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关于木邦宣慰司的问题
<P>明时木邦宣慰司的统治者是什么民族?(掸?缅?)</P><P>主要居民是什么民族?</P> <P>我的民族!!!</P><P>明朝三征鹿川 说的就是 现在的瑞丽(云南瑞丽)傣语“勐卯”</P><P>这一地区都是我族先祖 征战只地!</P> <P align=center><FONT size=4><STRONG>勐卯果占壁<br>(东周至南宋)</STRONG></FONT><br> </P>
<P> 东周灵王十四年 (公元前568年)<br> 据传根仑、根兰以南卯江河谷为中心,建立部落组织。<br> 东周威烈王二年 (公元前424年)<br> 南卯江畔的傣族先民,开始进入部落时期<br> 东周灵王五年 (公元前364年)<br> 据传,傣族“国王”统一各部落,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建都喊萨(今瑞丽喊沙)。国号“勐卯果占壁”,俗称“勐卯王国”。<br> 西汉武帝元狩年间 (公元前122~前117年)<br> 汉武帝遣使求通身毒道,为昆明之属所阻,终莫得通。但闻其西千余里有“乘象国。”是时,“勐卯国”勃兴。<br> 东晋永和四至十年 (公元348—354年)<br> 《华阳国志》载:哀牢地有南里,南涪之名。其地特产翡翠,孔雀。<br> 东晋哀帝兴宁二年 (公元364年)<br> 南卯江(今瑞丽江)傣族部落首领召武定通过战争,统一了这一地区各部落,组成<br>部落联盟)建都城于雷允(今瑞丽弄岛之雷允)。<br> 唐太宗贞观十二年 (公元638年)三月二十二日<br> 为勐卯傣族“萨戛历”(亦称“祖葛历”或“小历”)纪元之始。<br> 唐玄宗先天二年 (公元713年,萨戛历76年)<br> 藤弯(夸腾冲)城南勐卯地有些乐城(今姐勒),又西有拔熬河城。</P>
<P>唐代宗宝应元年 (公元762年,萨戛历125年)<br> “等贺相”(南诏)封混等为勐卯王,并率部分皇亲国威,以及工匠,百姓和卫队护<br>送混等夫妇回勐卯就职视事,命在等贺修建工宫和王城。<br> 唐德宗贞元十年 (公元794年, 萨戛历157年)<br> 有芒冒部(为勐卯之谐音),在南卯江畔居住,楼居,元城廓,衣青布裤,藤蔑缠<br>腰,红缯布缠发髻、妇人披五色娑罗笼、孔雀巢人家树上,象大如水牛、俗养象耕田,仍<br>烧其粪。<br> 同年,南诏王派兵取越髅,置软化府,在勐卯设些乐城(今姐勒)。<br> 唐文宗大和八年 (公元834年,萨戛历197年)<br> 混等卒,在位72年。召混鲁继承王位,仍建都等贺。<br> 五代后梁乾化四年 (公元914年,萨戛历277年)<br> 召混鲁去世,召混来继承王位,在位36年。<br> 五代后汉乾佑三年 (公元950年, 萨戛历313年)<br> 召混来去世,无子继承王位,村寨的事务,由“陶曼”、“陶勐”主持。<br> 五代后周显德元年 (公元954年,萨戛历317年)<br> 陶勐岛列和陶勐岛罕弟兄,从勐熙勐翰迎奉十三位官种回兴威首府勐独。公元955<br>年(萨夏历318年)混岛昂仑被分往勐卯主事,管理勐卯等地区。<br> 五代后周显擅二年 (公元955年,萨戛历318午)<br> 混岛雅鲁回家乡勐卯垦殖开拓。<br> 北宋至和三年 (公元1056年,萨戛历419年)<br> 蒲甘王洛拉塔到等贺相京城迎佛牙。返回路过勐卯时,混岛雅鲁将孙女佐曼腊公主<br>嫁洛拉塔为王妃。<br> 南宋淳熙三年 (公元1176年,萨戛历539年)<br> 雅鲁家族最后—·个“召”王去世,无子嗣继承,众臣齐集商议,到允相缄求官,召弄派芳罕到勐卯为王。</P>
