。而八王之乱、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等等都是重要例子。另外的样版是唐朝中叶安史之乱以及唐末战争,中原人士民不聊生。有志之士,为了避免战祸,纷纷南迁,这些也是中华民族大迁移的另一重要历史事件。还有宋朝末年、金人、元人等入侵中原,中原人与已经南迁的中原人士的大结合,抵抗外侮。宋灭亡之后,又是一桩中华民族的大迁移。还有民末清初农民起义和清军入关以及清季中叶洪秀全太平天国起义,又是另一个例子。中原人士南迁至越人之地则是历史变局中的重要产物。闽南人、客家人本是同根生,但因闽南人与客家人所遭遇到的越地本土环境不同,因此产生的文化变迁也有些不同。在台湾,因而曾多次发生闽客不合事件,这是文化冲突的具体表征,令人寻味。台湾的闽南人与台湾的客家人,也因为台湾海岛文化因素,多少有其特色,此与原来的闽南人、客家人,有些文化上的不同,尤其是台湾的闽南人中的漳州人。

客家曾被误以为是一个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客人与主人是相对的名称;客家人是指外来作客的人,此与当地人(本地人)、主人是不相同的。现在所谓的客家人是指福建汀江流域的汀洲、江西赣江流域的赣州以及广东梅江流域的梅州等三个地区的居民为主;当然,以上述三河流为客家人母亲河的主体,居住在这些区域的人士(客家人士为中心,还有外移到中国内地以及世界各国的客家人均包括在客家族群内。目前全世界的客家人应不少于5000万人。客家人,在中国历史上应该到处都是,因为广义的说,离乡背井,客居在外的人都是客家人。但这些客家人都不见了,因为在迁居过程中已被动当地中原文化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所同化了,此屡见不鲜。唯比较特殊的就是前述的客家人。因为汀江、赣江、梅江等三条母亲河所孕育出来的是一个特殊的民族族群,有其特殊的文化传承和民族风格,因此有其特有的族群生命力,屹立相传了千余年。在可见的未来,仍将枝繁叶茂显现于21世纪的世界。

汀江、赣江、梅江流域等到地区山多地少,自然资源亦不甚丰富,由于交通不便捷,对外文化、经济等交流不易。这些地区的原住民也是越民族的一支——畲族。自古以来畲族在山地上生活了数千年,过着孤立自主的生活。它们靠着简单的农作,以及耕织和狩猎为生,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中原人士因为战乱客居此地,与当地畲族的原住民产生所谓的文化冲突、文化融合的过程。此一地区华夷文化交融过程的阵痛期的历程是可以想像的,其结果客家人的族群于焉形成。明言之,从文化冲突到文化融合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艰巨的。客家人大约南宋时期已成定型。这个客家人是中原人士的汉文化或者是畲族的越文化成分居多呢?此答案应可探讨。客家人以中原的汉文化为主要,这是必然的,但是关于畲族的地理、历史文化等因素,客家人中的越文化成分应是不少。凡我中华民族是一个民族的大镕炉,中原人士的汉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轴,其包容性特别强,也就是在各民族过程中,其主导性特别强,这在客家人中自然不例外,但是因客家的特殊性,就是某些越文化的成份比较多,这亦可能。为何儒家文化仍为客家文化的主轴呢?这与孔子思想的理学本质有关,其中汉字文化圈的主导性是任何其他的越文化所难以比拟的。

因此,客家文化所展现出来的在于客家的语言、民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民族性格等均有特色。此乃汉越一体论,而非纯汉化论或纯越化论。此时此刻确实很难找到纯种的汉人或纯种的越人,而只能说其中为中华民族的一个成员,但它并不是少数民族。客家人虽为汉越文化的结合体,却以中原文化为本位。这个情形,闽南人也是如此。闽南人、客家人等在这一方面的性质极为相似。台湾的闽南人、客家人等虽多少有台湾原住民(尤其是平埔族)的血统,但离不开汉越一体论的范围,这或许因为台湾的平埔族应也是古越人的一支吧!同理亦可说新加坡、马来西亚或泰国等的华人在内。这是汉越一家亲的意义。

