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y109 发表于 2013-11-22 08:37:19

广西壮语电视开播情况系列报道之三:长风破浪会有时 之武鸣篇

本帖最后由 pcy109 于 2013-11-22 10:42 编辑

(原载《广西民族报》2013年11月22日第5版http://www.gxmzb.net/szb/html/2013-11/22/content_5802.htm)

                    壮语电视:长风破浪会有时             ——广西壮语电视开播情况系列采访活动之武鸣篇              口 本报记者  黄新荣  唐  龙   梁海星   文/图


记者一行在采访该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吴秀红(右一),向她了解壮语电视的总体情况。


武鸣县广播电视台壮语女主播杨月圆正在播报壮语新闻。   


记者一行到杨李村村民杨绍文家了解壮语电视收视情况。


    武鸣县历史悠久,贤人辈出,史称“首善之县”,是广西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较发达的县份之一,也是壮族聚居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壮族文化源远流长。1957年11月国务院颁布的《壮文方案》以武鸣音为标准音,每年举办的“三月三”歌圩活动已成为武鸣县的民族文化品牌。2012年10月30日,武鸣县电视台开播了壮语电视节目,主要有《壮乡新闻》和《教你讲壮语》两个栏目。《壮乡新闻》包括《壮乡快讯》、《壮乡故事》、《壮乡科普》、《政策解读》等内容,周一至周五每天21点首播,次日8点和13点重播,每期时长10—15分钟。《教你学壮语》节目时长5分钟左右,在《壮乡新闻》之后播出。节目开播1年来,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反响强烈,社会各界好评如潮。为了总结推广该县的成功经验,了解社会各界的看法和建议,了解该县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及如何寻求解决办法等,11月6日至7日,记者一行前往该县进行采访。
        县委县政府:当作民族品牌来打造

    近年来,武鸣县委、县政府把壮语电视节目当作壮民族文化的一个品牌来打造。 “全县68万的人口中,壮族人口约占86%。壮语标准音的参照地以及壮文的创作地都集中在武鸣。为了保护和弘扬这个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品牌,县委县政府通过支持和协调各部门,让壮语电视节目顺利开播。”武鸣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吴秀红向记者介绍说,2012年初,该县党代会和人代会提出实施文化“核心带动”工程,全力支持县广播电视台开播壮语电视节目。    “节目开播以后,因为是用老百姓的语言来播出本地的新闻,效果非常好。传承和弘扬了壮语,这是亮点之一。这也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传播我们的文化。壮语节目的这些作用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谈及壮语电视节目的作用和效果,吴秀红很是欣喜。    “壮语电视节目的成功开播并取得良好效果,一是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自治区民委民语委、南宁市民委的关心与支持是我们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二是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以及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把它当做文化核心带动工程中的核心力作来打造。三是有专业的人才来做专业的工作。”吴秀红向记者娓娓道出成功的经验。吴秀红向记者坦言,武鸣县壮语电视节目在筹备、开播和追求提升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人才缺乏,尤其是掌握壮语文的采编人员非常缺乏。二是传输设备缺乏,这导致了节目覆盖率不理想,限制了受众面和受众数量。为此,县委县政府及广播电视台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形成了新的思路:一是政府设法加大投入和引进人才;二是进行栏目和内容的扩充;三是整合资源,形成优势,把广电、民族、文化、教育、旅游、农业等部门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提升节目质量和档次。

        电视台:迎难而上苦干出成果

    “壮语电视节目的开播,离不开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武鸣县广播电视台台长李炳群向记者介绍说,为了做好壮语电视节目的各项筹备工作,该县广播电视台统筹兼顾,争取并得到了自治区民委民语委、市民委民语委、县委宣传部、县民族局、县人社局、县教育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县政府划拨了42万元资金给广播电视台购置了编播设备;县人社局、县教育局也从人力资源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及时抽调壮语节目主持人,为节目的开播奠定了基础。     在筹备与开播的过程中,电视台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离退休老干部,一听说要开播壮语新闻了,都很高兴。县广播电视台退休老同志,原《漫谈武鸣》节目主持人黄保权主动要求来指导壮语节目的编播工作。为了保证壮语的发音准确且通俗易懂,黄老每天清晨准时到电视台和主持人一起反复练习,帮助纠正其发音。在他的热心帮助下,主持人语言流利、语调自然,逐渐形成自己的主持风格。”李炳群说。    但是,作为新生事物的壮语电视节目,采编、制播等方面的人才、设备仍很缺乏。“目前,我台壮语电视节目共有4名工作人员,其中,上镜播音员2名(聘用),音译播音员1名(广播节目主持人兼),后期制作1名(聘用),记者队伍和编播设备与普通话节目共用。由于壮语电视节目无专用演播室,无采访专用车辆,编辑、摄像等设备严重不足,与多个栏目共用设备及演播室,影响记者外出采访和延误主持人上镜时间,影响了节目高质量播出,而且编辑、翻译、配音都是同一人进行,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加点,编译质量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武鸣县广播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壮乡新闻》编导李绍海向记者道出壮语电视节目采编、制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存在的问题。

