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用壮语与民众交流,大家支持他
县委书记到基层调研 壮话交谈让村民备感亲切“书记也是咱壮家人啊!”9月9日,县委书记韦志鹏到三里、乔贤、木山、镇圩、西燕等5个乡镇调研时,操一口流利的壮话与当地村民交谈,让他们既惊又喜,备感亲切。
当天,韦志鹏进社区入村屯,通过走访干部群众,实地查看和了解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清洁乡村等各项工作情况,听取了三里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情况、乔贤镇恭睦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龙头村村级垃圾处理站建设、木山乡黑山羊养殖基地、镇圩瑶族乡排岜庄新农村建设、西燕镇仙泉水业公司生产经营和拉最庄旅游开发情况的汇报。
每到一地,韦志鹏认真听取介绍,并详细询问相关情况。在乔贤镇恭睦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场地,当了解到该中心将建成一个综合性的办公、生活休闲中心,同时中心的地下室部分还可以出租创收时,韦志鹏对这个模式表示赞赏,并叮嘱身边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和村干部要把村服务中心办成惠民工程、示范工程。
就在这时,韦志鹏突然问:“乔贤是讲壮话的吗?”得到确认后,韦志鹏随即握住身边村支书的手改口用壮话说:“我也讲壮啊!”话语一出,在场所有人都乐了,现场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谁也没想到刚刚到任的韦书记竟然能讲一口纯正的壮家话,让人感到特别亲切。在场的村干部纷纷聚拢到韦志鹏身边,有一个村干部还当场叫道:“书记也是咱壮家人啊!”还有的说:“书记原来是咱贝侬(家人之意)哩。”韦志鹏也笑着回应:“有空咱再‘肯娄’(喝酒)喔。”
随后,韦志鹏用壮话对村干部们说,你们辛苦了,希望你们要很好地规划和建设好村级服务中心,让它成为群众办事、休闲的好地方。
当天,韦志鹏每到一个地方,与村干部或村民群众接触时,都会以壮家话和他们交流,这让村民们开心不已。
在调研中,韦志鹏还看望了各乡镇的党委、政府班子干部成员,要求他们沉下心来,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不要等、不要靠,要在发展农村经济上开动脑筋。他强调,要切实转变干部作风,解放思想,主动作为,加大执行力,推进工作,奋勇争先。
韦志鹏要求,各乡镇要在“清洁乡村”和其他工作中结合实际,拿出强项,拿出特色,打造出一到两个以上的亮点工程,带动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努力挖掘本地资源,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文化生态旅游产业,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要在做好“清洁乡村”工作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的幸福指数。
http://www.shanglin.net/thread-579060-1-1.html大家多支持这样的官员,请大家去多留言鼓励支持他,让他给各位壮人官员作出一个榜样,激励更多壮人官员敢于说出壮语,甚至支持壮语言文化的发展。 上林县的书记吗?支持走群众路线。 支持这样的官方媒体新闻报道。在一个壮族占总人口80%的县,当地领导干部下乡讲壮话不讲官话,这才是“走群众路线”。 本该不是新闻的新闻。
却是很心酸的新闻! 顶这样的书记,那些不是讲人民语言的官是不可能得到人民群众认同的。 支持这样的官方媒体新闻报道。在一个壮族占总人口80%的县,当地领导干部下乡讲壮话不讲官话,这才是“走群众路线”。
不错,不过确实不应该是新闻。壮乡的领导不讲壮讲什么呢? 不知道元朝时期,汉族官员和本地汉人用什么语言交流 这位书记是宾阳壮族人,口音应该和上林方言接近。 季人 发表于 2013-9-20 20: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位书记是宾阳壮族人,口音应该和上林方言接近。
听说是曾经归上林管辖,三四十年代才并入宾阳的邹圩镇,壮语口音与上林相近。 本帖最后由 桂语桂族 于 2013-9-21 12:30 编辑
上林论坛步步高说:韦书记老家在宾阳邹圩镇。据《上林县志》记载宾阳县的邹圩镇在民国24年(1935年)以前均属上林县管辖,自古以来 邹圩镇人都是讲地地道道的壮话,壮话方言和大丰壮话一模一样。说韦书记 是上林贝侬一点都不为过
可惜上林论坛封杀我,否则,我还可以为上林做一件好事!
邹圩划归宾阳后变成后娘养的,村公路很烂,与邻居上林县的白圩镇及来宾的石凌镇比,一个无政府,一个有政府.邹圩处于三县交界处,上林清水河从邹圩流过经廖平、迁江北入红水河,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可是被客人折腾落后了.如水泥路进村与上林县大浪蚂拐岩水泥路相通,与宾阳洋桥镇及来宾小平阳两镇直通,四地壮族连成一片,这个地方才可能走活死棋!建议上林贝侬帮梁大岭代发到上林论坛让韦书记看,让他为两县两市贝侬办好这件事!
