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糯米饭 发表于 2010-12-13 18:53:00

[转帖]希望广西音乐人才回家乡多做贡献

<div id="left_1">对民歌抢救与传承专家各执一词</div><div><a href="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staticpage-5630099.html">http://hongdou.gxnews.com.cn/viewstaticpage-5630099.html</a></div><div id="left_2">作者:刘国雄 2010-12-13 01:51 来源:广西新闻网-红豆社区</div><div class="left_3"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WORD-WRAP: break-word;"><font size="4"><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262861.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262861.jpg" width="560"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a><br/>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翁葵在研讨会即将结束后被在场的专家邀请上台演唱了他想唱的一首靖西原生态民歌。</font><br/><br/><font size="4"><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361567585.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361567585.jpg" width="560"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a><br/>平果出版了嘹歌的歌词集4<br/></font><br/><br/><font face="Arial"><font size="5"><b>对民歌抢救与传承专家各执一词 刘国雄</b></font></font><br/><br/><font size="4">12月7日,为期5天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二届全国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少数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研讨会”在百色市平果县落下帷幕。本届年会共有来自北京、新疆、云南等1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多名专家、学者就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与研究、传统民歌的传承等问题进行了热烈探讨,规模为历届所罕见。国家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主任李松、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樊祖荫、名誉会长冯光钰、常务副会长赵毅、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谢嘉幸等均参加会议。<br/><font size="4">自哈嘹乐队这支将流行与原生态结合为一体的歌手组合在中央电视台青歌赛的舞台走红后,嘹歌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知和喜爱。本届年会在百色平果举办,很大一个原因也是被嘹歌吸引而来。年会</font>除了前3天在广西艺术学院进行分组研讨之外,专家学者6日前往了百色歌圩采风,实地考察、研讨我区少数民族音乐发展建设情况,并在平果观看了“百色传统民歌展示晚会”。此外,年会还安排专家学者参与了 “嘹歌进校园”活动,与平果中小学生共同欣赏壮乡民歌的美妙。借“壮族嘹歌”研讨会,专家学者还共同就少数民族音乐教学与研究的热点、焦点问题展开探讨。<br/>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音乐学院此次还在平果设立了民族音乐人才培养及研究教育基地——昨天下午,“中国音乐学院广西平果函授站”正式挂牌。广西是继云南、海南、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后建立的第6个人才基地。</font><font size="4"><br/>在当下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如何保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成为众人关注的问题。而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保护民族文化的多元性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年会及研讨会上,“传承和发展”仍是与会专家学者们热议的话题。7日上午,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樊祖荫主持的专场“壮族嘹歌”研讨会,农敏坚、罗汉田、翁葵、徐寒梅以及几位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生作了主题发言,对壮族嘹歌的现状与发展作了深入探讨。我也在会前会后采访了采访了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樊祖荫,以及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翁葵,他们对民歌“如何传承”有着不同的看法。</font><br/><br/><font size="4"><br/><b>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樊祖荫:新民歌不该列入民歌范畴</b><br/><br/>樊祖荫,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副会长。30年前,他就曾带领一批学生来过百色地区各个县市采风。<br/>听完整场音乐会后,樊老十分感慨,30年过去了,当晚听到的这些民歌在风格和曲调上仍保持得很好。虽然一些多声部的合唱是他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但民歌是一种民间的自然发展。<br/>“当然这次听到了一些加工过、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民歌,这是一种发展形式。但我一直主张把发展和传承分开来做。”樊老理解的传承是一种原汁原味的传承,他说:“在原生态的民歌当中,存在着我们祖先创造的基因,同时留下了民歌历史的记忆。而原生态民歌是一种濒危状态,需要我们抢救和保护,否则它会消失。”谈到发展,樊老说,民歌的发展是时代的趋势,是可以多种多样的。“但经过发展之后的、新唱的‘民歌’不要列入民歌的范围之内。民歌就是民歌,在不打破框架的情况下,民歌可以适当地改变和加工。但经过新编创作的民歌,可以作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形势,它只是带有民族风情,但不要再称“民歌”。<br/>对于当下很多创作者提出的 “新民歌”概念,樊老表示非常不同意这种说法。“真正的民歌找不到作者,因为它来自于民间,真实地反映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很原生态的东西。”