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保“书论”新唱
<P>德保“书论”新唱,大有发展前途哦,大家请发表见解,还有那位老师能将唱腔乐谱写出来,不胜感激!本来是男女对唱的,临时由女声演译吧。</P><P><a href="http://www.163888.net/sing/openmusic.aspx?id=236427" target="_blank" >http://www.163888.net/sing/openmusic.aspx?id=236427</A></P>下载地址:
<a href="ftp://music.163888.net/hd4/20048/1592979/200483222828.mp3" target="_blank" >ftp://music.163888.net/hd4/20048/1592979/200483222828.mp3</A> <P>不错,这和声很好听。不过为何叫做“书论”?其实是<B>德保北路山歌</B>的改编演绎而已。另外,德保民间全部用壮语(德保央话)来唱山歌,整个德保县民间并没有汉语山歌的存在,为何这歌居然用汉语来唱?德保遍地是德保山歌,找几个人来作德保壮语诗歌不是象吃饭睡觉一样容易么?</P>
<P>为方便在线收听,编辑如下:</P>
<P align=center>http://www.Rauz.net/yingyin/200483222828.mp3</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7 14:58:26编辑过]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红棉树</I>在2004-8-3 23:01:31的发言:</B>
<P>不错,这和声很好听。不过为何叫做“书论”?其实是<B>德保北路山歌</B>的改编演绎而已。另外,德保民间全部用壮语(德保央话)来唱山歌,整个德保县民间并没有汉语山歌的存在,为何这歌居然用汉语来唱?德保遍地是德保山歌,找几个人来作德保壮语诗歌不是象吃饭睡觉一样容易么?</P></DIV>
<P>
<P>呵吖,搞点新意玩看,我是很喜欢壮族山歌的汉人,但接触的壮文化知识相对很少。</P>
<P>这种三句式的山歌,壮语叫“书论”,汉语可称为“卷歌”吧,它现在德保山歌的历史里几乎绝迹了,同二句式和四句式的唱法不同,现在社会上流唱的都是二和四句式的。</P> <P>你这样搞就不好了。桂西的壮语山歌翻译为汉语,就失去了原本的意境了,那感觉对于我们会壮语的人来说,就象是将清新的壮乡山野田园硬塞到了烟囱冒着滚滚浓烟的工业背景中,很大煞风景。希望下此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壮语版德保山歌。</P> 确实没有了原来的意境,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镇安府</I>在2004-8-3 23:43:16的发言:</B>
<P>
<P>呵吖,搞点新意玩看,我是很喜欢壮族山歌的汉人,但接触的壮文化知识相对很少。</P>
<P>这种三句式的山歌,壮语叫“书论”,汉语可称为“卷歌”吧,它现在德保山歌的历史里几乎绝迹了,同二句式和四句式的唱法不同,现在社会上流唱的都是二和四句式的。
</P></DIV>
<P>原来如此。那应该是 seiluenx,翻译为“诗伦”更加贴切一点,在德保话当中,sei 就是“诗”的老借音,与 sew(书)有发音的区别。
<P>三句式的德保山歌,在社会上的确少了,不过还不至于要绝迹。在德保都安于马隘交界的地方,还保留有这样的唱法,而德保很多歌匠也还会作这种“诗伦”,如果我们多提倡,还是可以恢复这种山歌的风气的。
<P>我也希望“镇安府”贝侬能够录一些原汁原味的德保壮语山歌,上传上来让我们欣赏。</P> 原汁原味的“诗论”版正在录制中,让歌师编写时歌师也费了好大的劲才把完整的诗词编好,但我要配上现代乐器来合成一张完整的作品,供大家欣赏。大家认为应配怎样的乐器才能更好的体现这三句式的韵味。 我来给一个意见。建议“镇安府”贝侬录制两个版本,一个是无伴奏版的,一个是伴奏版的。因为无伴奏多声部(通常为大二度和声)始终是壮族山歌的主流,是壮族音乐的最重要特征。伴奏版的尝试当然很有发展的前途,我想既然是德保山歌,应该就用当地的南路壮剧的乐器——马骨胡、土胡等,当然用一些现代乐器如钢琴、手鼓等进行反差性的伴奏也是不错的尝试,有大都市里听到深山老林鸟雀声的感觉。黄春艳等四人合唱的《三月木棉红绯绯》就有这样的意境。 另外,请用德保话来演唱,而不是汉语或者所谓的壮语标准音,这样才不会失去原有的韵律。 镇安府是在哪里录制这些歌曲的呢?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色僚人</I>在2004-8-4 3:22:50的发言:</B>
镇安府是在哪里录制这些歌曲的呢?</DIV>
在贝侬家作客时贝侬提起这三句式山歌,当时问过其他贝侬,他们都不会唱。就在贝侬家现录了前面那几句。 原来如此,看来你找对人了。是住在德保县城的歌手么?听那声音,也许我还认识呢,呵呵。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红棉树</I>在2004-8-5 16:18:09的发言:</B>
原来如此,看来你找对人了。是住在德保县城的歌手么?听那声音,也许我还认识呢,呵呵。</DIV>
就是、就是!您当然认识。 好美妙的和声! <P>今年春节回家的时候专门找了三句式山歌素材,可惜懂得的歌手确实很少了,现在应该是抢救的时候了。</P> <P>怎么用汉语唱德保山歌,好奇怪啊!</P>
<P>不过这种三句式的“书伦”音乐部分倒是挺有意思的,好听!要抢救!</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7 15:14:28编辑过] 支持~ 顶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