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是骆越 发表于 2012-6-9 16:21:00

我们说了语言,说了人口,说了纺织,说了农业,还需要很多材料才能构成当时的面貌,有人愿意一同探讨吗?

土著是骆越 发表于 2012-6-9 16:25:00

<p>比如我说铜鼓对广西来说是外来文化,有人反对吗?</p><p>广西的几个博物馆都有商代青铜器,请问,这是否说明三千年前广西人会治铜了?</p>

土著是骆越 发表于 2012-6-9 16:28:00

铜鼓考据说云南文山僚文化出土的铜鼓最全,八个系都有,这是不是可证明云南文山是铜鼓文化的源头?

土著是骆越 发表于 2012-6-9 16:36:00

文山僚有好几个系,无不自称为“lao”,是否可能说明历史典藉中的獠就是他们的自称?就如同侗族自称为“janm",典藉中的杆栏出自于侗族的自称。

土著是骆越 发表于 2012-6-9 10:52:00

<p>宋柳开治静江府,全州粟姓峒獠五百人反,柳开使人劝喻,要旨为若从我好办,不从则发一校兵灭尔族类。粟氏五酋首如约来桂林,桂林官民设宴鼓吹,款曲数日,酋首们返回携族人来奔,柳开授业为屋,使其安居乐业。</p><p>今桂北诸县粟姓有汉、苗、侗、瑶。无壮族。此实颇耐人寻味,为什么无壮?</p>

那迷 发表于 2012-6-9 22:44:00

感觉楼主就是那个LW109,企图冒充广西人,挑拨民族关系,否定壮族以及其土著地位,可惜,底子太差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9 22:45:31编辑过]

南雁 发表于 2012-6-9 22:28:00

不懂壮语而研究壮族是当今壮族研究的一大特点,还有不少的外国人(不包括泰人)也在研究呢。其结果就是听一、二句话就用来代表壮语,就可以写长篇大论,使壮人看来有如隔靴搔痒。桂中的壮语受桂柳话影响较大,由此得出壮语的年青更是荒唐。据偶所知的南部壮语,受汉语影响就比较少。有些还影响汉语呢,典型就是另一贴所说的“西双版纳”。铜鼓更不用说了,二千多年前的左江岩画,就已经有很多形象在上面,至于从何时、何地、如何得来,估计已经无法考证。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12-6-9 20:19:00

回复:(土著是骆越)现在来讲铜。到了宋朝,广西没有...

<p>金属的使用紧密相联。冶金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金属及其各种合金材料制造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武器,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社会进步。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铜是第一个产生重要影响的金属元素。以炼铜开始的冶金术是人类文明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和文物考古工作者在广西地区地质矿产调查和文物普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古矿冶遗址,涉及铁、铜、锡、铅、锌、银、汞等矿产品的开发。古铜矿冶遗址主要在分布于北流、容县、武鸣、恭城、贵港、桂平、平南、那坡、德保等县市。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是铜矿冶遗址中年代较早和规模较大者。</p><p></p><p>广西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冶铜遗址位于北流江河畔的山坡山顶,相距约10km,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冶铜遗迹。考古部门曾对北流铜石岭遗址进行过部分发掘和研究,显示其冶铜年代约在汉至魏晋时期。于2006年11月对北流铜石岭、容县西山遗址的考察发现了杯纹岩刻、炼铜炉址以及大量散落炉渣、鼓风管残片、陶片遗存,其冶炼技术水平及冶炼工艺等尚待深入研究</p>

骆越子孙 发表于 2012-6-9 21:27:00

<p>楼主是龙贼的契弟,中毒很深,无非想说明广西历史上之荒蛮,壮族之非土著,壮族之人造和拼凑,就连壮族引以为荣的铜鼓也是外来之物,</p><p><strong><font size="6">壮区是有色金属之乡,古代没有金属冶炼?</font></strong></p>

wenliqan 发表于 2012-6-9 21:4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伤疤好咯</i>在2012-6-9 20:13:53的发言:</b><br/>楼主是龙贼的契弟,中毒很深,无非想说明广西历史上之荒蛮,壮族之非土著,壮族之人造和拼凑,就连壮族引以为荣的铜鼓也是外来之物,非宋代广西连棉花都没有,更不用说棉布了(殊不知棉花却是从岭南北传的,壮台系民族对棉花的称呼保存了最古老的称呼)</div><p>难怪,温州之耻之流。不能不说现代的壮语直接使用不少现代汉语词汇,这是文化交流互借的正常现象,我们壮语称毛表哥的法与侗语一样吧也是:哥表毛。</p>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12-6-9 20:36:00

回复:(土著是骆越)本人不通壮语,仅从别人的论文中...

<p>那么,请问楼主通侗语和瑶语吗?</p><p>还有楼主认定壮语是年青的语言,那么请问哪种语言是年老的语言?</p><p>语言的年青或年老有什么划定的标准?</p><p>“子晰”和“特信”,你认为有什么异同点?</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2-6-9 20:38:20编辑过]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12-6-9 20:41:00

回复:(伤疤好咯)回复:(土著是骆越)本人不通壮语...

“黄帝”和“帝喾”相比,那一个是古老语言的词汇,哪一个是年青语言当中的词汇?

伤疤好咯 发表于 2012-6-9 20:44:00

回复:(土著是骆越)文山僚有好几个系,无不自称为“...

壮台语族的都自称“lau"\"rau",侗族自称“yau"。你不会顶个侗语的族号,连侗族人的自称都不懂吧?

lw109 发表于 2012-6-14 11:18:00

使君子 发表于 2012-6-14 12:5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lw109</i>在2012-6-14 11:18:14的发言:</b><br/><div id="textstyle_269888"><br/><div>这些地方从来都有说官话的人</div></div></div><p></p><br/><div>那些地方只有零星的所谓"军家声"的千余两千人官话孤岛分布,而且那种官话完全不同于上江官话,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属于language isolated的玩意。</div>

度莫 发表于 2012-6-13 18:5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清秋</i>在2012-6-12 20:42:59的发言:</b><br/><p>楼主竟然尽信汉书,汉书多由一些文人足不出户靠想象编写的,可信度能有多少呢?</p></div><p><font size="4">楼主是连“一些文人足不出户靠想象编写”的汉书,也不见得真的读过。</font></p><p><font size="4">就YY而已!</font></p>

使君子 发表于 2012-6-14 04:53:00

弱智的,钦州和海南岛哪有官话?<div><br/></div><div>楼主是在梦中生活在海南了</div>

清秋 发表于 2012-6-12 20:3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伤疤好咯</i>在2012-6-9 20:44:22的发言:</b><br/>壮台语族的都自称“lau"\"rau",侗族自称“yau"。你不会顶个侗语的族号,连侗族人的自称都不懂吧?</div><p>我们融安的壮话把“我们”也成为称为“yau”。</p>

清秋 发表于 2012-6-12 20:42:00

<p>楼主竟然尽信汉书,汉书多由一些文人足不出户靠想象编写的,可信度能有多少呢?</p>

度莫 发表于 2012-6-12 16:2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土著是骆越</i>在2012-6-9 10:33:09的发言:</b><br/><p>侬智高反,侬姓与黄姓土著多有不从者,余靖——广南西路安抚使给这些人多有安抚,悉以授官,以分化其族。其事见于列传“余靖”目下。</p><p>此历史说明:南面诸族不从侬者有不少。授以职官后这些人应为熟户。</p></div><p><font size="4"><strong>既然“侬姓与黄姓土著多有不从者”,而且“悉以授官,以分化其族”。为何侬姓遭灭族之灾?</strong></font></p><p></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我来说说一千年前的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