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语中的汉字!难道壮族是中华文明的起源?
声明:爱壮族,要抓大放小求同存异,开放思想打开壮族新局面!别固步自封,让更多人了解壮族!希望贝侬们顶起,不是骂起。:)一个永远活着的民族,一本永远活着的书——《壮志》。
据不专业民俗砖家清穗的臆想,壮话中隐藏着许多汉字,不仅同音同义,而且连感情色彩都惊人的相似。这些壮语中的汉字是不是隐藏着尘封的壮地密码?难道壮族才是中华文明的起源?(个人观点)设计:清穗 × Cm 插画:Cm
壮族为什么说自己是“大山之子”?岜(ba),意为石山。这是最有意思的:“岜”和“爸”同音,代表了壮族人以大山为父,并自豪的自称自己是“大山之子”。这是否蕴藏着待人探寻的古老传说呢?
妲己原来是壮族人?妲(da),在现代汉语里,“妲”只剩下代表姓氏。在辞海中,还保留“女性”的意义。而壮族中的“妲”就是青年女性的意思!而壮族是定语后置,定语放在名词之后,所以“妲己”就是“己姑娘”的意思。而妲的发音和壮语的河流同音,是否也代表了女性的妖娆多情呢?
汉字弄错了?在壮语中找到了证据!独(du),汉语就是独自的意思。而在壮语中是指动物的量词,相当于汉语的“一只鸟”中的“只”。反过来看看“独”字,左边反犬旁右边虫,字义应该是指动物和昆虫的意思,却变成了孤独的意思。这很好玩。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栏”窝栏(lan),汉语即栏杆的意思。而壮语的“栏”是“家”的意思。壮族古人的房子是以栏为主,围着猪、牛、鸡等家禽牲畜。这和汉字的“家”字很像。“家”字意为:宝盖头下面有一头猪。
你去哪里?我去“那”里那(na),汉字中是代词。而壮语中是“田”的意思。所以在广西不难发现,很多地名都是“那”在前(壮语是定位后置)。如那坡,即坡上的田。
死亡对于这个世界是一场旅行的终点殆(dai),壮语中是死亡的意思,在汉语也有终结的意思。想想这是无尽的契合,旅行终有结束,而谁也不知道这次结束,能否还有下一次开始。
一个不受奴役的民族跪(gui),壮汉同义同音。壮族,因为不愿受北方政权的统治,不断的躲进山林。但是中国的版图从来不缺广西,所以说广西也是做友好的民族之一,如果欺负我我就跑。
想要红?先喝醉绯(fei),汉语中是“红色”的意思。壮语是“醉酒”的意思。喝多了就脸红了。
汉字的起源是壮语?雯(wen),在壮语中发音中是雨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仅有花纹的诠释。从象形文字的构字法来说,雨的字义、文的声部,很难说“雯”字不是壮语演变而来。
猜码为什么不能喊五?码(ma),壮汉同义同音。说话壮族的图腾是蚂拐(青蛙),只有四个手指。喊五则对神明不敬。但是为什么壮族又能吃蚂拐呢?这和壮族的生死喜丧观有关。
原始人的象声词都一样吧?涷(dong),在壮语中发音中是淹没的意思,而汉语是下大雨的意思。从字义上来说,很好理解为因果关系吧。
灵魂仅仅是一缕青烟魂(hun),在人类的意识形态里,也是死亡是最可怕的事情。当生命终止,人们总会找到他离开的理由和方式。所以,“魂”汉族、壮族都是灵魂也是烟雾。
盗走下雨密报的间谍雷(lei),壮汉同义同音。打雷的时候,上面是倾盆大雨,下面是田地。说明打雷是对大地恩赐雨水的信号。而这里隐藏这一个青蛙与雷神的神话故事。
寻找《壮志》二零一二年十一月十六日,晨。我的祖母去了另外一个世界。在她病危时,我曾许诺,以她口述的故事为蓝本,写一本有关壮族的书。 时间如流水,冲淡了往事。在昨晚彻夜的惊雷中,我被梦魇缠绕。忆起曾经立下的誓言。 没有人愿意带着遗憾死去,没有人愿意被永远遗忘。我愿以传承壮文化为志愿,让祖母的遗愿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传承壮文化的志愿,是一个凝聚许多人努力的梦想,是一部伟大的《壮志》。 所以,我希望能有数位志同道合的真诚工匠,对质朴的壮文化进行精心雕琢,同时,再寻觅一千个《壮志》传承人,让《壮志》永垂千古。
