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清朝是一个伟大的皇朝。黄汉愤子否定历史,歪曲历史,这种行为令人不齿。
http://www.guxiang.com/lishi/shihua/mingjia/200112/200112240056.htm
初步奠定中国版图的康熙皇帝 | |
徐彻
康熙帝,姓爱新觉罗,名玄烨。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1654年出生。1661年,8岁的玄烨即位。1722年,69岁的康熙帝病死。在位近62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因其年号为康熙,故人们习惯地叫他康熙帝。
康熙帝是一位伟大的皇帝。他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探索康熙帝开疆扩土、奠定中国版图的轨迹,大体可分为六步走。
第一步是,智擒鳌拜,收回皇权。
其曾祖父是努尔哈赤,祖父是皇太极。其父顺治帝福临病死,8岁的玄烨即位。根据顺治帝和其母后孝庄皇太后的旨意,设四大臣辅政。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之间的矛盾逐渐加剧。而索尼病死,苏克萨哈被处死,遏必隆又完全听鳌拜的,鳌拜实际已经掌握了辅政的全权。他专横跋扈,独断横行。这就严重地威胁到了皇权。这引起了康熙帝,尤其是其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不满与警觉。清制,皇帝未亲政是没有颁布上谕权的。一般皇帝是16岁大婚,大婚后方可亲政。为了使康熙帝尽早亲政,孝庄太皇太后让12岁的康熙帝提早大婚,14岁便亲政了。
但是,鳌拜的嚣张气焰毫无收敛。被逼无奈,在孝庄太皇太后的导演下,16岁的康熙帝一举智擒了鳌拜。在对鳌拜集团的处理上,康熙帝采取了宽大政策。鳌拜本人没有处死。只处死了鳌拜集团的9名首要分子,其余的都加以宽免。但是,要害岗位都安排了皇帝自己的人。在清除了鳌拜集团的同时,也为受鳌拜迫害的官员平了反。只半年的时间,便解决了鳌拜辅政8年所积累的问题。可见,年轻康熙帝的解决复杂问题的才能。当然,他的背后是睿智的孝庄太皇太后。从此,康熙帝是真正地亲政了。
第二步是,裁撤三藩,剪除后患。
康熙帝亲政后遇到的第一个最大难题,是三藩的撤留问题。三藩是指三个有功的汉王所领的藩地。平西王吴三桂驻昆明,辖云南、贵州两省,镇守西南边陲。平南王尚之信[尚可喜之子]驻广州,辖广东,镇守南国大门。靖南王耿精忠[耿仲明之孙,耿继茂之子]驻福州,辖福建,防备在台湾的郑成功的抗清势力。还有已死的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驻南宁,辖广西。这些藩王原来都是降清的明朝将领。他们在清廷统一中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是,随着割据一方,势力日增,他们便不大听中央的管辖。其中,以平南王吴三桂为最严重。顺治帝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曾颁布谕旨:“凡该省文武官,贤否甄别举劾,民间利弊因革兴除,及兵马钱粮一切事务,俱暂着该藩总管,奏请施行。内外各该衙门不得掣肘。”这就是说,皇帝准予吴三桂在其藩地拥有政治、经济、军事诸方面的全权。并强调指出:“内外各该衙门不得掣肘。”当然,云南、贵州两省的总督、巡抚还是由中央任命的。但是,在吴三桂的要求下,皇帝在任命的敕书中,竟然写上了“听王节制”的字句。这样,中央委派的官员也成了他的属吏。藩地便成了不折不扣的独立王国。吴三桂便成了货真价实的国王。还不止此,吴三桂还把手伸得更长,他甚至管到对其他各省官员的任免上。他把自己的亲信安插到其他各省,人称“西选”,即平西王选的。以致“西选之官,几遍天下”。可见他的气焰有多么嚣张。
其余的藩地,亦成独立王国。
他们消耗掉的国库银两占很大比重。据魏源说:“天下财赋,半耗于三藩。”这个估计是比较准确的。他们在其藩地拥有很大的特权,即兵权、人权、财权,渐成尾大不掉之势,对中央皇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顺治帝为什么对三藩采取了容忍退让的政策呢?主要的原因是,八旗兵战斗力下降,绿营兵形不成战斗力。建国初期,驻防南部边疆还得依靠三藩的强大的军力。
顺治帝把三藩的沉重难题留给了康熙帝。随着时间的推移,吴三桂的反相愈益明显。在撤藩与否的问题上,中央有较大的争论。但最终还是按年轻的康熙帝的意见办的。他说:“三桂等蓄谋久,不早除之,将养痈成患。今日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先发。”从事后看来,这个断然的决定还是正确的。经慎重考虑和多次谋划,康熙帝于1673年下令裁撤三藩。当年,吴三桂反叛。一时,叛声继起,江南震动。20岁的康熙帝,镇定自若。他采取军事征讨和政策安抚等软硬兼施的策略,经8年的奋战,于1679年,终于平定了三藩之乱。这就实现了国家的安定团结。
第三步是,统一台湾,稳定江南。
