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分享]忻城土官诗文赏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山谷散人
时间:
2005-5-1 20:29
标题:
[分享]忻城土官诗文赏析
忻城莫氏土司起家元代,其始祖莫保于至正年间(公元1341—1368年),奉命任宜山端简里八仙屯千户职(武职官名)起,开始步入政坛。朱元璋推翻元朝后,建立了明朝,对元朝旧臣罢免其官职,没收其田地充公。莫保无奈,只好背井离乡,于明洪武三年(1370)率家属及亲丁数人迁到忻城喇院居住。当时忻城壮瑶人民对封建王朝的政治压迫、经济盘剥不甘重负,纷纷举行武装起义,与官府对抗。流官知县不能匡治和安抚,则向上申请,由谙土语、熟民情的莫保出任副理知县,协助流官调停事端。得到上峰应允后,莫保不顾年事已高,再受重用而特别尽心卖力,愿为朝廷效犬马之劳,把当年任千户职的手腕全用于镇压农民起义军,因功绩卓著而得到上峰赏识,登上了副理知县的宝座。从而为其子孙在忻城重振家声奠定了基础。 明朝永乐初至宣德三年(1403—1428),忻城、宜山两县农民先后在陈公宣、韦万皇、覃宣、韦万贤、覃万雨、覃首、蓝公广、覃朝喜、谭团等人领导下,起兵反明,声势之浩,危及府署,震动朝野。朝廷先后派广西都指挥史朱辉、镇远侯顾兴祖、“征蛮将军”广西总兵官山云等人前来镇剿。每次征剿行动,莫氏都参与并著有战功。特别是宣德三年征剿,有湖南、贵州、广西三个省官军10万余人,分四路进军宜山、忻城镇剿,莫贤亲自作向导。此役,农民军首领谭团被俘,义军牺牲1500多人。事平后,山云委莫贤抚化所谓“忻城残赋”(《明英宗实录》卷76)。 从莫保起,莫氏土司开始在忻城登上了政治舞台,历明、清两个朝代500余年。在20任土官中,有6位土官著有诗文,如下表: 下面选择几首诗试作赏析,以飨读者。 一、秋日同郡大夫游西山迎晖楼,赋得山色上楼多。 (一) 山色上楼多,秋容未易摩。 雁行书个个,禽语唤哥哥。 青柏犹含嫩,红枫已醉酡。 朝来清气爽,露重浸松萝。 (二) 山色上楼多,斜光瀑布拖。 倚栏呼石丈,迎岫访烟螺。 磬响僧来寺,樵归鹿下坡。 语仁吾岂敢,乐此发狂歌。 《山色上楼多》作者为第七任土官莫镇威(1547—1610年)。创作时间是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后某年的秋天。作者陪同庆远府郡某某大夫到距县署约五华里的西山寺游览名胜古迹,触景生情而把眼前的景色以五律诗体的形式记载下来。 当时西山寺岩洞口外建有“迎晖楼”。作者登上楼台,放眼郊野和仰望秋高气爽的睛空,地上、天空的景物尽收眼底。此时此刻情景交融,情感升华,诗兴大发,一气呵成,赋得《山色上楼多》二首。 第一首:首联描写秋天清晨的景象。晴朗的秋天早晨,在楼台上望去,眼前的山光水色在楼上显映不仅多,而且十分绚丽;秋天的美丽景象,在深宫里是不容易猜想出来的,只有到大自然中来,才能领略到它的丰姿。颔联是写实景。抬头仰望长空,在浩瀚的蓝天下,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有规律地排成“个”字形,由北而南飞去不时听到它们互相唤叫,提醒不要掉队。颈联是作者内心的抒发,情感的升华。以植物颜色的明显变化,形容一年四序更替之快。尾联是描写秋天早晨的实景,呼应首联。秋天清晨空气特别新鲜,令人神怡心旷;晶莹透亮而且浓重的露珠把松枝树叶都裹满并成下垂之状。 整首诗描景抒情,遣词造句规范,符合律诗平仄格律,意境虽不很高,也不失为五律中的一首好诗。 第二首:首联描写秋天的晚景。在太阳西斜时放出夕光,远望好象高山上的瀑布往下流。颔联则写实景。靠在楼台上的栏杆呼唤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石丈),对石山访查、寻求作画用的原料(烟螺)。颈联是写傍晚实景。当夕阳西下时,佛寺中的钟声响了,外出化缘的和尚纷纷归来。樵夫肩担柴薪,赶着牛羊也陆续下坡回家。尾联是作者内心的抒发,情感的流露。当有人赞扬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作者则谦逊地说,这只不过是情感交融,心旷神怡而发出内心的“狂歌”罢了。 整首诗描景抒情,语言流畅,用典贴切,符合格律,有一定的气势。 二、过斗二隘诗: 峭壁层峦奇且怪,相传此处斗二隘。 回环百里势凌空,重叠千山多窒碍。 霭霭浮云逼面生,青青林木张华盖。 四时天气暗晴阴,万壑烟光迷远黛。 鸟道羊肠去路艰,攀藤附葛行人惫。 