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关于秦征越人的记载
<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3-1/12_3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淮南子·人间训》 <p>三十三年,…………又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一军塞镡城之岭,一军守九疑之塞,一军处番禺之都,一军守南野之界,一军结余干之水。三年不解甲 弛弩。使监禄无以转饷,又以卒凿渠而通粮道,以与越人战。[转帖]锡伯族文字在开放中传承
《过秦论》赞秦征越人 <p><br>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p> (选自贾谊:《过秦论》) <br> 《中国民族政策史鉴》关于秦征越人的记述<p><br> 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派尉屠睢统帅50万大军向百越发动了全面的、大规模的军事进攻。进攻的部队共分五路:一路由今江西省的余干县顺水东向,攻取东瓯和闽越;另两路取南越,其一循今南昌,经南康、逾大廋岭进入广东北部,其二循今天长沙、经骑田岭抵番禺(今广州);另二路入广西境,一路由今天湖南的宁远县过萌渚岭,入今广西贺县,一路从湖南靖县西南经越城岭入今桂林1。在向南方进军的过程中,秦军势如破竹,但在广西境内却遭到了瓯骆的顽强反抗。在相持中,为了解决军粮运输问题,秦始皇派御史监史禄“以卒凿渠,而通粮道”2,负责修渠工程。史禄汇集军民中丰富的经验,在湘水和漓水最近的地方(今广西兴安县城南)开渠,利用灵河的原有河道,筑大小天平坝拦河,分湘江入漓水。这个名叫灵渠的运河,不但在当时便利于运兵转饷,对最终征服岭南创造了条件。而且客观上也促进了南方民族地区的开发。 <p> 徐杰舜 韦日科主编:《中国民族政策史鉴》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p><br>以上三篇文章是收集、整理而成的,只想让众贝侬对历史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鞭策我们的同胞在复兴大道上奋勇前进。 从图上看,秦朝的领土还包括今天的越南一部分哩! 秦征百越和中原人民向百越地区的迁徙<p>公元前2—前1世纪,百越仍广泛散处在华南各地。《汉书·地理志》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②,表明自宁绍平原直到广西盆地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是种姓各异的百越居住地。当时在从今浙江、福建、台湾、安徽、江西到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各省这广大的东南弧形地带中,分布于越、东瓯、闽越、东鞮、扬越、南越、西瓯、骆越、滇越等各个越人集团。尽管名称各异,居地不同,其后的融合、分化、发展的经历也不一样,但是亦有一些诸如使用铜剑、铜鼓,擅长造船操舟,断发文身,奉龙蛇为图腾等大体相同的传统文化和生活习俗。这与其后演变为壮侗语族的各民族,在传统文化上有着一定的同一性,是密切相关的。<p>公元前222年(秦始皇二十五年)秦始皇赢政派王翦定荆江南地,降越君,置会稽郡。次年,天下初定,全国分建36郡。大约在公元前218年(秦始皇二十九年),③秦始皇为了扩大统治地区,获得岭南越地闻名已久的特产犀角、象齿、翡翠和珠玑等物。派尉屠睢率兵50万,分成五军,进击岭南。面对秦大军压境,越人进行了顽强的抵抗。逼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形成了相持局面。<p>在南征越人的过程中,秦始皇为了解决劳师费日的粮饷补给问题,派监禄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城附近和大榕江镇之间开凿灵渠,支分湘水,连接漓水,建设起全长34公里,由铧嘴、大小天平、南北渠道、秦堤和陡门等部分组成的完整水道工程体系。铧嘴前锐后钝,形如犁铧,用以分流海阳江水量,使其三分入南渠,合于漓江;七分入北渠仍归于湘水。大小天平为铧嘴后的人字形大坝,左边一撇称大天平,右边一捺称小天平。大天平接近东岸一端,与北渠渠口相连,小天平接近西岸一端,与南渠渠口相接。大小天平坝既可拦水,借以提高海阳江水位、又可滚水过坝,使洪水期的江水可以泄入海阳江故道中江,避免水患。陡门是提高水位、用于过船的船闸,为唐代宝历年间及以后所逐步增修,便于船只的航行。灵渠这一人造河渠工程,沟通了越人地区的湘、漓二水,使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得到连接。它远远超出秦始皇原来开凿灵渠的意图,为南方越人地区的开发,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p>在相持阶段中,秦军曾杀越人西呕首领译吁宋,于公元前214年(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陆梁地。④于岭南置桂林、南海、象郡三郡。但越人不降,散处原野树丛,坚持对抗。秦军旷日持久,粮食乏绝,士卒劳倦。加以夏日暑热,霍乱痢疾流行。越人采用夜间突袭的方法,杀秦将尉屠睢,使秦军伏尸流血,以大败告终。秦始皇为了稳定岭南越地局势,乃以任嚣为南海尉,赵佗为龙川令,领因罪被流放的犯人等50万之众,留守岭南。并答应岭南官兵的请求,从中原征调15000名未婚女子,“以为士卒衣补”,⑤使之与守戍将士成婚定居,繁衍后代,这是古代中原人口向岭南地区规模较大的一次迁徙。<p>从中原迁来岭南越地的壮年男女,男子披甲从事征战的军事生活,妇女担负繁重的后勤工作,“苦不聊生,自经于道树,死者相望”⑥。同时,秦始皇还从中原地区强迫大量劳动人民迁来岭南,与越人杂居共处。从中原地区迁来的百姓,是最早的大批移民,构成了岭南最早的汉族居民。有的也融合于越人之中,成为越人的一部分。前来实边的中原人民带来了中原的文化与先进生产技术,不仅与当地的越族一起,胼手胝足,开发了华南地区,而且还传布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交流。<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