统一台湾是康熙帝的一大英举。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回台湾。这是郑成功对中国历史的一个意义重大的贡献。郑成功和他的儿子郑经,凭借台湾,长期抗清。康熙帝多次招抚不成,便下决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1679年,下令恢复福建水师。1681年,郑经突然病故。台湾内部发生内讧。郑经的长子被处死。郑经的次子年仅12岁的郑克爽[左加土旁],继承王位。线人密报:“主幼国虚,内乱必萌。内外交并,无不立溃。”乘此有利时机,康熙帝发布上谕,宣布对台湾采取“剿抚兼用”的军政方针,实则 以剿为主,决心一举拿下台湾。康熙帝决定起用有争议的将领施琅。施琅深谙康熙帝的意图,他也认为:“顺抚逆剿,大关国体。”就是说,他如归顺,我们就安抚;他如反抗,我们就进剿。施琅原为郑成功的得意爱将,后来背郑降清。1681年,康熙帝命其出任福建水师提督[即福建海军司令],征讨台湾。施琅两次出海,均遇台风,无功而返。朝内一些大臣对他产生怀疑。但此次,康熙帝力排众议,仍然对施琅委以军政全权。施琅不负圣恩,取得海战大捷。郑克爽看到大势已去,要求投降。康熙帝赦免其罪,允其投降。并优礼有加,授其公的爵位。其部下也论功行赏,得到妥善安置。自此,台湾收归清朝所有。设置台湾府,隶于福建省。派兵戍守。康熙帝统一台湾,意义重大。
第四步是,打败沙俄,签定和约。
康熙帝运筹帷幄,制止了沙俄的侵扰。17世纪中叶以来,沙俄不断侵扰我国边境。1681年间,沙俄的侵扰愈演愈烈,移民东进,建立据点,其中以雅克萨城[即阿尔巴津]为最重要。康熙帝在摸清情况的基础上,决定对东北边防采取“永戍”的战略方针。于1683年设黑龙江将军,在黑龙江城[即瑷珲]置将军衙门,任命萨布素为首任黑龙江将军。并派兵驻守。且扩建瑷珲城。最后建成的瑷珲新城,成了反抗沙俄侵略的军事基地。又建立了水师营,有100余艘船。同时,又派人深入沙俄后方打探敌情。经过充分准备,于1685年,康熙帝发兵3000人,水陆直逼雅克萨城。打败俄军,拆毁城堡,胜利班师。但是,第二年,俄军又卷土重来。清军没有给他们以喘息之机,又打败了他们。在此情形下,清方主动让步,与沙俄签定了平等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从此,中俄黑龙江边境保持了一个半世纪的安定局面。
第五步是,征服蒙古,满蒙联盟。
康熙帝三次出兵,打败了准噶尔部的噶尔丹。我国北方活跃着的蒙古族,有三大分支,即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喀蒙古和漠西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内部,经多年纷争,准噶尔部控制了领导权。1670年,噶尔丹又当上了首领。他不甘寂寞,次第兴兵,意在登上蒙古各部大汗的宝座。他首先把他所在的西部扫平,称雄中亚地区,然后,便进兵漠北蒙古,取得了胜利。进而,窥伺漠南蒙古,即内蒙。康熙帝早已洞悉噶尔丹的企图,便积极作好请求帮助的漠北蒙古和准备抵抗的漠南蒙古的工作。举行了有历史意义的多伦会盟,并进行了万人大阅兵,显示了威力,鼓舞了士气。这之后,康熙帝三次亲征塞北,打败了噶尔丹。噶尔丹暴病身亡。自此,蒙古三支归附。中国的版图达到外蒙古。康熙帝之孙乾隆帝又进兵新疆,最后完成中国版图的底定大业。而其开路先锋则是康熙帝。
第六步是,用兵西藏,西南安定。
康熙帝用兵西藏,成功地实行了驱准保藏的军事行动。清朝中央同西藏一直保持着君臣关系。早在1653年,达赖五世就接受了顺治帝的封号。又册封了和硕部的最高领袖为顾实汗,并通过他间接地统治西藏。然而,顾实汗死后,西藏政局不稳。准噶尔军队攻入西藏拉萨,和硕部在西藏75年的统治被推翻。康熙帝不能坐视不管。于1718年,他调兵入藏,攻打准军。但由于轻敌,大败而还。当年,他又任皇十四子为抚远大将军,并下诏确认格桑嘉措为真喇嘛,决定护送他进藏。这一次,康熙帝非常谨慎,经过充分的准备,于第三年才采取军事行动。行动顺利,取得全胜。西藏光复。这说明康熙帝进军西藏的决定是正确的。
康熙帝初步奠定了中国的版图。后来,经过雍正帝、乾隆帝的努力,中国的版图最后底定。清初我国的疆域十分辽阔。西北达巴尔喀什湖北岸,正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达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南至南海诸岛,包括“万里长沙”等。
清朝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1722年,康熙帝病死,享年69岁。他死前,传位给皇四子胤祯[右为真],是为雍正帝。
注:
《清实录》,第3册。
《清圣祖实录》,第8卷。
《明季稗史汇编》,第10卷。
魏源:〈〈圣武记〉〉,第2卷。
〈〈清圣祖实录〉〉,第42卷。
|
乘胜求和,虽胜亦败是清朝传统,后来的中法战争不也是。
清朝初年的所谓疆域扩大是虚幻无意义的,满洲人在征服中国之后,又接着征服了西藏,蒙古,新疆,这类似于蒙古人征服了俄罗斯,又继续征服东欧,大概没有俄罗斯人会认为那是在给俄罗斯扩大疆域。
只有这样理解问题,才能理解清朝把蒙古,满洲,新疆等地划为满人独有领地,不许汉人进入的真义。因为在他们眼里蒙古等地其实是和中原汉地并列,是满洲人征服的不同国家而已。
在我眼里清末新疆,东三省等相继建立行省,才能算是真正归入中国。西藏归入中国则迟至1951年解放军进藏。
俺只知道古代辽宁人大被杀光了!清代的汉人不准出关.
强占了汉人的领土,就叫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俺只知道古代辽宁人大被杀光了!清代的汉人不准出关.
