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大明山“天书”疑为古骆越文字 专家将进一步研究
<p style="TEXT-INDENT: 2em;"> <a href="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1221/newgx4ef10cce-4472645.shtml">http://www.gxnews.com.cn/staticpages/20111221/newgx4ef10cce-4472645.shtml</a></p><div id="left_2"><a href="http://www.gxnews.com.cn/">http://www.gxnews.com.cn</a> 2011年12月21日 06:31 来源:广西新闻网-南国早报 字号:<span style="CURSOR: hand;">大</span><span style="CURSOR: hand;">中</span>
<span style="CURSOR: hand;">小</span></div><p style="TEXT-INDENT: 2em;"><a href="http://www.gxnews.com.cn/"><font color="#ff0000">广西新闻网</font></a>南宁讯 (记者甘宁 通讯员谢中国)12月20日,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发布消息称,该研究会去年在广西大明山发现的大量刻在地面的图案和符号,经研究很有可能是古骆越人的文字。这一推测能否终结史学界关于古骆越人没有文字的论断,将有待于文物部门考古专家进一步研究。</p><p> 据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会长谢寿球介绍,2010年11月在骆越祖山大明山上发现了大型的古骆越祭祀坛,坛上发现了大量刻在地面的图案和符号,据专家推断为新石器时代古骆越人祭祀的刻画符号。随后,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在武鸣、隆安、田东、龙州等骆越祭祀遗址分布区,发现了大量刻在石器、玉器、骨片上的类似符号。这些符号有不少酷似中原的甲骨文和水族的水书。根据这些证据,该研究会认定骆越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创制了自己的文字,成型于4000多年前大石铲文化鼎盛时期。2010年11月,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联合北京有关媒体,摄制了介绍古骆越文字的电视专题片《神秘的大明山天书》。2011年10月20日,《神秘的大明山天书》在第二届西安国际影像节上获得历史文化类纪录片三等奖。“天书”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p><p> 今年10月,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在平果县马头镇感桑大石铲祭祀遗址上,发现数十块写满了字符的石板和大石铲碎片。今年12月,该研究会再次进行现场考察研究,认为这些石片上的符号都是成句的占卜辞和祭祀文。最大的一块石片长103厘米,宽55厘米,上面写满了数百个字符。最小的石铲碎片只有拇指大,也写了七八个字符。据初步统计,这些石片上的字符有1000多个。</p><p> 据了解,这些刻有字符的石片近日已交给平果县文物管理部门保存。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将与文物部门的考古专家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判断字符石片的年代和内涵。</p><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11-12/201112211344786930.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p align="center" style="TEXT-INDENT: 2em;"><font color="#0000ff">刻有神秘“天书”的石片。广西骆越文化研究会供图</font></p><p><br/></p> 只能看清楚有个人型像花山壁画一样 可以肯定的说,任何民族随着成长总会有自己的民族文字出现,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壮族肯定也有出现过自己古老的民族文字,只是随着被统治的冲击消亡了而已。 研究研究再说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