<P>(资料来自《瑞丽市志》)</P> <P align=center><B>麓川政权</B></P>
<P align=center> (南宋至明代) </P>
<P> 南宋宝佑四年 (公元1256年,萨戛历618年)<br> 芳罕即位为勐卯主,建允外缄,坐镇勐卯。其后迁都棒罕。<br> 同年,等贺相文叠哈皇帝的公主被虎仿害,皇帝下诏追捕猛虎,猛虎逃往傣族地,被百姓设陷井、地弩捕获,芳罕带虎朝见皇帝,文叠哈赐芳罕名谬蚌,并颁发大方印和圆头印各一颗。<br> 元至元十二年 (公元1275年,萨戛历638年)<br><br> 由滇人缅之道由天马关出,谓之入缅西南路,由勐卯至南坎经天马关,以达江头域。<br> 元至元年十三年 (公兄1276年,萨戛历639年)<br> 升金齿安抚司为金齿宣抚司,立金齿六路,建六路总管府,勐卯被建为麓川路,以芳罕为麓川路总管。<br> 同年 刀两龙之子刀补瓦继承父位,五年其弟伊拉腮统帅勐唪百姓及勐卯弄兵丁攻其兄,大战干勐遮,不胜退去。<br> 元至元二十一年 (公兄1284年,萨戛历647年)<br> 宗王相吾答儿征缅,自将一军往骠甸(今缅甸南坎一带)经抵其国,拔江头城,获其锐卒万人。<br> 元至元二十四年 (公兄1287早,萨戛历650年)<br> 马可波罗随元军征缅,从保山、腾冲南下粱河,沿杨柳河过罗》坝,到杉木笼,过陇川经勐卯后,出汉龙关赴缅甸,将其在金齿地区的见闻记于《马可波罗游记》第四十九,五十两章。<br> 元至元三十一年 (公兄1294年,萨戛历657年)<br> 芳罕去世,无子继位,波勐立二公主南玉罕良继承王位。为勐卯主,建都南博。并改京都名为“允南玉”。<br> 元至大三年 (公元1310年, 萨迦历673年)<br> 南玉罕良执政16年去世,勐卯无主,“波勐”商议,迎回被芳罕赶出宫的小王妃召南宛母子三人回宫,并拥立其二子混依翰罕为最高首领“萨玛达”,正式承袭勐卯王位,并以猛虎曾跃过头顶而自号“思汉法”,建都允姐海。<br> 元仁宗皇庆元年 (公元1312年,萨戛历675Ye)<br> 思汉法征百万民工筑城建新都,故把新筑之城命名为“允姐兰”,作为勐卯国之新京都。<br> 同年,思汉法与附近傣族诸王结盟,派使臣前往邀请允相姐,勐英以及各勐,到勐卯新都姐兰议事。勐英混傣博坚辞不来,遂发兵攻破勐英都城允兰。召傣蚌父子派代表求和,献大象等物。勐英一带地遂归思汉法领地。<br> 元皇庆二年 (公元1313年, 萨戛历676年)<br> 思汉法派出10人使节团前住勐密、景老,请召傣恒、召傣盖、召傣道、召傣丁、混三旺等弟兄前来姐兰议事,召傣恒等拒邀杀来使,调军直入勐卯坝尾,思汉法闻报,命军队反击,直抵勐滚,召傣恒出象1000头与思汉法300头象大战,勐密军覆没,召傣恒逃跑,“波勐”、“混干”前往勐卯营中求和,并派人到允准果刺杀召傣恒,献其妻室儿女以降。<br> 元延佑二年 (公元1315年, 萨戛历678年)<br> 思汉法委任召傣盖为勐密“召”,并定期向勐卯纳贡。<br> 元延佑三年 (公元1316年,萨戛历679年)<br> 思仅法率大军40万,向内地扩张,是时耿马胡岛法乘机出兵勐卯,坐镇勐卯的“混干”、“波勐”调军反击,在底麻、腊龙大败耿马军,胡勐法在战乱中被杀,其军溃逃。<br><br> 同年,思汉法大军直抵勐熙:要求9S领地和百姓。皇帝闻报传旨:所请应予照准,可将勐熙以西之地,蝎思汉法管辖,望各守疆界,和睦相处,以免祸端。