采访中记者也提出了疑问,难道像宋祖英等知名歌唱家平常唱的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民歌”真不是民歌吧?樊老称,这些也都是带有民歌风情的创作歌曲,也不能称之为民歌。跟真正意义上的民歌是两个事情。<br/>樊老进一步解释说,其实关于“民歌”的定义,在学术上是没有什么争论的。只是长久以来,大众从各个渠道对民歌的认识有偏差,因此近年来他不断写文章、出书来澄清这个问题。近期他发表的《谈民歌的外沿问题》一文,就谈到了民歌算到哪为止就不能算民歌了。<br/><br/><b>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希望广西音乐人才回家乡多做贡献</b><br/><br/>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观看了演出后,对百色地区在对嘹歌、山歌等当地特有民族音乐在传承和保护上给予了赞赏和肯定。“对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在这里我有很深的体会,因为百色从政府到民间,对这方面的认识都很到位,这是在中国其他地方很少见的。”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目前广西在中国音乐学院就读的学生不在少数。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在接受记者采访中表示,目前国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很重视,而只要广西的学生考到中国音乐学院,能得到国家的很多优惠政策。<br/>考虑到广西是一个民族音乐文化非常繁荣的地区,中国音乐学院借本届年会的召开,决定在平果建立一个人才培养基地,而“中国音乐学院广西平果函授站”的正式挂牌,也意味着嘹歌也将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的研究规划。今后中国音乐学院的硕士生、博士生,将通过这个平台去做选题和研究嘹歌、研究广西更为丰富的民族音乐。<br/>同时,赵院长也对目前以及将来就读中国音乐学院的广西学生们寄语,希望有更多的广西学子将来能回到家乡,推广、传承及保护民族文化资源。<br/><br/><br/><b>广西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翁葵:民歌发展也应跟上时代步伐</b><br/><br/>翁葵是广西较早将广西壮族民歌推广向全国甚至是国外的音乐人。早在1995年3月,翁葵就曾带领6位壮族歌手出访欧洲、荷兰、比利时进行民歌传播演出。<br/>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樊祖荫所解释的“民歌”不同,翁葵此次在论谈上以“流行音乐元素应融合过原生态民歌中发展与传承”为主题进行发言。<br/>翁葵认为,社会发展迅速,现在的80后和90后几乎不听原生态的民歌,而要保存民歌就应该多加入一些与时俱进的元素,流行的或者改编的都是可以的。如果单单去传承而跟不上时代步伐,原生态民歌就只是“博物馆的东西”,因此翁葵赞成通过多元化的元素让民歌变得更加丰满。<br/>此外,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所长、声乐教授徐寒梅也在研讨会上说,如何给民间文化传承多一些渠道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她觉得必须通过高等教育的资源,开展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培养。目前,徐寒梅在平果招了5个专门学习嘹歌的学生,她希望利用高校的平台培养地方人才,是对嘹歌的一种很好的宣传。<br/><br/><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079173.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079173.jpg" width="560" border="0"/></a><br/><br/><br/>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会长樊祖荫主持研讨会<br/><br/><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361155676.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361155676.jpg" width="560" border="0"/></a><br/><br/><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361387624.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361387624.jpg" width="560" border="0"/></a><br/>会场座无虚席<br/><br/><br/><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361298435.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361298435.jpg" width="560" border="0"/></a><br/>广西艺术学院的学生朗读关于嘹歌传承的论文<br/><br/><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450205.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450205.jpg" width="560" border="0"/></a><br/><br/><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652187.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652187.jpg" width="560" border="0"/></a><br/><br/><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357025.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357025.jpg" width="560" border="0"/></a><br/><br/>翁葵发言,说很想唱一首原生态民歌,可惜时间不够了。<br/><a href="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741640.jpg" target="_blank"><img alt="本图片已被缩小,点击查看原大小图片。" src="http://blog.gxnews.com.cn/upload/images/2010/12/u13524/20101213112741640.jpg" width="560" border="0" style="CURSOR: hand;"/></a><br/>声乐教授徐寒梅在研讨会。<br/></font></div>

红河枫 发表于 2010-12-14 00:48:00

<p>ndej!</p><p>dengj hwnj daeuj!</p>

wenliqan 发表于 2010-12-14 12:26:00

顶顶。

毛毛虫 发表于 2010-12-14 10:47:00

maniachhz 发表于 2011-7-26 21:21: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希望广西音乐人才回家乡多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