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诸位高明,壮语对“青蛙”是怎么说的?
谢了先。
我那里大青蛙叫goep,小蚂拐叫gej.
十分感谢。
请问 tu 是何义?拐 有说成阴平的吗?
Duz ngamq seng okdaeuj, lij youq raemx youz haenx hemqguh: duzrug
那种小个小蚂拐: duzgej
大的青蛙, duz aeu guh byaek gwn ndaej haenx hemqguh: duzgoep
谢谢诸位贝侬。
kop可能对应“蛤”吧(音如“鸽”)。
蛤 (一)gé 蛤蜊(li)软体动物,生活在近海泥沙中。体外有双壳,颜色美丽。肉可吃。[蛤蚧](-jiè)爬行动物,象壁虎,头大,尾部灰色,有红色斑点。中药用做强壮剂。(二)há [蛤蟆](-ma)青蛙和蟾蜍的总称。也作“虾蟆”。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1987年12月第6版)
蛤 (一)gé [蛤蜊]软体动物,外壳鲜亮美丽,肉可食,生活在近海泥沙中。(二)há [蛤蟆]青蛙和蟾蜍的总称。也作“虾蟆”。 ——《汉语字典新编》(邓家智主编,湖南出版社1993年8月)
蛤 ㈠gé / gaep3 ①蛤蜊.②蛤蚧.③<粤>蛤乸:田鷄. ㈡há / ha4 =蝦=鰕. 蛤蟆:青蛙. ——形聲部首·國音粤音《李氏中文字典》(李卓敏編纂,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一九八○年初版)
蛤 gé [geb3鸽] 蛤蜊(li),软体动物,生活在近海泥沙中。体外有双壳,颜色美丽。肉可吃。[蛤蚧](-jiè)爬行动物,象壁虎,头大,尾部灰色,有红色斑点。中药用作强壮剂。 蛤蟆(蝦—) háma[ha4ma4霞麻]青蛙和癞蛤蟆的总称。 ——《广州音字典(普通话对照)》(饶秉才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第1版)
蛤乸 kAp3 na2 蛙和蟾蜍的总称。 虫合虫另 kAp3 kwai2 蛙类的泛称。 石蛤 sεk6 kAp3 石蛙。 骑喱虫另 k'ε4 lε4 kwai2 雨蛙,别称“中国雨蛙”。本指一种外貌奇特的树蛙,转用作对人的贬称,比喻外貌或服饰古怪的人。 ——《实用广州话分类词典》(麦耘 谭步云 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第1版)
蛤 kap33 =田鸡tin21 ke'i53 一种较大的青蛙,两栖动物,头部扁而宽,口阔,眼大,皮肤光滑,颜色通常为绿色,有灰色斑纹,趾间有薄膜相连,在水中或靠水的地方,善跳跃,会游泳,多在夜间活动,雄的会叫,吃田里的害虫,幼体叫蝌蚪。 蛤崽 kap33 tsai33 =沙塘蛤sa53 taη21 kap33 一种小青蛙。 蛤蚧蛇 kap33 kai55 se21 蛤蚧,爬行动物,形似壁虎而大,头大,背部灰色而有红色斑点。吃蚊、蝇等小虫。中医用作强壮剂。 ——《南寧平話詞词典》(李榮 主編,覃遠雄 韋樹關 卞成林 編纂,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第1版)
蛙 ①大的 goep ②小的 gvej 青蛙 goep;duzgoep ——《汉壮词汇(初稿)》(广西区民语委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goep 青蛙;田鸡 goepcwz [方] goepfan 青蛙名[形似青蛙,身体比一般青蛙圆,通常生活在水沟中,春季雨后,叫声沉重] goepndai 雄蛙 goepndai dai vih bak [成语]雄蛙因大叫而招祸致死[比喻乱讲话的人,容易招祸] goepndoeng 山青蛙[生活在山上或溪水边,肉很好吃] goeprangz 一种青蛙[身呈淡绿色] goepsou (见gungqsou)癞蛤蟆;蟾蜍 gvej [方] viet 小青蛙 gvejsamcom 青蛙之一种[体呈三角形,背上有花纹] gungqrug(见duzrug)蝌蚪 gungqsou [方]goepsou;bapcuq;bangxbuq;bangjbuq;caepcuq 癞蛤蟆;蟾蜍 viet(见 gvej )小青蛙 ——《壮汉词汇》(广西区民语委研究室编,广西民族出版社1984年1月第1版)
版主真是博学。
韩愈的两首诗里提及用“蛤”表示蝦蟆,当时潮州一带人民如此称呼,可能来自壮侗语:
《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蛤即是虾蟆,同实浪异名。
《答柳柳州食虾蟆》: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
