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没有去过吴越更多地方,以下风俗可能仅仅限于我家周边(江浙沪交界地带)
一:正月半
我们不叫“元宵节”,就叫“正月半”。吃没有馅的米粉“圆子”。这天夜里大家要放火而不是观灯。夜里,人们举着稻草做的火把到田间烧野草,边烧边唱
“癞花娘子(一种菊科野草,种子奇多)癞(音la,蔓延)伐?
弗癞哩!
若(音za,你们)田里出稗草,
我(音nga,我们[排它式])田里出金稻”。
政府视之为恶俗,严令禁止,提倡观灯。
二:三月三
这天主要是打扫卫生,小孩洗澡,晾晒衣物,到处洒水。吃荠菜馅的汤团。还要唱一首歌,我忘的差不多了,只记住一句“荠菜开花结牡丹”。
三:清明
除了祭祖,就是吃一种豆沙馅青团子。
四:立夏
我们烧“野米饭”:在房前屋后挖坑架锅,米,咸肉,竹笋或芦笋,蚕豆,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混合在一起。邻居和路人都可以吃。我小时候最喜欢这个了。小学里遇上立夏日不在礼拜天时,会组织我们在操场上挖坑烧,一般七八人一个坑。
五:端午
我们叫“当午(拼音dang-ng)”,主要是吃粽子,纪念伍子胥。
六:夏至
吃绿豆汤,否则要长痱子。还要称体重。
七:阴历六月六
这天给动物洗澡。给猪冲凉,打扫畜禽舍。抱猫狗到河里洗澡。俗语:六月六,猫狗众牲浴一浴。
八:八月半
不吃月饼,苏式广式都不吃。我们做一种饺子,叫“眉毛饺”,半月形,大小依碗口大小而定。面粉做皮,豆沙或芝麻做馅,放油锅里炸。
九:腊月廿三,廿七
大扫除,送灶王爷
十:小年夜,做大肉团子,蒸粉糕。除夕不吃饺子。
十一:年初五迎财神。
十二:小儿出生酒,我们叫“三朝酒”。这天要挨家挨户(一般是自己的自然村落,或村民小组)上门送东西,一般为红蛋两个,甘蔗四节,核桃四个或八个,红糖水一杯,饼干一些,粽子两个。
我父母是建设兵团的,我们不信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农村那些乱七八糟的讲究特别多,我特别厌恶。
其实我没有去过吴越更多地方,以下风俗可能仅仅限于我家周边(江浙沪交界地带)
一:正月半
我们不叫“元宵节”,就叫“正月半”。吃没有馅的米粉“圆子”。这天夜里大家要放火而不是观灯。夜里,人们举着稻草做的火把到田间烧野草,边烧边唱
“癞花娘子(一种菊科野草,种子奇多)癞(音la,蔓延)伐?
弗癞哩!
若(音za,你们)田里出稗草,
我(音nga,我们[排它式])田里出金稻”。
政府视之为恶俗,严令禁止,提倡观灯。
二:三月三
这天主要是打扫卫生,小孩洗澡,晾晒衣物,到处洒水。吃荠菜馅的汤团。还要唱一首歌,我忘的差不多了,只记住一句“荠菜开花结牡丹”。
三:清明
除了祭祖,就是吃一种豆沙馅青团子。
四:立夏
我们烧“野米饭”:在房前屋后挖坑架锅,米,咸肉,竹笋或芦笋,蚕豆,还有其他杂七杂八的东西混合在一起。邻居和路人都可以吃。我小时候最喜欢这个了。小学里遇上立夏日不在礼拜天时,会组织我们在操场上挖坑烧,一般七八人一个坑。
五:端午
我们叫“当午(拼音dang-ng)”,主要是吃粽子,纪念伍子胥。
六:夏至
吃绿豆汤,否则要长痱子。还要称体重。
七:阴历六月六
这天给动物洗澡。给猪冲凉,打扫畜禽舍。抱猫狗到河里洗澡。俗语:六月六,猫狗众牲浴一浴。
八:八月半
不吃月饼,苏式广式都不吃。我们做一种饺子,叫“眉毛饺”,半月形,大小依碗口大小而定。面粉做皮,豆沙或芝麻做馅,放油锅里炸。
九:腊月廿三,廿七
大扫除,送灶王爷
十:小年夜,做大肉团子,蒸粉糕。除夕不吃饺子。
十一:年初五迎财神。
十二:小儿出生酒,我们叫“三朝酒”。这天要挨家挨户(一般是自己的自然村落,或村民小组)上门送东西,一般为红蛋两个,甘蔗四节,核桃四个或八个,红糖水一杯,饼干一些,粽子两个。
同意,我乡下的亲戚或多或少有这个习惯,有些事情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还有点痕迹.