强占了汉人的领土,就叫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哪有十全十美的好事?有效统治吉林黑龙江算不逄奠定了中国的版图?
清代的汉人可以去吉林黑龙江吗?连辽宁也去不了?那都是满族给自己的自留地.自己的后院.
真正对东三省作出莫大贡献的是张氏父子的移民政策,没有2000万山东人.......
清代的汉人可以去吉林黑龙江吗?连辽宁也去不了?那都是满族给自己的自留地.自己的后院.
真正对东三省作出莫大贡献的是张氏父子的移民政策,没有2000万山东人.......
========================
烟云你读过明史中的李成梁传吗?
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990334.htm
「闖關東」的歷史與文化觀 ⊙ 池子華 | ||||||||||||||||||||||||||||||||||||||||||||||||||||||||||||||||||||||||||||||||||||||||||||||||||||||||||||||||||||||||||||||||||||||||||||||||||||||||||||||||||||||||||||||||||||||||||||||||||||||||||||||||||||||||||||||||||||||||||||||||||||||||||||||||||||||||||||||||||||||||||||
「闖關東」問題歷來為學術界所關注,取得不少研究成果。本文轉換視角,在理清史實的基礎上重在進行文化學考察,或有裨於此問題的深入研究。 一 從「閉關」到開放 關東是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因東三省位於山海關以東,故稱。 闖關的流民,以山東、河北、河南、山西、陝西人為多,而其中又以山東人為最。 關東之要「闖」,說明那是越軌犯禁的行為。其實,在近代自咸豐十年(1860)後,前往關東謀生,不僅不違禁,而且成為合法的了。「闖關東」一語在近代之所以被廣泛使用,是因為這一詞語早已存在,並已約定俗成。「闖關東」由來已久了。 遠在宋遼金元時期,就有漢族流民出關覓事,來去自由,大可不必「闖」。清王朝建立之初,流民出關也不存在「闖」的問題,相反,得到清政府相當的鼓勵。關東本來就人煙稀少,加上開國戰爭的影響,人民走死逃亡,「民人畏出關如虎」。福臨入關建都北京,百萬滿族人隨軍入關者就達90萬之多,以致關外「荒城廢堡,敗瓦頹垣,沃野千里,有土無人」1,一片荒涼。關東是「龍興之地」,為強根固本,清廷屢頒詔令,命地方官「招徠流民」,開墾荒田2。順治十年(1653)設遼陽府(下轄遼陽、海城二縣),頒布《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佈開放遼東,獎勵官、民招攬、應招。《條例》規定,「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鬥,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3。在這一優惠政策的「激勵」下,「燕魯窮氓聞風踵至」者不少,但規模有限,仍屬涓涓細流。儘管如此,清廷卻頗感不安,《遼東招民開墾條例》頒布15年後,也即康熙七年(1668),宣佈關閉山海關的大門,《條例》作廢。清廷所以封禁東三省,當然有許多理由,如關東為人參產地,旗民生計所繫,流民入山偷採者成千累萬,屢禁不止4,不得已而封關。還有,東北設有圍場,供皇室狩獵之用,但圍場地面遼闊,無法禁絕「遊民借開荒之名,偷越禁地,私獵藏牲」5,乾脆封禁。再有,清廷鰓鰓以旗民生計為慮,深恐流民如蝟之集,搶了旗民的飯碗,「必致(旗民)生計日蹙」。這些理由固然很充分,但在我看來,保守滿族固有的文化才是「閉關(山海關)」的深層的原因。「上諭」說得明明白白:「我滿洲人等,因居漢地,不得已日與本習相遠,惟賴烏喇、寧古塔等處兵丁不改易滿洲本習耳。今若崇尚文藝,則子弟之稍穎悟者俱專於讀書,不留心於武備矣。……將朕所降諭旨……曉諭烏喇、寧古塔等處人等知悉,並行知黑龍江將軍,共相勉勵,但務守滿洲本習,不可稍有疑貳」6;「盛京吉林為本朝龍興之地,若聽流民雜處,殊與滿洲風俗攸關」7;「吉林為我朝根本之地,……流民潛往,……初為傭工,繼則漸向旗人佃種田畝;迨佃種既多,旗人咸耽安逸,不知力作,必致生計日蹙,且耳濡目染,習成漢俗,不復知有騎射本藝,積重難反,其害豈可勝言!」8類似上諭,屢有頒行。在清廷看來,滿族的尚武之風不能丟,滿族的風俗習慣不能雜糅,要想不使滿人「習成漢俗」、被中原文化同化,只好把「自我」封閉起來。在滿洲貴族的腦海裡,「滿漢之見」甚深9,對此,恐怕沒人提出質疑。或可以說,「閉關」正是「滿漢之見」主導意識下的「理智」行為。「滿漢之見」的產生,除文化固有的「排他性」之外,主要還是戰爭的陰霾,「揚州十日」、「嘉定屠城」、「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等一系列暴行,造成很深的民族矛盾,漢人屢起抗爭以及「反清復明」的不絕於耳,更使「滿漢之見」難以消散,因而屢頒禁令,一次比一次嚴厲,不僅要「永行禁止流民,不許入境」,而且下令「逐客」。乾隆五年(1740)上諭命「寄居奉天府流民,設法行遣,……定限十年,令其陸續回籍。」