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 美国壮族芭蕾舞剧
<p><span id="u_title"><strong>美国音乐家根据壮族画家作品编创芭蕾舞剧</strong></span></p><p><span><strong><a href="http://www.nnnews.net/news/10/10/25/NNNEWSQ200213T20101025NUGAW8EH3.html">http://www.nnnews.net/news/10/10/25/NNNEWSQ200213T20101025NUGAW8EH3.html</a></strong></span></p><span><div class="text"><span id="u_inputdate">2010-10-25 16:34:05</span> 来源: <span id="u_source">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span> 网友评论 <span class="cDRed" id="replycounttop"><span id="u_Comments">0 </span></span>条 <a id="talk3" href="/outernet/News_Bbs.aspx?New_Id=200213">点击查看</a><p class="endSummary" style="DISPLAY: none;"></p><span id="u_TextContent"> 南宁新闻网—南宁晚报讯(记者李宗文)一位壮族画家的作品,使美国音乐家和专业舞蹈团获得灵感的启示,并根据画作意境专门为之谱曲演奏,编创芭蕾舞剧,后在纽约成功地举行了多场演出,这在艺术史和民族史上并不多见。最近,壮族画家黄闪夜回到南宁探亲,并为广西民族大学的学子讲学。昨天,黄闪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div id="endText"><p></p><p> 黄闪夜告诉记者,这幅给音乐家获得灵感的《梦之锦》,历时七八年完成,长达十八英尺,取材于广西民族文化及民间“三月三”歌节,并将民族民间文化与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融合,将壮族男女情歌对唱、抛绣球、送绣鞋以及铜鼓、青蛙、龙凤、鱼莲等融入画中,表现人类爱情的永恒主题。</p><p></p><p> 1998年春,黄闪夜的个展在北岭加州州立大学美术馆举行。一天,美国作曲研究生赛莱斯.哈福来看他的个展并对其作品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产生极大的兴趣。于是,哈福来到了黄闪夜的工作室,当看到细致明丽的大幅《梦之锦》草图时,哈福激动地告诉黄闪夜,画作带给他作曲的灵感,他要为此写一部大型交响乐,取名“春之歌”。</p><p></p><p> 2009年春天,经过各方的努力,长达30分钟的《春之歌》在纽约拉瓜地亚表演艺术中心举行了首场演出。《春之歌》里融合了美国当代管弦乐和西洋乐器,还吸取了壮族山歌、铜鼓和笛子的声音,以及广西民歌片段。舞蹈表演部分还模仿了大画中壮族少男少女的身姿,演员们抛绣球、吹笛子以及轻歌梦幻的动作等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掌声。</p><p></p><p> 黄闪夜这次回南宁探亲,特别欣赏了民歌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他表示,希望芭蕾舞剧《春之歌》能回到家乡广西演出。“我的家乡在广西,那里有浩瀚的歌海……”生长在广西平果的黄闪夜尽管多年生活在美国,依然没有忘记他的“根”,没有忘记家乡年年岁岁的嘹歌、山歌和情歌。<br/></p></div></span></div><div id="endText"><p></p><p> 黄闪夜告诉记者,这幅给音乐家获得灵感的《梦之锦》,历时七八年完成,长达十八英尺,取材于广西民族文化及民间“三月三”歌节,并将民族民间文化与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融合,将壮族男女情歌对唱、抛绣球、送绣鞋以及铜鼓、青蛙、龙凤、鱼莲等融入画中,表现人类爱情的永恒主题。</p><p></p><p> 1998年春,黄闪夜的个展在北岭加州州立大学美术馆举行。一天,美国作曲研究生赛莱斯.哈福来看他的个展并对其作品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产生极大的兴趣。于是,哈福来到了黄闪夜的工作室,当看到细致明丽的大幅《梦之锦》草图时,哈福激动地告诉黄闪夜,画作带给他作曲的灵感,他要为此写一部大型交响乐,取名“春之歌”。</p><p></p><p> 2009年春天,经过各方的努力,长达30分钟的《春之歌》在纽约拉瓜地亚表演艺术中心举行了首场演出。《春之歌》里融合了美国当代管弦乐和西洋乐器,还吸取了壮族山歌、铜鼓和笛子的声音,以及广西民歌片段。舞蹈表演部分还模仿了大画中壮族少男少女的身姿,演员们抛绣球、吹笛子以及轻歌梦幻的动作等精彩的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掌声。