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年已七十,他最大的愿望能在离世之前能出一本册子,收集整理一下他的作品.可是他不知踏破了多少双解放鞋寻求支持,几年了都没有结果.望有心人支持!了老人家的心愿!!!!!!!!!!!!!!!!!!!!)
师宗,是一块长不出文学大树的沙漠。 黑尔,就是这沙漠中的沙漠。 赵正云,是沙漠中一片文学的绿叶。 在这里,我向绿叶致敬!向文学致敬! ——作者 一、 初识赵正云 翻开师宗有文字的历史,文化艺术中小说这个门类在师宗几乎就是空白。史书中只记载着一位姓蒋的师宗县东关人于民国年间,在《云南日报》发表过一个中篇,且蒋姓人早定居昆明。之后的文学历史一直是空白。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师宗这个贫瘠的地方,只能是一片文化的沙漠。 1949——1988年师宗的文学历史还是一片空白。有一个人,开始默默地耕耘。他就是师宗县龙庆乡黑尔村的壮族民办教师赵正云,师宗第一个省作协会员。于是,故事开始了。赵正云1985年被聘为民办教师,1988年开始创作并发表了处女作。从此就踏上了文学这条艰难的不归路。 认识赵正云是1996年。那时的曲靖地区文联搞了一个笔会。师宗县被召集去的作者有四个∶赵正云、周茂林、尹士端、杨川(即作者本人)。那之前我们谁也不相识,至多也只是在《珠江源》上相互读过发表的小说。赵正云、周茂林、尹士端都是师宗本土人士,只我是1995年才到师宗定居的外地人。 笔会在沾益花山举办,这是一个风景秀美的旅游景点。报到的当晚举办篝火晚会。开晚会时我们都还不知道赵正云来了没有。我和周茂林就去问当时的地区作协主席朱兆麒。朱老师环视了一圈跳舞的人群,指了指篝火边独自坐在树桩上的人。我们就走上去见了赵正云。从此就和他结下了不解的文学缘。 当时在殷红的火光下,赵正云显得非常沉默,五十多岁却布满了一脸的沧桑。之所以说师宗是文化沙漠,师宗仅有几个写小说的人也长期互不往来、更不曾有过交流。这让我这个外来的人感到不可思议。更感到了这里毫无文学氛围可言。 二、作家赵正云 花山笔会之后,我开始渐渐地走近赵正云。 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赵正云在省、地区、文联都是个备受关注的名字。他大量的作品在省、地刊物上发表。那一时期的代表作《老哈进城》(发表在《边疆文学》)及发表在《滇池》的《回归蟒蛇箐》,都反应了他的实力和对小说的深层次的认识。 我认认真真地读过赵正云的许多小说、散文。让我感到了震撼和惊愕。他五十多年来一直生活在师宗县龙庆乡黑尔村那么一个狭窄、蔽塞的山岙里,居然写出了那么多充满壮族风情的小说。在他的笔下充满了无奈的痛楚和鞭鞑,农村的落后、愚昧导致的低素质作为,以及生态的严重破坏,都被他以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展示得淋漓尽致。《柳叶谷的女人》、《法铃》、《老蛇与玉蛙》、《岔沟轶事》、《超生人家》、《无望的爱》、《爱与恨》和《血殇》等中短篇,极成功地向人们展示了赵正云以黑尔为依托、以壮族风情为构架筑起的一道独特的风情系列。 我曾深深地被赵正云的散文感动过,《母忆》叙述了他苦难的童年和成长的过程。《撵水》则描绘出他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让人仿佛与他共同在黑尔那民族风情浓郁的傍晚走过。《路》归结了赵正云始终未走出大山的痛苦惆怅境地。 纵观赵正云所有的作品,不难总结出一个道理:落后的经济让落后的人生存得更落后、更愚昧。而这远非一个人、一段不长的时间所能改正的。这是不可抗拒的体制造成的历史沉淀。赵正云默默地关注着这一切,平静地用作品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中混混沌沌的一面。 三、教书育人的赵正云 1985年被聘为民办教师的赵正云,在黑尔大平寨教那些不会说汉话的壮族幼童,从事着艰难的双语教学。