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岑春煊是[[清末]]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人物之一。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他率部赴京“勤王”,因护卫慈禧太后西逃有功而备受宠爱,历任督抚,为晚清重臣。他的政治活动集中体现于弹劾官吏,评说时政,力图使浊流横行、政以贿成的晚清政局有所振刷。由于他弹劾了大批贪官和庸官,被时人称为“屠官”,与张之洞“屠财”、袁世凯“屠民”并称为清末督抚中的“三大杀手”。
1902年,岑春煊就任四川总督时,即在川大力整肃吏治,尽显其“清流”中坚的本色。
前任四川总督奎俊性情宽厚温和,在任职川督的六年中的对属官疏于管束,使得蜀中吏治不免废驰。成都驻军各将官中,尤多恃宠放纵骄横者。岑春煊接任后,着手整顿吏治以维纲纪。
按照清例,督抚到任期满三个月后,应对全省在职以及候补各大小官员的品行政绩进行全面考核,并奏请朝廷予以黜陟,此谓“到任甄别”。岑春煊赴任后对考察官吏一事尤为精细严格。他把考核情况用一套特殊的符号记录在秘本上:凡是名字下画五个圆圈者,都是立即予以参劾者;画有三个圆圈者,为留待参劾者;画有两个圆圈者,为不弹劾也不起用者;画一个圆圈者,为尚待考察者。名字下面画有五个叉叉者,是立即予以保荐重用者;画有三个叉叉者,是日后定要任用者;画有两个叉叉者,表明此官吏可以任用;画有一个叉叉者,表明此官吏可以派事试用。岑春煊依例上奏时,起初准备一举弹劾三百余名官员以整饬吏治,后经其幕僚力劝不宜打击面过广而作罢,但最终奏请弹劾的官员仍达四十余名之众。
岑春煊性情刚烈,嫉恶如仇。他对于昏庸贪鄙、招致民怨沸腾的官吏更是出重拳给以严厉打击,势必一举铲除而后快。成都一位姓赖的游击将军,品行极为恶劣但擅于狡辩。有次赖某在德阳、罗江间迎接岑春煊,被岑春煊劈头盖脸一顿励声痛斥,他竟失色悄然而退,始终未敢回辩一言,过后很快又被解职,没过几天就因惊惧暴病而亡。
岑春煊对候补知县唐致远的弹劾,则鲜明体现出其不畏权贵,无所瞻徇的清流本色。唐致远乃前任提督唐友耕之子。岑春煊察明其作恶多端、声名不佳,便将他列为重点弹劾对象。但唐致远不知此情,冒然求见岑春煊。岑春煊恶其所为,拒绝接见。唐致远预感到情况不妙,便争忙向与他有深厚交情的枢府领袖庆亲王奕求救。岑春煊刚把参劾奏疏写好,庆亲王奕保举唐致远的电报也到岑府。岑春煊不得已,只有删去唐致远的名字,另写奏疏。但他对此事颇为耿耿于怀,不愿因庆亲王的一个电报便使如这个工于钻营的小人逃脱惩办,思量再三,最后下定决心仍用原来的奏疏上报朝廷,弹劾唐致远。岑春煊为整肃吏治不畏权势,敢于得罪枢臣,一时间清议鹊起,川中人士无不钦佩其傲然正气。
岑春煊在四川总督任上尽管只有短短的九个月时间,但他把长期积累下来的官场弊端一一革除。岑春煊到任前,省城内的各官署中,除了有一二个官员忠于职守认真办公外,其余官员每天到局所只呆两三个小时便离去。岑春煊任总督后,首先命令各局所官员务必勤于政务,认真办公,不得松懈,并随时微服考察。若碰到擅自脱离岗位的官吏,立即给予撤职严办。一时间,省城各局所官署的治事精神为之一肃,行政效率也有很大提高。
相关链接
http://www.pouchoong.com/cgi-bin/topic.cgi?forum=12&topic=74&show=300#lastviewpost
(弘治)十八年,泗城土官族人岑九仙奏:“自始祖岑彭以来,世袭土官。至豹子应罹钦之祸,子孙灭亡殆尽,其弟接,众推护印,累著劳勚,乞令袭职,俾掌辖蛮众。”兵部尚书刘大夏等议:“豹乃叛臣余孽,子应复自取灭亡。今接者,人皆传称为梁接,非应亲枝,又不知岑九仙是何逋逃,冒为奏扰。臣大夏先在两广,见岑氏谱。岑之始祖木纳罕于元至正年间,与田州知府之祖伯颜,一时受官。今九仙妄援汉岑彭世次,尘渎圣听,请治其罪。其岑接应袭与否,前已令镇巡官勘奏,岑九仙虽蛮人难以深究,亦当摘发以破其奸。”从之。(《明史·列传第二百七·广西土司三》)
