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20 06:43:00

[灌水]今年三十晚不回家!

<P>    长大了,过年的味道越来越淡了;
    几年了,过年都没有新衣服穿了;
    两年了,年三十晚都没有回家了,
    今年,我还是决定三十晚不回家!

    三十晚不回家,其原因,除没有意思之外,还有:
    1、不再得封包钱;
    2、懒!
    我们村子是种甘蔗大户,离糖厂又近,每到年关,从腊月廿八——大年初三,糖厂都是安排我们村砍甘蔗进厂。——我们村的人特别勤奋(毕竟是宜山小康第一屯嘛!),不怕苦,不像别村的人,腊月廿五就不干活了,吃喝到大年初十。大年三十晚上约19点,运甘蔗的卡车就进我们村,喇叭响个不停,催我们来装甘蔗。运甘蔗的司机在这几天拉甘蔗进厂可以得很多红包,所以他们吃完饭就马上来拉甘蔗。到这个时候,我爸就会说:有子何必父向前!你们几个去吧!……我和我弟就出门装甘蔗。不是一车两车的事情,而是五车六车的问题,一车就是二十来吨,十来个人装,装完,天也亮啦!烦!又不得钱!
    3、还是懒!
    我们家的表姐表妹特别多!而且最近几年都嫁了,过年时候都来拜年,我们老妈会给她们白馍!
    那么舂馍的任务就是我们几个兄弟了,老爸啊伯父啊叔叔啊,见我们都大了,不再理这个事情了!上百斤的糯米,叫我们舂,不累啊!我们不回家,这个事还是老一辈他们自己做吧!呵呵!
    不过,白馍还是真的好吃!
    4、外面的世界好玩!
    不像是在村里,年年打篮球比赛(从我懂事那时起都是这样),而我们村年年又是冠军!
    不好玩!!</P>
<P>

</P>

莹丽 发表于 2005-1-20 09:20:00

莫忘日俄战争:历史不容忘却,中国必当自强

<P>“舂”,是不是用石磨磨米的意思?这,挺有趣的呀。</P><P>你也够赖了,你父母一年做到头,你过年也不回去帮帮忙,那怕是刷刷锅洗洗碗,你父母也很高兴啊。</P>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5-1-20 09:26:00

这是至今在我们家园里读到的最可爱的第二篇散文(第一篇是老翁的〈初恋老婆〉)!

Duhhenj 发表于 2005-1-20 09:27:00

<P>小鬼,不懂事了吧<img src="http://www.rauz.net/bbs/Skins/default/topicface/face17.gif"> </P>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5-1-20 09:32:00

“舂”,不是磨,而是用木杵往石臼或者木槽里捣(挖)。这个词确实很难解释啊!尽管大家都很熟悉这个动作,总感觉自己说得很别扭,还是请很内行的老怪和浪人贝侬来指正吧!

越僚 发表于 2005-1-20 09:51:00

在外偷懒,呵呵,拉出去打屁股---如果是在外谈恋爱为老爸老妈抱孙子做准备就免了。

莹丽 发表于 2005-1-20 10:05:00

“舂”,不是磨,而是用木杵往石臼或者木槽里捣(挖)。——这么说我明白了,小时候在我外婆家见过也玩过,石磨是一个人转,另一个人在旁边加米,两人要配合默契,要不很容易把米碰倒了;“舂”是把米全放到石臼内,人站在木杵的另一头用脚踩,这个是利用杠杆原理,可以省力,“舂”不用两人同时做,一个人也可以完成。

三寒四温 发表于 2005-1-20 18:17:00

我和楼主的心态不一样,我一年都在外面,过年的时候要回家的。今年特想家,今天特想过春节,今年要回去陪父母。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20 18:24: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莹丽</I>在2005-1-20 10:05:24的发言:</B>
“舂”,不是磨,而是用木杵往石臼或者木槽里捣(挖)。——这么说我明白了,小时候在我外婆家见过也玩过,石磨是一个人转,另一个人在旁边加米,两人要配合默契,要不很容易把米碰倒了;“舂”是把米全放到石臼内,人站在木杵的另一头用脚踩,这个是利用杠杆原理,可以省力,“舂”不用两人同时做,一个人也可以完成。</DIV>
<P>你错了,舂馍和舂对是不一样的!
<P>用两个木杵舂的坎(坎就是你讲的石臼),是活动的,可以搬来搬去,
<P>而<FONT color=#ff0000>“舂”是把米全放到石臼内,人站在木杵的另一头用脚踩</FONT><FONT color=#000000>的坎,是固定在一个地方,</FONT>
<P>这个坎不是用来舂馍的,是舂米啊舂花生等东西的,这个过程叫舂对!
<P>舂馍必须有三个人以上五人以下,两个人舂,一个或者两个人揉或捏馍,一个人给馍上色(这个色一般是红色)。
<P>舂馍很费力,两个舂的人各执一根木杵,一起一上一下地舂,很讲技巧,不然不但吃力,而且舂出来的馍质量也不好。关于技巧,我是没有的,经常挨我妈妈骂,说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不会用力,一下子就没有力气了。我见我叔叔他们,舂一天都不累,这家完了,又到那家。
<P>呵呵!我最喜欢吃刚舂出来的馍!</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20 18:3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莹丽</I>在2005-1-20 10:05:24的发言:</B>
“舂”,不是磨,而是用木杵往石臼或者木槽里捣(挖)。——这么说我明白了,小时候在我外婆家见过也玩过,石磨是一个人转,另一个人在旁边加米,两人要配合默契,要不很容易把米碰倒了;“舂”是把米全放到石臼内,人站在木杵的另一头用脚踩,这个是利用杠杆原理,可以省力,“舂”不用两人同时做,一个人也可以完成。</DIV>
<P>没有挖的动作的,也没有掏的动作,
<P>有砸的动作,用木杵的一头砸馍,或者说捶,
<P>也有绞的动作,用木杵绞馍,
<P>还有挤的动作,这个我不知道怎么说了!</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20 18:35:00

[转帖]自然环境对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逐鹿中原的影响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三寒四温</I>在2005-1-20 18:17:29的发言:</B>
我和楼主的心态不一样,我一年都在外面,过年的时候要回家的。今年特想家,今天特想过春节,今年要回去陪父母。</DIV>
<P>今天我回家了,老爸讲,今年甘蔗少,都养蚕了,过年不用装甘蔗车啦。
<P>你看情况回来就回来。我给一包蓝红河给他,不说什么。
<P>吃完饭我又出来,我想动员我弟他们回去!</P>

daiwei 发表于 2005-1-20 23:03:00

早该回去了!!!!

莹丽 发表于 2005-1-21 11:57:00

<P><FONT color=#bb4474>舂馍和舂对是不一样的!</FONT></P><P>我也只见过像你所说的“舂对”,“舂馍”没见过,你是不是这些拍成照片贴上来,让大家了解了解!</P>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21 12:10:00

我穷啊!我没有相机啊!

清风客 发表于 2005-1-21 15:02:00

赶紧带个媳妇回家去过年吧散人。

山谷散人 发表于 2005-1-21 19:46:00

<P>你帮我介绍啊!</P><P>成了我帮你买一双好鞋子!</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灌水]今年三十晚不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