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民间舞蹈
[这个贴子最后由季人在 2003/08/26 01:58pm 编辑]<br><br>摘自www.gxnews.com.cn/news/20020918/whcl/113417.htm<p> 师公舞 壮族民间祭祀礼仪中由巫师(师公)戴木制面具扮神作舞的艺术形式。俗称“调(跳)神”、“调鬼”等。流行于桂中、桂西北一带。约于战国后期,随着楚国版图扩大而传入桂北地区,并与土著的骆越文化相互融汇,演变成包括舞蹈、民间文学、音乐、民俗、戏剧和巫术宗教等复杂内容的“师公文化现象”。唐宋以后,受到道教的影响,逐步形成了民间宗教组织。从业者自称为“梅山教”道师,奉唐、葛、周为始祖,借用道教的法事仪式,为民间画符祈禳。此外,还供奉许多道、佛教神 及地方神灵,名目繁多。以神命舞,如“莫一大王舞”、“三元舞”等,尤以独舞形式最为典型。亦有双人舞、三人舞、群舞和带有一些简单情节、人物的戏剧雏形。师公舞语汇丰富,动律特征是:膝部颤,胯部扭,下身晃,腕部绕,是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舞蹈。 <p> 打砻舞 壮族民间舞蹈。又名打榔舞、舂米舞。流行于平果、大新、天等、宁明、德保县一带。以男女10余人相对而立,手持舂杵,围着一木制长方形臼槽,以明快的节奏作舂米动作,时而转身换步,时而对敲杵杆,时而将杵叩击臼边或内槽,配以欢快雄健舞步。风格粗犷朴质,富有生活气息。此舞源于古代“舂堂”习俗。据唐刘恂《岭表异录》载:“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后来发展成为表演性的自娱舞蹈。 <p> 铜鼓舞 壮族民间舞蹈。流行于桂西红水河沿岸。一般在喜庆丰收和有红白喜事时表演。在春节和“蚂 节”活动中尤为盛行。参加跳舞者数人至数十人不等。舞蹈者或手挥雨帽,或敲打竹筒,或撞击皮鼓,并不时对唱山歌。舞步随着伴奏铜鼓亢奋激扬的鼓点节奏变化。节奏简洁明快,动作强劲威武,场面热烈壮观。 <br> <br> 春牛舞 壮族传统舞蹈。春节期间由春牛队到各村逐户贺年表演。流行于南宁市郊区及邕宁县。旧时从农历正月初二至二月初二(个别村至三月初七),是当地传统的“会客节”,由各村安排日期,请春牛队表演。其形式有独脚春牛、两脚春牛和四脚春牛3种。独脚春牛表演时由八音、锣鼓开路,1男青年用竹篙将竹扎纸糊的牛高高举起,边走边舞;随后是几名或十几名化妆的茶公、茶娘。表演时,先在鞭炮声中舞动春牛,接着由茶公、茶娘手持花篮、彩扇边歌边舞。演唱内容有农事歌、恭喜歌及赞颂好人好事、抨击坏人坏事的歌。两脚春牛是在1块大布的一端缀上1对黄牛角,表演时由1人持牛角置身布下舞动,其整个活动方式与独脚春牛相同,但茶公、茶娘仅3男2女,且为单纯的歌舞,动作比较简单。四脚春牛形若舞狮,由两人套上牛头牛身道具表演耕作过程。春牛队往各家各户贺年毕,到村头空旷场地表演春牛戏,由茶公、茶娘扮演各种角色,有相对固定的套路。 <p> 火龙 桂西德保、靖西县一带壮族春节游艺活动形式,又称烧龙。正月初二,舞龙队先往龙神庙举行开光仪式。当晚开始,即举彩灯、敲锣鼓逐街舞龙拜年。届时,整街各户燃放鞭炮送红包,并用特制的烟花追逐烧龙,烧得越猛,越示吉祥。