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y_fish 发表于 2004-6-22 04:26:00

随想

<P ><FONT size=3>我看到这里在讨论壮民族文化和民族形态的问题,很多话题到最后都回到壮语的生存讨论上去了。</FONT></P>
<P ><FONT size=3>壮语固然是拯救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个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非一时一日之功。</FONT></P>
<P ><FONT size=3>民族文化应该是多元的,民族教育也是多元的</FONT></P>
<P ><FONT size=3>除了壮语,是不是还可以多从别的方面探讨民族文化?比如:民族性格、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等</FONT></P>
<P ><FONT size=3>壮人的首要问题是自信。怎样重建我们的自信心呢?</FONT></P>
<P ><FONT size=3>壮人的不团结正要汉人想要的结果,民族教育更多的只能通过民间的方式</FONT></P>
<P ><FONT size=3>我们经常说那些在海外喝洋墨水长大的华人很难真正融入白人社会,我们壮族人在中国何尝不也如此呢?只是隐蔽一些罢了。</FONT></P>
<P ><FONT size=3>知已知彼,方能.....</FONT></P>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4-6-22 08:26:00

支持!

西域老怪 发表于 2004-6-22 10:15:00

<P>在全球一体化进程越演越烈的大环境下,民族文化多元化真的是一大课题。</P>

越色僚人 发表于 2004-6-22 13:07: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fly_fish</I>在2004-6-22 4:26:12的发言:</B>
<P><FONT size=3>……</FONT><FONT size=3>除了壮语,是不是还可以多从别的方面探讨民族文化?比如:民族性格、行为模式、思维方式等等</FONT></P><P><FONT size=3>壮人的首要问题是自信。怎样重建我们的自信心呢?</FONT><FONT size=3>……</FONT></P></DIV><P>民族性格、行为模式、思维方式都是抽象的东西,讨论抽象的东西比起讨论民族语言这样实在的东西,难度其实更大,更需要象fly-fish这样的贝侬们来多多提出并讨论,而不是等待别人提出才讨论。 <P>其实,大家关心壮语的生存,是因为这个语言一旦失去,就很难恢复。民族性格、行为模式则比语言要稳定(比如说岭南越人大部分即使已经集体汉化,但是民族性格和行为模式至今仍然与北方汉人不同),而思维方式也可以通过教育来改变。我认为,现在谈壮语的生存的帖子,一点都不多余,而且还有待深度探讨。</P>

清风客 发表于 2004-6-22 15:18:00

支持!!!

南粤孤客 发表于 2004-6-23 08:45:00

“全球化”也没有什么担心的!日本并没有丢掉民族性啊!反而以自己现代化的民族性影响着别人!所以,在追求现代化的历程中如何发展民族性的问题,日本的经验很值得借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