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y109 发表于 2014-10-17 08:43:18

广西民族报官方微博:“广西民族报”的译法!

本帖最后由 pcy109 于 2014-10-20 09:51 编辑

    广西民族报官方微博:“广西民族报网”的译法!http://weibo.com/p/1002062878339 ... B#_rnd1413506445105

    9月27日,自治区民语委对本报“广西民族报网”翻译方法问题的请示做出了回复:遵守目前的翻译原则,原译 “GV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不变。感谢网友们的关心与关注!今后本报在翻译中,尤其是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将力求翻译多样化、口语化、“壮化”。
        Aen muengx minzcuzbau dwg aen daihgya(个网民族报是个大家的)。




详情:http://www.gxmzb.net/content/2014-10/17/content_7928.htm









详情请阅广西民族报



广西民族报社:
    你社《关于“广西民族报网”翻译方法问题的请示》已收悉。我委将文中相关问题提交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2014年度壮语文翻译专家工作会议进行了咨询和讨论。根据来自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壮语文室、自治区教育厅民族教育发展中心、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广西三月三杂志社、广西民族报社、广西民族出版社、广西壮文学校、云南省民语办等部门单位的22名与会壮语文专家意见,结合我委现行实施的《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有关内容,现答复如下:

    “广西民族报网”等类似翻译问题,属于壮语新词术语翻译规范的问题。语言中随同新事物新思想的产生而产生的新词语,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词术语。壮语的新词术语主要借自汉语,主要集中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领域中的词汇。我委现行实施的《壮文中新词术语处理和规范的原则》中,就壮语新词术语的处理和规范原则作出四条规定:一是有利于民族团结;二是有利于民族的进步和繁荣;三是有利于壮语、壮文的丰富和发展;四是有利于壮族人民学习汉语、汉文。据此提出处理和规范新词术语的具体办法有七条。其中第七条办法规定“国内外的人名、地名、国名;党派、政府、社会团体、机关单位、军事组织机构和职务及报刊、民族等名称,除个别情况即原有壮语读音或用壮语命名的以外,一般均以壮语读音法转写(音译)。”为便于人们正确音译有关新汉借词或新词术语,我委还组织编写和发布了《新汉借词语音转写表》。显然,“广西民族报网”的壮文翻译适用第七条办法予以处理和规范,即以壮语读音法转写(音译)。据此,2014年度壮语文翻译专家工作会议的与会专家经讨论协商,一致认为在尚未修订现有的有关壮文新词术语翻译处理和规范的原则前, “广西民族报网”应规范翻译为"GV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或"Gv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

    此前你社已向十多位壮语文专家请教这个问题。从来文列出的7位专家的反馈译例看,由于专家们认识、理解不同,几乎没有哪两位专家的翻译结果相同。“广西民族报网”的翻译尚且如此,如果党政机关等法定单位名称都任由各人偏爱来翻译,势必造成五花八门的无规范翻译情况。我们认为,党政机关等法定单位名称的壮文翻译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工作,必须依据相应原则和办法才能确保翻译准确统一,否则,容易产生多种多样的无规范翻译结果,给壮文的推行使用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客观来讲,现行新词术语的处理和规范办法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一是一些新词术语采用音译法,实际上就是现代汉语北方方言西南次方言桂柳话的音译转写,没有多少“壮语味道”。二是过多的新词术语音译进来,在实际交际过程中严重冲击壮语固有的语法结构或表达方式。一些网友和专家为此对壮语、壮文的发展前景感到担忧,流露出浓浓的母语情结。此乃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我们对当下壮文的推行使用,要有客观而又理性的认识。这种客观而又理性的认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语言发展有自身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语言随社会发展而发展、消亡而消亡。在信息时代,我们所处的社会,新事物、新发明、新现象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壮语要适应现代交际需要,就必须从汉语里借入大量的语言成分特别是新词术语,否则壮语就难以发挥其作为交际工具功能。通过汉语音译转写引进新词术语,不失为现阶段壮族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丰富壮语词汇,提高壮语表现力,增强壮语发挥表情达意功能的有效捷径。同时,随着当代壮族人掌握壮汉双语能力不断提高,这为壮语采用音译借入汉语新词术语,及借用汉语的一些表达方式充实壮语提供了很好便利。因此,要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客观和理性地看待壮语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作出的必要改变。惟其如此,壮语才能不断地自我完善,健康发展,更好地充当壮族的交际工具及传承和发展壮族文化。