顿时,巨龙在五彩缤纷的烟火中翻腾飞舞,场面热烈壮观。烧龙活动持续到元宵之夜。最后还要举行“宰龙”聚餐,结束节庆。 <p> 高台舞狮 田阳县一带壮族传统文体活动。又名狮子上金山。在节庆活动中举行。高台(金山)是用普通长凳交叉重叠而成,不用任何东西加固。通常有10余层,高八九米。舞狮时,由1名表演者引狮,2名舞狮者从地面沿着重叠的长条凳拾级而上。到顶部后,表演高台挨脚、金鸡独立等高难惊险动作,然后拾级而下。很受广大观众欢迎。 <p> 舞象 德保县一带壮族传统游艺活动形式。一般在春节期间举行。壮族视大象为吉祥物。当地艺人用铁线和竹片编扎装裱制成大象模型,背上放朵纸扎大莲花,脚下安装带轮子的底座。舞象时,一对模拟大象披红挂彩,化妆的童男童女分别坐在象背的莲花上,后面跟随着人扮成的4只小象,在管弦吹奏的“八音”乐曲中沿街游行,欢庆春节,祝祷丰年。舞象源于古时岭南多象。壮族先民用象作生产工具,有象舞象耕习尚。 <p> 采茶舞 壮族民间舞蹈。流行于南宁、百色等壮族地区。在传统节日或农闲时节进行表演。内容主要是表现一年的农事活动。舞者为1~2名茶公,4或8名茶娘,手持彩扇、兰花灯、手帕,由茶公领着众茶娘边歌边舞。茶公动作随意、轻佻,表情风趣、幽默;茶娘舞步轻巧灵活,情绪热烈欢快,富有生活情趣。伴奏乐器有小鼓、锣、钹、笛子、胡琴、唢呐等。 <p> 绣球舞 壮族民间舞蹈。主要流行于德保、靖西、田东、田阳、龙州、天等、大新、都安、马山等县。是舞蹈和体育娱乐融为一体的活动形式。每逢春节是“三月三”歌圩,壮族青年男女对唱山歌表达爱情,如情投意合,女青年则将布鞋、毛巾等礼品系在绣球上,抛给自己意中人。男青年得球后,亦将礼品回敬女方。抛绣球时,有转、摇、抛、接球四个舞蹈动作。此种活动形式,宋代就已盛行。 <p> 蚂拐舞 壮族民间宗教舞蹈。主要流行于东兰、巴马、凤山、天峨等县。是当地壮族群众在正月传统“蚂拐节”(又叫蛙婆节)中祭祀蛙神的系列舞蹈。届时,在村寨东面的场地上安放好蚂拐(青蛙)的花桥,两旁分别插画有龙、凤、虎、青蛙及六畜图像的小彩旗。花轿正前方悬挂着四面铜鼓,侧面为锣鼓和唢呐手组成的乐队;铜鼓的正前方又安置两面皮鼓。数十位青少年有的装扮成青蛙,有的戴上各种神灵面具,有的扮成农夫村妇,鼓乐声中,按程序表演皮鼓舞、蚂拐出世舞、长板敬蚂拐舞、拜铜鼓舞、征战舞、耙田舞、拔秧舞、插秧舞、打鱼捞虾舞、纺纱织布舞、庆丰收舞。人们藉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并为年庆共乐。 <p> 板鞋舞 壮族民间舞蹈。亦称“三人板鞋舞”。据传明嘉靖年间,广西那地、南丹、东兰、田州、归顺等地的 兵集结那地州操练,土司罗武杰见来自各州的将士人心涣散,军纪松懈,为了严明军纪,提高战斗力,便经常组织3人缚腿赛跑,优胜者赏。后罗武杰随瓦氏夫人赴江浙抗倭,获胜而归。那地州的壮民为颂扬罗氏功绩,举行盛大的龙灯庆功会,并表演了缚腿赛跑活动。咸丰年间,罗氏十三世孙罗腾皋袭任土司后,为弘扬祖绩,把3人缚腿赛跑改为3人穿板鞋比赛,深受群众喜爱而流行至今。 <br> 一般由两三人共穿1米多长的板鞋行走,有的还手舞彩扇,脚踏鼓点,步伐协同,配合默契,花样可自由编排。 <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