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屠虫 发表于 2004-6-25 14:45:00

构想:建先贤祠,凝聚与彰显壮民族意识……

<P>壮族人崇拜祖先,壮民族虽然和汉人一样不是很注重宗教,但是壮族直到今天仍然把祖先看得很重。正值我们需要凝聚民族意识的时候,我们所推崇的祖先正好可以成为统一我们民族认同的“精神偶像”。因此建议:建设先贤祠,使其影响和地位能够类似于大和族的“靖国神社”那样的朝奉所。</P>
<P>同时,在壮民族中不断宣传这些先贤,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广告影响效力,使族人逐渐对我们的祖先产生浓厚的兴趣和敬,达到在壮民中形成“言不谈先贤则显得落后”的潜意识,则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就可以由此得到逐渐加强,再配合其他各方面的工作,达到在今天新的环境中焕发族人意识和统一民族认同的作用。因为在今天的社会中,人的精神事实上是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的,在对客观社会的能动作用上发挥着相当大的作用。</P>
<P>先贤祠:</P>
<P>人物:                                                    简介:</P>
<P>史诗时代:</P>
<P>姆六甲                                                     略(如果不知道我也不想说了)</P>
<P>布洛陀                                                     略</P>
<P>布伯                                                         略</P>
<P>文明时代:</P>
<P>征侧,征贰姐妹                                      汉代,反抗交趾太守苏定违背汉王朝对少数民族“不用天子法度”的政策,强加汉律于当时的骆越人社会(比如部落领袖都是两姐妹,不和中原男尊女卑的规矩),于是激起反抗。
         
黄乾曜                                              唐代,西原僚人大起义
潘长安 黄少卿                                              注:本次大起义持续近百年,涌现了大量僚人英雄,不止于上述三人,因人数众多,在此不一一列出。
                                                            
侬智高                                                不用说了,在他死后第21年(1076),交趾军队攻陷邕州,屠杀壮汉人民,而农智高在世时,多次打退交趾的入侵。
                                                       (侬智高起义的部将在此不一一列出)
莫公妄,莫公晟                                      南丹僚人首领,宋时反抗朝廷的强制同化政策
区希范                                              宋时僚人知识分子,多次谋求与汉人平等入仕而被 排挤歧视,加以朝廷压迫族人,举行起义。
韦朝威,韦银豹父子                                  明代古田起义领导人,一门英烈
沙定洲                                              云南壮族领袖,于明末农民大起义时推翻明黔宁王沐氏家族在云南的反动统治,在张献忠的部将李定国,孙可望配合沐家的反攻中腹背受敌而失败,至今许多云南壮族仍自称沙人既来自他
瓦氏夫人                                             略</P>
<P>以上未列出清季以来的先贤,并且只包括了僚人的几次重大起义斗争的领导人物,许多英雄人物未能列出。
骆越,僚人部分重大起义斗争:
西原僚人起义(唐)     
侬智高起义
古田起义  
府江起义
八寨起义
沙定洲云南起义      
</P>

季人 发表于 2004-6-25 15:47:00

可以把《壮族通史》后面的名录拿来做成专题网页。

胡屠虫 发表于 2004-6-25 21:48:00

以上主要来源就是《壮族通史》,但是没时间都打下来

西域老怪 发表于 2004-6-26 00:09:00

<P>很关注!!</P>

雷僮-贝侬 发表于 2004-6-26 07:39:00

嗯,众望所归。

红棉树 发表于 2004-6-26 17:50:00

<P>其实壮族民间历来有“先贤纪念”的传统。</P><P>德保县的名称来自“敬德县”+“天保县”的省略合称,其中的“天保县”就是清代镇安府改土归留之后置的县份,是为了纪念明朝时候镇安府一个德高望重的土司岑天保而得名。至今岑天保在德保县民间仍然有崇高的宗教地位,明朝以来在德保县马隘乡立有天保庙(文革时遭到毁灭性破坏而现为重建),为整个德保县乃至邻近的田阳县德保话地区(如八别、洞靖、桥业等乡镇)的人们瞻仰和供奉的胜地,每年的重要节日往天保庙上香的人络绎不绝,而平日有需要人们也会自行去上香(其实今天早上我刚去了天保庙上香)。</P><P>德保县的大旺乡还有侬智高庙,是广西少有的纪念侬智高的庙宇之一(云南的广南县、越南的高平和广渊两省都有侬智高庙),不过大旺乡离县城较远,交通又很不方便,我还没有亲自到过那里进行祭拜,希望以后会有机会去看看。</P>

胡屠虫 发表于 2004-6-28 13:57:00

最好是来一个全民族都知道的,都向往的,类似宗庙,也就是象日本靖国神社那样的朝奉所,地方性的不足于凝聚民族精神

红棉树 发表于 2004-6-30 00:59:00

构想:建先贤祠,凝聚与彰显壮民族意识……

<P>敢壮山的布洛陀庙,在宗教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壮民族精神的实体依托,我认为可以发展为僚人全民族的朝圣场所。</P><P>侬智高作为壮族历史上具有反抗压迫与暴力精神的民族英雄和领袖人物,起着一种无可替代的历史凝聚作用,其庙宇也适合作为壮民族全民族的朝奉场所。</P><P>而各地的先贤纪念场所,也可以起到一种凝聚地方人文精神和宗教精神的作用。</P>

右江水红河岸 发表于 2004-6-30 01:06:00

我曾经有过在敢壮山后山修建先圣庙,并在泛敢壮山选取地块开辟壮族公墓的构思,这样能把壮族人的“个人祖先”和“民族祖先”集聚到同一地方,无疑会有很大的认同和向心力

右江水红河岸 发表于 2004-6-30 01:15:00

<P>又转移了,讨厌,导致我回帖出错,</P>

右江水红河岸 发表于 2004-6-30 01:23:00

<P>今年参拜敢壮山时,我就有在敢壮山修建先贤圣庙的想法,想不到红棉也有此想法,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哈哈</P><P>我还有在泛敢壮山修建壮族民族公墓的构思,这样,能把壮民的“个人祖先”和“共同祖先”的祭拜地点统一起来,人们在三月三一天时间即能拜小祖,又能拜大祖,顺理成章的壮族统一信仰</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构想:建先贤祠,凝聚与彰显壮民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