<br> 元延佑四年 (公元1317年,萨戛历680年)<br> 思汉法接旨,班师返勐卯。回师东进,征服景迈、景线、景栋、景洪、腊门、腊光等地。其后又击败法思董,法思董降,称臣纳贡。年纳金l拽(音zhuai,傣族地区重量单位,1拽等于1.5kg),银4拽,象2头。<br> 同年,大“波勐”“庄色”岛翰闷卒,思汉法命勐密召傣恒之子混补罕为“庄色”,赐名岛汉勐。<br> 元延佑五年 (公元1318年, 萨戛历681年)<br> 勐英混傣博派人到勐卯,为三子召半峦求取召傣恒之女南月恒为妻,思汉法应允婚事,并命召半峦至兴成为允独“召”。<br> 同年 思汉法起兵90万,以胞弟混三弄为总兵,刀思云,刀帕洛、刀思汉盖等为大将,率兵西征,直抵勐卫萨丽首府,见地广人众,兵强马壮,改强攻为智取,勐卫萨丽举国降、召混三弄班师回国,勐卫萨丽派“混干”、“波勐”组成使团,携金银贡品,到勐卯称臣纳贡。<br> 同年 召三弄大军回勐广,受刀思云,刀帕洛馋言陷害,饮思汉法特使所赐毒酒自尽。<br> 元至元三年 (公元1337年,萨戛历700年)<br> 元军与麓川军战于三台山,元军败。<br> 元至元六年 (公元1340年, 萨戛历703年)<br> 麓川思任法兼并勐养地。<br> 元至正二年十二月 (公元1342年, 萨戛历705年)<br> 赐云南省参知政事不老三珠虎符,以兵讨思汉法,在4年战争中,元朝两易统帅,征讨无功,只得改用招抚之法。<br> 元至正六年六月 (公元1346年, 萨戛历709年)<br> 朝迁以麓川思汉法独踞一方,侵夺路甸,命亦都浑为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往讨,秋九月丁女,招谕思可法遭拒,元派兵征讨,未果。<br> 元至正七年 (公元1347年,萨戛历710年)<br> 命元帅述律遵道往谕,不久命平章玫事亦都浑带兵讨伐,事久无功。<br> 元至正八年 (公元1348年,萨戛历711年)<br> 麓川思汉法吞并诸路,元帅搭失把都征讨不克。<br> 元至正十五年 (公元1355年,萨戛历718年)<br> 思汉法遣子莽三入朝贡方物,输情款,纳贡赋,奉正朔,元置平缅宣慰司羁糜之。<br> 明洪武二年 (公元1369年,萨戛历732年)<br> 思汉法卒,于思并法继承麓川主,在位8年卒。<br> 明洪武三年 (公元1370年,萨戛历733年)<br> 朱元璋闻勐卯有大白象,备重礼命差官求取。麓川主献白象和九色珠宝,百两赤金,万两百银,lo颗宝珠,15头大象,命人送往南丸明帝酬还金银彩缎等物。<br> 阴洪武六年 (公元1373年,萨戛历736年)<br><br> 朱元璋遣田严等诏谕麓川,道阻不达。<br> 明洪武十—年 (公元1376年,萨戛历741年)<br> 于思洪法立,迁居梅色弄,在位1年,被从父昭肖法杀之自立。<br> 明洪武十四年 (公元1381年,萨戛历744年)<br> 昭肖法被盗杀,族人立其弟思瓦法为麓川主,以姐兰为根据地,统兵入南甸,其部<br>属达鲁方等拥立思伦法为麓川主,井杀思瓦法于外。<br> 同年 朱元璋命傅友德、兰玉、沐英统军征云南,翌年,云南平,时麓川强大,30<br>万远征大军留住云南,以防麓川。<br> 明洪武十五年 (公元1382年,萨戛历745年)<br> 明军入云南取大理下金齿,思伦法降,明置平缅宜慰使司,以思伦法为宜慰使。改<br>木邦路为木邦府,改云远路为云远府,改孟定路为孟定府,改镇西路为镇西府,改威远<br>蛮棚府为威远州,改镇康路为镇康府,以上六府,后均为麓川兼并。