二、汉越一体论

然而台湾,台北之马偕医院医学研究科研究员林妈利女士则分析人类白血球抗原(H L K),发现台湾人常见的白血球抗原属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越族基因,她并以“族群系统发生树与族群相关分析”计算,结果她发现台湾人是属于南亚洲人称的“越族”族群。林妈利是以台湾的闽南人、客家人以及新加坡华人、泰国华人等分别研究,其结论是这些族群与中国北方人种的基因有显著的不同,并且判定台湾人(闽南人、客家人)属于中国沿海的越族。马偕医院林妈利女士的研究结论似甚主观、勉强,因为在台湾的闽南人、客家人与在福建、广东、江西等地的闽南人、客家人已经是汉越一家的共同体,其中以汉化越人居主流。有所谓“汉中有越,越中有汉”,此乃中华民族血统的典型,可是在台湾有些分裂主义者的看法则不以为然。若经遗传及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南方中国人与北方中国人与南中国汉人或北方中国汉人的遗传基因确有些差异;就以台湾人的血统来说汉人中有越人的血统,甚至拥有原住民的血统,这是一桩极为平常的事,何必称奇。马偕医院林妈利女十的研究结果甚偃重视,但其解读有些勉强,难以理解。

客家人因为客居山区,对外交通不甚方便,于是民风比较保守。另外,山区资源也不算丰富、经济发展落后,平均国民所得不高;客家人日常生活从事家耕和狩猎,其手工艺也不甚发达;由于客家人“客居”的历史背景,百姓勤劳、节俭。客家人平时劳苦终日,其目的在于力求温饱;客家人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甚为勤奋进取,彼此团结互动。此外,客家人也因之比较重视彼此合作和个人利益的取得,或许有所谓比较保守与狭隘的客家文化形态。最重要的文化本质是客家人秉承儒家思想文化,民风保守而封建,并且凸显出重视儒生的社会心态,所以“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风气甚是高涨,所以文人中举人、秀才特别多,这也是一个特色。于是客家人杰出之才比比皆是。他们贡献了家乡也贡献了国家,甚至于也贡献了世界。朱熹及王阳明为中国宋明理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们俩人均是客家人,政治家曾国藩、梁启超、孙中山、邓小平、李光耀等人也是家客人,胡文豹、胡文虎、李嘉诚等工商界人士也是客家人。客家人的杰出表现,已令世人刮目相看。客家人的种种事迹,也已被誉为东方的犹太人,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尤其在东南亚地区为最。客家人在中国、在海外被同化者也不少。香港商界名人李嘉诚世代为客家人,其祖先后来移民潮州地区,所以李嘉诚被视为潮州人。类似李喜诚的情形甚多,特别是台湾客家人被闽南人所同化数量最为显著。这种情形在福建、广东的闽南语系中也屡见不鲜。这就是所谓福佬客的由来。

客家人世居闽西南、赣南、粤东等地区。从客家人的发展史观之,应是从福建的汀州开始。特别是闽赣交界之处。譬如从闽西长汀开始向赣南移民,然后再向粤东移民;如今客家以汀江流域、赣江流域、梅江流域等三个地区为主要。而汀江、赣江、梅江等三条河流域为客家人聚集之地,则被誉为客家人母亲河。这已如上述。

客家人移民特质的文化性格之一是缺乏一定的安全感。这在衣冠南渡之时,中原士族之官宦世家、仕族、武士、臣民等的南迁,客居在闽、赣、粤等三角地带,为了防患外族人士的入侵或政敌的伤害,广泛兴建土楼,其中有所谓的圆楼、方楼、凤凰楼、八角楼等等。其主要目的不外是预防外侮和敦亲睦邻等。客家人因为军史文化背景特殊,因为缺乏安全感的保守心态,所以他们比较重视乡土的保护,这种保乡卫民的心态也影响了他们的经济发展的形态。另外,他们为了心灵上的寄托,所以也比较信奉鬼神和迷信。客家信奉中原各种民间信仰如关公、八仙、城隍爷、土地公、观世音菩萨、济公活佛等等,应有尽有。闽南人则特别信仰广泽尊王、太子爷、妈祖、保生大帝、清水祖师等等。闽南漳州人、泉州人等的民间信仰,客家人都同样敬拜之,有过之而无不及。客家人还把这些外来的民间信仰,本土化之。例如闽南人的海神妈祖,在福建沿海地区,把妈祖奉为救济海难的“海神”,客家人则变成为保山卫民的“山神”。此外三山国王庙是客家人所特别崇拜的山神。三山国王为一山神:来自广东潮州的揭阳地区的山神。三山是指巾山、明山、独山等三座山,三山国王的山神最为客家人崇拜信仰的代表,客家人的民间信仰是多神论,此与闽南人相同,但有过之而无不及。