《广西通史》623-625页,张声震主编。
显赫于明代的岑氏土官也不是来自浙江余姚的汉族,而是土著的壮族。按岑氏族谱,广西岑氏始祖岑仲叔,浙江余姚人,“智勇并善,兼歧轩术”,是随狄青征依智高后“留仲叔治永宁军,加银青光禄大夫,都督桂林、象郡诸州兵马,以萧注为副,知邕州”,又说高母入特磨道后“仲叔与余靖、孙沔发兵讨之,屡战屡捷”,“帝嘉仲叔,晋爵粤国公,镇守邕管。”如此观之,岑仲叔征侬智高这震动岭南的大事件中,其位仅在狄青之下,而在余靖、孙沔等人之上,以至萧固还是他的副手。然而这样的风云人物,在有关镇压侬智高的各种史籍记载中却看不到他的半点踪影。当时狄青征侬智高,“从行将佐文武官凡二百三十一员,今记将军以下姓名于左;第一将狄青,次正遂、孙节、贾逵竹、昺时明、冯炳、武纬、霍建中、张若水、李若纳、孙沔;第二将石全彬,次孙昂、邓守恭、夏元崇、孙宗旦、郑纡、王纲;第三将余靖,次李定、史青、吕斌、张远、章询、李家道、李逵、佘仲笋、孙抗、宋咸、朱寿隆、高惟和。”如此众多的官军将领,却找不到岑仲叔这一名字。这不可能是朝廷忘其功名,也不是史家漏了史实,而是根本没有其人。“岑仲叔是粤西岑氏始祖”以及给他封的各种名号是后人杜撰、伪造的。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王守仁所谓《泗城土府世系考》所说岑氏世系,是伪作的典型。因为,(1)在王守仁《阳明全书》中无此文;(2)王守仁生活在明朝成化至嘉靖初年,那时根本就没有“泗城土府”之设,泗城土府是清初顺治十五年(1658年)才设府。“考文”还说仲叔子自亭作过“来安路都总管”,设路是元朝的事,宋代广南西路下无来安路之没。可知,《泗城土府世系考》是伪作,所述岑氏士官的来源不能置信。细查岑氏士官来源,乃是土著壮族。宋嘉定年间(1208~1224年),范克信于广西经略安抚司措置买马,“马不时至,问其故,以羁縻州岑汝卿者与别种黄璨争招马之利,诱致溪峒于唐兴、路城等处为寇,蛮得博马银锦而归,率为所掠,故惩艾不出,日图所以报复。”岑汝卿竟敢拦路买马,必具有一定势力,是溪峒首领无疑。景定三年(1262年)冬十月甲戌,“归化州岑从毅纳土输赋,献丁壮为王臣。诏改归化为来安州,从毅进秩修武郎、知州事,令世袭。”元初至元十二年(1275年)十一月,“宋权融、宜、钦三卅总管岑从毅,沿边巡检使、广西节制军马李维屏等,指云南行中书省降。” 十四年(1277年),“宋特磨道将军农士贵、知安平州李(惟)〔维〕屏、知来安州岑从毅等,以所属州县溪峒百四十七、户二十五万六千来附。”从毅降叛反复,至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再降,“诏以其子斗荣袭,佩虎符,为镇安路军民总管。”以上史实说明,宋末元初,岑氏族人已活动于右江上游之百色、路城一带,作为首领,已开始展现于桂西历史舞台。元朝建立土司制度,参用土人为官,做上知州或路总管,后逐步向东发展。明代对归附的土官以原官授之,岑氏遂拥有右江的许多州县地区。族谱中的岑仲叔,史籍无记载,而岑氏土酋,史籍却记载不少,并做了土官。岑氏士官来源于当地土著壮族是可信的。这个结论古已有定。明嘉靖初年和王守仁共同招抗田州、后任广西右布政使的林富云:“主官知州岑姓,旧为溪峒蛮夷酋长,家叶自谓汉征南将军武(舞)阴侯岑彭之后,无考”。而把岑氏主官来源与汉舞阴侯岑彭相联系者,是泗城州土官族岑九仙,弘治十八年(1505年),岑九仙奏:“自始祖岑彭以来,世袭上官,至岑豹子知州岑应,罹恩城州知州岑钦之祸,子孙灭亡殆尽。其弟岑接,众推护印,累著劳勋,乞令袭职,俾掌辖夷众。”时兵部尚书刘大夏认为,泗城“知州岑豹乃叛臣余孽”,“今岑接者,人皆传称梁接,非岑应亲技,不是岑九仙,又是何等逋亡,冒为奏扰?臣大夏先在两广,见岑氏谱系,云始祖木纳罕于元至正年间,与田州知府之祖伯颜,一时受官。今岑九仙妄授汉岑彭世次。尘渎圣听,请治其罪。其岑接应袭职与否,前已行令镇巡等官,勘报奏处。其岑九仙虽曰夷人,难以深究,亦当谪发,以破其奸。上从之。”命押回镇巡官处收查发落。对岑氏主官为岑彭之后之伪造,已有了说明。