附:洋桥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8665亩,其中水田16810亩,畲地31855亩,山林500亩,年产粮食1455·6万公斤。境内有黎塘到廖平、洋桥至陶邓两条公 http://c.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44df8b79e510fb37c197095e932c893/b21c8701a18b87d6b5ff1d11070828381f30fd7b.jpg
洋桥镇
路,桂海高速公路南北穿过该镇。2000年,全镇共设有8个行政村,下管85个自然村(屯),2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796人,5440户,其中壮族12726人,占42·7%,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
洋桥镇是一个少数民族占多数的镇,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占全镇人口的约56%,以壮族为主的村委主要是赤泥、坐椅、那马三个,位于镇北部,壮族人口占85%以上。洋桥是一个语言很复杂的地区,壮族主要以壮语北部方言的红水河土语为交际语,与来宾市兴宾区南部语言相同;汉族主要以客家话和平话(宾阳话)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洋桥社区居委会辖区,后者主要分布于葛村、茂凌两个地方。壮族人民一般通晓汉族的客家话和平话,但汉族人通晓壮语的人较少。
镇党委下辖9个党总支部,党员548人。全镇共有镇直机关单位23个,干部职工169人。境内有区黎塘监狱、区劳教二所(广西黎塘园艺场)等区直单位。有初中一所,小学八所,学生3243人,教师323人,洋桥镇科技卫生文化发展较快。有卫生院、文化大楼、社会福利院。移动、联通、铁通通讯网络纵横交错,信息发达。
农业发展粮食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木薯、黄豆为主,尤其是蔗糖生产是支柱产业,发展速度快 http://f.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ef7faa35b07eca8016053ee5a1229712/8d5494eef01f3a29709bd9d89925bc315c607c50.jpg
洋桥镇
。2000年全镇糖蔗种植面积达1·4万亩,产量达6·72万吨。2001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2·2万亩,2001/2002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达100115吨。2002年,糖蔗种植面积3·2万亩,2002/200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可达18万吨,2003年糖蔗3·5万吨,预计产量19万吨,其中亩产100吨就有272户。洋桥是宾阳县甘蔗大镇,甘蔗之都。
旅游景点洋桥境内流淌有中七江水、清水河水。弯曲九道弯的中七江汇流入清水河,使江水景色更加壮观。清水河位于洋桥镇西北部,有美丽的唐家渔业专业村相伴,有沙滩,有小岛,有成荫的竹林 http://g.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7e978bc4513d26972ad30f5f65fab24f/e850352ac65c10388d3878ccb2119313b07e897e.jpg
洋桥镇
、大榕树等景点装饰,环境幽雅,还有广西有名的水利景点"十里飞天渡槽"--六冯水电网一级提灌站引渠,都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土特产品洋桥土特产有木榨花生油、袖珍鸡、点星鱼等。
编辑本段地方风俗有传统的重大节日有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冬至等,民族风情浓厚,场面热闹非凡。
编辑本段乡镇建设洋桥镇有7条街道共长3200米,农贸市场圩亭4个2640平方米,街道硬化(水泥路面)2条共800米,有1个日供水200吨的自来水塔。未开发圩地10平方公里。我们本着“客商 http://a.hiphotos.baidu.com/baike/s%3D220/sign=0043d07dfbf2b211e02e824cfa816511/ae51f3deb48f8c54849573213a292df5e0fe7f7d.jpg
洋桥镇
发财、洋桥发展”的宗旨,诚邀区内外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经商。镇政府座落在圩亭北面,位于建兴街,两年来成绩裴然,荣誉满栏,获得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三类达标乡镇、法制教育先进乡镇、财政目标管理二等奖、南宁地区甘蔗生产先进乡镇特等奖、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和项目投资目标管理达标奖、计生工作、三级联创、文明乡镇、村民自治四项都通过了地县两级的检查。有中小型水库4座,年蓄水量为236.2万立方米,有引水渠108公里。灌溉面积达1.55万亩。每天有汽车20个班次,分别开往县城4个班次,黎塘镇16个班次。可见,水源充足,交通捷达,是投资置业经商的好去处。
洋桥土特产有木榨花生油、袖珍鸡、点星鱼等。传统的重大节日有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冬至等,民族风情浓厚,场面热闹非凡。
2002年社会总产值25423.8万元,农业生产总值6030.07万元,财政收入26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90元,经济发展快,一年一个大台阶
那迷 发表于 2013-9-19 02: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知道元朝时期,汉族官员和本地汉人用什么语言交流
应该是用“官话”。 邹圩划归宾阳后变成后娘养的,呼吁邹圩重回上林!(待审核) :@ 邹圩划归宾阳后变成后娘养的,呼吁邹圩重回上林!
上林论坛步步高说:韦书记老家在宾阳邹圩镇。据《上林县志》记载宾阳县的邹圩镇在民国24年(1935年)以前均属上林县管辖,自古以来 邹圩镇人都是讲地地道道的壮话,壮话方言和大丰壮话一模一样。说韦书记 是上林贝侬一点都不为过
邹圩地灵人杰,可惜邹圩划归宾阳后变成后娘养的,村公路很烂,与邻居上林县的白圩镇及来宾的石凌镇比,一个无政府,一个有政府.邹圩处于三县交界处,上林清水河从邹圩流过经石凌、廖平、迁江北入红水河,山清水秀,土地肥沃,人民勤劳,可是被客人折腾落后了.如水泥路进村与上林县大浪蚂拐岩水泥路相通,与宾阳洋桥镇及来宾小平阳两镇直通,四地壮族连成一片,这个地方才可能走活死棋!
