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棉树 发表于 2004-3-18 14:10:00

■蛛网 · E网白莉

<FONT color=#3809f7 size=2>(这原本是作者在壮族在线文学篇里的一个投稿,因主题符合僚人家园相应版块,特此转载——红棉树)</FONT>


<FONT size=4><FONT color=#dd4822>        ■<b>蛛网 · E网白莉</b></FONT></FONT>


<BR>儿子一岁半,习惯了每晚拍屁股听故事入睡。于是每晚他都在白雪公主与小矮人的蹊跷中睡去,于是我便绞尽脑汁克隆一些故事催他入眠。


<BR>一天深夜,儿子仍无睡意,叽里咕噜讲着一些似乎只有小狗才听懂的语言。他爸呢,甭提他,成天似一只虫子顺着那根电话线爬来爬去,此时正在“E路飞扬”哪!搜罗完所有猫猫狗狗的故事,面对儿子此时仍灵光闪动的双眼,我没了辙。


<BR>“再给他讲个故事,也许他就会乖乖的就范。”


<BR>“吃喝拉撒都在网上,你是千年蜘蛛?”


<BR>蜘蛛?!对!就讲个蜘蛛的故事!


<BR>拍屁股的声音和着我困顿的讲述又开始拨动着夜的心弦。


<BR>小蜘蛛和妈妈住在屋檐下,蜘蛛妈妈很爱自己的孩子,每天忙忙碌碌吐尽囊中之丝张罗着八卦之网捕蝇诱蚊。


<BR>小蜘蛛一天一天长大。


<BR>妈妈苦口婆心将捕食秘方传授于它。小蜘蛛遵循古训,照着妈妈的样儿,吐丝、结网,然后盘踞网中央。


<BR>空城计不是诸葛亮的绝活儿,夕阳西下,饥肠辘辘,小蜘蛛看了看那张纵横交错的网——恢了心。


<BR>“坐守捕食”在小蜘蛛心中大打折扣:明天向小猴学艺去,那次它下山,不是芝麻西瓜忙得不亦乐乎?


<BR>妈妈自是一顿教训:“古人守株待兔传为佳话,你年纪小小,不可急于求成,更不可三心二意!”


<BR>蜘蛛妈妈嗫嗫喏喏,讲了许多“古人说……”的大道理,只讲得满天星光,虫鸣阑珊。


<BR>第二天,小蜘蛛重整旗鼓,学了古人的悠闲——守网待蝇。


<BR>蝉的鸣唱聒噪着夏天,冰淇淋此时是最走俏的夏的魂灵。小蜘蛛恹恹欲睡。


<BR>忽然,蝉的鸣唱变了调,嗡嗡地夹杂了一种低沉的声音,一只蝇振翅飞来!


<BR>瞪大眼睛,念念有词,小蜘蛛祈祷着这蝇昏了头。


<BR>蝇终于撞进网里,成了守网者的佳肴。


<BR>初尝甜头的小蜘蛛,不觉感慨:“差点学小猴芝麻西瓜了!长辈的话是良药,与其奔波劳累,不如做而待之!”小蜘蛛昏昏噩噩度日,庸庸懒懒守网,倒也落得个清闲自在。


<BR>一天,小蜘蛛正在养神,忽然一阵巨大的声响充斥耳膜,小蜘蛛混沌着双眼,打量着这庞然大物。一只足有拇指大小的野蜂正向网飞来!“这么大,够我享用十天半月了。啧!啧!啧!”野蜂撞进网里粘住了。该死的网!野蜂拼命蹬打,想逃脱这网的纠缠。突如其来的动荡险些将小蜘蛛摇落。网一点点撕破。眼看庞然大物即将破网溜之:“不行!我得先弄死它!”小蜘蛛把持住摇晃的躯体,向野蜂逼近。眼看小蜘蛛咧开的大嘴向野蜂咬去,野蜂那随身佩带的利剑出鞘了,狠狠扎向小蜘蛛。“啪!”野蜂铿锵坠地;“啊!”小蜘蛛惨叫身亡。


<BR>蛛死网破,悲悲切切……


<BR>早在小蜘蛛心辕马意时,儿子就已熟睡,我仍将这无童趣的故事讲至悲剧的尾声。讲给谁听?听者当然是责任在肩的父母们,我心潮澎湃。


<BR>“儿子睡了?来,帮我和‘柳若龙’聊两句,我倒杯水。”


<BR>接过键盘,我仍感慨在刚才信手拈来的故事里:“墨守陈规、遵循古训是我们常放的错误,人不能总在门窗里重复传统,打破常规,让孩子走出去,近有山远有海,这样,孩子才能适应纷繁多变的社会,而不至于让社会来适应孩子。”


<BR>“快,柳若龙问你‘东方不败的武功秘笈是什么?’”他老爸不知何时站回到了身旁。


<BR>“武功秘笈……东方不败……”


<BR>刚从蛛网逃离,又被E网捕捉,惯于传统的我们能适应吗?<BR><BR>作者:白莉<BR>[ 通联:云南省临沧地区凤庆县凤山镇党政办(675900)]<BR>电子邮件:ynfqbl2003@163.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蛛网 · E网白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