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俺 发表于 2005-12-21 22:08:00

"米棉"(KUO PAI)[产于德保巴头],那才叫真的好吃呢!相信大家都没吃过,因为产量太少,我长那么大,才吃过一回.泰国香米--太毒了,煮熟后太硬了,连几天吃起来就腻。

北姑 发表于 2005-12-22 09:59:00

香米要溝絲苗米才會軟熟的耶。

清风客 发表于 2005-12-23 09:1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越僚</I>在2004-7-18 11:16:59的发言:</B><BR>中国专家指导的是缅甸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替代种植,该地区多是藏缅语族民族,如瓦邦,他们不擅长水稻种植,需要指导,泰国水稻种植很发达,是稻米主要出口国,大概只需要袁隆平级的指导.</DIV>
<P>缅甸金三角地区的毒品替代种植是甘蔗,我国不但指导,简直就是资助、扶贫、无偿献血。</P>

北姑 发表于 2005-12-23 10:36:00

<P>泰國的農民改種粟米代替罌粟,無需要大陸人員的指導吧?</P>
<P>泰北乃山區之地,有水稻乎?我不知道耶。</P>

壮家村姑 发表于 2005-12-23 15:17:00

<P>最好玩的是收稻子时,有的用镰刀整株割下来直接在田里用打谷机脱粒,摊晒在晒谷场;有的则用一种很小巧的割刀割下沉甸甸的谷穗,扎成一把,挂在竹竿上晾干——至今我都不明白为何有不同的分别,是否割谷穗的是比较大粒的糯米?</P>
<P>双抢的时候整个村庄都热火朝天!能干的劳动好手成为公共的人力资源,那里需要哪里去。我外婆年老体衰,但执意耕种,每到这个季节,村里的小伙子大姑娘都来帮忙,在田头吃饭、喝粥、说笑,每个红扑扑的脸上流露出的都是亲切的乡情。稻作民族用双手精心耕种着大米,也精心延续着互助友爱的淳朴民风。</P>
<P>可这些对我都是记忆而已,并不是经历,我小时侯经常看见别人如此作业,但是一直没有机会亲自实践,因为那几年我们村里有小孩把手伸到打谷机里绞烂了,有小孩被割刀割破了手,我们被严禁接触这些工具。而我父母在我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从农民转为个体户,我就更没有机会务农了,不过老家有亲戚,我常回到农村,看到了很多情景,至今成为珍贵的回忆。</P>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泰国农民种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