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10-6-26 15:46:00

[转帖]“一份有特色的答卷”——《壮族布洛陀信仰研究》序

<div align="center"><em>牟钟鉴</em></div><p><font size="4">新世纪以来,广西田阳县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化事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关注,那就是布洛陀信仰的恢复和重建。先是民间自发地举行祭祀与相关文化活动,接着是壮族民族学学者的参与和研究,再扩大到当地政府和商界的介入与推动,后来又拓展为我国民俗学、宗教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学者共同关心和探讨的课题。经过媒体的大力报道,布洛陀文化已经名闻全国,并且吸引了国外学者的目光。一种古老的民族民间信仰文化,在沉寂了数十年之后,开始了它的苏醒和重生,而且发展势头甚盛且健,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布洛陀信仰的重建,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有着何种外部的有利条件和内在的生命需求?重建的真实过程和特点是什么?重建的内涵和意义又何在?重建遇到了哪些问题?发展前景如何?这是文化研究者应当考察和回答的问题。从民族宗教学的角度来说,研究现实中鲜活而典型的民族宗教问题,正是它的重要职责。在壮族资深学者张声震先生、梁庭望先生的关照和安排下,笔者有幸参加了《壮学丛书》重点项目成果首发式,得到了《壮族麽经布洛陀影印译注》、《壮泰民族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布洛陀寻踪》等书籍,并于2005年4月赴广西参加了第4届壮学学术国际研讨会,在田阳敢壮山亲身体验了布洛陀祭祀文化的盛大气象。笔者写过一篇《从宗教学看壮族布洛陀信仰》的论文,试图做一些理论的分析,但没有时间进行更深入的研究。<br/><br/>  时国轻当时正好在笔者身边攻读博士学位,笔者建议他以布洛陀研究为博士论文题目,他愉快地接受下来,并以青年人的朝气和开拓者的勇气投身到田野调查、文献考证和理论探索之中。在广西壮学研究会诸多学者的悉心关照下,在中央民族大学梁庭望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罗汉田研究员的直接指导和带领下,他三下田阳县,四上敢壮山,不怕吃苦受累,进行实地调研,访问相关人士,收集各种信息,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并经过整理、加工、提炼和虚心求教、反复修改,终于完成论文《广西壮族民族民间信仰的恢复和重建——以田阳县布洛陀信仰研究为例》。这篇论文获得了专家的好评和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优秀博士论文奖,这使笔者感到宽慰。时国轻博士在论文基础上修改补充,遂形成一部可以问世的学术专著,笔者认为,它可以成为时国轻博士正式进入宗教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作品,也为人们关心的布洛陀信仰重建的研究课题交出一份有特色的答卷。<br/><br/>  这部书的特色之一,是它对广西田阳布洛陀信仰重建全过程的较为完整地追踪和深入地调查,作者本着科学求实的精神,对每一个发展阶段上的关键人物、事件、活动都作了真实的描述,保存了一系列重要文献资料,给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一份可靠而又比较全面的历史纪录。特色之二,是它较为客观的研究立场,作者既能与当地学者、民众在观点上、情感上进行交流沟通,又能从外部世界看田阳,把布洛陀文化放到整个中国社会改革开放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具有较为开阔的视野。特色之三,是作者努力用宗教学的理论和方法,揭示事象的本质,同时参照了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历史学的理念与方法,对布洛陀信仰加以综合研究,概括出一系列创新性观点,给人以多方面的启示。田阳布洛陀信仰的重建是一个重要的个案,它可以使我们透过田阳得到许多具有普遍性的文化信息。在今天的中国,许多民族、一些地区,不也正在发生相类似而又各具特点的传统复兴、信仰重建的新现象、新事物吗?如何研究它、评价它、对待它,是中国主流社会面临的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对于民间信仰文化的问题,我们必须有新的眼光、新的理念、新的政策,才能创造性地加以应对,使之符合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有益于社会和谐与民族团结,这就需要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倾听民众的心声,总结地方的经验,积极加以引导。<br/><br/>  时国轻博士对田阳布洛陀信仰的调查研究,毕竟有时间上的限制和距离上的不便,而布洛陀文化仍在发展演变中,所以需要继续跟踪考察。时国轻博士已经与广西学者和田阳建立了深厚的情感,他表示今后只要有机会便会去广西田阳调研参访。笔者相信,长期定点的田野调查,能使人感受到文化连续中的变迁,因而也会在学术上有更多的收获。<br/></font></p><p class="p1"><font size="4"><span id="p_publishtime">2010年06月22日09:38</span>&nbsp;&nbsp;<span id="p_origin">来源:<a href="http://www.mzb.com.cn/">《中国民族报》</a></span></font></p><p><a class="clink" href="http://cpc.people.com.cn/GB/index.html">中国共产党新闻</a>&gt;&gt;<a class="clink" href="http://minzu.people.com.cn/GB/index.html">中国民族新闻网</a>&gt;&gt;<a class="clink" href="http://minzu.people.com.cn/GB/165242/index.html">民族理论</a></p><p><a href="http://minzu.people.com.cn/GB/165242/11934377.html">http://minzu.people.com.cn/GB/165242/11934377.html</a><br/>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当代重大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p>