我来勒马驻高峰,剑气光芒侵上界。 虎啸风生两腋间,鸟啼花落春常在。 何须别处觅天台?耸翠如斯聊可爱。 仰探碧落抹残霞,俯视群山皆下拜。 牧童不识问何来,笑而不答过三寨。 此诗作者是第十四任土官莫元相(1667—1730年)。创作时间为康熙二十四至五十二年期间。作者任土知县时骑马上斗二隘顶休息时,目睹群山,触景生情,诗如泉涌,一气呵成,作了这首仄起仄收的排律,虽然平仄不甚工,但诗意浓郁,很有气势,引人入胜。 整首由10联20言构成,用“泰”韵收尾。首联点出隘名及周围的特殊地理环境。位于县城东面五华里弄弓村傍的一座高隘,是县城通往思练必经之处。口碑相传,行人爬上此隘,需煮熟斗二米饭的时间才能登上隘顶,形容隘之高与长。第二、三、四联都是写隘周围的实景。用夸张的手法描写群山百里回环,气势凌空,重重叠叠阻碍着视线,而且浓重的云气逼面飘浮。满山遍野的参天大树象伞一样遮天敝日,一年四季即使是大晴天,阳光也照射不到地面,都是阴森森的。万千条深浅不一的山沟都是云雾缭绕,使远处的翠色也看不清。第五、六、七、八联都是触景生情,抒发胸臆。弯弯曲曲的山道似羊肠一般,人靠拉着藤蔓向上攀登,当上到隘顶已精疲力尽,作者在写上坳之后,笔锋一转,抒发情感。有勇气的人骑马上到隘顶,挎在腰间的钢剑放出耀眼的光芒,映衬天上的仙宫。丛林中老虎的吼声使夹腋窝生出雄风,百鸟在林间不时地啼叫,树上的花虽然因换季而落,但此处的美景仍象春天一样的绚丽。那么好的自然景致就在眼前,还需到哪里去寻找什么蓬莱仙境,斗二隘的风光不是很美很可爱吗?第九、十联写幻觉。站在隘顶抬头仰望碧空即将西落的晚霞,五颜六色,实在是好看;俯首观看周围的群山都象向此处叩拜一样,形容此隘之高。由此可见,放牛娃不懂骑马、挎剑者是何人,故问客从何来,到哪里去?本人只是露出笑容而不作答,就策马扬蹄过了三个村寨。形容行驶之速。 诗作者用夸张、拟人、设问的手法,描写过斗二隘时所见的自然景致,情不自禁地从内心喷发出“何须别地觅天台”的心声。作者热爱祖国山川,热爱桑梓之情溢于诗的字里行间。此诗遣词造句如行云流水,意境深幽,颇有唐代诗家遗风。虽为古风诗体,却俗中有雅,可称佳作。 三、游西山寺诗: 西山胜迹自天开,著履登临载酒来。 雨润丹崖光似洗,风回松壑净无埃。 追寻故址余仙奕,欲读残碑半土灰。 坐对深林听鸟语,几回不禁意徘徊。 此诗作者是第十五任土官莫振国(1690—1724年)。创作时间是1714—1724年。作者在任土知县期间,公务之余,在师爷等人陪同下,某一天上午,先到县署北面约2里余的黄竹岩游览,同日中午到县署西面约5华里的西山岩览胜。回来后写有《西山记》和《迎晖楼文》两篇游记,余兴未尽,又以格律诗形式题了此首诗。 诗的首联,写游西山寺的勃勃兴趣。听说西山寺前有“迎晖楼”,岩内有佛像和宋代碑刻,作者游兴勃发,穿上软鞋并叫随从备酒坐轿而来。颔联:写作者到西山寺看到的实景。岩洞内的石壁长期被阴水滴濯,有的现出淡红和深黄色,光滑如用水涮洗过一样清洁。寺外沟壑里的青松,阵阵微风吹来,拂在脸上,一点尘埃都没有,形容青松之高洁。颈联:写作者的感叹。昔日金壁辉煌的“迎晖楼”已今非昔比。他在《迎晖楼文》中写道:“迎晖楼”建自宋代,至今近千年矣。登其山,履其故址。因忆当时之竣宇,雕墙刻桷、丹楹,石砌砖垒,既壮而永固;桂栏梁柱,亦丽而观。其广可容数榻,高直千霄。可是“昔日之峻丽,不可得矣。”楼阁如此,残碑亦然,只剩下当年棋盘了。因此而发出“台榭邱圩,而简断碑横之下,莫不唏嘘”之感叹。尾联:写作者目睹颓废遗址的不安和遐想。勃发的情感急转直下,面对深林里野鸟的叫声,却思绪万千,他在《西山记》中云:“因思江山未改,寺楼邱圩,地之兴废,物之盛衰,与人事之得失,倏往倏来者,曷有定欤”。他在《迎晖楼文》中进一步阐述道:“触物致怀。即此而推天下事,当时赫赫,瞬息汶汶。……史册是列人事之修废,又何不可借此楼之存亡,为千秋之金鉴耶”。作者用历史和辨证观点来正确对待人生。既有怀古之情,又不安于现状。作为在任的地方官,内心愧对皇恩和自己的列祖列宗,所以“几回不禁意徘徊”。这是情感的流露,诗眼就在此联,内心的表情溢于字里行间。 全诗聊聊56个字,从碑的残缺,楼的颓废联想到政治和人生。感情浓烈,内涵丰富,联想神奇,是该诗最大特点。其次,虽为白描,但用词准确,启承转合得当,平仄合律,造句规范,具有较高的艺术美感。做到内容与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作者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律诗功底。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