三、义民与乱民

客家人因为在客家母亲河地区的经济发展困难,何况在承平时期人口繁殖快速,民生日益困难,于是有人口再外移的趋势。以明末清初为例子,客家人口外移主要的三个方向以中国大陆内地、海外、台湾为代表。明末清初战乱不止,战乱严重的四川省几乎变成无人之地,田园荒芜。于是客家人大量从广东移往湖南、四川等地居住但在移居过程中也散居在所经各地。另外,海外的客家人,龙其是东南业地区的华侨客家人随郑和下西洋以后大量增加。台湾的客家人在郑成功占领台湾以来陆陆续续有客家人移居台湾,但清朝康熙六十(西元一七二一)年,朱一贵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放宽客家人从大陆移居台湾。台湾客家人于是大量增加,定居于西北台湾的挑园、新竹、苗栗等山地与丘陵地。一般来说偷渡到台湾的客家人则集中在南台湾的高雄、屏东等地。客家人移居台湾的人数较少,较晚,影响力较少,所以只能到山地和丘陵地住。

客家人在海外,很像犹太人。他们或许在本国没有办法发挥其才能,一旦到海外以后,其生命力和生存的潜力就大大施展出来。客家人在工商界、学术界、政治界、艺术界等的杰出表现,似有犹太人的影子,令人敬佩。还有客家人为汉越人的共同体,但基本上客家人均自命为中原人士,以正朔的中国人、中原人自居。一般来说,客家人比较支持中央政府的大一统思想。客家人有所谓的硬颈精神的忠义之风。客家人反对分裂主义,重视气节和忠孝义理,并且也富有尚武的精神。这在台湾政治发展史上有其特别的意义。这也可从以下几个史实得到证明。

客家人与闽南人本为同根生,只因为文与地理背景彼此互有不同,所以客家人与闽南人的民族文化性格是有些差异的。何况闽南人当中的漳州、朱州也有些必然性的不同。闽南人地处“七闽”之地的漳州与泉州,与该地越人世代定居于沿海地区,所以性情比较开放。比之客家人于山间与番族相结合,当然不可同日而语。闽南人中的漳州人务农,泉州人经商。务农为生的漳州人比较倾向于安土重迁的乡民性格,其民族文化性所表现出来是爱护乡土,不善辞令的憨厚务实、不投机取巧的民族本质,此与泉州人以经商为主业的民族文化性格,是有明显差距的。在台湾的漳州人一量定居在台湾以后,就是以乡土为主,因为落地生根、爱乡爱土,有时也会因此而失去理性。在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些事件,大体上皆是由漳州人带头的,例如西元七二一年朱一贵(漳州长泰人)事件、西元一七三二年吴福生(漳州平和人)事件、西元一七五七年的黄教(漳州龙海人)、西元一七八六年的林爽文(漳州平和人)、西元一八三二年的张丙(漳州南靖人士事件,以及西元一八六二年的戴潮春(漳州龙溪人)事件等等都是如此。相反的,摆平这些事件的“义民”都是客家人或泉州人。客家人经常以捍卫中原正朔为诉求,泉州人多少也有此倾向,在台湾例如新竹埔的义民庙则供奉了许许多多民族英雄诸如沈葆祯、刘铭传、唐景崧、刘永福、丘逢甲等人,而在南台湾的高雄等地则对于朱一贵、林爽文、黄教、戴潮春等人则是崇拜不已。目前的台湾人多少有统独之争,就又以二○○○年三月十八日的台湾“总统”选举观察之,南台湾漳州人民居多,的得票率则高于宋楚瑜,北台湾泉州人居多,宋楚瑜的得票率则高于,这只有宜兰县除外,原来北台湾的宜兰县得票率高于宋楚瑜,此乃因为宜兰县的漳州移民占了百分之七十八。同理也可看出台北市北区相对的高得票率,而台北市南区则相反。这个范例相当有趣,也值得重视。

