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壮族歌剧《壮锦》难道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吗?
<font size="6" face="宋体"> <strong><em><font color="#d54d2b">大家都是壮族后代,看过歌剧《壮锦》的,相信一定深有感触,壮锦的完美呈现,成功与荣誉接踵而来,拿到了全国艺术的最高奖项,为广西取得了巨大的声誉,可往后的日子了,壮锦已渐渐的淡化出舞台,离别了人们的视线,失去了观众,失去了舞台,很有幸我参与过这部开天巨作,真的很怀念那些排练演出的日子,真希望有一天能够在舞台上再一次目睹到这一原生态歌剧的诱人魅力!</font></em></strong></font> <p>只可惜这部巨作还没有全国巡演就早早的隐退了,想想人家总政歌舞团的歌剧《太阳雪》演出次数多达上百次,在全国,全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作为布罗陀的后代,难道不应该为发扬壮族文化多多做些贡献吗!</p> 这个问题可能由右江歌舞团来回答最好。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毛毛虫</i>在2011-8-24 21:18:15的发言:</b><br/>有《壮锦》的影碟卖吗?没看过<img title="僚人家园"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auz.net.cn/bbs/Skins/Default/emot/em03.gif" align="middle" border="0" style="CURSOR: pointer;"/></div><p>我有这个影碟,忘了从哪里拿到了。</p> 还真的没有机会看呢! 香草美妹,可以找到吗?借我看看喂。 有《壮锦》的影碟卖吗?没看过 不会销声匿迹的。毕竟<strong>《壮锦》</strong>真实的来过了。 没听说过。。。。。 <font size="4"> 可能和演出成本有很大关系吧。象这样的大型剧目,需要大制作和大投入,一次演出要花费非常多,若非政府看单,普遍人难于承受。大多数国家精品剧目的命运不过如此呀。</font>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毛毛虫</i>在2011-8-24 21:18:15的发言:</b><br/>有《壮锦》的影碟卖吗?没看过<img title="僚人家园" alt="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rc="http://www.rauz.net.cn/bbs/Skins/Default/emot/em03.gif" align="middle" border="0" style="CURSOR: pointer;"/></div><p>http://tieba.baidu.com/f/shipin/p/4459846251f9cb59f8ef3b94-1?kw=%D7%B3%D7%E5</p><p>…………</p> 事实上,创编人员也曾想过要多多到外边巡演,唯一的障碍就是没有钱啊!现如今我们伟大的“东哥”又被调走了,来了一个姓“赖”的,不知道他对文艺有没有兴趣,想想要是东哥在我们都可以去香港或者出国咯……百色文化,壮族文明啊! 下乡免费巡演。。行吗??因为老百姓买不起门票。。。怎么看。还有,不宣传,壮族自身都不知道壮锦这个故事。。。。。。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上林人在百色</i>在2011-8-26 8:42:27的发言:</b><br/><p>只可惜这部巨作还没有全国巡演就早早的隐退了,想想人家总政歌舞团的歌剧《太阳雪》演出次数多达上百次,在全国,全世界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我们作为布罗陀的后代,难道不应该为发扬壮族文化多多做些贡献吗!</p></div><p>是应该,但是没钱很难得到发展,壮民族现在面临的是民族语言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断裂和消亡,这才是民族死亡的阴影,其中主要是现在的壮族没有民族语言文化教育权和广播权,什么争取这两样基本权益才是当今壮族子孙的重要任务。</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