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eg鸟 发表于 2013-7-18 16:50:29

【提议】壮族生存状况调查

本帖最后由 noeg鸟 于 2013-11-18 06:28 编辑

    壮族作为一个人口上千万的大族,但至今似乎好像都没有任何反应壮族生存现状的调查数据。
针对性课题的抽样调查或普查数据似乎也一片空白。。比如 住房及经济收入状况、平均教育水平、“壮族”认同感、对拉丁壮文的态度和普及率、国家认同感、国语(汉语)水平和使用状况....(貌似广西民语委还是教育厅在某年曾做过语言文字调查结果称广西目前至少还有几百万人不会汉语,但网上找不到相关具体数据)
以往做的人口普查本身确实也包括有一些数据在里面,但都不是单一针对壮族或某项课题的,而是区域整体性普查,所以数据难以引用。。。

说到这些也许有人会觉得这是吃饱了撑着没事做,但我想说的是
     如果有这些真实数据出来,对今后呼吁要求包括推广、发展壮语和开播壮语广播电视在内的各种基本合法权益诉求会更有发言权和说服力。
     对于任何质疑和否定壮族最基本生存发展权益的行为和恶毒言论也都能有力反击。
     同时这些数据也可以给所有人对壮族的生存现状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和了解,为社会各界包括政府在内的人士提供相关参考,
     通过公开发布这些数据呼吁社会各界正视这一族群的生存状况,敦促各界尊重和保障这一族群的最基本合法权益。
=======
普查我们显然没这个能力,但是对某些课题做针对性抽样调查应该还是可以的..选几个县份某些点进行分类抽查
===当然我们草根的调查数据显然是缺乏“权威性”公布出来质疑声音肯定少不了,影响力难以预测。但就算不能用来敦促社会关注正视壮族现状至少也能给我们自己人提供参考。还是很值得去做的、、、
===
有时间有兴趣的贝侬可以聚合商议,确定相关调查课题和具体细节...
如果带上某某帽子挂牌去做调查会更好,更有权威性和说服力、、比如以某某文化协会名义发起组织进行,这样是最合适不过的

==更多意见和想法欢迎跟帖讨论

datou200 发表于 2013-7-18 17:06:57

民委和民语委做过一些调查的,但调查的样本的合理性、代表性就不清楚了。反正中国的特色是,先有结论,再去做调查研究,用所谓的数据证明结论的所谓正确。

土人香草 发表于 2013-7-18 17:50:31

是哦, 应该做成一个国家重点课题,研究当代壮族在各方面的状态。

其实每年广西社科院都做有一个《广西民族发展报告》,其中有壮族版块。不过不太详细。

土人香草 发表于 2013-7-18 17:51:39

如果大家做起,我也参加一个,义务参与。
谁先写个提纲出来。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2:45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3:40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4:58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5:36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6:11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6:48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7:21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8:12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28:57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30:57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32:20

壮语进法院 发表于 2013-7-18 20:33:42

kxj 发表于 2013-7-18 20:51:26

壮族发展指数是0.63,汉族发展指数是1.89,蒙古族发展指数2.36,朝鲜族发展指数3.26,彝族发展指数0.69,维吾尔族发展指数0.62,傣族发展指数0.61,苗族发展指数0.48,满族发展指数2.14,藏族发展知识1.77,布依族发展指数0.58。

泰如 发表于 2013-7-18 20:59:46

我觉得所谓的调查,切入点要正确,否则无法调查出真正的情况。
1、若1945年春,即使是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如果调查的是台湾的上层,恐怕会得出台湾人非常愿意当日本人的结论。
   按照1947年春就发生针对中国的228事件看,即使台湾的中下层,事实上也确实是更加愿意当日本人。
2、政治的强制力,才是关键。
   如果台湾、南北朝鲜不是强制措施,严禁和取缔日语,已经有了相当优势的日语,说不定还照样会生根。
    新加坡、印度、菲律宾,不就是典型吗?英国移民极少,且英国放弃殖民统治后绝大部分都已经撤出,不照样还是使用英语吗?
3、根据路径依赖的原理,广大壮族同胞依赖汉语汉文。中国未来民主与否,对壮文推广意义不大。甚至民主后,广西不再壮族自治,且广大壮族同胞自主放弃母语的可能性会进一步增大。
     吉尔吉斯斯坦的俄罗斯人是很少的。但吉尔吉斯斯坦因为语言众多,又没有强有力的强行推广吉尔吉斯语的措施,不得不仍依赖俄语。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政治分立,也不代表主导语言就一定转变,而主要取决于当政者的态度,或者叫做决策者如何决策。
4、本人始终认为,不靠强制力,壮文是无法推广的。这个强制,很大程度上是要强制桂西壮族人民学习壮文。而不是仅仅给选择权。
    有人常说瑞士语言民主。表面上看,好像是这样的。实际上并不是这么一回事。瑞士事实上是语言专制。全国分为4个语言区,语言区内实施强制单一语言制度,强制同化外来移民。
   阿尔萨斯、洛林,因为法德的反复争夺,出现多次“最后一课”,实际也是语言强制的表现。法国强制学法语,德国强制学标准德语。但历史始终是胜利者主导的。阿尔萨斯、洛林人民,只能被动接受上面的旨意。

泰如 发表于 2013-7-18 21:06:44

政治的强制力,是各种语言文字发展的重要因素。

拉丁语依靠罗马帝国的强制推广,取代了帝国内各语言。即使以后罗马帝国奔溃,欧洲始终没有统一。但原罗马帝国主体部分,衍生的意大利语、西班牙语、法语、罗马尼亚语等,显然不是土著语言,而是拉丁语的后裔,是拉丁语分化的产物。

汉语的推广,其实原理也相似。但因为中国始终保持统一局面。汉语内部的分化,始终是受到严格限制的。粤语、闽语、吴语等,只能是方言。

松散的大理国、高度中央集权的新罗高丽朝鲜,产生了不同的结局。朝鲜半岛,混化为单一民族,被金大中津津乐道。

BouxGoek 发表于 2013-7-18 21:38:32

泰如 发表于 2013-7-18 20:5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觉得所谓的调查,切入点要正确,否则无法调查出真正的情况。
1、若1945年春,即使是采取不记名的方式,如 ...

有道理,就现在给了个空头支票“自治区”,汉一样非常不满,总是认为汉多,为何还挂自治区?如果“未来民主”及加大力度移民,以投票方式,数人头式,壮族更是处于下风(几个自治区都一样),加上已在壮区强推汉普几十年,且汉普有强大的法律保护,会汉普、使用汉普。中国第一考  高考,公务员考,办事顺一切都要用汉普。优劣太明显!!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提议】壮族生存状况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