土著虎尾 发表于 2010-6-26 16:04:00

<h3>目录 壮族布洛陀信仰研究:以广西田阳县为个案(宗教与民族研究丛书)</h3><p>序<br/>第一章 绪论<br/>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br/>第二节 布洛陀神话传说及信仰研究的现状<br/>一、布洛陀神话传说及麽经的收集、整理概况<br/>二、布洛陀信仰研究概况<br/>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难点<br/>第四节 表述方式与撰写框架<br/><br/>第二章 壮族布洛陀(麽教)信仰及其现状<br/>第一节 壮族布洛陀(麽教)信仰<br/>一、壮族麽教溯源<br/>二、壮族麽教的主要内容<br/>三、壮族麽教信仰的特点<br/>第二节 麽教与其他宗教的关系<br/>一、麽教与佛教<br/>二、麽教与道教<br/>第三节 壮族布洛陀(麽教)及信仰的现状<br/><br/>第三章 壮族布洛陀信仰的重建<br/>第一节 布洛陀、敢壮山(春晓岩)及其关系的定位<br/>——知识分子的“寻根”与“寻踪”<br/>一、古笛先生的发现、策划公司的参与和地方政府的介入<br/>二、“寻踪”<br/>——学者对布洛陀与田阳敢壮山关系的认证<br/>第二节 文化策划中的布洛陀与敢壮山<br/>一、南宁国际民歌研究院及其对布洛陀文化开发的策划<br/>二、广西壮学会对布洛陀文化重建的策划<br/>第三节 重建中的布洛陀信仰<br/>一、布洛陀像的设计与制作<br/>二、布洛陀像的“开光”<br/>三、祭祀布洛陀<br/><br/>第四章 春晓岩(敢壮山)的神灵世界——壮族民间信仰恢复和重建的民间视野<br/>第一节 两篇游记<br/>——游客视角下的春晓岩(敢壮山)和布洛陀<br/>第二节 “题名风波”<br/>——布洛陀信仰重建初期的春晓岩<br/>一、“春晓岩”<br/>二、“题名风波”<br/>第三节 游记中神灵世界<br/>——布洛陀信仰重建初期的春晓岩神灵世界<br/>第四节 春晓岩神灵世界(一)<br/>一、“一块石头”的记忆<br/>二、姆娘与观音<br/>第五节 春晓岩的神灵世界(二)<br/>一、被毁的佛像<br/>二、“复杂着呢!”<br/>第六节 失窃的神牌和搬家的神灵<br/>一、失窃的神牌<br/>二、“神灵收容所”<br/>第七节 笔者所看到的春晓岩(敢壮山)神灵世界<br/>第八节 重铸的神根<br/>——敢壮山布洛陀信仰重建的影响<br/>一、重铸的神根<br/>二、重建的文昌阁<br/>三、小结<br/><br/>第五章 布洛陀信仰重建的背景、特点和前景<br/>第一节 布洛陀信仰重建的背景<br/>一、布洛陀信仰重建的社会大背景<br/>——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br/>二、民族工作的拨乱反正及民族地区社会的发展<br/>三、田阳县民间信仰的恢复<br/>第二节 壮族布洛陀信仰重建的特点<br/>一、壮族布洛陀信仰重建的戏剧性<br/>二、壮族布洛陀信仰重建的复杂性<br/>三、壮族布洛陀信仰重建的全息性<br/>四、小结<br/>第三节 布洛陀信仰重建的前景<br/>一、学者的观点<br/>二、麽公的看法<br/>三、从宗教学角度的研判<br/><br/>第六章 结语<br/>一、回顾论文观点<br/>二、关于民间信仰的反思<br/>参考文献<br/>附录一:布洛陀信仰(文化)重建大事记<br/>附录二:两篇游记<br/>后记<br/></p>