        专家:壮语电视节目待丰富

    在武鸣县文化馆,记者采访了原馆长黄天恒。黄老虽已退休,但精力充沛、神采矍铄,仍然热心于壮族文化的研究、传承和弘扬,对壮族文化特别是武鸣壮语山歌,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硕的创作成果,多年来他自愿到太平镇庆乐小学教授武鸣壮语山歌。谈及“壮语电视节目有没有必要做?怎么做?”他用流利的武鸣壮话侃侃而谈:“我们祖宗有很多优秀的东西都失传了,如果再不关心我们壮族的文化,将来是无法弥补的。所以,我们不但要做,而且还要做好做大做强,让世界上每一个地方的壮族同胞都引以为豪。”    如何使壮语电视节目丰富多彩,引人入胜?黄天恒建议。他说:“一是壮语栏目要多样化。比如壮语故事、壮语对联、壮戏、歌舞、山歌、壮语快板、壮语小品、壮语电影、壮语电视等壮族文化方面的内容要多一些。二是壮语的栏目要定点分配。我们要根据各乡镇或者学校的特点和专长,把各个项目定点分发到他们当中去,让他们创作演出。比如双桥镇擅长壮戏,罗圩镇擅长歌舞,城厢镇擅长小品,就分工给他们各自去做。三是壮语编译人员自身要练好内功。翻译要多推敲,做到通俗易懂。四是希望有关部门深入群众挖掘当地的文艺作品,加予包装,向外推出或参加全国性的比赛。”

        双语教师:倍感亲切望增新栏目       作为广西壮汉双语实验学校和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武鸣三月三歌圩壮族山歌传承基地的太平镇庆乐小学,几乎每位教师都是壮汉双语教育和壮族文化传承教育的专家和实践者。对于壮语电视节目的开播,他们更为关注,体验和思考也更多。“壮语电视节目的开播,我们感到很高兴;身为壮族人,能够在电视节目里听到壮语,我感到很自豪。因为用我们本地的语言——武鸣壮语播报,播出的内容是我们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所以收看壮语节目,我们感到很亲切。”该校黄彦安老师开心地说。    他对节目的改进提出了建议,“目前所开播的栏目,还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我们希望增加一些栏目:一是教育栏目。结合壮汉双语教育,通过电视台的壮语文教学之类的栏目,带动更多的人学习壮语,以壮为主,壮汉结合,最后达到壮汉兼通。这可以让日渐式微的壮族的语言文化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二是武鸣壮族文化栏目。播出武鸣的山歌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节庆文化等本地民族特色文化,以传承与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前我们学校的壮族文化传承活动节在电视台播出后,学生和家长看了都很开心和自豪。这就通过学生、家长带动了更多人关注、收看节目。三是娱乐性节目。播出壮语小品、山歌擂台赛、壮语幽默笑话、壮族小常识、神话传说等,寓教于乐,让壮族老百姓更喜闻乐见。同时,进一步挖掘壮族民间的娱乐性民俗内容,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
    (未完待续。见下帖)

pcy109 发表于 2013-11-22 08:38:39

本帖最后由 pcy109 于 2013-11-22 08:40 编辑

(接上帖)     

       群众:壮语电视节目虽新犹亲

    在双桥镇杨李村,记者走进了村民杨绍文家。得知记者的来意后,他兴致盎然地谈了起来。“我们村99%都能收看壮语节目,大部分中老年人都爱看,感觉用壮语播报新闻,播放文艺节目、电影、电视等节目感到很亲切。在上世纪50年代放映的《地道战》、《地雷战》、《枫树湾的战斗》等壮语配音电影,里面的台词至今仍然记忆犹新。希望多些壮语栏目,特别是文艺、科技、生活、美食等栏目,播放的时候最好打上壮汉文对照字幕,以便年轻人看得懂。小品、笑话能用方言的最好用方言演绎,本地群众听得懂,容易接受。”
    双桥镇下渌村村民韦世林是个经验丰富的果农,也是个老壮文,上世纪60年代初曾学过1年壮文。谈到壮语新闻、壮语卫视,他津津乐道,转身就开启电视并熟练的调到武鸣台,他说他每天都爱看武鸣当地的壮语新闻,这样可以了解本地各行各业的行情。
他说,过去县广播电台有个壮语讲故事的栏目,听众非常多,一到时间个个都收听。现在搞壮语电视节目,我们当然喜欢了,但要有自己的特点,不要单调,特别是小品、戏剧等讲些地方方言更好,群众喜闻乐见。

