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引用参考文献的建议格式
为保证《僚人文史问答》一书的学术严谨性,建议各位作者在引用参考文献时,采用统一的格式。以下是某杂志约稿通知中要求的格式,供参考。<p>1 文内引用参考文献格式<br>----按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并酌情按下述三种格式中的一种书写。<br>岩浆岩的分类已取得新的进展。<br>黎彤等首先提出了中国32种岩浆岩主成分的平均含量。<br>球粒陨石数据引自文献。<br>2 文后参考文献表著录格式<br>2.1 专著<br>----[序号](顶格,下同) 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 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 书名.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 例如:<br> 顾宏堪.渤黄东海海洋化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1. 1~500.<br>2.2 论文集<br> [序号] 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 题名.论文集编者. 论文集名. 版次(第1版不写). 出版地: 出版者, 出版年. 起止页码.例如:<br> 张群英, 谢泰俊, 龚再升, 等. 油气聚集规律. 龚再升, 李思田, 谢泰俊, 等.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分析与油气聚集.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 443~498.<br>2.3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br> [序号] 论文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 超过3位时只列前3位, 后加"等"字或相应的外文). 题名. 连续出版物名, 出版年, 卷号(期号): 起止页码.例如:<br> 吴大清, 彭金莲, 陈国玺. 硫化物矿物对银的表面吸附及其成矿意义. 地球化学, 1996, 25(4): 372~378.<br>2.4 学位论文<br>[序号] 作者. 题名. 保存地点: 保存单位, 年份.例如:<br> 陈鸣. 岩庄陨石的微矿物学及冲击效应. 广州: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1992.<br>2.5 参考文献类型及其标识<br>文献类型 类型标识<p>专著 M<br>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A<br>报纸文章 N<br>期刊文章 G<br>学位论文 D<br>报告 R<br>标准 S<br>专利 P<br>其他 Z<br> 很赞成贝侬的建议,这是与国际接轨的注释规范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