    第二、要正确认识和看待语言和文字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起源论认为,人类先有语言后有文字。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只是人类社会的辅助交际工具。一个民族的存在和发展,可以没有民族文字,但不可以没有语言。这说明民族文字从属于民族语言。文从语,是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只要壮语从汉语和其他语言里吸收了大量借词包括新词术语,壮文在使用和发展过程中不断体现这些词汇,那么有朝一日,其中一部分将成为壮语文里的常用词汇和基本词汇。不仅借词如此,一些汉语语法成分或表达方式,壮语文也积极引进使用。比如定中结构的表达方式,随着大量新词术语引进,正越来越多地在现实壮语中得到不断使用,让人感觉这与壮语传统的修饰语后置不一致。一些人由此甚为担忧壮语将被汉语同化。其实,这样的担忧大可不必。在现实壮语中,既然大多数人都把“广西民族报网”说成"G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那么我们将之见诸文字时,为何不能尊重语言事实,做到“言文一致”,而非要处理为"Vangj Minzcuz bau Gvangjsih"之类呢?那种人为使壮文脱离实际语言的做法,或许对壮语文的健康发展更为不利。

    第三、壮文是新创文字,当前存在的规范不足等问题,是新创文字普遍存在的问题,需要很长时期不断发展、完善。我们惟有不断规范壮语文的词汇和使用,才能促其不断健康发展,走向成熟。如果壮语文的翻译不规范,它的推行使用就会陷入更多内部纷争,不利于壮语文事业顺利发展。我委将认真履行有关组织管理职责,发挥牵头研定作用,多问计于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员包括网民中的壮语文爱好者,吸收他们提出的一些良好建议,切实把壮语文规范工作做好。

    第四、对当前壮语文存在的诸如壮汉排序、壮语词汇横竖写法、意译音译等争议问题,我们希望大家继续予以关注,认真对待和思考。没有各方共识,务实工作就很难开展。当前,在未有共识的情况下,就不忙改变现行有关规范原则,以免引起新争执乃至对壮语文学习使用的攻击。我们不但鼓励大家对相关问题继续展开讨论,而且也鼓励大家采用发掘和运用原有壮语词根和固有语言材料,按壮语的构词习惯创制新词等方式去规范其他新词术语,并通过各种媒体强化宣传和推介,不断加深理性认识,培育民族共识,努力推动壮语文在社会各领域的学习和使用。
        

                                                                                                                                                                                                      自治区民语委




河谷幽兰 发表于 2014-10-17 08:59:18

“广西民族报网”的壮文翻译适用第七条办法予以处理和规范,即以壮语读音法转写(音译)。据此,2014年度壮语文翻译专家工作会议的与会专家经讨论协商,一致认为在尚未修订现有的有关壮文新词术语翻译处理和规范的原则前, “广西民族报网”应规范翻译为"GV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或"Gv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
     牌匾确实应该按现行的翻译处理和规范的原则进行翻译,如果有章不行,有规不依,各自按各自的标准翻译,各地各单位挂的牌匾翻译会很乱的。

牛耕田 发表于 2014-10-17 09:02:39

2014年度壮语文翻译专家工作会议的与会专家经讨论协商,一致认为在尚未修订现有的有关壮文新词术语翻译处理和规范的原则前, “广西民族报网”应规范翻译为"GV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或"Gv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

弄来弄去,还是第一印象。还是老百姓脱口而出的叫法。。

牛耕田 发表于 2014-10-17 09:10:02

鼓励大家采用发掘和运用原有壮语词根和固有语言材料,按壮语的构词习惯创制新词等方式去规范其他新词术语
“创制”要以符合壮语表达习惯为原则。

wenliqan 发表于 2014-10-17 14:16:38

只想说狗屁,发展壮文壮语竟然以汉语作为最终目标标准,你们还能有比这样更无聊的做法吗?

窗前的雨 发表于 2014-10-17 15:06:45

壮语要适应现代交际需要,就必须从汉语里借入大量的语言成分特别是新词术语,否则壮语就难以发挥其作为交际工具功能。通过汉语音译转写引进新词术语,不失为现阶段壮族吸收汉族先进文化、丰富壮语词汇,提高壮语表现力,增强壮语发挥表情达意功能的有效捷径。
  必须大量借汉语,壮语才能发挥交际工具功能!????壮语将被活生生的夹死……………………

daeghaij 发表于 2014-10-17 17:14:19

傻逼民委!傻逼官员!!!
灭我族之心不死!!!!!!!!

daeghaij 发表于 2014-10-17 17:16:34

壮文新创你老母啊新创!!!!
50年代,那叫壮族文字改革,不叫新创!!!!!!!!
FUCK!!!!!!!!!!!!!!!!!!!!!!!!!!!!!!!!!!!!!!!!!!!!!!!

lanmoegbya 发表于 2014-10-17 17:32:53

daeghaij 发表于 2014-10-17 17:1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壮文新创你老母啊新创!!!!
50年代,那叫壮族文字改革,不叫新创!!!!!!!!
FUCK!!!!!!!!!!!!!! ...

daeghaij 发表于 2014-10-17 17:16
壮文新创你老母啊新创!!!!
50年代,那叫壮族文字改革,不叫新创!!!!!!!!
FUCK!!!!!!!!!!!!!! ...


