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刘三姐纵横》目录
探索歌仙千古之谜《刘三姐纵横》(覃桂清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2年4月)<p>目录<br>序…………………………………………………………………钟敬文(1)<br>序二………………………………………………………………过 伟(5)<br>序三………………………………………………………………蒙光朝(14)<p>第一章(甲)刘三姐的姓名与身世……………………………………(21)<br> (乙)再论刘三姐生于壮族奴隶社会…………………………(24)<br>第二章 刘三姐的民族成分初探………………………………………(32)<br>第三章 刘三姐的家乡在何处…………………………………………(37)<br>第四章 刘三姐的成仙与传歌…………………………………………(45)<br>第五章 刘三姐是多功能的保护神……………………………………(49)<p>第六章 刘三姐传说流传变异中的历史系统与地域系统……………(52)<br> 第一节 刘三姐传说流传变异中的历史系统………………………(52)<br> 第二节 刘三姐传说流传变异中的地域系统………………………(61)<p>第七章 刘三姐是民族民间文化交流的使者…………………………(94)<br>第一节 广西各民族传统民歌…………………………………………(95)<br>第二节 民族融合促进民族文化交流…………………………………(96)<br>第三节 刘三姐是接受汉族民间文化的先锋…………………………(97)<br>第四节 从刘三姐唱的汉语山歌追溯源流……………………………(99)<br>第五节 从歌的形式追溯源流…………………………………………(100)<br>第六节 从歌的内容追溯源流…………………………………………(102)<br>第七节 从歌的艺术技巧追溯源流……………………………………(114)<br>第八节 刘三姐是把汉语山歌传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歌祖……………(117)<br>第九节 汉语山歌传入少数民族地区之后……………………………(118)<p>第八章 歌仙刘三姐与道教和神仙们…………………………………(126)<br>第一节 刘三姐与麻姑…………………………………………………(127)<br>第二节 刘三姐与刘晨…………………………………………………(129)<br>第三节 刘三姐与罗隐…………………………………………………(130)<br>第四节 刘三姐与龙母…………………………………………………(132)<br>第五节 刘三姐与道教…………………………………………………(134)<br>第六节 刘三姐与白鹤少年、白马郎…………………………………(136)<br>第七节 刘三姐成仙诸类型……………………………………………(137)<p>第九章 刘三姐与岭南文化……………………………………………(138)<br>第一节 岭南文化的特征………………………………………………(139)<br>第二节 民族文化交流造就刘三姐……………………………………(141)<br>第三节 刘三姐开岭南一带歌风………………………………………(146)<br>第四节 刘三姐与粤歌…………………………………………………(149)<br>第五节 刘三姐与西南官话山歌………………………………………(155)<br>第六节 刘三姐与壮族文化……………………………………………(162)<br>第七节 刘三姐与瑶族、仫佬族文化…………………………………(166)<br>第八节 刘三姐与六甲歌………………………………………………(169)<br>第九节 刘三姐与客家方言山歌………………………………………(171)<p>第十章 刘三姐传说演变的几个阶段…………………………………(175)<br>第一节 第一阶段的传说(唐、宋)…………………………………(176)<br>第二节 第二阶段的传说(宋、元、明)……………………………(182)<br>第三节 第三阶段的传说(明、清)…………………………………(185)<br>第四节 二十世纪刘三姐传说的新演变………………………………(189)<p>第十一章 长篇叙事诗《刘三妹》<br> ——“刘三姐”作家文学探索之一………………………………(191)<p>第十二章 刘三姐传说与戏剧、电影《刘三姐》<br> ——“刘三姐”作家文学探索之二………………………………(198)<br>第一节 《刘三姐》在整理、改编中加强了文学性…………………(198)<br>第二节 《刘三姐》在整理、改编中忽略了科学性…………………(203)<br>第三节 回顾与展望……………………………………………………(214)<p>第十三章 章回小说《刘三姐传奇》<br> ——“刘三姐”作家文学探索之三………………………………(216)<p>第十四章 老传说的新功能<br> ——“刘三姐”作家文学探索之四………………………………(218)<p>第十五章 引无数学者竞折腰<br> ——刘三姐研究的代表性论点……………………………………(224)<p>第十六章 历史上真否有刘三姐其人…………………………………(241)<p>第十七章 广西为何成歌海……………………………………………(246)<p>〔附录〕历代刘三姐传说、歌谣………………………………………(259)<p>后记………………………………………………………………………(407)<p><p>P.259-406附录清单:历代刘三姐传说、歌谣<p>一、歌仙刘三妹传〔明(?),孙芳桂〕<br>二、新兴刘三妹(清,屈大均)<br>三、粤西刘三妹(清,王士祯)<br>四、贵县刘三妹歌仙传(清,张尔翮)<br>五、七星岩刘三妹(清,陆次云)<p>六、清代民歌集《粤风》中唱刘三妹的歌<br>七、刘三妹词(清,钱载)<br>八、题罗定刘三妹词(清,黎耀宗)<br>九、几则关于刘三妹故事材料(钟敬文)<br>十、刘三姐传说(象县)(刘策奇)<p>十一、刘三姐传说(恭城)<br>十二、关于刘三姐的传说(宜山、扶绥、贵县)<br>十三、关于刘三姐故事的调查报告(贵县)<br>十四、刘三姐在贵县西山的传说<br>十五、刘三姐歌谣的社会影响(贵县)<p>十六、刘三姐(桂平)(韦章腾)<br>十七、刘三姐(宜山)(萧甘牛)<br>十八、刘三姐(壮族,扶绥)(黄文昭)<br>十九、罗隐秀才与刘三妹(翁源)<br>二十、自古山歌从口出(梅县)<p>二十一、三妹传歌到台湾(梅县)(黄火兴)<br>二十二、三姐原来系三妹(梅县)(黄火兴)<br>二十三、打扮刘三妹(台湾)<br>二十四、刘三姐外传(广西)(蓝鸿恩)<br>二十五、刘三姐山歌集(广西)(覃桂清)<p>二十六、歌仙台(桂林)(桂林市文化局)<br>二十七、刘三姐传说(桂林)(黄乾忠)<br>二十八、呼风唤雨(恭城)(红波)<br>二十九、歌唱刘三姐的民歌散辑(广西)(覃桂清)<br>三 十、刘三姐的歌(广西)(覃惠)<p>三十一、柳州有个鲤鱼岩<br>三十二、刘三姐(柳州)(覃桂清)<br>三十三、十绣(柳江)<br>三十四、摘菜歌(柳江)<br>三十五、山鸡脸红(金秀)(韦松英)<p>三十六、斗江、六甲和老堡山歌调子不同的由来(三江)(红波)<br>三十七、学歌(鹿寨)<br>三十八、陆三姐的故事(玉林)<br>三十九、叹刘三姐(平南)<br>四 十、周鹿桥上定心石(马山)(红波)<p>四十一、阿金和刘三姐对歌(上林)(覃建谋)<br>四十二、刘三姐(壮歌)(扶绥)<br>四十三、刘三姐墓的传说(扶绥)<br>四十四、歌仙刘三姐(宜山)(吴老年)<br>四十五、刘三姐(宜山)(覃桂清)<br>四十六、刘三大(罗城)<br>四十七、刘三姐传说(东兰)<br>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