一六六一年郑成功(泉州南安人)攻台得力于客家人刘国轩(福建永定人)的兵力,当时也得到荷兰人统治时期汉人的响应、起义,于是郑成功收复了台湾。清朝康熙二十二年,西元一六八三年施琅(泉州晋江人)攻台,也同样得力于刘国轩的号召与响应和汉人的起义。于是开创了大清政府统治台湾二百一十二年的历史。上述两项改变台湾的主核都是领先武力和台湾内部人士的支持,当然此与那时荷兰人以及明郑之郑克爽统治台湾时期经营不善、失去民心有关。当中客家人与泉州人则扮演了重要的功能。这些事件又与台湾政治发展史上的朱一贵、林爽文、戴潮春等漳州人起义,也多少依靠泉州人与客家等可以相提并论,互相印证。

在国民政府迁台以后,两蒋(蒋中正、蒋经国)统治下的台湾,在海外的台湾客家同乡会、台湾客家同乡联谊会等一般来说是支持一个中国的主张,并且多少年个倾向于一个统一的中国。可是台湾同乡会则是明显的主张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思想,台湾同乡联谊会则倾向于支持当时的国民党领导,可是两蒋以后的台湾同乡联谊会则明显的倾向于李登辉的思想路线,逐渐与台湾同乡会分裂主义思想相结合。此时令人回忆到一八九五年中日甲午之战以后,台湾割让给日本,客家人唐景崧、刘永福、丘逢甲等人筹组“台湾民主国”,国号永清(永戴圣清),有文化传承本质上的意义,此一问题,令人有进一步认真思考的必要。这个答案多少也可以从五十年来台湾民主发展史上的客家人、泉州人、漳州人等的迁民结构和选举行为去进行分析。

四、闽儒、客儒、台儒

客家人、闽南人、台湾人等三者所居住的地区都是中原儒家文化影响力甚深的地方,

三者各因承受的历史地理因素不同,其所展现出来的文化表征也各有所不同。这可从民间信仰、儒家理学、以及族群性格等三方面分析之。

客家人、闽南人、台湾人等三者均重视民间信仰的多神论,由于移民的本质,缺乏安全感,三者均膜拜鬼神和祭拜祖先,但难免有超过迷信的俗套,这些人的地区庙宇林产,其密度之高冠盖全国,尤其是台湾,堪称全球寺庙最多的地区。“天人合一”的宗教观深植民心。客家人膜拜山神,以三山国王为主要,也把妈祖海神当成山神供奉。客家宗教文化特色具保守特性与包容性。传统中国各种民间信仰,在客家地区应有尽有。闽南人的民间信仰呈中国传统民间信仰的缩影,除了妈祖海神以外,漳州人膜拜开漳圣王和保生大帝等等,泉州人膜拜广泽尊王和清水祖师等等。台湾的客家人、闽南人等民间信仰并没有因为客家人、漳州人、泉州人之间明显区别,这是因为台湾地区闽客之间融合频仍,特别是漳泉移民的密切交流与融合。

儒家宋明理学的大本营即在闽南、闽西、赣南及粤东等地。朱熹、五阳明皆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他们俩众皆为客家人。朱熹长期在漳州讲学,是闽派理学的开山祖师。遂使闽南人、客家人的儒家理学遭受到外来思想不断的冲击与融合。如今已自成一个富有闽南海特色的新宋明儒家理学文明。客家儒学一向倾向于保守内敛,比较倾向富有传统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三从四德习性。客家硬颈精神的儒家思想,对于忠孝节义的情怀特别坚持。百姓亦文亦武,耕读传家蔚为成风气,如此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作者: 渴望归来    时间: 2005-6-29 10:54
呵呵,广府人据说也是越人一支,越南人更是越人之后,看他们对客家人什么态度.
作者: kamiyama    时间: 2005-7-1 20:28
吴地人也是越人之后呢~~~~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5-7-2 09:51
以下是引用kamiyama在2005-7-1 20:28:58的发言:
吴地人也是越人之后呢~~~~

廣府人的祖先是南越人,跟僚人的祖先駱越是同屬一個系統的,於秦南征之後才開始逐步中原化,而吳越人是另一個系統,早在周朝已經加入華夏,成為華夏族之中的越人成份耶。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5-7-2 09:53
以下是引用渴望归来在2005-6-29 10:54:09的发言:
呵呵,广府人据说也是越人一支,越南人更是越人之后,看他们对客家人什么态度.

