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尺道人
发表于 2011-10-10 15:06:00
<p>请问沙版主,三乡话为何简称:沙?有叫“讲坢”的,是我们自称。“三乡”是钦州叫法,“讲村话”是平白话叫法,“土话”是官话叫法。我认为用拼音做文字表述不可行,原因很间单,我们的教育体系都用汉语,一个拼音对应合很多字,其难度可想而知。</p>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1-10-9 00:59: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BSSE</i>在2011-10-8 21:27:22的发言:</b><br/>我是百济的,也是讲三乡话。</div><p>Hun ngeeing piix nuungx lawz dawj nayj kuugh sooum. </p><p>Gouz sii tiigh bak zay vooun. </p>
WBSSE
发表于 2011-10-8 21:27:00
我是百济的,也是讲三乡话。
八尺道人
发表于 2011-10-10 22:30:00
广西的壮话有几千种,口音丰富,风俗各异。立个山头青史留名很诱人,列位哥姐,如果真要做,不要做拼音的方案,没有出路!
八尺道人
发表于 2011-10-10 22:49:00
沙版主功力很深,百济有人才,百济雷公岭也有石刻啊,干吗用那蒙雷婆岭的这幅?雷婆岭的石刻属梅仙教文化,不是正统壮族文化。百济有个潘老教授,在民族研究所,研究铜鼓,可认识他?有空到我这边喝茶,打球,俈覃!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1-10-11 00:48: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八尺道人</i>在2011-10-10 15:06:38的发言:</b><br/><p>请问沙版主,三乡话为何简称:沙?有叫“讲坢”的,是我们自称。“三乡”是钦州叫法,“讲村话”是平白话叫法,“土话”是官话叫法。我认为用拼音做文字表述不可行,原因很间单,我们的教育体系都用汉语,一个拼音对应合很多字,其难度可想而知。</p></div><p>我的家乡话里,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等数字快读就成了sla aa haj, sla aa louk, sla aa saet, sla aa bet。类似地,“三乡”(slam yeangr)快读时就可能发成“sla hiang”。sla即“沙”字的发音。而且,“三乡”两个汉字写快了就几乎成了“沙”。因此“三乡话”以“沙”字为简称,我认为很合适。</p><p>“三乡”这个名称,起初应该是他称,源于“三乡”地区隶属灵山县期间本地人与邻近灵山、钦州人的相对称呼,但后来已经演变成了当地人普遍使用的自称。根据“名从主人”的原则,“三乡”地区的主流语言可以称为lawz(咱)或mbuanj(村),也可以称为“slam yeangr(三乡)”。</p><p>关于拼音文字,“正确的公式”应该是:“技术性(拼音方案 + 正词法)+ 流通性 + 法定性 = 拼音文字”[《中国语文纵横谈》周有光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p><p>具体到我的这个拼音方案,它只初步具备了拼音文字的技术性(未有正词法),它还不具备流通性和法定性,因此它不能被称为拼音文字。但它至少可以作为汉字沙读音的注音或转写符号,可以记录邕宁三乡话的固有词汇。</p>
沙南曼森
发表于 2011-10-11 01:06: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八尺道人</i>在2011-10-10 22:30:23的发言:</b><br/>广西的壮话有几千种,口音丰富,风俗各异。立个山头青史留名很诱人,列位哥姐,如果真要做,不要做拼音的方案,没有出路!</div><p>语言是用来交流的。以不需借助其他语言或方言就能直接顺畅交流为标准,细微的口音差别忽略之后,广西的壮话不可能还有几千种,估计只有几十种。</p><p>两个不同地方的人群第一次接触,不借助其他语言或方言,如果能勉强听懂对方的话但不能顺畅交流,这两个地方的人说的话应该属于同一个土语。广西壮语按现行的分法,只有两大方言,九个土语。</p>
靖西壮壮
发表于 2011-11-26 20:40: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伤疤好咯</i>在2011-10-17 20:07:20的发言:</b><br/>他的方案就是标准壮文的方案,只不过是用来拼方言土语,不过加了一些标壮中没有的声韵母罢了.</div><p> 可以看出,现行标准壮文的尴尬了。</p>
靖西壮壮
发表于 2011-11-26 21:00:00
<p> 标准壮文太过僵化,新的汉借词类似桂柳话就算了,还不加送气音,这样真的成“夹壮”桂柳话了,更印证那些嘲笑“夹壮” 的人了,最后这种不像壮语、桂柳话、普通话且不送气“有特色”的标准壮文的社会生存空间可想而知了。</p><p> 欢迎拍砖!</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6 21:01:25编辑过]
广西西
发表于 2011-11-27 10:42: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沙南曼森</i>在2011-10-9 0:59:34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WBSSE</i>在2011-10-8 21:27:22的发言:</b><br/>我是百济的,也是讲三乡话。</div><p>Hun ngeeing piix nuungx lawz dawj nayj kuugh sooum. </p><p>Gouz sii tiigh bak zay vooun. </p></div><p>ndaek neix yax guaq majdazdanx这个比标准版还复杂</p>
广西西
发表于 2011-11-27 10:47: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靖西壮壮</i>在2011-11-26 21:00:34的发言:</b><br/><p> 标准壮文太过僵化,新的汉借词类似桂柳话就算了,还不加送气音,这样真的成“夹壮”桂柳话了,更印证那些嘲笑“夹壮” 的人了,最后这种不像壮语、桂柳话、普通话且不送气“有特色”的标准壮文的社会生存空间可想而知了。</p><p> 欢迎拍砖!</p><img title="僚人家园" alt="" src="http://www.rauz.net.cn/bbs/Skins/Default/emot/em18.gif" align="middle" border="0"/><br/><div align="right"><font color="#808080">[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11-26 21:01:25编辑过]</font></div></div><p>lienz haz zaengz lienz cuz daeuj gangj aglaez,学都没学就来评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