10乾隆十五年(1750),流民歸籍期限已滿,再頒嚴令。當然,清廷也清楚,僅「閉關」仍不足以抵制「漢俗」的侵襲,流民泛海可至遼東,經蒙古亦可進入關東腹地。有鑒於此,康熙年間花了幾十年時間設置「柳條邊」,「有私越者置重典」11。 儘管清廷煞費苦心,但並不能做到令行禁止。相反,北方流民入關謀事呈不斷擴大的趨勢,康熙五十一年(1712)「上諭」稱,僅山東流民入關者就達十多萬12。據估計,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關東謀生的華北農民(包括已改變流民身份定居關東者)總計達180萬人13。所以,「雖然清王下詔禁止華人進入他們帝冑的故鄉去,雖然他們設法安下他們自己的旗人使之不離開滿洲,他們終於不能遏止那威爾司(H. G. Wells)所謂『中國墾殖文化』的『蔓延與擴充的大力』。滿人為種族關係而保守祖鄉的舉動,只不過是勝利者之失敗的滑稽記述而已。」14 二 「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 咸豐十年(1860),清廷宣佈關東向流民開放,流民入關,不再視為非法。 清廷「開關(山海關)」的原因,學術界多有探討15,均強調:為鎮壓太平軍、撚軍,清廷抽調駐防東北的官兵入關,關東空虛,沙俄乘虛而入,割佔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烏蘇裡江以東100多萬平方公里的領土,為遏制沙俄的入侵,亟須「移民實邊」,這樣,封閉近二百年之久的山海關大門終於打開了。這顯然是「開關」的一大要因。但與其說清廷「開關」,倒不如說是流民「闖」開了山海關的大門。自清代中葉以來,在「盛世滋生人丁,永不加賦」鼓勵生育政策的激勵下,人口膨脹性發展,人-地比例失調,社會生態嚴重失衡,流民大量滋生,加上華北自然災害連綿不斷,「闖關東」逐漸匯合成一股波濤洶湧的洪流,「流民出關覓食,勢若河決,滔滔不可復止亦」16。由於流民「人數眾多,難以驅逐」17,只好默認。內地「實無閑處」安插流民,如果不想激而生變,照康熙的話說,只好「密留」18。關東地方官、旗人對流民的到來,不僅不加拒絕,「反極盡招徠之能事,於是借墊牛糧籽種,白住房屋,能下田的去下田,能伐木的去伐木,能種菜的去種菜,放羊的去放羊,餵豬的去餵豬,鐵匠送到鐵匠爐,木匠送到木匠鋪,念過書的功名人,則留到府裡,教少東人唸書,伴老東家清談」19,為流民「闖關」推波助瀾。「柳條邊」形同虛設,「查辦流民」令也成具文,山海關的大門從來就沒關緊過,只是虛掩而已。保守滿族固有文化的初衷付諸東流,除禁止通婚的下策外20,無法限制民族融合的大趨勢。 進入近代後,政治、社會危機並發,民變疊起,內憂外患交煎,清廷焦頭爛額。「髮撚交乘」之外,咸豐十年「闖關」流民的輸出地山東成為抗清的又一大中心,「魯撚」、幅軍、長槍會軍、文賢教軍等起義烈火燒得山東「大半糜爛」21。在「兵燹」的衝擊下,農民大量逃亡,蜂擁「闖關」,給清廷造成很大的壓力。黑龍江將軍特普欽於是奏請「開關」,提出如下理由:一可充實邊陲,以禦俄人;二可安插流民,以杜私墾;三招墾徵租,可裕俸餉。總而言之,既然「封禁」有名無實,還不如打開關門,開放關東,於國計民生均有裨益22。「東三省之開放設治,遂如怒箭在弦,有不得不發之勢矣。」23清廷順水推舟,打開虛掩的大門,正式向流民敞開。 關門敞開,並不等於「閉關」的深層文化原因煙消雲散,「滿漢之見」依然存在24,太平天國鼓起的「民族主義」激情,也不能不在滿洲貴族心中投下陰影,只是這種「滿漢之見」隨著時光的流逝、政權的鞏固而日益淡化而已。維持滿族尚武騎射之風以備徵調的計劃早已落空,八旗兵腐朽無能,不堪一擊(這與流民「闖關」進入關東地區有無內在聯繫,尚有待深究),要維護大清帝國的統治,只有依靠漢族武裝,湘系及稍後崛起的淮系軍事政治集團因此成為清朝政治統治的中流砥柱。這些表明,儘管「閉關」的原動因依然留存,但已談不上理直氣壯了。不過,作者還是想強調,保守固有文化的封閉心態並未隨關東的開放而豁然敞開,而這種心態,不能不影響關東開放的力度。關東是流民「闖」開的,對清廷來說,是一種被動的「開放」,1860年僅開放呼蘭荒地,此後的開放,實際上仍是在流民浪潮的衝擊下步步退守,「屢次經過流民的侵蝕,每侵蝕一部分,即開放一部分」25。這種被動「開放」,從文化學的角度立論,完全可視為一種「文化退卻」,難怪有人說,「雖說防止漢人流入滿洲的原則是在部分崩潰,但是直到光緒三十年為止,基本上依然在保持著」26。光緒三十年(1904),「日俄交戰,外勢內侵,經將軍達桂、副都統程德全奏准全體開放」27,數百年封禁之地,「遂至蕩然無存」28。至此,固守的文化堡壘徹底崩潰。 伴隨著關東地區的逐漸開放,流民「出關謀生者,日以眾多」29,年增年長,蔚成大觀。東北「全體開放」後,山東、直隸流民更是「聞風踵至」,「終年聯屬於道」30,使東北終於成為一個「移民社會」。據估計,宣統三年(1911)東北人口共1,841萬人,其中約1,000萬人是由山東、河北、河南省先後自發湧入的流民,「而其中以山東為最,約佔百分之七十至八十。由此推斷,清代山東移往東北的流民約在七百至八百萬人之間」31。規模之巨,可以想見。 進入民國時期,流民「闖關東」疊起高潮。綜合各種統計資料,我們可以製成一個比較詳細的「闖關」流民規模量化表。 表1 民國時期「闖關東」流民規模量化表
