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骨胡齐奏《喜看我的呀哈嗨》完全版
<p align="center"><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10-8/20108253425370397.jpg" border="0" onclick="zoom(this)" onload="if(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 {this.resized=true;this.width=document.body.clientWidth*0.5;this.style.cursor='po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alt="" /></p><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4">德保县“天保壮剧团”表演照</font></strong><br/> </p><p align="center">2006年2月摄于靖西县人民会堂举办的“2006年春节贝侬歌会(壮族新歌会)”现场</p><p><table bordercolor="#cccccc" cellspacing="2" cellpadding="3" width="100%" bgcolor="#ffffff" border="1"><tbody><tr><td><p align="center">/yingyin/2010.08/yarharhair.mp3 (马骨胡全程演奏版本)</p><p align="center">/yingyin/2010.08/yarharhair-midi.mp3 (MIDI伴奏版:手动播放)</p><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4">马骨胡齐奏曲</font></strong></p><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6">《喜看我的呀哈嗨》 </font></strong></p><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font size="5">执笔:苏朝甫、黄广扩及德保县个别领导</font></font></font></strong></p><p align="center"><strong><font size="3"><font face="宋体"><font size="5">马骨胡演奏:黄广扩</font> MIDI制作:小苹果</font></font></strong></p></td></tr></tbody></table></p><p><font size="3">上个月,曾在本版发表过由黄广扩先生演奏的马骨胡齐奏《喜看我的呀哈嗨》小样片段试听版(地址:<a href="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14_37857_1.html">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14_37857_1.html</a>),该版本只有前2分钟,已经有不少贝侬被曲子所陶醉,随之也有网友表达了想听完整版曲子的愿望。为满足喜欢民族器乐的贝侬的需求,兹在此公布《喜看我的呀哈嗨》的完整版。完整版有5分35秒,曲子的主干部分以南路壮剧平板为基调,并结合曲子走向做了适当的改编调整,前后呼应,高低起伏的曲风显得非常融洽,壮族音乐特色也十分浓郁。完整版分有两个版本,一个是从头到尾都有单筒马骨胡伴奏的版本,一个是过门部分只有MIDI伴奏的版本,现将前者设为自动播放版,后者设为手动播放版,有兴趣的贝侬可以对比欣赏一下。</font></p>[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8-25 22:06:57编辑过] <p>德保县“马骨胡艺术”已经于去年以来依次通过了市级、自治区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正准备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这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就是黄广扩先生。</p><p><strong>本站相关链接</strong></p><p>壮族马骨胡专场音乐会(2009.01.04:广西民族大学科技楼报告厅):<a href="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45_31586_1.html">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45_31586_1.html</a></p><p>各大网站对德保壮族马骨胡高校演出的报道:<a href="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45_143152_31742_skin0.html">http://www.rauz.net.cn/bbs/dispbbs_45_143152_31742_skin0.html</a></p><p></p> <p>享受文化大餐~中间部分“呀哈嗨”的旋律好醉人啊。</p> <p>好作品啊!两个版本各有千秋,我个人更喜欢马骨胡全程演奏版。后半段的主旋律明显是南路壮剧的平板调为基础,很悠扬大气。</p> <p>很久没上这里来了,这次上来又惊喜地听到了苏朝甫和黄广扩两位先生的佳作。作为原创作品来说,已经很不错了。不过个人还是有点意见,我感觉伴奏音乐有点嘈杂,那种MIDI的节奏并不合适作为这种民族器乐伴奏,而且我最不适应那种咚咚咚咚的电声鼓节奏。我认为配器方面可以借鉴一下《壮乡春早》,我觉得它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的民族特色更浓,意境更优雅。不过,这首曲子幸亏马骨胡之音始终都是主旋律,永远浮在最上头,才不至于埋没了作品的佳境。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期待更好的作品问世!</p> <p>不错~</p> 不错。黄广扩马骨胡演奏水平达到了颠峰!可惜德保县能拉好马骨胡的人很少,该曲目8月份参加百色市文艺会演得到好评!只可惜本土乐手只有两个,其它骋请了右江歌午团。市粤剧团专业乐手。评价颇有微词。望德保县有关部门能重视这一点!