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12-11-16 20:21:00

[转帖]取名靖西祈盼安宁

<strong><font face="黑体" size="5">取名靖西祈盼安宁 <br/></font></strong><span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30px;">——百色地名拾遗之四<br/>□凌经地</span><br/><span style="FONT-SIZE: 12px;"></span><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6" width="100%" border="0" style="BORDER-BOTTOM: #555 1px dashed;"><tbody><tr bgcolor="#ffffff"><td class="px12c" align="center"></td><td class="px12" align="right" style="PADDING-RIGHT: 0px;">&nbsp;</td></tr><tr bgcolor="#ffffff"><td class="px12c" align="center" width="504"><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572" border="0"><tbody><tr><td align="left" style="PADDING-RIGHT: 30px; PADDING-LEFT: 10px; FONT-SIZE: 14px; PADDING-BOTTOM: 0px; LINE-HEIGHT: 21px; PADDING-TOP: 0px;"><div id="ozoom" style="ZOOM: 100%;"><founder-content></founder-content><p>  靖西县历史悠久,唐开元二年(714年)今县境东部始置州一级的行政机构,定名“归淳州”,隶属邕州都督府,府治在宣化(今南宁市地)。</p><p>  “归淳”二字的出处,出自“还淳反朴”这个成语,来自南朝时期的一个民间故事:梁代的明山宾忠厚笃实,家里十分贫寒,外出乘坐牛车。为了生存,他把唯一的一头牛卖掉,收钱后对买主说:“这牛经常漏蹄,已经治好,恐怕以后会掉毛,只好如实相告。”买主立即要求退货还钱。处士阮孝绪闻知此事,感叹明山宾“还淳反朴”的本性。以“归淳”作州名,是希望州民回归、保持人本来的淳厚、朴实的本性。</p><p>  唐元和三年(808年)后,归淳州更名归顺州。为何更名为归顺州?“归顺”二字有何特殊意义?要了解这一点,就要首先了解唐初这一地区的历史。</p><p>  唐朝初期,在今广西的靖西、崇左、大新一带聚居着壮族的一支——黄峒蛮。黄峒蛮因黄氏首领居住黄橙峒而得名。742年,日渐强盛的黄氏,攻击附近的韦、周等氏,雄踞十余州,至756年首领黄乾曜自号中越王,分封桂南王、拓南王、南越王、镇南王等称号,拥众20万,影响数千里。758年黄乾曜等被官军所杀。794年黄峒首领黄少卿又攻打邕州,807年黄少卿曾一度归顺唐王朝,但不久又称雄独立。黄峒蛮各个集团长期以来对唐王朝一直处于一种“叛服不常”的状态之中。</p><p>  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或设机构管理,或实行册封,或“和亲”或“会盟”,这一时期北方的突厥、回纥、靺鞨,西南的吐蕃、南诏、岭南等先后建立政权,促进边疆地区开发。“归顺”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归附顺从,向敌对势力屈服。”唐朝统治者将“归淳州”更名为“归顺州”,其用意十分明显:希望这一带的壮族人民“归附顺从”,永远归顺唐王朝。</p><p>  民国元年(1912年)6月,归顺州升格为归顺府。民国二年(1913年)6月,废归顺府置靖西县,隶镇南道,道治在今龙州县。</p><p>  新县为何取名“靖西”?</p><p>  取旧城名“靖城”中的“靖”字,作新县名的第一个字,满足人们的怀旧心理。要说清这件事,得先回顾一下靖西的这一段历史。</p><p>  据《靖西县志》记载,归顺州城原在今靖西县新靖镇旧州圩。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顺安峒官张天宗(一说历史上没有这个人,在此暂不讨论)筑那签城。明弘治九年(1496年)顺安峒官岑璋重建那签城,周围1里,设有4门,名曰“江城”。“周围1里,设有4门”,&nbsp;“江城”已初具规模,只是后来为避战乱,才不得不迁址。</p><p>  明天启七年(1627年)3月,镇安土官岑吉祥与归顺土官岑大伦有世仇,纠结安南高平莫敬宽攻破归顺州城,劫走州印,俘州官一家,杀众目于那莉,以象踏死80人,最后在今德保马隘杀死岑大伦。崇祯二年(1629年),安南莫敬宽再次攻打归顺州,挖掘岑氏祖坟,占领土地,横征暴敛,州官岑继常逃到养利(今大新县地)。崇祯十三年(1640年),莫敬宽又一次侵扰归顺州,州官岑继纲先逃往福峒,后又逃往安平(今大新县地)。</p><p>  莫敬宽几次侵扰,不仅残害百姓,掳掠财物,也毁掉了江城。清顺治七年(1650年),土州官岑继纲怀着对江城的无限眷恋,把州城迁到计峒(今靖西县城),在此“结茅为堂,筑土为墙”,建设新城,并取名为“靖城”。《现代汉语词典》对“靖”的解释是:“没有变故或动乱;平安。”取名“靖城”,表达了人们向往没有战争,没有动乱,生活安宁的美好愿望。</p><p>  取旧城名“靖城”中的“靖”字,作新县名的第一个字,既表达了这种美好愿望,也满足了人们的怀旧心理。当然,靖西之所以叫“靖西”,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其地理位置在祖国、在广西的西边。</p><p>  《中国地名由来》说:“靖西县,位于东经106.4°,北纬23.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南接越南。1913年置靖西县。靖西在广西西部,取安定西部之意。”取名“靖西”,取祖国、广西西部边陲安定之意,表达了边境地区人民永无战乱、祥和安宁的美好愿望。</p></div></td></tr></tbody></table></td></tr></tbody></table><p>2012年11月14日右江日报</p><p></p>

土人香草 发表于 2012-11-17 00:0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伤疤好咯</i>在2012-11-16 22:17:41的发言:</b><br/>我认为,以“靖,平,归”为地名的地方,肯定是经历了腥风血雨。</div><p>同意。靖、抚、绥等地名都有这些归化的意义有里面。</p>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12-11-16 22:17:00

我认为,以“靖,平,归”为地名的地方,肯定是经历了腥风血雨。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2-11-17 13:31:00

<p>广西地名:南宁、扶绥、靖西、归顺州、太平府、镇安府、镇南关、宁明、平南、兴安、都安县安阳镇、融安县长安镇、……</p>

度莫 发表于 2012-11-17 09:17:00

<p>“归淳州”?</p><p>不知道啊,“归顺州”就知道。</p>

度莫 发表于 2012-11-19 11:17:00

<p><strong><font size="4">靖西的旧城墙,有东门、南门、西门,就能没有北门。在相当于北面的开个小门,号称“小东门”。</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4">为什么不开北门?</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4">这就是“归顺”,明白吗?</font></strong></p>

VUNZMBANJ065 发表于 2012-11-17 15:36:00

扶绥县的名称在1949年前是没有的,49年后才有,是由扶南,绥渌,同正三个县合并而成,取扶南绥渌两县之第一字。至于绥渌这名称是什么意思,只能由汉字高手去说了。

靖西壮壮 发表于 2012-11-17 16:35:00

<p>靖西  归顺州   </p><p>靖西 是平定西边的意思,也是使西部安宁,不起动乱之意,在过去。</p><p>归顺州 ,字面理解就得了。</p><p>侬黄的活动多在大新 靖西活动。</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取名靖西祈盼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