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溪笔者 发表于 2015-3-22 12:01:02

我打算写几本关于少数民族故事和诗歌的书籍,争取能够出版。



我是壮族人,职业是IT工程师。小时候喜欢游山玩水,也喜欢倾听老人们讲诉各种故事,少年时曾经立志收集整理这些故事,青年时却为生计奔波,到动笔写书的时候已经是人到中年了。时代在进步,社会也在发展,这些年每次回到家乡,总会感慨沧海桑田,物换星移,很多传统文化正在慢慢消失,希望自己写下的这些故事,能作为家乡记忆的一部分传承下去。

目前基本完成前三卷故事书的初稿和第一卷民歌的拟稿, 故事集第一卷正在送审申请书号,争取年内出版,各位网友请对封面和插图风格提出改进意见,以便第二第三卷予以改进。

文溪笔者 发表于 2015-3-22 12:22:22

本帖最后由 文溪笔者 于 2015-3-22 12:31 编辑

想法很简单,一本以我的视角和感触编辑而成的家乡少数民族风情故事集和诗歌集,我自小出生在少数民族地区,成长于少数民族地区,一直觉得作为壮族人应该也有责任传承本民族文化传统,这十年探访了区内各个地县和临近(云贵湘粤省份)民族地区和越泰简等国,争取尽量尽量纯粹和贴近真实。 避免受到当下商业气息和市场因素干扰, 不足之处本人毕竟是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大学也是读的理工类, 在文学和民俗方面有所欠缺,希望今后得到各位网友指教,谢谢。

此外说明一下, 我所做这些事不以盈利为目的,费用自出,纯粹出于个人爱好,诸多不足,也请相关业内人士不必见笑。

Siuj_Lamz 发表于 2015-3-22 14:32:54

真好,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力作啊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15-3-22 19:54:08

敬佩!等待大作出版!

wenliqan 发表于 2015-3-22 20:47:18

功德无量,希望要有壮文版的,为壮民族语言文化的保存和留传香火,当然如果贝侬懂编程之类的,联合几个贝侬编制出更完善的壮文词典或者壮汉互译程序更好。

Siuj_Lamz 发表于 2015-3-22 21:49:27

wenliqan 发表于 2015-3-22 20: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功德无量,希望要有壮文版的,为壮民族语言文化的保存和留传香火,当然如果贝侬懂编程之类的,联合几个贝侬 ...

本人手头有个壮汉翻译互译软件,不过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电脑安装不了。

Siuj_Lamz 发表于 2015-3-22 21:50:45

楼主,织女图那花是木棉花么??建议用木棉花可能比较好

wenliqan 发表于 2015-3-22 21:54:46

你会制作动画片吗?制作壮族的动画片也是非常好的主意。

阿依呀 发表于 2015-3-23 00:03:30

期待看到您的成书正式出版!

越裔引强 发表于 2015-3-23 08:21:20

期待比侬作品!真心点赞

zzzfc11 发表于 2015-3-23 08:29:23

我到武鸣马头镇去做访谈,45岁以下的村民都说不懂得壮族的故事了。好多年轻人根本都没听,老人说不知道。这真是一个现象呀

年轻无谓 发表于 2015-3-23 10:47:16

少年时的梦,我也是。现在已青年了,努力学好壮文。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5-3-23 13:11:35

首先,为贝侬的文学激情和民族情怀点个赞。

其次,提点小意见:第一幅图的妇女头饰,应属于节日盛装,不宜作为便装使用;第三幅图的女子穿着紧身衬裤,这种裤型太现代,与历史情况不太相符。

文溪笔者 发表于 2015-3-23 13:27:24

感谢楼上沙南曼森 贝农的提醒  ,  关于你的提醒,我也陈述一下我的见解:

1. 我很小的时候去过边境地区, 80年底初吧 , 那时圩日的苗瑶族小孩是有头饰的,也是银花的。后来90年代初也去一次,做火车汽车一天,那是路上也还有人穿民族服饰, 2000年左右就开始少了,大约只有中年人老年人穿, 2010年以后只有老人穿了,这2年我已经很少见广西境内有人穿(只见西林隆林有) 2012年在万峰湖水库,驱车十几小时再坐船进去很深, 哪里还有年轻人穿,不会说普通话。  上月去云南边境,少数民族哈尼族节日还是很盛装的。 但文山富宁一带壮族很少,偶尔有几个穿,壮族服饰比较简单,黑衣,浅蓝。 本人研究全部出于爱好,利用周末和节日,完全自费,所以研究不能很深入。

2 第三幅图的女子穿着紧身衬裤这个图主要以唯美方式表现,所以裤子处没那么写实。

文溪笔者 发表于 2015-3-23 13:38:06

11楼, 你所所的正是我所感到紧迫的  ,  大树下的广场舞取代了故事会, 电脑房代替了石头棋, 少数民族文化确实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步消亡, 上周路过那坡县,这应该是广西少数民族中文化比较正统的了, 县城里一大群男孩女孩, 男孩们很多有纹身, 女孩们头发染成红色紫色金黄色绿色······,   因此写一点东西更为紧迫。  当然也有很多人说,广西从事这行业的人很多,何必操心?  我只能说,振兴民族文化人人有责。  如果壮族的歌都要满族人来写, 壮族人的故事都要汉族人来写, 这队一个几千万(包括近亲民族) 的少数民族而言,还是很遗憾的。

文溪笔者 发表于 2015-3-23 13:42:11

现在很多少数民族村子, 老人们在玩麻将六合彩, 小孩们集群打架斗殴抢劫已经变成寻常事, 更让我感慨民族文化缺失对社会文明造成的伤害。

文溪笔者 发表于 2015-3-23 13:56:59

我做这事情,主要出于以下原因:

1 我长期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熟悉这里的民风民情。

2. 接受过完整的教育,可以用更为现代的方式表达这种传统文化。

3. 我的家乡前辈们参与了中国历史上的很多事情,留下丰富的故事传说。远的不说,就说这几十年,我认识的很多老前辈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中越战争,更久远的比如太平天国之类就不说了, 因此我的家乡是一个故事很丰富的地方。

4. 我的家乡尽管是个壮族地区,但是一直有重视教育和出仕的传统, 因此有的故事是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没有的。

5. 关于歌谱,我会亲自动手写一本的,尽量保持壮族文化意境,部分用流行风格体现(如电影刘三姐歌曲风格) 也许很多人会不解,但我会认真做。


最后补充, 本人资金自有,此事完全处于热爱,不以盈利为目的, 因此也避免了受到商业和其他因素的干扰,只想尽可能地展现少数民族文化优秀的一面。

达阿弄 发表于 2015-3-23 14:04:29

振兴民族文化人人有责,为这句话真心点赞!

红河枫 发表于 2015-3-23 15:13:10

Ndei! dingj beixnuengx!:victory:

思木 发表于 2015-3-23 15:53:14

楼主加油!
图片很漂亮,期待你的作品
页: [1] 2 3 4 5
查看完整版本: 我打算写几本关于少数民族故事和诗歌的书籍,争取能够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