严格地讲“拼音壮文”是新创的,“拼音壮文”之前的记音符号叫壮字。

lanmoegbya 发表于 2014-10-17 17:34:22

壮字至今不能统一,不能规范。

bouxsai 发表于 2014-10-17 17:58:23

daeghaij 发表于 2014-10-17 17:16
壮文新创你老母啊新创!!!!
50年代,那叫壮族文字改革,不叫新创!!!!!!!!
FUCK!!!!!!!!!!!!!! ...


严格地讲“拼音壮文”是新创的,
----------------------------------------------
南方少数民族文字如壮文、苗文、瑶文,都是新创的,其中只有壮文由国务院批准颁布。

daeghaij 发表于 2014-10-17 20:10:44

bouxsai 发表于 2014-10-17 17:58: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daeghaij 发表于 2014-10-17 17:16
壮文新创你老母啊新创!!!!
50年代,那叫壮族文字改革,不叫新创!
自己无知就不要让大家陪着装傻勒。

李子 发表于 2014-10-17 22:01:59

汉文横行的今天 有哪个傻逼还会阅读这些个新创的壮文

weijiaoxian 发表于 2014-10-17 23:33:02

GV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
按哥的理解
这就是拼音化四川话

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
都不是壯文

僚园星火 发表于 2014-10-18 01:04:06

第一, 语言发展有自身规律, 可是音译汉语是壮语发展的规律吗? 音译汉语不仅不利于壮语的现代化,也是变相地封杀壮语的自我创新,阻碍壮语的现代化. 现阶段来讲,所谓的汉族的先进文化只不过是西方文化的二手货而已,要让壮族吸收二手货吗?只有以汉语马首是瞻才能提高壮语的表现力吗?汉语对西方出现的新事物为什么不都直接用音译,这样不可以提高汉语的表现力吗?随着汉人英语能力的不断提高,也为汉语采用音译借入英语新术语,借用英语的表达方式充实汉语提供了很好便利。

第二, 段首引用了马克思的理论,可是后面就夹带私货了,如果都是文从语,为什么南方汉人学的是北方普通话, 为什么不按南方汉人的语言习惯编写教材? 这不是违背文字发展的客观规律吗? 壮语本来是定语后置的, 会有人讲” G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 正是长期的汉语教育误导下形成的错误语法. 壮族人语言的汉化正好体现了文字对语言的引导作用, 而不是汉语的壮族化. 可见文字对语言的引导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第三, 拉丁壮文是新创文字,可是壮语不是新创语言, 按文从语的观点, 壮文要符合壮语的语法规范, 而"Gangjsih Minzcuz Bau Vangj" 显然是翻译不符合壮语语法规范, 所以才会导致很多民间人士不认同.  

僚园星火 发表于 2014-10-18 01:07:09

22名与会壮语文专家意见, 这些人会讲壮语吗

datou200 发表于 2014-10-18 01:25:59

根据最后一段,是在号召广大媒体,包括广西民族报带头改革并使用新词汇。但是第一段又讲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宜让广西民族报这样的媒体使用新的翻译方法。    我看了民语委的这份东西,觉得前后矛盾,一头雾水。

wenliqan 发表于 2014-10-18 07:44:47

僚园星火 发表于 2014-10-18 01:04
第一, 语言发展有自身规律, 可是音译汉语是壮语发展的规律吗? 音译汉语不仅不利于壮语的现代化,也是变相地 ...

这个点评太对了,砖家们能否虚心学习一下。

Sawmos 发表于 2014-10-18 13:16:30

datou200 发表于 2014-10-18 01: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根据最后一段,是在号召广大媒体,包括广西民族报带头改革并使用新词汇。但是第一段又讲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 ...

这就是民委、民语委的人“好话说尽、坏事做绝”的表现,做完了坏事,还自己跑出来洗地、跪舔,看看前面那几位的嘴脸

weijiaoxian 发表于 2014-10-18 13:20:35

如果壮语翻译这样敷衍了事
那还要翻译干嘛??
直接转写成四川话就好了
我们那小孩都会四川话
何必麻烦砖家们
还要拿钱去养
FUCK!!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民族报官方微博:“广西民族报”的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