建议韦志鹏书记为两县两市贝侬办好这件事!
附:洋桥镇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8665亩,其中水田16810亩,畲地31855亩,山林500亩,年产粮食1455·6万公斤。境内有黎塘到廖平、洋桥至陶邓两条公 路,桂海高速公路南北穿过该镇。2000年,全镇共设有8个行政村,下管85个自然村(屯),216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9796人,5440户,其中壮族12726人,占42·7%,是个少数民族聚居的乡镇。
洋桥镇是一个少数民族占多数的镇,少数民族以壮族为主,占全镇人口的约56%,以壮族为主的村委主要是赤泥、坐椅、那马三个,位于镇北部,壮族人口占85%以上。洋桥是一个语言很复杂的地区,壮族主要以壮语北部方言的红水河土语为交际语,与来宾市兴宾区南部语言相同;汉族主要以客家话和平话(宾阳话)为主,前者主要分布在洋桥社区居委会辖区,后者主要分布于葛村、茂凌两个地方。壮族人民一般通晓汉族的客家话和平话,但汉族人通晓壮语的人较少。
镇党委下辖9个党总支部,党员548人。全镇共有镇直机关单位23个,干部职工169人。境内有区黎塘监狱、区劳教二所(广西黎塘园艺场)等区直单位。有初中一所,小学八所,学生3243人,教师323人,洋桥镇科技卫生文化发展较快。有卫生院、文化大楼、社会福利院。移动、联通、铁通通讯网络纵横交错,信息发达。
农业发展粮食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木薯、黄豆为主,尤其是蔗糖生产是支柱产业,发展速度快
。2000年全镇糖蔗种植面积达1·4万亩,产量达6·72万吨。2001年全镇甘蔗种植面积2·2万亩,2001/2002年榨季进厂原料蔗达100115吨。2002年,糖蔗种植面积3·2万亩,2002/200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可达18万吨,2003年糖蔗3·5万吨,预计产量19万吨,其中亩产100吨就有272户。洋桥是宾阳县甘蔗大镇,甘蔗之都。
旅游景点洋桥境内流淌有中七江水、清水河水。弯曲九道弯的中七江汇流入清水河,使江水景色更加壮观。清水河位于洋桥镇西北部,有美丽的唐家渔业专业村相伴,有沙滩,有小岛,有成荫的竹林
、大榕树等景点装饰,环境幽雅,还有广西有名的水利景点"十里飞天渡槽"--六冯水电网一级提灌站引渠,都是观光旅游的好去处。
土特产品洋桥土特产有木榨花生油、袖珍鸡、点星鱼等。
地方风俗有传统的重大节日有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冬至等,民族风情浓厚,场面热闹非凡。
乡镇建设洋桥镇有7条街道共长3200米,农贸市场圩亭4个2640平方米,街道硬化(水泥路面)2条共800米,有1个日供水200吨的自来水塔。未开发圩地10平方公里。我们本着“客商
发财、洋桥发展”的宗旨,诚邀区内外客商前来投资置业经商。镇政府座落在圩亭北面,位于建兴街,两年来成绩裴然,荣誉满栏,获得了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三类达标乡镇、法制教育先进乡镇、财政目标管理二等奖、南宁地区甘蔗生产先进乡镇特等奖、为民办实事重点工作和项目投资目标管理达标奖、计生工作、三级联创、文明乡镇、村民自治四项都通过了地县两级的检查。有中小型水库4座,年蓄水量为236.2万立方米,有引水渠108公里。灌溉面积达1.55万亩。每天有汽车20个班次,分别开往县城4个班次,黎塘镇16个班次。可见,水源充足,交通捷达,是投资置业经商的好去处。
洋桥土特产有木榨花生油、袖珍鸡、点星鱼等。传统的重大节日有三月三、五月五、六月六、七月七、冬至等,民族风情浓厚,场面热闹非凡。
2002年社会总产值25423.8万元,农业生产总值6030.07万元,财政收入266.7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90元,经济发展快,一年一个大台阶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3-9-21 09: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应该是用“官话”。
官话是什么语言?汉语蒙古语? 好的!! 那迷 发表于 2013-9-27 20:47
官话是什么语言?汉语蒙古语?
无论是元还是清,他们都没有汉的语言强制同化政策,那些时候西南区官话是类似四川贵州的汉语。 一声“贝侬”即能让懂的人和人之间拉近了许多距离。 韦志鹏不是南宁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吗?调到上林了吗? 这才是真正的群众路线。会壮语,才能与当地群众进行深入而有效地交流,才能深入民心,了解民情,听取民意。
赞赏!声援!!支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