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05-2-28 23:32:00

怀疑"苍梧"一词来源于古越语"撑船"的音译

<P><FONT face=宋体>苍梧,古称"仓吾".《逸周书·</FONT><FONT face=宋体>王会解》载:“仓吾翡翠.” 《越史丛考》曰:“仓吾为国,已早见于周也.” 原指居于西江中下游一带越人的一支.徐石松在《粤江流域人民史》中说:“仓吾乃古代的南蛮." </FONT></P>
<P><FONT face=宋体>关于"苍梧"一词的原意,我认为即是"撑船"一词的古越语音译,因为在现在壮语中"撑船"一词的发音与汉语"仓吾"的发音极为相似.而越人自古善于行舟.大家以为呢?</FONT></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8 23:33:25编辑过]

季人 发表于 2005-3-1 09:23:00

有意思!不过可能还需要更多的材料来支持你的猜想。
善于行舟的古越人分布范围恐怕很广,为什么惟独某地或某部落被称为“仓吾”?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5-3-1 17:11:00

我认为“仓吾”这个古地名,自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开始,其所指范围是有变化的,而且这个变化是随着中原人的向南推进而随之不断地向南变更的。这个推移的线路,应该是从长江中游及其彭泽湖(今洞庭湖及其周围)开始,直到秦汉时期所指的今天的西江中游地区止。在这大约3000年的时间里,集中指今天的湘南地区的情况是时间最长久的!所以,理解古仓吾所指的地望,应该以湘南为主!

季人 发表于 2005-3-2 09:4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南粤孤客</I>在2005-3-1 17:11:49的发言:</B>
    我认为“仓吾”这个古地名,自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开始,其所指范围是有变化的,而且这个变化是随着中原人的向南推进而随之不断地向南变更的。这个推移的线路,应该是从长江中游及其彭泽湖(今洞庭湖及其周围)开始,直到秦汉时期所指的今天的西江中游地区止。在这大约3000年的时间里,集中指今天的湘南地区的情况是时间最长久的!所以,理解古仓吾所指的地望,应该以湘南为主!</DIV>
<P>能否提供更多的资料来证明你的观点?</P>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5-3-2 21:14:00

<P>就当是一种假设吧,现在没有空做这些论证啊。</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3-2 21:38:26编辑过]

发表于 2005-3-19 23:21:00

苍梧原指九凝山一带,确有这种说法,但原先那里也是越人的聚居地啊!

僚人007 发表于 2005-3-21 01:15:00

<FONT face=宋体 size=2>确实有一定道理,值得我们的专家去研究研究</FONT>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怀疑"苍梧"一词来源于古越语"撑船"的音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