        再传佳音:《壮乡风情》新栏目开播

    就在记者采访结束后不久,武鸣县广播电视台又传来喜讯。11月9日,武鸣县电视台又一壮语重量级栏目——《壮乡风情》正式开播。
    据了解,该栏目是一档以展现壮族民族风情、弘扬壮族文化为主旨。每周一期,每期时长10分钟,于每周六、周日晚21时播出。节目通过现场采访,访谈,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等方式,将观众带进美丽的武鸣,追溯壮民族发展脉络,对壮族群众的礼仪、婚嫁、宗教、节日等涉及壮乡人民的衣食住行、历史文化、景区风俗进一步挖掘,领略壮族民风民俗和壮族文化在民族团结和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独特影响力,展望壮文化和壮民族发展的前景。
    该栏目的播出,是该县电视台在壮语电视节目《壮乡新闻》和《教你讲壮语》播出一年后,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综合社会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壮语电视节目进行充实、提升的实践成果。同时,这更是该县县委县政府在文化战线上走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

韦偃 发表于 2013-11-22 09:27:27

每次都从头看到尾,又到民族报网站上看了一次,支持民族报记者非常敬业的精神,采访都是第一手资料。

各地的壮语电视不管是壮语新闻或是壮语栏目都有一个共特点,那就是经费的问题,令我多年不解的是开播汉语〈普通话〉新闻,栏目难道就不缺经费?

wenliqan 发表于 2013-11-22 10:47:22

谁都盼望壮语电视节目,领导们有在意么?

pcy109 发表于 2013-11-22 11:30:24

本帖最后由 pcy109 于 2013-11-22 11:33 编辑


本报记者一行在武鸣县广播电视台及该县民语局同志的陪同下采访原武鸣县文化馆馆长黄天恒(左二)。


记者和武鸣县民语局的负责同志在该县广播电视台台长的陪同下参观该台的编译制作室。


记者一行深入双桥镇杨李村田间地头采访群众收看壮语电视情况。

执行长 发表于 2013-11-22 13:24:09

ndei lai

僚园星火 发表于 2013-11-22 20:06:38

gouh hung gouh ak , 做大做强 !         

Maenhak 发表于 2013-11-22 23:42:48

    Vujmingz  vahcuengh  den daiz  gangj vah cuengh  ,mbouj   sawj  sawcuengh faenzcieng gauj genq ,  sawj sawcuengh seveiq son hag saet bae yungh cawq , guh vahcuengh dendaiz sinh vwnz boq gangj ,it dingh aeu sawj sawcuengh gauj genq ! Yiengh neix cij ndaej hawj  Sawcuengh miz giz yungh ,vunz daij sij sawcuengh cij ndaej miz giz guh hong  diegvih  !  

外围网 发表于 2013-11-23 04:03:59

好看吗?         

LwgGwnzMbanj 发表于 2013-11-23 08:12:22

Maenhak 发表于 2013-11-22 23:4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Vujmingz  vahcuengh  den daiz  gangj vah cuengh  ,mbouj   sawj  sawcuengh faenzcieng
vuj mingz beixnuengx romh

LwgGwnzMbanj 发表于 2013-11-23 08:24:36

外围网 发表于 2013-11-23 04:03: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看吗?         
ndei naeq bw,Gou ngaiq naeq vaz raeuz den si

LwgGwnzMbanj 发表于 2013-11-23 12:58:29

给人的感觉,壮标武鸣,壮语电视,壮文教育应该是整个大僚族之楷模,现实却不是那么回事,有时真觉得无语。

三生石 发表于 2013-11-24 14:25:46

缺少娱乐节目,无法扩大收视群,经费当然也就不够了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13-11-24 16:14:54

三生石 发表于 2013-11-24 14:2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缺少娱乐节目,无法扩大收视群,经费当然也就不够了

确实要在新闻报道的基础上增加娱乐节目,才能进一步吸引和留住观众。

dong126888 发表于 2013-11-25 11:04:21

不弄娱乐节目,风俗访谈等等,,,整天去翻译新闻肯定是死胡同,,在这个体制下播报新闻,没有看点啊,所有的新闻都不值得看,在我国,新闻,是党国洗脑用的工具。把仅有的一点资金,拿去播壮语新闻,据说广西壮语新闻的资金要从大中华帝国给整个壮族发展文化拨款的500万RMB里挤出来支付维持的,才勉强维持它象征性的存在。想来实在是可笑至极。人口是是壮族一半的新疆各民族大中华帝国给他们拨款上亿来发展当地的本土文化艺术。虽说新疆有足够多的石油,天然气让党国挥霍。但是我们壮乡上的大部分金属铝矿也是亚洲第一的,仲有水电资源,存到银行里面利息也不至于是500万RMB的十倍吧。

韦偃 发表于 2013-11-25 13:47:58

新闻这年头没人看的,改播电视栏目吧

外围网 发表于 2013-11-25 17:54:10

到东南亚去采风吧,。。。。。

韦偃 发表于 2013-11-27 11:25:14

把到武鸣采访的也放上来啊,放上来让众毕侬分享

韦偃 发表于 2013-11-27 16:17:24

韦偃 发表于 2013-11-27 11:25: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把到武鸣采访的也放上来啊,放上来让众毕侬分享
说错了是,东兰

韦偃 发表于 2013-11-29 23:55:06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广西壮语电视开播情况系列报道之三:长风破浪会有时 之武鸣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