东兰韦氏也不是随狄青南来的汉人后裔。 唐代时韦氏就与宁、黄、侬、周四姓同为“西原蛮”著名姓氏。黄乾曜起义时曾以韦敬简为帅,势力包括东兰一带。 可见至少在狄青南来的数百年前,东兰韦氏就已经存在。 另外,上林县的唐碑实物也证明唐代时岭南就有韦氏家族,其作者就是“廖州大首领”韦敬辨。
宾阳的韦姓汉族,自称先祖是狄青部将韦景岱的兄弟,看来也不可信。 我估计他们是汉化的壮族后裔。
又,北宋初年,宋太祖采纳宰相赵普的建议,以禁军分驻京师与外郡,内外轮换,定期回驻京师,称更戍法。更戍军冠以驻泊、屯驻、就粮等名目。通常出戍京东、京西、河北、河东、陕西、江南、淮南、两浙、荆湖、川峡、广东等地戍军,以三年为期轮换。出戍边远条件恶劣地区的军兵,以半年为期轮换。朝廷临时任命戍军统兵将官,造成兵不知将,将不识兵,易于控制。此法虽对防止将领专权有利,却削弱了军队战斗力。宋神宗时,罢废更戍法。
可见当时狄青部将不会在广西久留,更不大可能有繁衍众多后代,以至于现在广西到处都是他们的后裔。
岑春煊的父亲:
岑毓英(1829-1889),字彦卿,号匡国,广西西林人,附生。咸丰七年(1857)间,曾率“义勇军”人滇镇压杜文秀领导、坚持18年的回民起义,由知县升至巡抚。嗣后任黔、闽等省巡抚、云贵总督。中法战起,奉命节制关外粤、楚各军,曾创造“地营法”,击破法军援兵,攻克了越南山西、河内等地。后还曾代表清廷完成滇越边境的划界。其墓位于桂林市叠彩区尧山西南麓岑家岭。
其祖为土司,我祖为文林郎,父亲为山桃公,为兵部尚书.
右江岑姓的始祖岑仲淑不见於史载未必史无其人,皇祐年间赵农之战宋將中确有岑姓将领出现在岭南(白耀天先生曾提及此人),其二个搭挡一个被侬军俘殺,一个被降责,唯此生不见人死不见尸,神密失踪。20多年后,宋对交趾反击战中有"门州贼將黄金滿、岑庆宾"归明,从此岑姓有右江时隐时现:大观间有岑利强知宜州直至政和六年,另有兄弟三人服役黔南路军中,绍兴间有岑瑾参加平息凌铁之乱立功陛官,嘉定间有岑汝弼率兵五千与从邕州獄中放出来的"峒酋"黃灿叫板,宝祐间有桂帅李曾伯竭力争取合作的"部族甚众"的"岑邈父子"......
岑谱存疑,岑毓英夲人也承认。在他之前的岑谱不讳始迁祖被人污以"叛逆"而很凑巧死於熙宁十年......
总之,岑姓出现於右江见於史载在宋代,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和吴儆著述都不及此姓,可见当时其族不盛或者居於"化外"。至於其是否由中原而来,要作出肯定的结论恐怕不是很容易。
有一条可以肯定,当代史学界认同几千年民族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观点,不应当是一句抽象的空话。
您就说您是来征剿僚人的伟大的汉将的后代得了,还不快点去改户口民族成分,到二十岁没得改了,过了就塞红包行贿片警满足您光荣的心愿吧!
网上交流须心平气静,就事论事勿及个人。主張右江岑氏乃至基祖从来就是右江籍者,绝对无法指明其居住地所在,更无法说明其为何出现於宋代的皇祐年间之后,因此就缺乏说服力,应当允许探讨,这与族属崇拜无关,任何族属都应当受到尊重。有论者认为右江岑氏先人可能来自广东俚人岑氏,笔者也以为这一可能性很大。但可否进一步探索一下广东俚人岑氏的由来呢?刘大夏说岑九仙妄援岑彭世次是有道理的,汉代南阳岑氏不可能只有岑彭一人,当有不少岑姓,岑九仙拿不出可信的证据,当然是"妄援"了,可见论点绝对需要可靠的论据才立得住,否则刻石立碑也枉然。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