<br> 明洪武十六年 (公元1383年,萨戛历746年)<br> 朱元璋旨谕傅友德:云南不可不备,若思可法不必备,大军可回。<br> 明洪武十七年 (公元1384年,萨戛历747年)<br> 改平缅宜慰使司为平缅军民宜慰使司,以思伦法为宜慰使。八月,改麓川平缅宜慰<br>司。<br> 同年,思伦法遣部酋刀令孟献方物,上交元朝所授宣慰司印。<br> 明洪武十八年 (公元1385年,萨夏历748年)<br> 思伦法以兵占景东,揭开了明朝与麓川战争的序幕。<br> 同年 十二月,平缅宣慰使思伦法率众10余万攻取景东,土知府俄陶领千百夫长:万余迎击,俄陶兵败,率其民千余户避于白崖川。都督冯诚率师击之,时值大雾,忽遇麓川军,明军失利,千户王升战死。<br> 明洪武十九年 (公元1386年,萨戛历749年)<br> 朱元璋敕车里说:“簏川平缅宜慰,咨肆强暴,吞并地方,当为尔车里之患。”<br> 明洪武二十年春 (公元1387年, 萨戛历750年)<br> 遣通政使司经历杨大用赏白金500两,文绮20匹,为嘉奖其抗击思伦法,赐景东府俄陶。<br> 明洪武二十一年 (公元1388年, 萨戛历751年)<br> 置麓川宜慰使司,以思伦法为宣慰使。思伦法乞于麓川下加平缅二字,仍改为麓川平缅宣慰使司。<br> 同年 麓川思伦法领兵向东,兵至马龙他朗甸(今墨江县境)之摩沙勒寨,沐英遣都督宁正率军迎战,思伦法又派部酋刀思郎集结15万众,战象百头,由景东转攻楚<br>雄、沐英牢精兵1.5万人,与麓川军激战于定边(今南涧县境),斩首2万,生擒万余。获47象,麓川军败退。<br> 明洪武二十二年 (公元1389年,萨戛历752年)<br> 思伦法战败乞罪,朝迁命通政使司经历杨大用出使麓川,问思伦法内侵之罪,令躬<br>修臣礼,思伦法以象,马、白金、方物入贡谢罪,大用复令思伦法追获云南逃去叛贼2 人,把事刀斯郎等137人。<br> 同年 诏福建右参政王纯持节抚谕麓川平缅宣慰司,思伦法赠以全贝。<br> 明洪武二十七年 (公元1394年,萨戛历757年)<br> 遣京卫千户郭均美出使麓川,赐麓川平缅宜慰使思伦法公服,金带、幞头,象笏等<br> 物。<br> 明洪武二十八年 (公元1395年,萨戛历758年)<br> 缅国王卜刺浪遣使桑乞刺查贡方物,言思伦法屡出兵侵夺其境上,朱元璋谓朝臣<br> 曰:“远夷相争,盖其常事,然中国抚驭四夷,必使之无事,当遣使谕解之。”<br> 明洪武二十九年 (公元1396年,萨戛759年)<br> 朱元璋遣李思聪,钱古训出使麓川及缅国,李、钱二人先至缅国,开读朱元璋给缅<br> 王诏书。后又折至麓川宣渎给思伦法诏书,谕与缅结好,晓睦邻友好之大义。二人回南<br> 京后,将在麓川见闻写成《百夷传》一书,呈送朱元璋,大受嘉奖。<br> 明洪武三十年 (公元1397年,萨戛历760年)<br> 麓川刀干孟逐其宜抚思伦法,刀干孟攻陷定宜慰司,思伦法走腾冲,刀干孟又攻腾<br> 冲,思伦法携家眷逃昆明,西平候沐春遣人护送到南京陈述其情。<br> 明洪武三十一年 (公元1398年,萨戛历761年)<br> 思伦法至昆明,沐春送往保山,使人诏谕刀干盂,不从,遂遗左将军何福、瞿能发<br> 兵注讨,过高黎贡[U直抵南甸,刀干孟据险坚守,何福军粮械俱厚,告急沐春,沐春串<br> 轻骑渡怒江,驰骑进击。刀干孟兵败请降,朝廷不许,命休春进讨,时沐春卒,朝廷再<br> 命何福住讨,擒斩刀干孟。思伦法返麓川,仍为宜慰。<br> 明建文元年 (公元1399年,萨戛历762年)<br> 思伦法卒。被兼并的傣族各部纷纷脱离麓川自立,明朝借机建立各地土司政权。