越南人是南北種族融合而成的,南部的可能不是越人耶。


作者: 唐之遗爱    时间: 2005-7-4 13:03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7-2 9:53:19的发言:

越南人是南北種族融合而成的,南部的可能不是越人耶

南部的越南人怕是样子更"越"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5-7-4 13:06
以下是引用唐之遗爱在2005-7-4 13:03:44的发言:
南部的越南人怕是样子更"越"

南部的是接近柬埔寨的蒙-高棉系耶,已經不屬於”越”的了。


作者: 唐之遗爱    时间: 2005-7-4 13:07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7-4 13:06:12的发言:

南部的是接近柬埔寨的蒙-高棉系耶,已經不屬於”越”的了。

在外人眼里没有区别,都是那个样子,人家不会去查dna的.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5-7-4 14:32

在外人眼中,中國人跟日本人、韓國人及越南人也沒有分別耶。

雖然外表差不多,不過就是不同種族耶。


作者: 化骨龙    时间: 2005-7-4 19:41
福建的闽人估计要比客家和广府人要多些中原的血液.客家人和广府人显的倒更加土著些.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5-7-5 10:21
以下是引用化骨龙在2005-7-4 19:41:11的发言:
福建的闽人估计要比客家和广府人要多些中原的血液.客家人和广府人显的倒更加土著些.

不一定的,福建人的外貌也是可以很極端的,一些移居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幾代的,皮膚仍然白到反光,只是雀班稍多而已。

而一些在福建的,一定面型輪廓、皮膚及眼珠顏色等,跟閩南族群其他人又有明顯的不同,接近阿拉伯人。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5-7-24 12:28
客家人和广府人老是不相信科学——分析人类白血球抗原(H L K),发现常见的白血球抗原属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越族基因,哀叹!
作者: 来了壹    时间: 2005-7-24 21:59
以下是引用北姑在2005-7-5 10:21:00的发言:

不一定的,福建人的外貌也是可以很極端的,一些移居到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幾代的,皮膚仍然白到反光,只是雀班稍多而已。

而一些在福建的,一定面型輪廓、皮膚及眼珠顏色等,跟閩南族群其他人又有明顯的不同,接近阿拉伯人。

我们单位的保安面貌就象鬼佬,高鼻深目的,而且身材高大,太象鬼佬了,怎么看怎么象,很帅的小伙子,他是白话佬的。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5-7-25 13:05
以下是引用土著虎尾在2005-7-24 12:28:11的发言:
客家人和广府人老是不相信科学——分析人类白血球抗原(H L K),发现常见的白血球抗原属于中国东南沿海的越族基因,哀叹!

廣府人沒有不相信,只是一些官方媒體好像東莞日報在吹噓而已。


作者: 土著虎尾    时间: 2005-9-18 09:50
明明是越人之后,却死不承认,可悲可叹!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5-9-20 10:12
你應該對某些僚人貝儂說耶,他們都實牙實齒的說廣府人主要都是中原種,越人成份很少耶。
作者: 李诗歌    时间: 2005-11-6 04:46
文章说的有些道理。从族谱上来看,我身上不但流着河洛的血,同样流着胡狄、百越的血。不过既然我的父系来自汉,那就汉好了。
作者: 李诗歌    时间: 2005-11-6 04:53
不过很奇怪的是,在我们广大农村吧,族群观念历来是相当保守的,即使是数个族群杂居,然即使是与客家通婚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更别说是异族了。我想,把百越血统融进来就只能通过这个途径,即,与汉化了的越人通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6 4:54:17编辑过]

作者: 82409540    时间: 2006-9-23 07:18
客家人有着千年历史。在我的家乡广西平果县四塘镇,也有客家人新民人籍住。周围都是壮人。以前在学校,有同学欺负汉族同学的事。
作者: 北姑    时间: 2006-9-27 14:28
QUOTE:
以下是引用来了壹在2005-7-24 21:59:00的发言:

