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广西上林清代壮族夯土建筑古村落鼓鸣寨
http://www.gx.chinanews.com/uploadfile/2015/0706/20150706103355224.jpg7月1日,拍摄于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的清代壮族夯土建筑古村落鼓鸣寨风光。鼓鸣寨依山傍水、四面环山,位于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古民庄。
古民庄距离上林县城30公里,地处大明山脉,环境优美,清代建筑保存完好。目前,全庄民居约120座,大部分为清代和民国时期修建。
古民庄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居民全部为壮族。
当前,上林县正加快推进鼓鸣寨养生旅游度假区项目建设,该项目占地规模约3000亩,规划建设用地1000亩,水面面积600亩,总投资人民币6亿元,主要建设内容有生态移民新村、生态休闲设施、古村保护与利用、养生公寓、生态农业观光、摄影胜地等。中新社记者黄艳梅 摄
http://www.gx.chinanews.com/uploadfile/2015/0706/20150706103357382.jpg 度莫 发表于 2015-7-7 15: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www.gx.chinanews.com/uploadfile/2015/0706/20150706103357428.jpg 度莫 发表于 2015-7-7 15: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www.gx.chinanews.com/uploadfile/2015/0706/20150706103358635.jpg 度莫 发表于 2015-7-7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www.gx.chinanews.com/uploadfile/2015/0706/20150706103359705.jpg 度莫 发表于 2015-7-7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www.gx.chinanews.com/uploadfile/2015/0706/20150706103359788.jpg 度莫 发表于 2015-7-7 15: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www.gx.chinanews.com/uploadfile/2015/0706/20150706103400701.jpg 度莫 发表于 2015-7-7 1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http://www.gx.chinanews.com/uploadfile/2015/0706/20150706103402238.jpg 看起来很有感觉哦:lol 这地方石头那么多,做石头房子岂不更好?看来开采、搬运石头还是太费力了点。
我老家的传统建筑,墙体按材料区分有木板墙、茅草墙、泥糊墙、土筑墙、泥砖墙、火砖墙、石砌墙等。其中泥砖又分为大砖和陪砖,大砖是用泥浆加少量稻草拌合制成,砖的宽度与墙的厚度相等,不经烧制,晾干后即可搬运、砌筑;陪砖的做法也与大砖差不多,但尺寸稍小,用于外侧为单层火砖、内侧为陪砖的墙体。泥糊墙是用木杆或竹竿搭成隔墙骨架,然后用稻草拌泥浆,逐层挂到骨架上做成墙体。土筑墙则是用黏土加少量砂石、石灰筑成,筑墙前先安装木模板,模板之间以木栓连接,筑墙时用木杵舂土,筑墙后拆除模板和木栓,墙上留下模板分层印痕和木栓洞眼。我家乡缺石头,不缺黏土和砂粘土,所以土筑墙和泥砖墙、火砖墙比较常见。我家乡那些墙体为土筑墙的传统建筑,应该也可以称为夯土建筑。 曾经辉煌过啊:o 发展旅游吧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5-7-7 21:0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地方石头那么多,做石头房子岂不更好?看来开采、搬运石头还是太费力了点。
我老家的传统建筑,墙体按 ...
老沙是概括说明的好手,把僚人建筑墙体类型概括全了! kxj 发表于 2015-7-8 08: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发展旅游吧
那有怎么样?
比造假的古迹真实吧?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15-7-8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老沙是概括说明的好手,把僚人建筑墙体类型概括全了!
其实还漏了竹墙,用竹条、竹片、竹篾做成的墙体。我家乡竹子多,但整幅墙用竹子做墙体材料的比较少见(竹门、竹窗也不多见,竹笼、竹篱笆较常见),估计是因为竹条、竹片做的墙,遮风挡光效果不太好,若用竹篾编制,则比较费工夫。所以我没写上。傣家竹楼,竹墙则比较常见,通风效果很好,在热带比较适用。 本帖最后由 沙南曼森 于 2015-7-8 19:15 编辑
我家乡的民居,其实已经比较讲究坚固耐用,既要防风、防雨、防晒,又要防匪、防盗(体现在厚墙、厚门和墙上预留枪眼)。但因为屋架、楼板用木料较多,防火、防虫方面欠缺一些。
上林的“夯土建筑”也体现了类似的追求。但上林的房子留了较大的窗户,说明当地治安比我家乡要好一些。我家乡处于僚区的边缘地带,且远离官府衙门,居民往往需要自保。 去的路线呢?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5-7-8 19: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家乡的民居,其实已经比较讲究坚固耐用,既要防风、防雨、防晒,又要防匪、防盗(体现在厚墙、厚门和墙上 ...
上林以前总体治安应该算是比较好的吧,不过以前夯土房都比较高,然后里面分有一层bam(楼板)大厅卧室都会有,bam 上都有窗户,可以瞭望房前屋后,也可以对下面匪徒进行防卫攻击。 大溪連山 发表于 2015-7-8 20: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去的路线呢?
上林县巷贤镇与宾阳县新桥镇、思陇镇相邻。从宾阳县城到上林县巷贤镇公路约18公里,但不知是否有班车。巷贤镇长联村古民庄位于上林县最南端,在铜鼓山与五指山之间,距巷贤镇约7公里,距宾阳县思陇镇太守村约5公里,地图上看到有长联村至太守村的公路,但看不出是否有公路从太守村直达古民庄。若从上林县城大丰镇往巷贤镇,则远一些,约25公里。因此,自驾车建议从宾阳县城直接岔往巷贤镇,或从思陇镇太守村岔往巷贤镇长联村。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5-07-09 14:00: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上林县巷贤镇与宾阳县新桥镇、思陇镇相邻。从宾阳县城到上林县巷贤镇公路约18公里,但不知是否有班车。巷
: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handshake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