勒布巴哈 发表于 2010-6-27 09:34:00

<font color="#0c0caf" size="4">几千年之前,我们祖先铸造过铜鼓,几万年之前,我们祖先制造过手斧......所以,拥有了敢壮山......随着星转斗移,聚风轮回,我们肯定会制造的更多......</font>

一知半解 发表于 2010-6-27 12:04:00

<p><strong>3楼,</strong></p><p><strong>对"你们"的天性;本性我也不想多说.</strong></p>

大溪連山 发表于 2010-6-26 18:36:00

只有全身心投入进去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局外的人有时候并不像俗语说的旁观者清

邯郸小孩 发表于 2010-6-26 17:38:00

对你们的创造力我不想多说,沉默中

度莫 发表于 2010-6-27 00:53: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邯郸小孩</i>在2010-6-26 17:38:26的发言:</b><br/>对你们的创造力我不想多说,沉默中</div><p>对你的怀疑力我不想多说,沉默中</p>

土人香草 发表于 2010-6-27 02:01: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度莫</i>在2010-6-27 0:53:06的发言:</b><br/><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邯郸小孩</i>在2010-6-26 17:38:26的发言:</b><br/>对你们的创造力我不想多说,沉默中</div><p>对你的怀疑力我不想多说,沉默中</p></div><p>赞同度莫</p><p></p>

ashan100 发表于 2010-6-28 09:42:00

<p><font size="4">''并以青年人的朝气和开拓者的勇气投身到田野调查、文献考证和理论探索之中。''</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现在壮族研究学者,很多为壮族文化的研究做了很大的贡献,读了很多专家的书籍,都是研究以前的事情,我想我们壮族青年最主要要讨论的是壮族以后的发展问题和怎么样建设我壮族的问题并付出行动,如果天天谈以前怎么样,但是现在广西的民族文化怎么样是可见的,我们文化也是有很大的危险</font></p>

勒布巴哈 发表于 2010-6-28 10:25:00

<div class="msgheader">QUOTE:</div><div class="msgborder"><b>以下是引用<i>ashan100</i>在2010-6-28 9:42:45的发言:</b><br/><p><font size="4">''并以青年人的朝气和开拓者的勇气投身到田野调查、文献考证和理论探索之中。''</font></p><p><font size="4"></font></p><p><font size="4">现在壮族研究学者,很多为壮族文化的研究做了很大的贡献,读了很多专家的书籍,都是研究以前的事情,我想我们壮族青年最主要要讨论的是壮族以后的发展问题和怎么样建设我壮族的问题并付出行动,如果天天谈以前怎么样,但是现在广西的民族文化怎么样是可见的,我们文化也是有很大的危险</font></p></div><p><font color="#0b0b9f">对“以前”之缺失,中华民族中壮族最为甚。壮族无史可说,无史可鉴,比起汉民族浩如烟海的可读典籍、并且,他们仍在孜孜不倦的研读中,我不知你说的壮族学者老在天天谈“以前”有什么不对,只觉得壮族等学家谈“以前”的太少了----因为,懂得“以前”与展望未来是不可或缺的、是相辅相成的。。。。。。。</font></p>

hbd 发表于 2010-7-19 12:16:00

<p>历史没有真相,真相都不是历史!!!!</p><p>研究过去,莫非就是像啊Q一样可以对别人炫耀,我以前比你阔多了!!!</p><p>这会使壮族堕落得和某个民族一样无耻!!</p>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一份有特色的答卷”——《壮族布洛陀信仰研究》序