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壮族科学技术史》即将面世
中国有史以来第一部《壮族科学技术史》即将面世 <br>-------------------------------------------------------------------------------- <br> <br> 新华网广西频道7月30日电 经20多位专家、教授、学者两年多的努力,《壮族科学院技术史》一书计划于今年9月底前出版。该书约60万字,图片300多张,是我国有史以来编纂壮族的、比较系统的、全面的第一部科技史。 <br> <br> 壮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它的科技史是整个中华民族科技史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华民族的科技发展息息相关,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社会进步,做过重大贡献。壮族的科技有以下特征: <br> <br> 1.早期的先进性 <br> <br> 即早期发明创造多,技术水平高,居先进行列。从旧、新石器时期到先秦以前,是壮族自我开发和发展的阶段。壮族是有条件与可能创造发明先进生产工具和成为最早的种稻、种植棉、麻,驯化饲养禽畜、捕捞、养殖水产品等民族之一。 <br> <br> 前些年中美考古学家发现,在旧石器时代,距今约70-80万年前,聚居在百色盆地的原始人(后确认是壮族先民)掌握了用砾石和片石打制和加工各种石器的技术,其中百色手斧的造型大,易手持,锐利的刀口所显示的打造水平,令人震撼。比同时期的欧洲和非洲都要先进。 <br> <br> 百色出土的手斧,有力地驳斥了20世纪30-40年代美国人类学家莫维士的东方人不如西方人的“莫维士线”理论。又如,在距今约1万年前,世居岭南的壮族先民发明了稻作农业,创造了从野生稻驯化为人工栽培稻的技术,包括火耕农业和水稻原始耕作技术,使壮族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把野生稻驯化为人工栽培稻的民族之一,也使壮族先民生息活动的瓯骆(壮族)地区成为世界上的稻作农业起源地之一。 <br> <br> 在新石器时期,壮族先民还相继将野猪、野狗、野鸭、野鹅驯化为人类饲养的畜禽;将野生水牛驯化为家牛,用于耕田;将野马驯化为家养,用作驮运重物;渔猎时期,壮族先民在采集蚌贝为食时,发现了珍珠,并开始采集。新时器时代中期,壮族先民逐渐从长期栖息的天然住所——洞穴中迁出,到河旁台,山旁或平地建立起村落,发明了干栏式居住的建筑技术。同时,还掌握了制陶技术,用炊具煮食物等。 <br> <br> 商周和春秋战国时期,约距今3000-4000年前,壮族先民掌握了灌木棉的栽种技术和以棉花织布技术,成为我国最早种植棉花的民族之一。 <br> <br> 同时开始用针刺防治病,成为最早发明和利用植物针、石针、骨针、陶针、金属针等开展针刺防病治病的民族之一;针具的制造技术在当时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在这时期,壮族先民掌握了青铜器铸造技术、原始青瓷制作技术,还发明了釉陶制作技术等;在广西左江流域的沿河两岸的悬崖峭壁上画巨型壁画,其规模之宏大,图画之众多,迄今在我国已发现的崖壁画中首屈一指,实属罕见。 <br> <br> 2.中期的创新性、融合性。 <br> <br> 即中期(从先秦至明时期)科技发展快,创新性强,融合科技水平高。这是壮族科技与汉族等其他兄弟民族先进科技有机的结合。壮族先民吸收了中原的先进科技,形成新型的科技,遍及各行业,呈现出全面的、蓬勃发展的新态势。如汉文字的加速传播,导致了壮族新文字——方块土俗字的诞生;农业的水稻种植业,培育了“长腰稻”等13个新品种,尝试了“三熟制”的种植技术,并形成了以水稻为主,兼种蚕、薏、芋、麻、(灌木)棉、甘蔗、荔枝、龙眼、板栗、柑桔的种植结构;掌握了用木棉织造吉贝布(棉布)技术,利用蓝靛染布,织出锦纹布,成为后来的壮锦,还开始采用彩色棉和丝线用织布机织成五彩布(斑布),即壮锦;掌握了铁的氧化物在高温下与碳化物还原的制铁技术;掌握了酿酒技术和制曲技术,解决了淀粉糖化和糖的酒化等技术问题;掌握了利用石英钾长石等烧制玻璃的技术,并可制造出精美的器物和饰物,在壮乡北流铜石岭开采铜矿,并建炉炼铜,铸造铜鼓器件,且冶炼技术先进;开凿了灵渠,凿通了相思埭运河,凿通天威遥建成谭蓬运河,使用竹简水车提水技术;掌握了造纸技术,发明了土法制土沙糖技术和土石蜜技术,推广我国发明的滴漏法制取白沙糖技术;掌握了利用竹子、芭蕉等植物纤加工成竹布、蕉布和用鹅毛加工成被褥的技术;干栏建筑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吊脚楼及一批亭、台、楼、阁、塔、榭、土司建筑、寺庙建筑、圩市建筑等相继出现。又先后引进北方小麦及玉米、红薯等各种农作物,使各种植物结构、食物结构发生变化。 <br> <br> 3.后期的持续性 <br> <br> 即后期持续发展,但步伐缓慢。清代鸦片战争以后到民国时期,尽管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壮族科技仍持续地、顽强地发展。这一时期,在普遍推行双季稻或三季稻种植的基础上,分别实施轮作,连作和间种、套种的新耕作制度,形成水稻、玉米、红薯、豆、麦种植结构的新组合,扩充了粮食资源,优化了民食结构。还扩大禽畜人工饲养培育出果下矮马、香猪等优良品种;淡水养殖技术发展很快,鲤、鳙、鲢、鲩混养,鱼花捞,人工育苗,鱼种杂交;发展海洋捕捞,探明海洋渔区,扩大捕鱼量及海船制造技艺等均领先。杉、松人工育秧,植林成片,引进国外桉树,培育八角、肉桂和开发其他经济林木等,革新和改进壮族传统产业,使岭南壮乡的物质品种日益繁多,花样不断翻新。壮族大农业的经营方式在当时已具雏形,奠定了日后大农业的基础。其他如驯化野牛、稻作种植及病虫害防治、亚热带水果和名优土特产的大量开发等,都是壮族先民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的成果。广西的青花瓷,采釉料的配制,技术精湛。钦州“泥粉陶”在国际博览会获金牌大奖等。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传入壮乡后,善于学习先进,勇于生产实践,如利用疫苗防治牛瘟取得很大成效。在外来科学家帮助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兴建了近代煤矿,开采锡、锑矿,推行新的冶炼加工技术;修建了汀桂、黔桂铁路。但是,这一时期由于封建土司长期统治、军伐混战及帝国主义的侵略等,科技发展缓慢了,独自发明减少了。 <br> <br> 《壮族科学技术史》按传统科技的要求,全书按门类来分,共分为十三章,顺序为农业技术、林业技术、水生生物的开发与利用、禽畜养殖技术、染织技术、建筑技术、轻工技术、壮医壮药、天文历法度量衡与地学等。再加上导言和两个附录(大事记、人物传)等。 <br> <br> 此外,本书除文字外,还选取用了大量照片,照片有集中在扉页的34个页码,又有分布在各章节中的60多张照片,力争做到图文并茂。 (完)(据《广西日报》)(责任编辑 周敏) 究竟有没有出版呢?!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