第二首的“蛤”或作“哈”。
关于“蛤”与青蛙,此前在“僚人家园”也曾引起过讨论,可以参看http://www.rauz.net/bbs/dispbbs.asp?boardid=23&star=4&replyid=26049&id=9326&skin=0&page=16
当时我的看法:
乸,<方>用在动物名词后表示雌性,母的。
蛤为青蛙意,屡见于古籍——
《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彬颇饮酒,摈弃形骸,仕既不遂,乃着蚤虱、蜗虫、虾蟆等赋……虾蟆赋云:“纡青拖紫,名为蛤鱼。”世谓比令仆也。又云:“蝌斗唯唯,群浮闇水,唯朝继夕,聿役如鬼。”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
《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十九 昆虫七》:南方又有水族,状如蛙,其形尤恶。土人呼为蛤。为臞(“臞”原作“蛙”,据明抄本改)食之,味美如鹧鸪。及治男子劳虚。
宋苏轼《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古意作杂兴一首答之》: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
古人对鱼虫之类的野生动物性别一般不加以区分,如粤语中的虾公、蜢公、蛤乸、虱乸,皆不代示性别,因而民间有“有公的蛤乸、母的虾公吗?”之类的调侃。但家畜家禽等人们可以区分的,则表示性别,如鸡公(乸)、鸭公(乸)、猪公(乸)、牛公(乸)、狗公(乸)。所以,按红棉树所言“其实就是壮语基本词汇的“田蛙” kap 55 na 31 (‘蛙+田’)”,那么下四府粤方言中的“虱乸”当为(虱+田),即“田虱”?呵呵,其实当地的本意是为臭虫、跳蚤等家居卫生害虫。
粤语的蛤乸一词中,“乸”字并无独立的意义,有部分限制词性的功能。且在沿海地区一带,蛤是指个体较大的青蛙,“野”(音)是指幼细的青蛙。
乸,后面注明“<方>”,意思是这个字只在某些方言中才有。那么是什么地方的方言呢?如果不出意料,应该就是岭南的“方言”。 在壮语中“乸”也同样有表示“大”的含义,比如用“乸”(meh,母)来形容大芋头,用“勒”(lwg,子)来形容小芋头。 叶灵凤的散文《芋乸芋仔》就指出“芋乸”、“芋仔”是广东人对大小芋头的说法。
至于青蛙称为“蛤”,你所引的文献恰好说明这是岭南所特有的说法。
《南史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二》:彬颇饮酒,摈弃形骸,仕既不遂,乃着蚤虱、蜗虫、虾蟆等赋……虾蟆赋云:“纡青拖紫,名为蛤鱼。”世谓比令仆也。又云:“蝌斗唯唯,群浮闇水,唯朝继夕,聿役如鬼。”在这一段的前面,还有“除南海王国郎中令,尚书比部郎,安吉令,车骑记室。”据清代全祖望所考,南海王国在潮、漳、汀三州一带,即古越人之地。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说明韩愈对把青蛙称为“蛤”表示不解,而这种说法正是身居柳州的柳宗元所采用的当地人的说法。
太平广记·卷第四百七十九 昆虫七》:”南方又有水族,状如蛙,其形尤恶。土人呼为蛤。为臞(“臞”原作“蛙”,据明抄本改)食之,味美如鹧鸪。及治男子劳虚。“明确指出这是南方“土人”特有的说法。
宋苏轼《正月九日有美堂饮醉归径睡五鼓方醒不复能眠起阅文书得鲜于子骏所寄古意作杂兴一首答之》:“平生嗜羊炙,识味肯轻饱。烹蛇啖蛙蛤,颇讶能稍稍。”苏轼迁居岭南,故而采用当地土语入诗。
呵呵,又受教了。原来《南史》就有“蛤”了呢。
“虱乸”是虱子,闽、客方言也可见到类似现象,如厦门“虱母”、梅县“虱嫲”,乸、母、嫲是对应的,这些方言中其他一些没有雌雄之分的事物也加上“公”“嬷”“母”,如碗公、笠嫲(斗笠)、拳头母等等。
“蛤”表蛙类不是岭南才有的,江西很多地方就称蛙类为“老蛤”,“蛤”读如“鸽”。 http://www.google.com/search?hl=zh-CN&newwindow=1&q=%E8%80%81%E8%9B%A4+%E6%B1%9F%E8%A5%BF&lr=
呼蛙为“拐”的方言更多一些,粤、客、湘和西南官话均有。
上面引《太平广记》说“味美如鹧鸪”,《本草纲目》也说:“南人食之,呼为田鸡,云肉味如鸡也。”这么说田鸡、水鸡的由来是因其肉味似鸡。有谁吃过吗,味道如何?我没吃过的说。
江西南部在商周时期曾是百越杂居之地,其称蛙为“蛤”可能也是古越语在当地方言中的遗迹。
以前吃过不少蛙类(现在青蛙属受保护的野生动物,只吃人工养殖的牛蛙了),不过没有留心过其味道和鸡肉有何相似之处。
发现一些吴方言和陕北某些地方也用入声的“蛤”表示青蛙。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