大力培养扶持马骨胡演奏人员,请黄老师多费心。让德保县成为中国的马骨胡之乡! <p>超喜欢呀哈嗨袅袅之音!</p><p></p> 同意“天保武士”的高见!伴奏应采用扬琴伴奏,或民乐小乐队伴奏。德保县城关管乐团有二十几个乐手,在广西来说,县级拥有训练有素的管乐团很少,而城关管乐团有好几位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演奏员。何不尝试用管乐伴奏?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马胡</i>在2010-8-29 2:45:54的发言:</b><br/>同意“天保武士”的高见!伴奏应采用扬琴伴奏,或民乐小乐队伴奏。德保县城关管乐团有二十几个乐手,在广西来说,县级拥有训练有素的管乐团很少,而城关管乐团有好几位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演奏员。何不尝试用管乐伴奏?</div><p>扬琴伴奏是不错的建议。</p><p>但我不同意用什么管乐伴奏的建议,那样会把整个作品应有的意境都盖过去的,变成更加不伦不类的杂牌音乐。</p><p>我也听说德保县城内那些原本是民族器乐乐手的人们组成了管乐团,我一直很纳闷,为什么这些人放弃了最具有壮民族特点的壮剧器乐,却妄想在西洋管乐上取得成绩,那对外来说简直是班门弄斧,对内来说也传承不了什么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当然只能说增加了民间娱乐的一个团体而已。我不知道黄广扩先生有没有加入这个管乐团,如果他也加入,我觉得这简直是壮族民族器乐界的一大悲哀!</p><p>总之,我建议这首曲子还是沿用壮剧传统的器乐来伴奏就可以了。作为壮族最具有代表性的乐器来说,马骨胡永远不可以放弃。</p> <p>好作品啊,我觉得后半部明显是南路壮剧“平板”的基调改编的,但改编得很合理,听起来非常舒畅。</p>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马胡</i>在2010-8-29 2:45:54的发言:</b><br/>同意“天保武士”的高见!伴奏应采用扬琴伴奏,或民乐小乐队伴奏。德保县城关管乐团有二十几个乐手,在广西来说,县级拥有训练有素的管乐团很少,而城关管乐团有好几位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演奏员。何不尝试用管乐伴奏?</div><p>用扬琴或民乐小乐队伴奏应该不错。</p><p>管乐?具体是什么管乐呢?西洋管乐吗?搜索了一下,西洋管乐器包括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长笛,巴松等木管乐器;小号,中音号,长号,圆号,大号等铜管乐器,这些东西难道适合壮剧音乐的伴奏吗?我看十分不妥。</p> <p></p><p>挺好!</p> 很好听哦,反复听了很多遍,准备拿来编成舞蹈来跳 别具一格的马骨胡 让人陶醉 感谢艺术家们的精彩演奏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马胡</i>在2010-10-12 2:27:40的发言:</b><br/><p>做为马骨胡传承人黄广扩先生应主动站出来,让想学习马骨胡的人都学到基本的演奏技巧,如最有特色的垫指滑音、打音等等。听说黄广扩制作许多马骨胡销往区内外,而在本县却没有人要。估计是太贵,有好几个剧团舍近求远跑到柳州去买。所以制约了人们学习马骨胡的热情,而县有关部门应举办一些学习班、比赛等等,让更多爱好南路壮剧艺术的人们享受到美妙的马骨胡琴声!</p></div><p>去年元月份有幸在广西民大悄悄旁观了德保县马骨胡乐队的演出,并仔细观察了黄广扩先生制作的马骨胡。据我的观察,黄广扩先生的马骨胡都是精心制作的精品,从材料的选料上,工艺的考究上,品质的改良上,全都是精益求精的,看那个琴把上雕刻的生动得淋漓尽致的马头,都会让人感动,更不用说那些磨得看不出拼痕的高、中、低音马骨琴筒了。这样的工艺,我想正是黄先生个人对艺术追求的一种境界,也正是这样的境界,黄广扩先生的马骨胡演奏技艺才会这么臻熟。这样的手工质量,我想不可能贱卖的,所谓太贵一是不理解价值所在,二很可能更不尊重创作者的艺术追求。也许,你认为合适的价格,连人家制作马骨胡的材料费都不够。</p><p>至于普及马骨胡艺术的演奏技巧的建议,我觉得很好,德保县里有关文化部门应该不吝惜这笔钱,这样也不至于黄广扩的高质量马骨胡“销往区内外,而在本县却没有人要”了。</p> 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德保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马骨胡乐队的组建!将在近几天组织一个由黄广扩牵头的、有十人从上的马骨胡乐队,将展开糸统的、富有成效的排练。将这首曲打造成南路壮剧艺术的代表作!2010年11月19日至21日德保县将举行养生旅游节,届时中央民族歌舞团和一些著名歌唱家将在德保县城举行大型文艺晚会!而德保县马骨胡乐队将有幸与国家级文艺团体同台演出。壮族在线网站在推动壮族音乐艺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马胡</i>在2010-10-14 3:06:24的发言:</b><br/>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德保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马骨胡乐队的组建!将在近几天组织一个由黄广扩牵头的、有十人从上的马骨胡乐队,将展开糸统的、富有成效的排练。将这首曲打造成南路壮剧艺术的代表作!2010年11月19日至21日德保县将举行养生旅游节,届时中央民族歌舞团和一些著名歌唱家将在德保县城举行大型文艺晚会!而德保县马骨胡乐队将有幸与国家级文艺团体同台演出。壮族在线网站在推动壮族音乐艺术作出了很大的贡献!</div><p>这个消息真是鼓舞人心.</p> 我是马骨胡的发烧友和忠实的爱好者,支持马胡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哥扩做我们的领军人。 <p>做为马骨胡传承人黄广扩先生应主动站出来,让想学习马骨胡的人都学到基本的演奏技巧,如最有特色的垫指滑音、打音等等。听说黄广扩制作许多马骨胡销往区内外,而在本县却没有人要。估计是太贵,有好几个剧团舍近求远跑到柳州去买。所以制约了人们学习马骨胡的热情,而县有关部门应举办一些学习班、比赛等等,让更多爱好南路壮剧艺术的人们享受到美妙的马骨胡琴声!</p>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