我们单位的保安面貌就象鬼佬,高鼻深目的,而且身材高大,太象鬼佬了,怎么看怎么象,很帅的小伙子,他是白话佬的。

粵人有些輪廓像印度人或阿拉伯人,鼻是高及尖的,而皮膚則黝黑粗糙,絕對不是只是因為氣候水土而形成的,有混血成份的耶。


作者: gwangking    时间: 2006-11-8 08:23
越族是伟大的民族,他们的发展也需要吸收汉人的基因.
作者: 大海    时间: 2006-11-9 20:27
QUOTE:
以下是引用李诗歌在2005-11-6 4:53:00的发言:
不过很奇怪的是,在我们广大农村吧,族群观念历来是相当保守的,即使是数个族群杂居,然即使是与客家通婚也是很不可思议的事,更别说是异族了。我想,把百越血统融进来就只能通过这个途径,即,与汉化了的越人通婚~~~

客家人风俗与闽南人和其他汉人的差别较大,特别是某些较为封闭的客家地区,人们犹着近似南方少民的服装,唱着客家山歌,以致当地许多不了解客家人的人们以为客家是少数民族,这实在是个误会,客家比闽南人更汉族的。你肯定是闽南人吧!


作者: 珠玑巷民    时间: 2006-11-11 23:32
主贴里面又见到客家人胡乱攀附名人了.死性不改.
作者: 大海    时间: 2006-11-14 09:36
楼上的,那些名人本是客家,是有根有据的,何来攀附二字?
作者: 大海    时间: 2006-11-14 09:38
广府人对钱和性是有特殊爱好,而客家人对精神更加有兴趣。
作者: 粤地蛮人    时间: 2006-11-17 13:09

客家人喜欢打打杀杀是由于他们血液里的畲族基因(洪秀全是代表),当年跟随文天祥抗元的就是畲族人,到了元代还有畲族人在梅州地区起义抗元,元蒙在镇压了梅州的畲族起义之后,很多畲族人为了免受杀头之祸纷纷改称汉族.也就是现在的部分客家人的祖先.
客家人的反抗精神就是源于他们的祖先是被元蒙压迫的畲族人的反抗精神.由于支持过宋朝抗元,所以后来很多畲族人自己融入了汉族----成了现在的客家人.(当然也有部分南下的汉人和畲族融合形成了客家人的一部分,但还是以畲族为主)

少数民族的汉化都是发生在山区的,因为山区才是少数民族的聚居地.不管是在客家山区或者是广府地区的山区,都有大批的少数民族被汉化了.少数民族生产力落后,所以只能依山生存,而不象汉人那样可以开发浅海滩涂围垦造田.(围垦造田最早始于黄河流域的出海口,在江南得到了最大的发展,后来宋朝大批江南汉民南下把这种生产技术用来开发了富饶的珠江三角洲.)

不管是广府客家潮汕,凡是居住在山区的绝大部分是汉化的少数民族居多.珠江三角洲这些围垦造田的地区则比较少汉化的少数民族,而是以南下的汉民的后代居多.大部分在唐宋经南雄珠玑巷南下.


作者: 粤地蛮人    时间: 2006-11-17 13:14
梅州地区在元朝的确是有管理畲族的汉族官员----叫畲官.后来大批畲族被汉化之后就取消了畲官制度.说明梅州地区的确很多汉化的畲族同胞,他们和后来陆续迁入的零零星星的汉人融合形成了今天的客家人.
畲族在当时被汉化是被迫的,因为他们反抗元蒙统治后来被镇压,不改称自己为汉人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作者: 粤地蛮人    时间: 2006-11-17 13:40
珠江三角洲的原住民是一群以捕鱼为业的百越土著,在宋朝时由于战乱,南宋政府有组织的把汉人往岭南迁移,大量有丰富围垦造田技术的南下移民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把当时还是一片滩涂浅海的珠江三角洲开发成了富饶的桑基鱼塘.
由于这些围垦而成的万顷良田是南下汉民开发的,所以那些珠江三角洲的土著渔民是不给上岸耕种的.这些土著渔民就是现在珠江三角洲的水上人家----蛋民的祖先.霍英东先生就是祖籍番禺的蛋民子弟.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7 13:44:48编辑过]

作者: 血图腾    时间: 2006-12-8 23:50
这篇文章发到汉网就是所谓的汉族虚无论,其实各个民族早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说谁是血统纯纯那才是大笑话
作者: 钦明文思    时间: 2006-12-28 23:36
北方的越南人从来不认为南方的占婆人和他们是一个民族的,另外越南人对客家人也不好,当年被驱逐的难民就有不少客家人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