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大桥的布依族小伙儿
摄影 殷德全<br> “转动”大桥的布依族小伙儿 <p> 作 者 武勤英 <p> 2000年6月27日的中央各大报纸都在一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新华社发的<br>新闻照片:总长为60公里的广州市外环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这是全长<br>1084米,主跨360米的丫髻沙大桥。”<p> 望着照片上那耸入云天的桥拱和伸向远方的大路,立即想起数月<br>前拱桥合龙时的情景,那天在工地上,珠江两岸立架拼装好的拱肋起<br>吊的瞬间,参观者不由自主地捂上了眼睛。这时,只见一个中等个头,<br>着深色T恤,头带红色安全帽的小伙儿登上了指挥台,手拿着对讲机,<br>镇定自若地喊着口令,每侧转体重量达13685吨的钢管混凝土拱桥拉起<br>来了,先是竖转,后是平转,两拱对接时仅差两个毫米!<p> 当鞭炮声响过,一切归于平静的时侯。党委书记王兰文在珠江边<br>的沙滩上找到正呆呆发愣的他———时任贵州省桥梁工程总公司现场<br>总指挥的31岁的布依族青年何开智。<p> 王书记问他,如果大桥合不了龙,他会怎么想。何开智指指面前<br>的江水说:“那我就从这里跳下去。”<p> 少数民族兄弟的个性多刚烈,何开智有这种想法并不奇怪。贵桥<br>公司夺标的时候,遇到最强的对手就是铁道部大桥局,而双方争执的<br>焦点又集中在施工时珠江航道要不要断流这一点上。大桥局坚持认为<br>不断流根本做不到;而贵桥公司的一班娃娃脸,总经理甘鸿、总指挥<br>何开智却拿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旋转建桥技术,力主在不断流的情况<br>下建大桥。这就是将一座桥的拱桥“一分为二”,于两岸先自行制作,<br>到主骨架建成后再由两边桥台上的设备分别将其旋转到江心高空对接,<br>这样,一点也不影响珠江主航道万吨巨轮的航行。小小的贵桥公司战<br>胜了大桥局,但施工当中的困难接踵而至。珠江三角洲是冲积平原,<br>桩基打下去全是泥沙,就像长江大堤上的“管涌”,水泥浇注下去就<br>冲散了。何开智几乎访遍了国内外的桥梁专家,包括李国豪、林同炎<br>这样的大师,最后决定在地下几百米处实施冷冻法,果然显效,为此,<br>成本一下子增加了200多万元。<p> 正当何开智他们为创国内同类型桥梁“四个第一”(主拱跨径<br>360米,转体重量13680吨,平转加竖转体积,系杆长度)而奋战时,<br>与贵州省毗邻的四川綦江上的虹桥倒塌了,年近花甲的总工程师受不<br>了这个刺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被迫病退回家。为稳住大家的情<br>绪,党委王书记赶来了,好心人劝书记,广州的丫髻沙你还是少去一<br>点,那地方危险,弄不好,一世英名就没了,出个事,受审的不是几<br>个人……可是王书记看到这些年轻人的干劲,也豁出去了。<p> 对接成功之后,何开智和王书记在江边坐了好长时间。这位外表<br>看来并不起眼的总指挥出生在黔桂交界处的一个叫麻尾镇拉尾村的山<br>沟沟里。从没走出十万大山的父亲告诉小开智,将来要走出大山,唯<br>有读书一条出路。1984年,布依族小神童何开智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br>海同济大学桥梁工程系。他知道自己没有别的优势,最大的优势就是<br>能吃苦。大学毕业那年,他和同伴放着火车不坐,硬是骑着自行车从<br>上海返回贵州,一个多月时间,他亲身感受过中国低层社会生活的艰<br>辛和矛盾,锻炼了征服困难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br>是一种精神境界的锤炼。丫髻沙大桥,已是何开智接手的第8座大桥,<br>当工程进入攻坚阶段的时候,家中老父亲的肺癌也进入晚期,他在大<br>桥工地,一年多没有回家,不是不想回,而是老父亲不让。大桥竣工<br>前的2个月,父亲咽气了,何开智赶回家,已经晚了。<p> 丫髻沙大桥已成为广州市一道亮丽的景观,那个手拿对讲机,头<br>戴安全帽的布依族小伙儿,已经当上贵州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的总经<br>理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