不过吃粽子不是纪念五子婿吧.....
1,3,5,6,9,10,11,12都自己曾经经历过.
有些歌谣好象不一定是特定时候唱的,只是小时候听人这么说过...
听过评剧吗,六月六呀六月六,赵丽蓉唱得
|
农历六月初六,除了是"姑姑节"外。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 该节起源于宋真宗赵恒。某年的六月六日,他声称上天赐给他天书,遂定是天为天贶节,还在泰山脚下的岱庙建造一座宏大的天贶殿。 天贶节的民俗活动,虽然已渐渐被人们遗忘,但有些地方还有残余。江苏东台县人,在这一天早晨全家老少都要互道恭喜,并吃一种用面粉搀和糖油制成的糕屑,有"六月六,吃了糕屑长了肉"的说法。 还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红绿"指五颜六色的各样衣服。此谚的后一句,又作"家家晒龙袍";在扬州有个解释,说乾隆皇帝在扬州巡游的路上恰遭大雨,淋湿了外衣,又不好借百姓的衣服替换,只好等待雨过天晴,将湿衣晒干再穿,这一天正好是六月六,因而有"晒龙袍"之说。江南地区,经过了黄梅天,藏在箱底的衣物容易上霉,取出来晒一晒,可免霉烂。此外还有给猫狗洗澡的趣事,叫做"六月六,猫儿狗儿同洗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传说唐僧到西天取经回来,不慎将所有经书丢落到海中,捞起来晒干了,方才保存下来。因此寺院藏经也在天贶节这一天翻检曝晒。 |
|
"六月六,请姑姑"。过去,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农村的风俗都要请回已出嫁的老少姑娘,好好招待一番再送回去。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有个宰相叫狐偃。他是保护和跟随文公重耳流亡到列国的功臣,封相后勤理朝政,十分精明能干,晋国上下对他都很敬重。每逢六月初六狐偃过生日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给他拜寿送礼。就这样狐偃慢慢地骄傲起来。时间一长,人们对他不满了。但狐偃权高势重,人们都对他敢怒不敢言。 狐偃的女儿亲家是当时的功臣赵衰。他对狐偃的作为很反感,就直言相劝。但狐偃听不进苦口良言,当众责骂亲家。赵衰年老体弱,不久因气而死。他的儿子恨岳父不讲仁义,决心为父报仇。 第二年,晋国夏粮遭灾,狐偃出京放粮,临走时说,六月初六一定赶回来过生日。狐偃的女婿得到这个消息,决定六月初六大闹寿筵,杀狐偃,报父仇。狐偃的女婿见到妻子。问她:"像我岳父那样的人,天下的老百姓恨不恨?"狐偃的女儿对父亲的作为也很生气,顺口答道:"连你我都恨他,还用说别人?"他丈夫就把计划说出来。他妻子听了,脸一红一白,说:"我是你家的人,顾不得娘家了,你看着办吧!" 从此以后,狐偃的女儿整天心惊肉跳,她恨父亲狂妄自大,对亲家绝情。但转念想起父亲的好,亲生女儿不能见死不救。她最后在六月初五跑回娘家告诉母亲丈夫的计划。母亲大惊,急忙连夜给狐偃送信。 狐偃的女婿见妻子逃跑了,知道机密败露,闷在家里等狐偃来收拾自己。 六月初六一早,狐偃亲自来到亲家府上,狐偃见了女婿就像没事一样,翁婿二人并马回相府去了。那年拜寿筵上,狐偃说:"老夫今年放粮,亲见百姓疾苦,深知我近年来做事有错。今天贤婿设计害我,虽然过于狠毒,但事没办成,他是为民除害,为父报仇,老夫决不怪罪。女儿救父危机,尽了大孝,理当受我一拜。并望贤婿看在我面上,不计仇恨,两相和好!"从此以后,狐偃真心改过,翁婿比以前更加亲近。为了永远记取这个教训,狐偃每年六月六都要请回闺女、女婿团聚一番。这件事情张扬出去,老百姓各个仿效,也都在六月六接回闺女,应个消仇解怨、免灾去难的吉利。年长日久,相沿成习,流传至今,人们称为"姑姑节"。 |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