僚人家园

标题: zt论谱牒资料在客家研究中的价值和局限 [打印本页]

作者: LOOK顶公    时间: 2005-3-27 17:00
标题: 论谱牒资料在客家研究中的价值和局限
论谱牒资料在客家研究中的价值和局限 作者:梁德新   内容提要:家谱和族谱是国家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它蕴含着正史和其它官方文件不能有的丰富内容,为我们客家研究提供了第一手材料,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但在使用时一定得格外注意,千万不要把谱牒自称之帝王名人祖宗和古今著名郡望作为客家先民的祖地,更不要误把这些"祖居地"作为客家先民南迁的出发地。   关键词:谱牒 客家研究 客家源流   我国自汉朝以来就有撰修家谱、族谱、祠谱、墓志的传统,客家先民因崇敬祖先,为了寻根溯源而重修、续修了许多家谱、族谱、祠谱。这些谱牒多成书于封建时代,毕竟有许多消极因素,其中绝大多数是如实地记载了一姓的蕃衍、迁徒、仕宦、业绩等情况,从而包含了许多真实而具体的史料,其中还有重要的历史事件资料。   族谱、家谱(简称"谱牒")大多数藏于民间,收集不易,而且一个姓氏常有几个支派先后从几个地方迁入同一地居住,因此很难收齐所有资料。就梅州而言很难把某一个姓氏从全市范围内讲清其源流,多数只能从收集到的某个支派族系的摘录中看其流源的情况。   在客家人的居住地的各姓氏都编有"家谱"和"族谱",无论繁衍国内各省市或播迁海外,历代子孙都继续修谱。这些族谱是迁居在国内各地,更是旅外侨胞、族台同胞寻根问祖的最有价值的根据。   谱牒是国家宝贵遗产中的一部分,它蕴藏着有关人口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物传记,宗教制度及地方史料,它为我们客家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利用谱牒资料来论证客家历史和文化,是罗香林先生的一大创造,也是他对客家研究的重大贡献。因为谱牒资料中蕴含着正史和其它官方文献不可能有的内容,对研究社会经济史、家族、宗族组织制度、人口变迁、区域开发、民间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以及比较后期移民史,都有重大的价值。   但是谱牒资料本身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修谱的目的之一是提高本宗族的社会地位,而有些修谱的人往往是文化不高,没有什么见识之徒,难免把传说当信史,甚至编造、杜撰历史,闹出笑话来。这也正如著名史学家谭其骧先生指出过的:天下最不可信之文籍,厥为谱牒",并具体指出"谱牒不可靠者,官阶也,爵秩也,帝王作祖,名人作宗也。(1)   谱牒有价值,有缺陷、有局限,所以谱牒可以用,但应是有考证、有鉴别地用。   在这方面谭其骧先生为我们树立了科学利用族谱从事研究的好榜样。他列举了几例族谱并详细地谁了那些编谱的人用"帝王作祖,名人作宗"而闹出笑话的例子。   罗香林先生也曾注意到谭其骧先生这段论述,并表示谭先生的观点"实获我心"(2)但他在引用谱牒资料时,却往往相信谱牒自称之古远帝王名人祖宗及郡望,以之说明"客家先民"原居中原,自晋代起相继南迁,从而犯了对谱牒资料不加考证、鉴别,轻信不可靠部分错误。   这种轻信谱牒不实资料的倾向,在近年来的客家研究中有进一步泛滥之势。现代的客家学专家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谢重光博士在他的《客家源流新探》著作里曾引用了谱牒不可靠的例子。下面是他著作中列举的族谱:刘氏,兴宁《刘氏·谱》;郭氏,《崇正同人系谱·氏族谱·郭氏条》;林氏,《汀杭武永济南林氏家谱》。谢重光经过考证剖析之后发现这三部分族谱中拉名人为宗和纯属子虚的事实依据。   
作者: 扑通    时间: 2005-3-27 21:29

look顶公与韦爵爷有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7 21:39:02编辑过]





欢迎光临 僚人家园 (http://bbs.rauz.ne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