資料來源:路遇:《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7);《東北年鑒》(民國二十年);《中國人口問題論文集》(上海:世界書局,1932);田中忠夫:《華北經濟概論》(1936);孫本文:《現代中國社會問題》,第2冊(上海:商務印書館,1947);《中國人口.遼寧分冊》(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7);楊子慧主編:《中國歷代人口統計資料研究》(北京:改革出版社,1996年),頁1407-1409。 由表1可以看出,民國時期歷年進入關東地區的貧民人數多寡不一,但至少也在20萬人以上,而超過百萬人的年份有四年;流入關東的人口,除一小部分是由政府組織的外,其餘均是「自發」性的,就是說,「流入」人口中差不多都是以流民身份進入關東的;「回流」人口的身份依然是流民,至於「留住定居」的人口則情況比較複雜,有的已經改變流民身份,有的仍然是流民。就是把「留住定居」的人口排除在外,流民人口11,840,271人,佔全部「流入」人口的59.66%,平均每年30萬以上,規模之巨,「可以算得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人口移動之一」32,誠可謂「全部近代史上空前的大舉」33。 三 不絕如縷的「因果鏈」 上千萬流民拋別故土,遠走關東,其原因無疑是複雜的。「九一八事變」前,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曾派人前往東北對1,149戶來自直隸、山東等地的流民家庭進行調查,經分類整理,「離村原因」歸納為三大類:(一)經濟原因(包括無職業生活艱難、土地狹小人口過剩糧食不足、缺乏耕地、負債、賺錢的關係、無恆產、營業上的失敗等七個方面),計793戶,佔調查總戶數的69%,其中因生活艱難、無職業而「離村」者居多,有569戶,佔49.5%;(二)天災人禍(包括匪患、兵災、旱災、兵災匪患、兵匪天災、水災、電災、蝗災、各種天災等九個方面),計314戶,佔調查總戶數的27.3%;(三)其他原因(包括家累、親友的勸誘、尋親、省親、訪友、從他處來的、其他等七個方面),計42戶,佔調查總戶數的3.7%34。這份「樣本」資料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盡可置疑,但農民「離村」闖關的基本原因還是得到了深刻的揭示。對流民「闖關」原因的全面系統的研究,這裡已經沒有太多的必要,這方面學術界已經取得了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除前面提到的著作之外,還有大量學術論文發表,如李普國的〈清代東北的封禁與開放〉、趙中孚的〈近代東三省移民問題之研究〉、田志和的〈關於清代東北流民〉、王潤福的〈二十年代東北移民高峰成因探源〉、張利民的〈「闖關東」移民潮簡析〉等等35。就拿山東來說,他們強調了人口壓力、天災人禍、政策導向、近代交通的興起諸因在激起近代山東流民「闖關東」浪潮中的因果關係,但無疑還有更深層的原因有待我們發現,其中地區文化傳統的影響,我以為尤其值得注意。「闖關東」由來已久,正是這種「由來已久」,使「闖關東」逐漸成為具有「山東特色」的地區文化傳統,在齊魯大地承傳、沈澱、累積。這種傳統積澱越厚,「闖關東」的內驅力越強,「闖關東」越是普遍化,這種地區文化傳統越厚重,形成一條不絕如縷的「因果鏈」。在膠東有些地區,幾乎村村、家家都有「闖關東」的,甚至村裡青年人不去關東闖一闖就被鄉人視為沒出息36。「闖關東」作為一種社會習俗而被廣泛接受,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文化現象。 作為一種地區文化傳統,「闖關東」深深紮根於日益擴大的社會聯繫中。「闖關」的流民一般春往冬歸,這是主流,但越來越多的流民在關東生根(清代、民國時期累計均超過1,000萬)。這就意味著血緣、地緣關係的延伸和社會關係的擴大。關東是山東人的第二故鄉,那裡有他們的父老鄉親。一旦生活發生困難或遭遇天災人禍,他們便首先想到「闖關東」,投親覓友,以求接濟。如光緒初年山東大旱,流民「扶老攜幼,結隊成群,相率逃荒於奉錦各屬,以覓宗族親友而就食,並可望異日開種荒地也」37。這樣的例子,史籍中多有記載,從調查資料中,也可以得到充分的驗證: 個案1:濱州市蒲城鄉李振傑口述:「我出生於東北新京。我父親早在1926年就借高利貸去了東北。那時我大爺在東北給人扛活,大娘在老家。我父親就是奔著我大爺去的。我父親去先到濟南,坐火車經山海關到新京,在一家麵粉廠做工。我母親也是山東人隨父親闖關東,在新京經人介紹與我父親結了婚。從此我村大多數闖關東的都是奔著我父親去的。」 個案2:博興縣于樹林口述:「我今年74歲,闖關東時26歲。當時家有父、母、妻子。從張店坐火車,經濟南、天津到奉天。原來在家是木匠,在那兒找了木工幹。我沒上過學。與我同去的是我姨表兄,奔著在東北的姑表兄弟去的。他比我早去一年多,我就是在老家跟他學木匠的。」 個案3:鄒平縣孫志國口述:「1945年父親為了躲避日偽軍抓兵,便帶著我母親、姐姐和我逃荒到青島,而後坐船到大連,再到遼寧的瓦房店落戶。留在家裡的祖父、祖母由叔叔照顧。我們去是投奔1939年去東北的本村一位幹小爐匠的鄉親。」 個案4:臨胊縣馬福山口述:「1940年父母帶我和我姐姐共四人去東北。……我們到瀋陽是投奔舅舅的。