</p><p></p><p> 黄闪夜这次回南宁探亲,特别欣赏了民歌艺术节的系列活动,他表示,希望芭蕾舞剧《春之歌》能回到家乡广西演出。“我的家乡在广西,那里有浩瀚的歌海……”生长在广西平果的黄闪夜尽管多年生活在美国,依然没有忘记他的“根”,没有忘记家乡年年岁岁的嘹歌、山歌和情歌。<br/></p></div></span> 壮人壮心壮志凌云!!!!!!!! 向黄闪叔叔致敬,望身在发达国家的僚人都有黄闪叔叔般的民族心 <p>有没有《春之歌》的视频?</p><p>想看看具体表现如何?</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9 21:13:19编辑过] <br/> 很高兴看到这样的消息。<br/> <p>我们的壮族艺术家都去研究潮州民歌、客家民歌去了。比如:</p><p></p><p>李X,出版的乐谱有《法庭民间曲四十首<font color="#ff3300" size="6">》、《潮州五家筝曲集》、《福建诏安筝曲选》、《广东客家——粤乐筝曲集》、《陕西筝曲选》(</font>与人合作)、《传统筝曲大全》(上、中、下)、主编民族乐器博览《中国古筝曲谱》(上、中、下),创作的乐曲有《弦辙》、《黑调》、《鲲鹏赋》、《抒情即兴曲》、《青山流云》、《长歌行》、《月色清明》、《红水河狂想》。<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19 10:08:36编辑过] 多些这样的民族精英才好,不要那些忘记本民族的文化而专去发扬别人的文化的人。 唉。。。。。。。。。。。。。。。 <h3>美国音乐家根据壮族画家作品编创芭蕾舞剧</h3><p>http://www.nanning.gov.cn/n722103/n722195/n726733/n726898/n726913/n727049/9055883.html</p><p>一位壮族画家的作品,使美国音乐家和专业舞蹈团获得灵感,并根据画作意境专门为之谱曲演奏,编创芭蕾舞剧,后在纽约成功地举行了多场演出,这在艺术史和民族史上并不多见。壮族画家黄闪夜回到南宁探亲,并为广西民族大学的学子讲学。</p><p> <strong>《梦之锦》表现“爱”与“祈福”</strong></p><p> 眼前的黄闪夜淳朴自然,话语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偶然蹦出的英语单词,才让人想起原来他在美国生活了17年之久。黄闪夜得益于壮乡文化的影响,西方当代艺术的熏陶,他历时七八年完成了大画《梦之锦》。</p><p> 黄闪夜说道,《梦之锦》长达18英尺,取材于广西民族文化及民间“三月三”歌节,并将中国阴阳哲学、民族民间文化与西方当代艺术的观念融合,将壮族男女情歌对唱、抛绣球、送绣鞋等地方风情风俗,以及各种象征图像如铜鼓、青蛙、龙凤、鱼莲和云雨等,加上个人的想象、思考和创造一起糅进壮锦与刺绣的构架中,并用红土调、蓝靛调等艳丽的色彩,表现人类共同追寻的永恒主题。</p><p> <strong>美国作曲研究生从画中得到灵感</strong></p><p> 曾在广西艺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接受严格的专业训练,黄闪夜的绘画艺术除了有坚实的基础。上世纪80年代还在广西艺术学院任教时,他以壮族情歌故事为主题的油画作品便曾入选参加纽约的国际艺术大展。1993年他应邀到英国和美国举办个展和讲学。不久,就走上在西方国家传播壮族文化的新征程。</p><p> 1998年春,黄闪夜的个展在北岭加州州立大学美术馆举行,美国主流媒体《洛杉矶时报》以“色彩绚丽缤纷,生机勃勃,充满了歌颂生命的隐喻和象征”给予报道。与此同时,黄闪夜已在构思一件大型画作《梦之锦》。一天,一位美国作曲研究生赛莱斯.哈福来看他的个展并对其作品丰富深刻的民族文化内涵产生极大的兴趣。于是,哈福又去画家的工作室。当看到细致明丽的大幅《梦之锦》草图,哈福激动地告诉黄闪夜,他的画深深地吸引和打动他,并带给他作曲的灵感。他要为此写一部大型交响乐作为硕士毕业创作,取名“春之歌”,以此咏奏“三月三”喜结良缘的动人故事。</p><p> <strong>芭蕾舞剧演出获得成功</strong></p><p> 2008年,黄闪夜和赛莱斯.哈福决定将这部作品搬上纽约的大舞台。同时,纽约长岛芭蕾舞团也积极呼应和支持。他们一起根据大画《梦之锦》的意境编创了芭蕾舞剧《春之歌》。于是,这部融视觉艺术、听觉艺术和表演艺术为一体,长达30分钟的作品于2009年春天在纽约拉瓜地亚表演艺术中心举行了首场演出。</p><p> 《春之歌》融合了美国当代管弦乐、西洋乐器,还吸取了壮族山歌、铜鼓和笛子的声音,以及广西民歌片段。舞蹈表演部分还模仿了大画中壮族少男少女的身姿,他们抛绣球、吹笛子以及轻歌梦幻的动作,力图表现黄闪夜画作的民族韵味与心灵的呼唤。担任演奏的阿斯多拉乐团的出色表现以及芭蕾舞团的精彩表演,赢得了观众热烈掌声。</p><p> 黄闪夜这次回南宁探亲,特别欣赏了民歌节的系列活动,他表示,希望芭蕾舞剧《春之歌》能回到家乡广西演出。“我的家乡在广西,那里有浩瀚的歌海……”生长在广西平果的黄闪夜尽管生活在美国多年,依然没有忘记他的“根”,没有忘记家乡年年岁岁的嘹歌、山歌和情歌。<br/></p> 可惜没得看 <font size="6">振奋人心的好消息!</font>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