<br> 明建文四年 (公元1402年,萨夏历765年)<br> 析麓川地置勐养,孟定、木邦三府及威远、镇沅二州。<br> 明永乐元年 (公元1403年,萨戛历766年)<br> 析麓川地,设者乐甸、大候、干崖、湾甸、潞江长官司。<br> 同年 明朝滇缅珠宝贸易道,分东、西两道,东道出勐卯至南坎而下,经木邦入孟<br> 密,均宝石厂所在地。<br> 明永乐二年 (公元1404年,萨戛历767年)<br> 遣内官张勤赐麓川思行法彩巾、纱罗等物。同年,再遣使赐麓川诰印、冠带、袭<br> 衣。是年,设腾冲千户所,镇慰勐卯等地。<br> 明永乐三年 (公元1405年,萨戛历768年)<br> 析麓川地置孟艮御夷府。<br> 明永乐四年 (公元1406年, 萨戛历769年)<br> 析麓川地置孟连长官司,以刀拜宋为长官。<br> 同年 派遣内官云仙出使麓川。<br> 明永乐五年 (公元1407年,萨戛历770年)<br> 析麓川地置促瓦、散金二长官司。<br><br> 同年 麓川,缅甸仇杀,使人谕之不从。俭事周彦奇单骑深入。宣布国威,谕以祸<br>福,调解矛盾,双方和解。<br> 明永乐六年 (公元1408年,萨戛历771年)<br> 又遣内官云仙敕谕麓川平缅、赐锦衣,纱罗。<br> 明永乐七年 (公元1409年, 萨戛历772年)<br> 麓川思行法遣头目贡象马及方物,明遣云仙赐思行法文绮、纱罗。<br> 明永乐九年 (公元1411年, 萨戛历773年)<br> 麓川平缅宣慰使思行法遗头目贡象马及方物谢对内官云仙失迎礼罪,明成祖朱棣赦<br>之,复遣使赐思行法锦2匹。<br> 明永乐十一年 (公元1413年, 萨戛历775年)<br> 麓川平缅宣慰使思行法请以其弟思任法代其职,明成祖朱棣从之。<br> 明永乐十二年 (公元1414年,萨戛历776年)<br> 思任法遣使贡象6头马百匹及金银器皿。<br> 明洪熙元年 (公元1425年, 萨戛历788年)<br> 遣内官段忠,徐亮以明仁宗朱高炽即位诏谕麓川,并赐土官文币有差。<br> 明宣德元年 (公元1426年,萨戛历789年)<br> 思任法数侵南甸、潞江等处。<br> 同年 思任法出兵木邦,麓川、木邦各诉于朝,明廷遣使调解麓川,木邦互争疆界<br>事。<br> 明宣德二年 (公元1427年,萨戛历790年)<br> 遣内官云仙赐麓川思任法绒锦、纱罗布。<br> 明宣德三年 (公兄1428年,萨戛历791年)<br> 有勐俸酋思昂法进住勐卯弄,称曰:“遮兰景先”,抗拒明朝甚力,宣宗派大员商球<br>统兵伐之。<br> 同年 思任法出兵南甸,09冲、潞江等地掠占土地,云南请发兵问罪,明宜宗朱瞻<br>基差使臣往抚谕,令将所占土地归还各部。<br> 明宣德五年 (公元1430年, 萨戛历793年)<br> 麓川平缅贡象马方物,遣内官云仙赐官带,彩巾。<br> 同年 为防备思任法侵扰,朝迁将腾冲守御千户所改为腾冲州,任命土官千户张名<br>任知州。<br> 同年 思任法乘盂养内乱,出兵占孟养。<br> 六月 麓川,缅甸奏;木邦侵夺其地。降敕谕还之。<br> 明宣德八年 (公元1433年, 萨戛历796年)<br> 麓川平缅、孟定、孟连等地贡象马方物,遣内官云仙往抚,赐宁丝、沙罗、绒锦。<br> 明正统元年 (公己1436年, 萨戛历799年)<br> 思任法出兵,欲尽复其父所失故地、云南总兵黔国公沐晟奏:思任法侵占孟定府、<br>南甸等州,焚毁甸寨,诏黔国公沐晟相机剿抚。<br> 明正统二年 (公元1437年, 萨戛历800年)<br> 思任法侵夺南甸所属之罗卜思庄等278寨。沐晟遣官招之,不奉诏。