舅舅1930年去東北瀋陽,那時他才16歲,在一家日本人辦的鐵工廠做瓦木學徒工,每月工資15元。舅舅住在瀋陽皇姑屯,距瀋陽火車站15里路。我們下車後,我按著地址,花兩元錢僱了個馬車去找舅舅。見到舅舅後,舅舅騎自行車把我們接到他家。當時我們是和一個山東老鄉住一間房。」 個案5:萊陽縣劉逞口述:「我是21歲(1938年)一人去東北大連的。……我是投奔本村姜藍起的父親去的,那時他在大連幹木工,我們之間有姨表親關係,我要求去東北,他很同意。」38 這些例子說明,關東、山東有著無法割斷的社會聯繫。社會聯繫的擴大化和「闖關東」現象的普遍化是互為因果的,它使「闖關東」這種地區文化傳統有了深厚的現實社會基礎,同時,也使「闖關東」的流民現象具有相對較少的「盲目」色彩。 四 「闖關東」的社會文化觀 關東的黑土地最具有吸引力,因此,「闖關東」的流民大多奔著土地去的,據滿鐵、中東鐵路及其他公共團體的調查,「謂百名難民中,八十五人志在農業,為工者百分之十」。這個統計有一定的局限性。根據其他資料,「在奉省之難民,據省署調查,謂十分之六被人僱用墾地,十分之三自領官地墾荒;其餘十分之一為工人,因無力領荒,故多為人僱用。故自能謀生,不受人指使者,僅十分之三而已。又據吉林省調查,十分之五受公團指導,呈領官荒自墾,十分之四為人佣田;十分之一為苦力」39。不管怎麼說,絕大多數流民從事土地開發。綜合起來看,「闖關東」流民的職業構成,從下表中可見一斑: 表2 「闖關東」流民的職業構成
資料來源:Chinese Economic Journal (August 1930): 835,見中國社會學社編:《中國人口問題》(上海:世界書局,1932),頁164。 從表2可見,「闖關東」的流民有77%務農,務工、經商者佔20%,新到未及找到職業者(失業者)僅佔3%。這個統計顯然不能令人滿意,如築路工、伐木工、礦工等均未統計在內。儘管如此,這個統計還是勾勒出本世紀20、30年代「闖關東」流民職業流向的粗線條。 「闖關東」流民的職業分流是多向的,前近代、近代前期、近代後期職業結構變化也很顯著,不同的社會關係也會制約職業的選擇。但無論他們務農、務工、經商,還是伐木、築路,都為東三省的開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40,這是有目共睹,舉世公認的。 「闖關東」的歷史影響當然不止於東北的開發,《東方雜誌》所載〈滿洲移民的歷史和現狀〉一文,認為「闖關東」的流民潮,「於中國前途之影響有五:(一)解決民食問題,減少內亂之原(源)。(二)解決人口問題,使內地各省不致有人口過剩之患。(三)為中國民族向北發展之一新紀元,移民結果,可使東三省完全中國化。(四)開墾荒地,啟發利源。(五)增加中國在滿洲之勢力,以禦外侮(辱)而防侵略──進一步言之,可以強固東北之邊防,而拱衛中原。」41這些方面,都是值得注意的,其中第三點雖然帶有種族偏見,但也提醒我們,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是一個值得認真探討的重要問題。 關東是以滿族為主體,滿族、蒙古族、朝鮮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等民族同構共存的少數民族社區。民族的文化交流主要在滿、漢之間進行。滿洲貴族入主中原後,採取高壓政策,強迫漢族「滿化」,結果適得其反。為固守滿族「純正」風俗,採取「閉關」政策,但並不能奏效。「闖關東」有禁不止,滿族固有的社會文化傳統因此逐漸受到「侵蝕」,「棄置本姓沿用漢習者」所在多有42,因闖關「流民漸多,屯居者已漸習漢語」也不鮮見43。到十九世紀初,「黑龍江以南的滿洲幾乎人人會說點漢語,許多滿人甚至已經丟掉了自己的母語,此即漢化的結果」44。由此看來,保持滿族文化的初衷似乎無法達成,並逐漸走向它的反面。 十九世紀中葉,虛掩的山海關大門敞開,流民潮湧,洶湧澎湃。人是文化、信息的載體,人的流動實際上就是文化的流動。「闖關東」浪潮疊起,意味著中原文化向關東地區大規模挺進,文化交流也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如果說「閉關」時代的文化交流表現為中原文化對滿洲固有文化的「侵蝕」,受到「封禁」的人為幹擾,那麼,在開放的歷史條件下,中原文化迅速在關東地區擴散,「喧賓奪主」了。 值得注意的是,中原文化伴隨著眾多「闖關東」流民在關東的落地生根而呈現出大面積的「複製」,有關資料就提供了不少這方面的例證: 例證一:山東博興縣郭宏華口述:「我今年42歲。1937年,日本鬼子招工,我父親單身去東北。家中還撇下我母親、兩個姐姐,後來瘟疫流行,大姐病死,1939年父親從東北回來。1940年家鄉又逢大旱,父親帶母親和我二姐又去東北吉林省北部的一個縣,在那兒和山東的同鄉合夥種地。不久即1941年又轉到吉林內蒙交界的王爺廟開荒種地。當時同我家住在一起的只有七戶人家,叫『山東村』。1943年我母親就在這個『山東村』的一個地窖裡生下了我。『山東村』全是山東人,靠種地為生。吃飯沒有問題,只是山裡經常有紅鬍子搶糧食。……『山東村』的七戶人家,原先有三家先到那兒,後來又去了四戶,記得一戶是博興的,另三戶是青州的。大家都是不約而同住到一起,開荒種地,老鄉之間都很親熱。我們到那兒時先借一間小房,等蓋好房子才搬出來。當地一片荒涼,村莊很稀少。這個山東村發展很快,1953年我們回來時已有二百多人,1968年我回東北看望老鄉時,村裡已有一千多人了,除幾戶是河北人外,其餘全是山東人。」 