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城市兴起的历史地理因素
[这个贴子最后由沙南曼森在 2002/08/18 04:23pm 编辑]<br><br>南宁城市兴起的历史地理因素<br>摘自《论南宁城市兴起的地理基础与平面布局的演变》(尹国蔚著,《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科版1998年第4期)<p>〔文章摘要〕南宁在很久以前就曾一度成为广西的中心城市,但南宁作为广西中心城市的最终确定却是很晚的事,其间经历了一番艰难曲折的历程。在历史时期,南宁的空间范围拓展不大,人口较少。这些与南宁及其周围的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p>〔第一段〕南宁位于岭南地区西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建成区面积76平方公里,非农业人口100万。历史时期,南宁作为广西中心城市的时间比较短暂。318年,东晋增设晋兴郡,南宁为郡治所在地,当时晋兴郡的范围比现在的邕宁县稍大。632年,南宁改成邕州,唐懿宗以前,南宁属包括现在两广地区在内的岭南道,为当时广西境内“三管”之一的邕管治所所在地。桂、容二管罢废后,也被并入邕管。懿宗咸通三年(862年),正式剖分岭南为东、西二道,并以邕州为岭南西道治所。岭南西道的辖地,相当于现在的广西,所以,此时的南宁,已首次成为广西的中心城市了。宋改岭南西道为广南西路,南宁降为广南西路下辖的邕州永宁郡的治所。元朝将全国分为行省、路、府、州等级政区,1279年,在南宁设邕州路总管府,泰定元年(1324年),邕州路改称“南宁路”。明改称“南宁府”,直到清末,未能恢复广西中心城市的地位。历经千余年,在辛亥革命胜利后,经过一番曲折,在1915年,南宁被重新确立为广西中心城市——省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宗仁以南宁离海太近,易遭日军袭击为名,将省会又迁回桂林。1949年10月,解放大军南下,桂系军阀又将省会迁来南宁。解放后,南宁正式最终成为广西的中心城市。由于南宁作为一座城市在广西中心地位的确立历经坎坷,时间短暂,加上其它不利因素,至解放前夕,城区范围仅由唐代时的2平方公里,扩展到4.5平方公里;人口,在北宋熙宁(1068-1077)初年已近6万,至1950年,仅为9.5万左右。<p>〔标题摘录〕<br>一、南宁作为广西中心城市产生的地理基础<br>(一)从地理基础看岭南产生第二中心城市的客观必然性<br>(二)从地理基础看南宁成为广西中心城市的客观必然性<br>二、历史时期南宁城市的空间拓展与平面布局的演变<br>三、地理因素在南宁城市空间拓展与平面布局中的作用<p>〔要点归纳〕<br>交通要道、军事要塞、鱼米之乡<br>广西盆地 南宁盆地 西江航运 中越通道<br>桂、柳、邕、梧四城比较<p><br>[出于对著作权人的尊重以及篇幅所限,本人不能将全文抄录给大家分享,敬请谅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