http://mmbiz.qpic.cn/mmbiz/WOotugFfY8sMJjBVjWy2n0C6ytBxicFHlDUNmkicV0Q32FC0tKMzuiat4YWOC9vCNOia1fWn8Z8XyfUZkqV2cwLr9g/640
http://mmbiz.qpic.cn/mmbiz/WOotugFfY8sMJjBVjWy2n0C6ytBxicFHlR9ribJoAIEMPa9dgQfgVTdYBaLy5KhSvxwSCGr7jLAv0nOd5dejWyTw/640
邮箱huangqingsui#qq.com(#改为@)
黄清穗 个人微信号 (长按↓可复制)huangqingsui
楼主错了!大错特错!错的超离谱!韩国才是汉族文明的起源地和鼻祖。韩-汉同音,韩国首都以前叫汉城,汉字就是用韩文字母组合而成的。而我们壮族只是大韩文明的一小分支,大韩文明史上有一伟大帝国曰百济帝国,我们南宁市就有一个百济乡。 汉字源于甲骨文,汉语也继承自甲骨文,但殷商的语言未必是汉语,甲骨文自然也不一定是汉语的记录。 可惜了,精美的图片,配上了错误的知识。艺术家没有过硬的知识功底,也只能是笑谈了 感觉楼主挺有想法的,支持一下。 本帖最后由 weijiaoxian 于 2014-8-8 18:33 编辑
楼主很有见解
顶一个
:lol du=“头”(古音deu) 外行,看看热闹捧个场:) 本来就是视觉传达研究的,你们真拿做文化研究看? 说“雷”同音的,基本可以判定为在吹牛了。 特荡 发表于 2014-8-8 11:0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楼主错了!大错特错!错的超离谱!韩国才是汉族文明的起源地和鼻祖。韩-汉同音,韩国首都以前叫汉城,汉字就 ...
金三胖叫你回家吃饭了 标题说反了,应该是“汉字中的壮语”,“壮语中的汉字”通常指的是汉借词。 视觉传达研究就可以用错误的知识,还理直气壮?门槛也太低了吧! 想法不错,可惜观点有不少错误,例如 独的繁体字是獨,音符从蜀,虫是以蜀简化而来。 岜(ba),意为石山。这是最有意思的:“岜”和“爸”同音,代表了壮族人以大山为父,并自豪的自称自己是“大山之子”。这是否蕴藏着待人探寻的古老传说呢?
壮语的的“父亲”原词语是“波”而不是“爸”。
跪(gui),壮汉同义同音。是因为壮族没有“跪”的传统,那是从汉语借来的词语,自然因为“壮汉同义同音”。
那(na),汉字中是代词。而壮语中是“田”的意思。
壮语中是“那”是名称,和“代词”有何联系?
雷(lei),壮汉同义同音。哪里的壮语言“雷(lei),壮汉同义同音”? 支持楼主的研究!你讲得很好!每种文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的确我们的百越祖先很多汉化成为了汉族,同时我们的文明也影响了其它民族,我们不应该像一些回帖里完全否定掉你的研究,我们的壮文明的确影响了汉文化,也影响过其它民族的文明,同样,其它民族也有文明 传播进我们的地域。我记得云南有一位学者从壮族鸡骨头算卦推断出易经是受我们影响的,这样的研究就很有意义。 datou200 发表于 2014-9-2 08:4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支持楼主的研究!你讲得很好!每种文明都有存在的合理性,的确我们的百越祖先很多汉化成为了汉族,同时我们 ...
没有扎实功底的研究在专业人士看来不过是意淫罢了。 大家幽默一点,这也是楼主的特点,别往认真里看。 很有创意,视觉上很棒。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