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dang-viz 发表于 2013-6-17 23:47:08

看杨启标副主任公开信想到的

杨副主任的回信似乎还没触及“拼音壮文的核心问题”,那么,拼音壮文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呢?

1、拼音壮文的功能和价值有限。对广大壮族同胞来说,拼音壮文没有明显的真正的现实意义,自然也没有明确的预期目标或价值。对于没有明确的预期目标或价值的东西,人们是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打理它的,更不会投入大笔资金去推广或者使用它。拼音壮文最适合用于小学阶段的双语教学,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均0.25元的投入是多是少就可以自问自答了。

2、拼音壮文缺乏民族认同。国家的权利基于人民,因此国家的权利来自人民。这是历史事实证明了的真理。从这个角度去看,《壮文方案》要使用拼音文字还是方块文字,真正的决策者应该是壮族人民。可是,国家颁布拼音壮文方案之前,似乎省略了广泛听证的程序。由于人民没有充分参与决策过程,要让群众打心里认同拼音壮文是民族文字并且怀着感恩之情,那是可以自圆其说的故事。

3、拼音壮文没有解决语文不一的问题。壮族内部方言差异较大,拼音文字无法超越方言差异而成为中心语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冥思苦想,努力追寻第二第三种解决方案,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但是,杨副主任说对了:拼音壮文还“太嫩”---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拼音壮文将经过多次“修正”而成为成熟文字,也可以理解为这个幼嫩的文字会因为各种“折腾”而夭折。甚至有这样的可能,由于人们认为没有必要在它身上花0.25元钱,它自然而然变成博物馆里的陈列品。

对于这个先天不足的拼音文字,但愿壮族同胞有个回天之力---这个回天之力在于壮族全体同胞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共同认知,而不是个别先知“高屋建瓴”、“运筹帷幄”或者“人云亦云”等等。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3-6-18 06:51:48

本帖最后由 沙南曼森 于 2013-6-18 06:58 编辑

请问楼主:

1.“……人们是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打理它的,更不会投入大笔资金去推广或者使用它”,这里所说“人们”是否仅指能影响或决策壮文推广使用事务的国家公务员?如果不是,那么还包括哪些人?

2.“要让群众打心里认同拼音壮文是民族文字并且怀着感恩之情”,这就是你所理解的壮文推广使用的主要目的吗?如果壮族群众无法做到“打心里认同”并“怀着感恩之情”,反而在细枝末节上时时抱怨、处处挑刺,那么壮文工作是不是就不用做了?

3.“拼音壮文没有解决语文不一的问题”,那么汉语拼音解决这个问题了吗?汉语普通话的推广使用因此受阻了吗?伦敦市区和郊区多达几百万的方言使用者又是怎么回事?

4.“由于人们认为没有必要在它身上花0.25元钱”,这里说的“人们”又是指谁呢?如果包括了广大群众,那么请问你是怎么知道已经包括了广大群众的?你调查的是多大的范围?

5.“这个回天之力在于壮族全体同胞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共同认知”,你认为“全体”壮族同胞能有“共同”的认知吗?你是如何调查得知或推想感知的?如果无法获知“全体”壮族同胞的“共同”认知,或获知“全体”壮族同胞无“共同”认知,那么你是否认为“壮文”一事就抛之脑后算了?

pcy109 发表于 2013-6-18 08:25:00

前年去内蒙学习交流,与蒙古族同胞畅饮之余,他们说:”尽管有时候我们(指蒙古族同胞之间)也有不同意见,但关键时候我们都是团结奋斗!“
对比一下,看看我们壮人~~~~唉!

僚人小阿贝 发表于 2013-6-18 10:18:40

愿壮族同胞有个回天之力---这个回天之力在于壮族全体同胞对自己前途和命运的共同认知

执行长 发表于 2013-6-18 10:33:49

壮文拼音能否开花修成正果,很简单。就看他有没有给壮人带来价值。
当年为推广汉语文,中央不惜点名不会汉普不能当老师,为了金饭碗,大家都忙着学。
汉字;横、折、勾、竖、撇、奈、点,同音不同字,同字不意,就一个“我”还有不少于10个汉字可以表达,如此天书可人们还是拼命的学,这是为什么?原因就是它可以当饭吃,它可以当官、、、、
壮文虽好,自学都能学会,但我为什么要学?可以当饭吃吗?可以有钱用吗?考试、办事这么重要的事也用不着!也许会有人骂!但骂的对象不该是我,如果能像新、西、蒙教育有相关的法律配套,壮语文为必修课,纳入学分,你不用检查学校,他们自已会想办提高壮语文教育工作,公务员考(壮语文纳入学分)必将带来壮语文热。

wenliqan 发表于 2013-6-18 16:51:54

执行长 发表于 2013-6-18 10:33
壮文拼音能否开花修成正果,很简单。就看他有没有给壮人带来价值。
当年为推广汉语文,中央不惜点名不会汉 ...

赞同,主要是民族语言文化失去教育及传播的权力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13-6-18 17:09:33

我认为,拼音壮文(新壮文)和方块壮文(古壮字)应当长期并存。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13-6-18 17:46:00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3-6-18 06: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问楼主:

1.“……人们是不会投入时间和精力去打理它的,更不会投入大笔资金去推广或者使用它”,这里 ...

说得很对。确实不要动不动以偏概全。

想家的人 发表于 2013-6-18 17:47:04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13-6-18 17:0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认为,拼音壮文(新壮文)和方块壮文(古壮字)应当长期并存。

对,没有必要什么都非此既彼。当然,要以一个为标准,另一个为辅助。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看杨启标副主任公开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