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网址:http://gb2.chinabroadcast.cn/773/2003-4-10/119@211769.htm
元朝时候,松江一带种了许多棉花,但老百姓还是缺衣少布,为什么呢?原来这时,人们纺织棉布要先用手把棉籽剥去,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往往手指甲都剥得脱落了,也剥不出多少来。这时,有一位黄道婆,从海南崖山向黎族人民学习了一手很好的纺织本领,她下决心要改革家乡的纺织技术,使乡亲们生活得更好些。
黄道婆请来了一位老木匠,根据崖山人民用两根细长铁棍转动,轧去棉籽的方法,设计出了木制手摇轧棉车。这种轧棉车,是靠两人手摇,一人下棉籽,又干净又省力,效率大大地提高了。但有了轧棉车,还是用原来的小竹弓来弹棉花,还是慢呀!黄道婆又去找弹棉花的师傅,商量改革弹棉工具。改革出来,就是今天我们偶尔能见到的4尺多长的木制绳弦大弓。这样,纺织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老百姓也能穿上各种各样、五光十色、美丽鲜亮的棉布衣服了。
彭安玉在《中国农史》二○○四年第三期上说,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直到南宋末年才有棉花种植,然而其棉纺织技术尚十分落后。元初黄道婆回到家乡引进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后,整个长三角地区一跃而为中国著名的棉花种植基地、棉布纺织中心和贸易中心。时至当代,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仍是纺织厂林立、轻工业发达之区,这是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的。
黎语和壮语有一些同源词,例如有些壮族网友将汉语“今天”标为“晚尼”,这个词和黎语差不多,黎语中是“van ni”或“van nei”,但两种语言肯定是不能通话的。壮语和广东白话相近的部分,黎语中相对少一些,印象最深刻的是10个数词,黎语数词和广东白话没什么关系,而壮语至少有6、7个与广东白话相近。
根据《壮侗语族语言简志》(王均 等编著,民族出版社,1983年),黎语中的汉语借词大部分是解放后吸收进来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新词术语,解放前吸收的只占少数。
在《壮侗语族语言简志》一书中所举例子中,壮傣语支、侗水语支和黎语支三者同源的词汇有:云、雨、种子、火、牙齿、手、树、狗、跳蚤、猪、蚂蚁、熊、薯、簸箕、生(肉)、骨头、黑色、忘、儿子、血、炊烟、鹅、生姜、屎、苦、茅草、虱子、聋、厚、这、金、(牛)角、臂、拾、远、近、先(去)等;壮傣语支与黎语支同源而与侗水语支相异的词汇有:我、皮、哑、舌、星星、草木灰、深、多、米糠、咱们、抬、跨、白、口水等。
其他在如语音、语法方面壮语和黎语也具有很多共同点。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