而这之前的赵正云是本地读过高中的木匠,他的木工技艺远近闻名。人们争相邀请。至今,他家里那的雕花刻物的供桌乃见证着他当年那精湛的技艺。 赵正云是那种充满韧性和刻苦的人,他的教学质量在本地同年级中经常名列前茅。《小学语文报》举办“我的家庭”作文竞赛,他组织他的学生参赛,他的学生张茂席等三个同学获了奖,另一个学生赵总贵曾获过春蕾出版社等三家单位举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作文竞赛”二等奖,并被《少年月刊》聘为通讯员,后又荣获该刊授予的优秀通讯员奖。 赵正云的教学论文也相继发表在《云南教育》和《曲靖教育》杂志上,其中教学论文《抓好民族学生汉语关初探》获市级二等奖。《倒装句的出现与纠正探索》被收编在《当代云南教育论文大系》一书。同时获《21世纪中国优秀教育论文精品文库》一等奖。他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被当地群众和同行公认。1999年被评为县级文明教师。2000年5月的雨季校舍漏雨,他利用课余上房顶理瓦,不慎从3米多高的檐上摔下来,落下后遗症,成了残臂。2001年师宗县清退民办教师时,不幸的赵正云从此告别了教书的生涯,带着伤痛和惆怅回归农民的本色。 没人关注他的成绩、贡献,没人关注他的痛楚和不平。他默默地承受着人生的坎坷……笔者只想说:在我们这个道德、良知早已沦丧,权力取代真理的金钱时代,赵正云注定就是走向了悲剧。 四、现在的赵正云 离开了学校,赖以生活的几百元微薄收入没有了,还落下残疾,木工活也做不成了。然而他还有土地,还有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辛酸命。活得艰难,也活得平静。他脸上爬着的那些皱纹一如他家乡榕树的根,那么深刻、那么沧桑。 多少次想到山路崎岖的黑尔看望赵正云大哥,却临到成行又退却了。我不善于虚情假意地安慰别人,我更愿告诉别人事物的真实性,并劝人直面残酷的现实。我怕见到他那平静的微笑、怕见到他深陷于眼窝里的眸子中散发出的无奈和深藏着的痛。我想哭。 年初,赵正云又托人带来他两本厚厚的,字迹清爽有力的两个中篇稿。读着他的稿,我的眼帘布满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泪水。我心底里痛楚地呼唤着∶赵正云,我崇敬的好大哥! 教书育人落残疾,风烛残年扫地出门,书写文字上百万,一身清贫。人生命运谁预知? 2003.12.17(转载)
老人家年已七十,他最大的愿望能在离世之前能出一本册子,收集整理一下他的作品.可是他不知踏破了多少双解放鞋寻求支持,几年了都没有结果.望有心人支持!了老人家的心愿!!!!!!!!!!!!!!!!!!!!
我们网站正在更换程序,希望不久可以为赵老先生开一个个人作品专栏。
另外,我同意3楼的建议,我认为买个香港书号出本赵老的文学集子,应该是可行的,希望能够在下次理事会议进行商讨。
“教书育人落残疾,风烛残年扫地出门,书写文字上百万,一身清贫。”
看了让人悲哀。看看哪种方式经济一些,贝侬们看能不能揍够数帮帮我们的同胞,我算一份吧(现在生活拮据,金额很少,只能算是表表心意了)
依维贝侬不必担心老人家的积蓄问题,既然站长提出要替老人家买一个香港的书号,意思就不是让老人家自己出钱了,而是理事会集资的事情了。当然,是否可行,不是谁一个人说了算,要等下次理事会议讨论,希望能够尽早商讨,将喜讯告诉老人家。
昨天有貝儂特別向我提起此事,我正代為打探,但資金方面的問題可得先解決啊。
前天(4月1日星期五)中午时分,我在城里巧遇赵老师,他是带着小孙女进城看病的.我将此次消息透露一点给他,说有人愿意帮他,但成不成还有待于定夺,当然我还没说是哪一个.我还说:"虽然事情还没决定,您可以回家后先把作品整理好,即使出不成也不会造成丢失.".他听到这个消息,他心情非常激动.他说:"我跑了这么多年都没有结果,出书的事想都不敢想!!听到你这个消息!像做梦一样!!".他心情无比的激动!!