<br> 明正统三年 (公元1438年, 萨戛历801年)<br> 思任法率大军入南甸,干崖、潞江,腾冲、金齿、孟定、湾甸等地。朝廷诏谕兵<br>部,派右都督方政、署都督签事张荣串兵进讨,调贵州都司赴云南,同时赦木邦宜慰司<br>使罕门法,劝其串兵会讨。<br> 七月 遣部属万余人占领潞江一带、沿江造船300艘,欲取云龙州。<br> 八月 遣部属入瓦甸,顺江,江东等处,并派将戌守。<br> 九月 大候知州刀奉议,孟连长官司招剐、刀坑盂起兵,与木邦共发兵10万,协<br>同征讨麓川,并赐以金牌信符。<br> 明正统四年 (公元1439年, 萨戛历802年)<br> 沐晟率兵同都督沐昂,方政统军怔麓川,与思任法大战于怒江岸,沐晟败绩,退回<br>保山。败推传至京都,朝廷遣湖广官军3万余人、贵州军1万人,四川军近万人星夜驰<br>赴云南增援,援军未至,沐晟已退兵楚雄,饮药而卒。思任法乘胜进兵景东、孟定、盟<br>连等地,杀大候知州刀奉议等千余人,攻破孟粕诸寨,孟连长官司诸处皆降。<br> 明正统五年 (公元1440年,萨戛历803年)<br> 明廷以沐晟弟沐昂任总兵,统兵再征麓川。是时,思任法正分兵取各地,明军乘机<br>擅怒江,取腾冲,下南甸,直抵陇川之胧把,麓川军断明军粮道,沐昂退至芒市,与麓<br>川军遭遇,明军大败,参将张荣战死,休昂仓惶逃归。<br> 明正统六年 (公元1441年,萨戛历804年)<br> 明廷命定西伯蒋贵,统兵讨麓川,兵部尚书王骥提督军务,以副总兵李安,参将宫<br>聚领四川,贵州兵,副总兵刘聚、参将冉保领南京、湖广兵,兴兵15万,分三路向麓<br>川进发,东路冉保率军由湾甸入镇康趋孟定,王骥、蒋贵串主力由保山渡怒江夺上江<br>后,会师腾冲,宫聚由下江趋夹象石会攻上江,麓川军集结江上严密防守,明攻2日不<br>下,适逢大凡王骥军纵火焚棚,攻破上江,麓川守将刀放戛父子等力战阵亡,伤亡5<br>万余人。<br> 明正统七年 (公元1442年,萨戛历805年)<br> 明军会集腾冲,取道南甸至罗卜思庄,前锋抵沙木笼,思任法率军2万余人,据高<br>山立寨,连环七营,首尾相应,明军两路齐攻不克,后分兵左右沿岭而上,以大军从中<br>横击,麓川军不敌,退人马鞍山,两军大战,麓川军败,双方损失10余万人,明军进<br>入勐卯。<br> 同年 思任法在广贺罕聚兵与明军对峙,在半蚌西北周围30里地界立栅开堑防<br>明明军扎营麻兰山头,先以3千人摆阵,麓川象阵突起,明军大败,这时元江同知社<br>凯等串车里、孟连军5万人会合东路军同抵麓川.积薪柴焚毁麓川栅寨,思任法退出广<br>贺罕,沿瑞丽江而Fo明军进入广贺罕,思任法走缅,王骥班师回京。<br> 同年 思任法子思机法踞勐养继续抗明。<br> 明正统八年 (公元1443年,萨戛历806年)<br> 朱祁镇命蒋贾,王骥再征麓川,志在获思任法、思机法父子。蒋、王调兵5万,并<br>以丁夫50万转运粮饷。王骥到腾冲与蒋贵、沐昴、杨琏等分军5营向麓川进发。思任<br>法调木邦头目罕贯来援,万余兵至蛮江浒与王骥军相遇,见明军众多,迟不对阵,王骥<br>乘机说服罕贯军降明。<br> 同年 明军沿瑞丽江而下,与麓川军战一昼夜,蒋贵、子雄率军深入,战败自刎。<br>明军进至勐卯,麓川军固守江南岸姐兰,思机法以2万精兵坚守,明军屡攻不克。是时<br>江中有人用筏载羊渡江,筏翻羊落水,羊群哀鸣。守城军见后大叫:“羊在江中叫啦!”众<br>兵误听为“汉人来的多啊!”因而造成混乱,弃城而走,明军在罕贯带领下进入姐兰,掳<br>获思机法之妻,得象12头。<br> 同年 明军返昆,王骥还京,未获思机法父子,仍以捷报朝廷。