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虎 发表于 2014-3-25 12:22:11

不说远的就在南宁地区共同祭祖时有说壮语的、平话的(汉粤词)、白话的(汉粤词)、说武鸣官话(夹带壮词汇)、南普(假捞话,夹带壮语词汇的)的说明什么问题呢?真相不言自明。

度莫 发表于 2014-3-25 13:40:52

汉族村还是壮族村?

特荡 发表于 2014-3-25 16:07:34

好多姓成的汉人认成吉思汗为祖先并以此为豪……

荷锄郎 发表于 2014-4-4 23:15:35

修庙比重教积极!!这个除了宣传岀了几个官出了几个有钱老板外还有什么用?

江河 发表于 2014-4-5 23:05:30

度莫 发表于 2014-3-25 1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汉族村还是壮族村?

长安村是壮村。问汉族村还是壮族村?能找到祖宗吗?在古代南国,华夏是与少数民族杂处的,王族、官家北迁以后就汉化了,毕竟是做汉朝的官嘛。在周朝只有十二诸侯和夏商遗民是汉族,其他士、卿、大傅等多是土著人为辅佐的官,汉化了的也就成了汉族了,他自己也以此为荣的,就像现在你做了公务员,就会感觉你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一样,有守土的责任和光荣。

江河 发表于 2014-4-5 23:27:43

荷锄郎 发表于 2014-4-4 23: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修庙比重教积极!!这个除了宣传岀了几个官出了几个有钱老板外还有什么用?

现在还有谁不送孩子上学的,大家都重教了,你可能说是把钱用在了修庙上了,那也没有错呀,那是为了让子孙们不忘祖宗和家乡,团结奋进呀,是以另一种方式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至于从用钱来说,一个家长给一个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投入是多少万,大家心里清楚,而给村上建一个教育庙堂,每户只不过数十元或数百元,这是不可比的。如果说群众愿意把钱投入修庙,说明他们觉得有这个必要,是觉得学校的教育还欠缺点什么,至少在爱家乡、爱亲人方面的教育还不尽如人意,如果学校教育比不上村约民俗有吸引力,那只能说明那样的教育是失败的。

江河 发表于 2014-4-5 23:35:04

特荡 发表于 2014-3-25 16:0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多姓成的汉人认成吉思汗为祖先并以此为豪……

我想他们是在无奈的情况下才这么做的,在过去也许是为了保全族人吧,可以理解的。现在如果他们找到了真的族源或有所寄托,也可以有修改和选择的权利。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热烈庆祝长安高山庙重修工程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