例證二:蓬萊縣草店村高緒洪說:「現在在外地的還很多,據調查統計,現在全村1,300人,在東北的連同後代也有1,300人,也就是說有兩個『草店村』,一是現在的草店村,二是東北留住的人也相當一個『草店村』。」 例證三:蓬萊縣安香于家村李玉璞說:「蓬萊縣有個『安香于家村』,遷到東北的還有一個『安香于家村』。」45 台灣學者趙中孚也發現,「對絕大多數的山東移民來說,東三省無非是山東省的擴大」46。 山東村、河北村等在關東的「複製」,實際上就是中原文化的平面移植,加上人數佔絕對優勢,他們有充分理由保持齊魯文化或燕趙文化,所謂「聚族而居,其語言風俗一仍舊貫」即是47。他們可以不必改變自己,削足適履,去適應當地的社會風俗、宗教信仰,使用當地的語言文字等,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同樣是文化上的保守主義。趙中孚在論及「闖關東」的意義時說過這樣一段話:「社會意義上,東三省基本上是華北農業社會的擴大,二者之間容有地理距離,但卻沒有明顯的文化差別。華北與東三省之間,無論在語言、宗教信仰、風俗習慣、家族制度、倫理觀念、經濟行為各方面,都大同小異。最主要的,是東三省移墾社會成員,沒有自別於文化母體的意念。」48如果筆者沒有曲解的話,趙先生表達了近似的見解。 面對齊魯文化、燕趙文化的撲面而來,關東文化不可能沒有絲毫戒心,也不可能沒有「土客」矛盾產生,如《黑龍江述略》載:「而僱值開墾,則直隸、山東兩省為多。每值冰合之後,奉吉兩省,通衢行人如織,土著頗深惡之,隨事輒相欺淩。」49遼寧安廣縣也是一個例子,《安廣縣鄉土誌》記載:「縣屬未經設治以前,蒙古未諳耕種。徒資牧養,一片荒蕪。嗣經漢民來境墾種,公旗得獲租利。然因族類各異,言語不通,情意未能浹洽,蒙古多欺淩之,……迨光緒三十年,奏准委員勘荒,招戶領地。客民聞風而至,……蒙古亦漸事稼穡。」50另據調查資料說:「在東北山東人很多,十有八、九,有的幾輩以前就去了。有時小孩子們打仗,生在東北的孩子罵山東剛去的孩子為『山東棒子』。家人出來就揍那罵人的孩子,說:『你爺爺也是山東人』。」51「山東棒子」的語源,無疑來自於土著居民。有人認為,「山東移民入鄉隨俗,與當地居民和睦相處,沒有產生所謂『土客』矛盾」52,顯然不盡符合歷史事實。 文化的封閉、排他乃至衝突是相對的、暫時的,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才是一般趨勢。筆者在《中國近代流民》一書中論及「土客衝突的文化觀」時曾總結出「幾條帶有規律性的意見」:「就歷史上區域文化的交流、融合來說,流民亦為重要媒體;兩種異文化相遇,由於反差甚巨,客民又比較集中,往往經過隔閡、抗拒、滲透、衝突,逐漸達到融合,如土著居民的群體素質(指平均文化水平、觀念層次、社會活動能力等社會文化指標)較流民群體素質為高,那麼,融合的過程就表現為土著文化對異文化進行改造、同化的過程;當流民數量大大超過土著居民,……這時客文化就可能喧賓奪主,並對土著文化產生影響,但即便在這種情況下,由於環境的改變,文化也在發生變遷,即已與流出地文化有了區別。相反,當流民數量大大少於土著居民、群體素質不若土著為高,客文化就會逐漸失去獨立存在的價值。」53這幾條「規律」,同樣適用於關東地區。 「闖關東」流民眾多,落地生根者年年增長,「客民」佔壓倒優勢,中原文化喧賓奪主,這樣勢必造成中原文化對以滿族文化為主體的關東文化的同化局面。關東文化在中原文化的包圍之下,只能不斷進行自我調適,「同化」向中原文化看齊,所謂「漸效華風」是也54。結果如揚(Walter Young)所雲:「到了今日,旅行滿洲者,從遼河口岸直達黑龍江,至多只能看見從前遊牧人民的一點行將消滅的殘遺物跡而已,他們昔日跨峙塞北的雄威,已經蕩然無存了。現在滿人幾與漢人完全同化;他們的言語,也漸歸消滅,轉用漢語了。」55原有的關東文化喪失了獨立存在的價值。 「同化」是文化的「融合」,本質上不能等同於「文化交流」,相對對等、雙向互動是文化交流的本質,「同化」頂多算是文化交流的一種特殊形式。但大面積「複製」到關東的中原文化,由於脫離「母體」和環境的改變,不能不發生「異變」,明顯的事實是,流民到了關東,不能不改吃高粱米、棒子麵;為了對付嚴寒,也不能不學著關東人的樣子燒炕睡炕,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這就使「複製」到關東的中原文化與「母體文化」逐漸拉開距離。而關東文化也不可能毫無保留的全盤「同化」。這樣,一種脫胎於中原文化和關東文化而不盡同於中原文化和關東文化的新型區域文化,即新型關東文化逐漸形成。儘管在「闖關東」浪潮潮起潮落的近代歷史條件下,這種新型關東文化還沒有顯示出綽約的豐姿,但已初見端倪,照史書上的話說:「滿漢舊俗不同,久經同化,多已相類,現有習俗,或源於滿,或移植於漢。」56以上所論,是否有當,敬請方家指正。
池子華 1961年生,南京大學博士,現為河北大學歷史系教授,著有《中國近代流民》,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二十一世紀》擴增版 第一期 2002年4月30日 |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10/14/content_2088899.htm
辽河行:柳条插出"生态长城"来
