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偃 发表于 2014-5-22 06:41:51

pcy109 发表于 2014-05-21 20:00: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报名叫《壮文报》,Bauq Sawcuengh.

但《广西民族报》若译为Bauq Minzcuz Guengjsae,是否有前者的
支持

牛耕田 发表于 2014-5-22 09:50:50

社会上对语言的使用一般都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实际的简便原则,壮族社会群众也是同样如此。
试想,“广西民族报”若译为Saw bauq minzcuz Gvangjsih或者Bauq Minzcuz Guengjsae,社会上老百姓果真如此说?老百姓果真认可?
语言使用是在“约定俗成”之后得到认可,然后社会上使用者遵循之。
在借词的使用上,大多语言,都遵循语言的经济原则和实际的简便原则,怎么经济简便老百姓就怎么用。
壮语在借用汉语借词过程中,各地处理不尽一致,但是莫不遵循这个原则;特别是在新借词的处理上,无论按西南官话(桂柳音)还是粤语音借入,大多都“整词”借入。
有人说,我们这样说多了,自然就有人跟着说。可是当前壮文的尴尬在于:"上"不强势,“下”不兴旺,上下没有良好的互通机制,何以达到规范、统一?
所以存在着众说纷纭。
但是无论如何纷纭,我想应该遵循语言的应用规律。

VUNZMBANJ065 发表于 2014-5-22 15:06:37

      支持将壮文版中的汉字标题剔除,用汉字标题吸引不懂壮文的人?或是壮译汉的标式?我觉得既然是壮文版的就全壮文好了(除了
报头及作者用汉文写的论文等外),壮文版加上汉字标题,它无形挤占了壮文版的有限版面。
       再炒一下音译与意译的旧饭,《广西民族报》是汉式思维起的报纸名称,而用壮文来显示同样有音译与意译之争论。壮文版的广西
民族报是全国唯一的壮文报纸,如果能有给我投票起个壮式的话,那就用Hongsaeh Raeuz Guengjsae 称之。因为用壮文就表示是民
族的,不必用音译的民族一词去强化它,一路的直接音译只能加快壮语词汇的消弃。同时,也希望民语部门、壮文的专家学者与时倶进,
不断地创新壮语新词汇,以适应社会发展和壮文爱好者的选用。21世纪的今天,应该有一本全新的壮汉(英泰?)词典了!
      

达莎 发表于 2014-5-22 20:43:22

我也墙裂提出三条:第一条,墙裂反对壮文版混进太多的汉文!标题可以考虑不要汉文。但是双语老师论文版可保留,因为大家知道,现在很多杂志发论文多则要交1000多元,少也要500元,民族报不要老师交钱(对吗?),还为壮文工作出力,好! 第二点,墙裂反对壮文和汉文报合在一起。全国只有一份壮文报,夹杂汉文进来,不是显得我们壮文差火?还要靠汉文来注解吗? 第三,墙裂呼吁壮文编辑翻译多用通俗符合壮人的语言!另外,再说一句,壮文编辑们坚守在我族文字战线,工作是值得顶而不是要喷的!


牛耕田 发表于 2014-5-23 10:59:41

达莎 发表于 2014-5-22 20:4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也墙裂提出三条:第一条,墙裂反对壮文版混进太多的汉文!标题可以考虑不要汉文。但是双语老师论文版可保 ...

:handshake 说得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广西民族报壮文版有汉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