听说这两天他还在城里,如果站长要跟他联系可能比较容易.不过待问号码?
作为网络出版是比较可行的方案。现在许多专家的壮学专著都还筹不到资金出版,更不要说文学类著作。《壮族在线》赞助一两本出版是完全可以的,可是有更多的人要求赞助出书呢,能满足全部申请人的要求吗?如果满足了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是否公平?
我们应该与作者联系让他们先在网络上出版(这是网站能够完全办得到的事情),《壮族在线》可以付给象征性的少量稿费,版权仍然是他们的;以后有机会,再作纸张出版。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作者不是想让自己拥有的知识无私奉献给社会,而是梦想以书为己树碑立传,所以往往不愿意网络出版,对于这些作者,《壮族在线》没有帮助他们的义务。而对一些年纪偏大,不了解现代网络出版传播意义的作者,《壮族在线》有解释的义务并可以告诉作者,不是非得以纸张的形式出现的才叫“书”,才有作家的成就感;如果不面对社会现实,自己的“孩子”可能就只好永远难产。只有那些无私奉献,首先同意在《壮族在线》发表了网络版著作的作者,才有可能进入《壮族在线》赞助出版纸张版的入选范围。《壮族在线》会每年评选一些最优秀的,对传承民族文化最急需的有重要价值的著作给予赞助出版。
我問了我的朋友。原來香港個人只要交2600元一年的商業登記費就可以獨資開設公司,以此方法開了出版社後,再向康文署圖書組取一個出版社書號就成了,每出一本書交康文署送檢,沒有違法內容或侵犯版權等即可(免費)得到一個書號。最麻煩反而是排稿、印刷、發行、退書和資金問題。如果是入口內地的尚要遵守國內的相關法規。這部份我不懂他也不懂,請貝儂請教一下知道的人。
我想如果為老人出書資金和印刷問題解決了,就不會有發行和退書的問題,因為這應不是會大量上架的書吧?
我的那位朋友說他可以「借」一個書號出來,但一定要用他出版社的名字,及要先讓他看一下內容確保沒有法律上的問題。
回[阿沛]贝侬!!!
也不是什么上架的书.不过他的很多文学作品掺插具有壮族文化气息!!而且他也有好多有关壮族传统文化的搜集!!如口头文学\民歌 \饮食等壮学文章!!!
回[左江土著]贝农
首先我赞成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网络出版是可行的.即使出了书同样可以在网上做个专栏.可以说我们这些领工资的是无法跟赵老比!!一个在温饱线上挣扎的老农还有经历写书是不可想像的.如果我们这些还跟赵老计较!!我们将如何用我们的优良传统来鼓励我们的下一代!!我们应该选一些比较典型作扶持对象.还没有作出决定之前,我们可以对老人家的处境作出调查再决定!!虽然赵老的作品跟大家相比是小物见大物,但他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
首先是感谢,然后还是感谢。感谢依维的倡议和网站的关注。赵正云全部作品在我这有。可直接与我联系。
云南省师宗县工商局 杨川
电话∶0874 5752621
据说一个香港书号不过几百无钱(天马图书),关键是印刷费,如印500册左右也得几千块。
据说一个香港书号不过几百无钱(天马图书),关键是印刷费,如印500册左右也得几千块。
书商又不是慈善机构,几千块钱营业额的生意谁会做?在香港出版也好,在大陆出版也好,地球人都知道:不投资两、三万元以上,是出不了一本书滴!
文章本《家园》网上就有转载,您老首先给评评是否有价值?措施上怎么个帮助法?壮族在线理事会打算出多少钱?
谢谢!
文章本《家园》网上就有转载,您老首先给评评是否有价值?措施上怎么个帮助法?壮族在线理事会打算出多少钱?
谢谢!
赵老师选登在家园的作品我一直有看。
从商业出版的角度来说,个人文集的出版是没法达到收支平衡的,就是说,要赔的。
理事会不是基金会,除了出钱之外,还有许多帮助的措施。
网上到底有没有啊
好象没见什么说法捏
有的话来个连接围,谢了!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