新华网沈阳10月14日电(记者马义、丁铭)如果有人告诉您:"我国有一条用柳条插出的长城。"您信吗?但记者不久前的确在辽河流域看到了这样一条长城,只不过它不是用来防御外敌侵略的军事长城,而是用来避免垦荒的"生态长城"。
清朝崛起于东北,认为"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特与满洲风俗攸关。"因此,清政府便以维护游牧民族能骑善射的武略习俗和保护当地的土特产品资源为由,于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开始划界修边,顺治十一(公元1653年)陆续完成。
记者从阜新市提供的《柳边纪略》上看到:"今辽东皆插柳为边,高者三四尺,低者一二尺,若中土(中原)之竹篱,而掘壕与其外,人呼柳条边。柳边的走向大致沿明代边墙基,设十二个门。经阜新地区的有清河门、白土厂门、彰武台门和邻近的叶茂台门、法库门。"
柳条边筑成后,清政府制定了一些律条和禁令,不准边里人到外边挖参、打猎、开荒,也不准外人入边内放牧。如此便形成了以柳条边为界,边里是农区、边外是牧区的格局。据《奉天通志》记载:"清起东北,蒙古内附,使畜牧游猎之民知所止境,设门置守,以资镇慑。"
清初,柳条边巡守甚严,每门驻有30至40名旗兵,没有官衙的印票,不得进边门。因此,时至今日,在阜新、彰武、法库一带还流传着"过了法库门,只见牲口不见人"的说法。
然而,由于后来山东、河北、河南地区人多地少,加上天灾人祸,大量农民为谋生计"闯关东",蒙古王公也意识到农业比牧业更能增加他们的收入,不断招徕汉民私垦蒙荒,清政府不得不放禁。
据阜新市市委宣传部的杜振明介绍,柳条边墙只是清政府划定的一条标志禁区的柳条篱芭。边墙是气候、植被和社会经济活动及人文因素的混合物,是一条有形的经济文化界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农耕、游牧两种经济形态的相互冲突,但这一人文地理界线也严重影响了边外与边内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各族人民的往来,使柳条边两侧的发展出现了畸形。
记者在这一带看到,昔日的柳条边外,如今已变成了辽宁省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从前柳条边内与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接壤的地区,现在则成了辽河流域的贫困带。但巧合的是,这一带正是目前我国实施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碰撞带,由此可见,柳条边对辽河流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多么久远的。
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两方面的,如果抛开柳条边对经济发展不均衡的影响,仅从生态保护上看,柳条边的修建还是起到了一定作用的。否则,辽河流域的生态恐怕恶化得就更快了,科尔沁草原也可能早就消失了。
杜振明说,柳条边只是辽河流域的一条特殊长城,真正的长城在辽河流域还有燕长城、秦长城、金长城、明长城等。这些雄踞在辽河流域的长城,均属于我国万里长城的东段,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遗存。
记者在辽河流域采访中,曾无数次遇到这些长城的遗迹,但发现这些长城保存状况不一,有的雄姿未减,仍巍然屹立;有的虽受风雨剥蚀,但可见遗迹;有的已被时间淹没,踪迹难寻了。
在这些长城遗迹中,以明长城保存的较为完好,它从山海关起,一直修筑到丹东宽甸的鸭绿江边,全长980公里。这段长城又称"辽东边墙",柳条边就是基本沿袭明长城栽植而成的。(完)
http://www.thegreatwall.com.cn/aboutgreatwall/liaoning/index_ming.html
点击可见大图 |
清代的汉人可以去吉林黑龙江吗?连辽宁也去不了?那都是满族给自己的自留地.自己的后院.
真正对东三省作出莫大贡献的是张氏父子的移民政策,没有2000万山东人.......
========================
烟云你读过明史中的李成梁传吗?
无名氏老友,俺又开发了一个新地方http://www.intrepid-china.com/index.asp
那里很宽松,俺主要在“焦点评说”扎根,有空来看看。
版主,做个小广告,不介意吧。
原来是铁血中华哟,早听过没去过
没有评论,有空去逛逛
无名氏老友,俺又开发了一个新地方http://www.intrepid-china.com/index.asp
那里很宽松,俺主要在“焦点评说”扎根,有空来看看。
版主,做个小广告,不介意吧。
===========================
看上去不错,烟云也在哈哈。
他推荐给你,我去看了看,不好玩,还是猫眼好.
清代的汉人可以去吉林黑龙江吗?连辽宁也去不了?那都是满族给自己的自留地.自己的后院.
真正对东三省作出莫大贡献的是张氏父子的移民政策,没有2000万山东人.......
無言以待... ^^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