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告别传统农耕生活
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告别传统农耕生活 <br> <br>--------------------------------------------------------------------------------<br> <br> <br> 新华网广西频道5月18日电(记者黄革)国家科技部实施的以科学技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科技兴市(县)”战略,使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告别了传统农耕生活。 <br> <br> 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助理、科技厅厅长张正铀今天向记者透露,“科技兴市(县)”战略实施10年来,广西各地市县因地制宜,利用科技创新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br> <br> 广西壮族自治区有壮族人口1500多万,相当于荷兰的总人口。壮族是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主要居住在百色、河池、柳州、南宁等地区,直到上世纪70年代末,一部分山区的壮族农民仍然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 <br> <br> “仅过去3年,广西就引进和推广农业新品种3570多个,农业先进适用新技术1390多项。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使这3年农业新品种累计销售收入达到615亿元,占同期农业总产值的24%,”张正铀说。 <br> <br> 北回归线穿过广西中部,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壮族农民历来就形成了种植水稻的传统。然而广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大部分在喀斯特山区的农田都是低产田,农民生产方式落后。专家认为,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低效的传统农业将受到国外价廉质优的农产品的冲击。 <br> <br> 但广西农业厅厅长林灿说,尽管长期以来广西的农业生产方式比较落后,但广西的农业资源却有独特的优势,亚热带气候和充足的雨量,使这里成为发展亚热带现代农业的宝地。 <br> <br> 为此,广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的现代农业。去年,广西开工建设了10个现代农业园区,10个园区分布在不同地域,各具特点。它们作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把现代农业的新模式向广大的农村辐射。 <br> <br> 目前,广西除了保留一些土地肥沃的稻田发展高产优质稻米以外,蔬菜已成为种植面积占第二位的农作物,广西的蔬菜在粤港台和北方市场已经显示了竞争力。 <br> <br> 广西百色市四塘镇农民陆路说:“我们家祖祖辈辈种水稻,现在开始种高产的‘亚蔬6号’小西红柿,收入比以前提高2倍以上。” <br> <br> 而壮族农民传统的农作物品种水稻和甘蔗,由于新品种、新技术的运用也改变了生产方式。 <br> <br> 扶绥县中东镇的甘蔗种植户赵其余对记者说,在刚刚结束的蔗糖榨季里,他利用高产新蔗种,用电脑农业管理系统进行种植管理,产量提高了20%。 <br> <br> 据了解,这套由广西科技人员开发的电脑农业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在广西近40%的地市县推广,可适用于不同的农作物,包括水稻、水果和其它经济作物。 <br> <br> 与此同时,广西正在利用世界先进的生物技术发展畜牧业,科技人员在农村推广人工授精技术,使猪、牛、山羊的品种迅速改良。“去年广西畜牧水产业总产值达到468亿元,养殖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从10年前的37%提高到目前的46%,”自治区畜牧水产局副局长农万菊说。 <br> <br> 据介绍,自治区政府正在制订水牛奶产业发展计划,到2010年,要使自治区牛奶产值达到120亿元,相当于现在广西糖业的产值,其中农民将直接受益60亿元。 <br> <br> 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广西民族学院副教授罗树杰说:“科学技术的应用,使壮族的农业史翻开了新的一页。”(完)(责任编辑 李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