<br> 明正统十年 (公元1445年, 萨戛历808年)冬<br> 云南千户王政奉敕携钱币至缅,说献出思任法,即将孟养归缅。<br> 明正统十一年 (公元1446年,萨戛历809年)<br> 缅故宣慰之子卜刺浪马哈省以速刺献思任法及妻妄32人,思任法途中绝食而死。<br> 同年 革麓川宣慰司,以原麓川所属陇把地建陇川宣抚司,授夷目恭顶宜抚使职。<br> 明正统十二年 (公元1447年,萨戛历810年)<br> 诏谕思机法来降,授来朝贡的思机法弟招赛为头目,给官带、目钱、房屋,随行人<br>安置在驯象房供役,思机法不降,遣人联络缅甸木邦会合各土司共讨未成,又会孟养头<br>目陪伴思机法来降,头目刀变蛮不听,明帝遂下诏三征麓川。<br> 明正统十三年 (公元1448年, 萨戛历811年)三月<br> 明军以王骥提督军务,官聚为总兵,串南京、湖广、四川、贵州兵卒13万征麓<br>川,以孟养旧宣慰刀孟宾为向导,调木邦兵从征,命南甸备船舶,干崖,陇川,南旬供<br>粮食。<br> 同年十月 兵抵伊洛瓦底江,两军大战于鬼哭山和芒凝山、死伤惨重,贵州都指挥<br>使洛宣、九谷卫指挥使翟享战死,思机法串军隐匿,王骥不敢停驻,退回江东岸。<br> 同午十—月 思任法幼于思陆法又聚集部众艇攻,明军已疲惫不堪,粮食不济,死<br>亡枕籍,亟谋引退。<br> 明正统十四年 (公元1449年, 萨戛历812年)<br> 与思陆法约定以伊洛瓦底江为界,刻石江边:“石烂江枯,尔乃得渡。”<br> 同年 明三征麓川结束,王骥、宫聚等寓勐卯,奉调回南京。<br> 明景泰二年 (公元1451年, 萨戛历814年)<br> 思氏后裔割据勐养,向明廷进贡,纳差发银,明廷不许。<br> 明景褰五年 (公元1454年, 萨戛历817年)<br> 缅人执麓川叛酋思机,献俘京师,诛之。<br> 明景泰七年 (公元1456年, 萨戛历819年)<br> 思氏后裔又向明廷进贡,交纳差发银,不允,并拘留使者。<br> 明天顺元年至五年 (公元1457~1461年, 萨戛历820~824年)<br> 思氏多次派使朝贡,朝廷拒不纳,致使孟养长期陷入纷乱之中。六年,麓川思卜复<br>出为寇,侵木邦。<br> 明成化元年 (公元1465年, 萨戛历828年)<br> 思任法之孙思命法至京师,总兵奏此人不可留、遂发往沿海登州卫安置,月给米2<br>石。<br> 明弘治十一年 (公元1498年,萨戛历861年)<br> 麓川思陆法人马越过伊洛瓦底江复占麓川故地。<br> 明弘治十六年 (公元1503年, 萨戛历866年)<br> 云南巡抚遣人与思陆法议和,思陆法贡金、银、象,马,土锦等方物,归还所据蛮莫等13处。<br> 明嘉靖三十年 (公元1551年,萨戛历914年)<br> 缅甸莽氏洞吾王朝入侵勐卯,抢掠谷米而去。<br> 明万历二十二年 (公兄1594年,萨戛历957年)<br> 云南巡抚陈用宾筑天马、汉龙二关于勐卯西南境。<br> 明万历二十四年 (公元1596年, 萨戛历959年)<br> 在勐卯筑平麓城,大兴屯田,并派将戊守。<br> 明万历二十六年 (公元1598年,萨戛历961年)初<br> 分陇川同知多俺居勐卯,后多俺投拉缅,陇川多甩顾患之,乃纠思化并遮放多恭攻<br>击,杀多掩子多荒。<br> 十二月 多俺复纠众袭遮放,败还,遂投水邦,踞邮义山,永昌府同知漆文昌授计<br>木邦罕钦擒杀之。<br>(资料来自《瑞丽市志》)<br></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